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般板機手感很重要以外,我認為在槍上握把(pistol grip)也很眾廖,不僅影響到持槍方式更甚是上場的遊玩體驗。好的握把可以長期持握,避免腕隧道症候群。而我自己也喜歡試試不同的握把,且價格也不貴,但好的握把可以很好的改善手感,CP直很高。
就當作是分享給大家,自己也留一個紀錄。主要都是依AR platform 為主,不定期更新。
滿分為五顆星,並有戴戰術手套下場,我是小手掌,手套SIZE 是S
以下評測的都是真品,價格都是國外官網為主,不提供購買資訊。
1. 品名: MOE K2
價格: $20.95
是否有電池倉:有
是否包膠:否
模組化: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最大眾款式,顏色選擇多。可以適合大部分的手掌,用起來就中規中矩,垂直角度我覺得很不錯,但握把厚度對我就稍微偏大一點。我特別喜歡手指溝槽設計,可以很好用大拇指握住。
2. 品名: OverMolded RubberBeavertail Grip with Finger Grooves
價格: $29.95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有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設計特別有可以手指溝槽,搭配包膠,可以增加抓握力。手感也QQ的,但其實戴手套後差異不大。買了約五年,也不會黏黏的,這是加分項。這組握把沒這麼垂直,所以手腕壓力很大,比較適合趴臥射擊。手指溝槽是雙面刃,有時換手射擊還要找位置。
3. 品名: BCM Grip Mod 2
價格: $29.95
是否有電池倉:有
是否包膠:否
模組化:有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握把,且又有模組化的設計,可以依手掌大小去調整,且價格也不貴。握把也很垂直,可以長時間握持。握把大小也挺適合我的,就挺適合大眾的握把。有再加上大拇指溝槽會更好,握把咬花比較不防滑。電池艙設計也有防水處理,這也挺棒的。
4. 品名: B5 Systems Type23
價格: $18.54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個人對這組握把評價蠻好的,雖然設計簡單,但實際使用上非常和手。手腕角度也很垂直,長時間持握也很舒服。防滑咬花很防滑,有大拇指溝槽設計。唯一缺電就是沒有電池倉。重點是有CB色。
5. 品名: T91 Grip
價格: NA
是否有電池倉: 有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若不幸打仗,被分配到T-91,這是我第一個換掉的零件。完全是建立在臥射基礎上,手腕真的很不舒服,也不防滑。角度甚至超過A2 GRIP。我的評價真的很差,會放在槍上就是因為他是T91握把。
6. 品名: A2 Grip
價格: NA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否
模組化: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就很基本的買槍送的握把,就提供基本的握把功能。也沒有垂直的設計。但相較於T91的握把,角度比較小一點。握把較薄,所以握感不好,防滑度也不佳。就當作是握把的BENCHMARK.
7. 品名: Driven Arms BeavertailVertical Crossover Grip (VCG-L)
價格: $39.95
是否有電池倉: 有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當初是帶著試試看的角度購買。因為沒有用過這麼奇特的握把,握把基本上是直接垂直,但因為下半部有加寬的設計,所以手感上有點像A2握把。且因為有更厚的設計,但因為我的手小,所以握起來來真的不是很舒服,大手的可以考慮或是給臥射的設計。
8. 品名: Driven ArmsUtility Compact Grip (ULCG)
價格: $39.95
是否有電池倉: 有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我買的是一代,二代似乎有改善咬花。這是我目前用起來最好的握把,一開始用就覺得超級合手,因為我的手小,我可以很好的握住,角度設計也很好,尤其是後半部不是做直線設計,而是有曲度的,手掌可以好的握住,加上大拇指溝槽。真的很推薦。
9. 品名: Reptilia CQG GRIP
價格: $21.95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給適合手小的玩家,握感很像DrivenArms Utility Compact Grip,也有垂直的設計,但沒有這麼的舒服,也有大拇指溝槽設計。但就沒有這麼防滑,所以使用評價上就沒有這麼高
10. 品名: TangoDown Battlegrip BG-18
價格: $21.43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手感上有點類似BCM Grip Mod,使用上也覺得蠻好用的。但是缺點就是握把偏薄,所以握起來有點空虛。加上沒有大拇指溝槽設計,我個人使用上有點空虛,會有想要用更大的力氣去握住握把,握久還是會不舒適。
11. 品名: Geissele A17 grip
價格: $18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這組握把用起來比預期的不舒服,雖然有比較垂直的設計。但是因為少了上段beavertail 設計,所以對我的手腕壓力很大。所以我在使用上就要用比較大的力氣去握握把。感覺是真的適合手大的使用者。
12. 品名: HK V2 grip
價格: $49.95
是否有電池倉: 否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當初會購買,是因為它是HK 新握把,而且小小的看起來很可愛。手感上有點像是BCM Grip Mod + Driven Arms Utility Compact Grip (ULCG)。也是有垂直的設計,手把厚度也設計的剛好,握感覺得還不錯。咬花防滑也剛好適中,但缺點就沒有大拇指溝槽。
13. 品名: HK V7 grip
價格: $150 (含工具)
是否有電池倉: 有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否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就標準的HK 中規中矩握把設計,手感上有點像是BCM Grip Mod,但因為下半部曲度較大,所以手感上較不怎麼垂直,會讓手腕的舒適度降低,也沒有大拇指溝槽。如果想體驗的可以買VFC 版本,基本上做工都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就是防滑咬花。
14. 品名: HK Adaptive battle grip
價格: $180(含工具) + $75(握把片)
是否有電池倉: 有
是否包膠: 否
模組化: 有
握持手腕舒適度: ★★★★★
手掌握感: ★★★★
防滑度: ★★★★
心得: 這是我買過最貴的握把,也是我最喜歡的設計。但因為它是HK,所以貴不是它的問題,有貨就偷笑了。當初剛出來時一個握把要$400。所以你懂得。
這是我目前看過唯一最酷的設計,它也是模組化設計。但不同於BCM Grip Mod,它可以做握把的厚度跟後半部的調整,如果不清楚我說的,可以參考VP9的握把式設計。就像是把手槍的握把放在長槍上,但取消手指溝槽。
握把片有分S M L ,原本握把是M SIZE。所以依自己的喜好做調整。但要額外解鎖DLC,光握把片就可以買好幾組一般的握把,而且換上握把片完全不會晃。
手感上是改善V7 GRIP,有更好的人體工學,更垂直的設計跟我最喜歡的大拇指溝槽,但因為是設計給西方人,所以即使我用上S SIZE 的握把片,我覺得還是有偏大,整體來說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