原本想說既然是電影心得,乾脆來寫個達人專欄,但看完後,我只想寫成「打人專欄」。這部片讓我無比失望,不如平淡(但帶點怒火)地來吐槽。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還去看了一下維基百科,確認是不是有更換導演或者編劇。然而並沒有,第七集跟第六集的導演是同一位,甚至跟第五集都是一樣的(但第五集有多一個故事協作)。所以,到底?
這系列明明快完結了,卻還硬塞一堆新角色,搞得像在趕火車補設定。海報上人頭多到可以玩「大家來找碴」,但真正有記憶點的沒幾個。
- 格蕾絲(小偷女):她的存在彷彿只為了證明「IMF現在連路人都收」,戲份多到讓人問號,卻沒什麼必要性。
- IMF高層警察:臺詞比班吉和路瑟加起來還多,但每次出場都像在演官僚主義教科書,煩躁感直線上升。
- 伊爾莎:前幾集塑造得那麼好的角色,這集直接⋯⋯根本是編劇懶得想怎麼處理她(據說有場外因素啦,但我沒特別查)。
與其塞一堆新角色,不如好好寫好原本的團隊互動,觀眾想看的是IMF小隊合作,不是「伊森杭特與他的路人朋友們」。
整部片圍繞在鑰匙交易以及尋找鑰匙的用處,但IMF小隊搞定這件事情的方式好像一如既往的就是把東西先給敵方,看看敵方怎麼用,然後摸回來。不管是之前的核彈還是其他什麼的,就差劇中人物沒有相關吐槽了。
此外,最最讓我出戲的是,文系對話鏡頭人物的正反打,處理得相當糟糕。什麼是正反打?簡單地說是一種越肩視角的拍法,一種用來處理對話戲的拍攝風格。用比較有名的黑暗騎士作為範例:
大概可以理解兩個人在對話的時候的越肩視角。總之,在本片中,有許多越肩視角,或者一些對話時的鏡頭,人物在鏡頭間的位置、視角非常不連貫。我曾經想過是不是有要使用什麼暗示或者隱喻的手法,但想了一下隨即放棄。我猜其中可能對話的內容原本更長,但中間有些片段剪掉,導致文系對白看起來很破碎而且人在鏡頭中的角度位置沒有一致性。
我個人是很賭爛這樣的處理,比一些劇情邏輯還要讓人不爽。畢竟這是在看的過程中會很直接影響體驗的部分。這樣的狀況在前半段發生過一次,中後又發生了一次,如果你有印象有這種正反打的鏡頭,可能都可以抓出來機查一下。
其他讓人翻白眼的點:
- 小隊合作幾乎消失:IMF小隊這集根本沒什麼戰術配合,有人突然脫隊、有人全程打醬油,團隊感蕩然無存。
- 科技感退步:雖然反派是AI,但IMF的裝備卻比前幾集還陽春,連個炫炮的高科技道具都沒有。
- 便當發得很隨便:某些角色的退場方式,會讓人懷疑編劇是不是抽籤決定誰該領便當。
- 任務不夠「不可能」:整部片繞著兩把鑰匙打轉,但跟之前藏在一些很詭異的地方不同,基本上就是去特定地點順出來⋯⋯
總之,這部片,為了要看最終集,好像也是不得不看(雖然看了也沒有特別知道什麼劇情),屬於一天不看遺憾,看了遺憾一天的那種。
最有趣的部分大概是前三十分鐘的潛艇跟機場、總部,其他就,可以快轉。
ㄇ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