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神像謀殺案》與《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是圍繞著一座神秘的黃金神像所進行的推理故事,
兩款遊戲雖然有著同一個主要物品,
但故事、出場人物、時間軸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
同樣的黃金神像在兩作中也展現了不同的使用效果,
所以不管從哪一款開始遊玩都不太影響遊玩體驗。
這款推理類遊戲是我目前玩到最喜歡的一款,
我是先玩了《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覺得太喜歡了才回頭去買《黃金神像謀殺案》,
在這裡會先介紹一下玩法,
最後簡單比較一下兩作差異。
【玩法】
玩家會先進到一個場景,
場景裡會有許多可以調查的物品,
包含人物、私人物品、現場證據等等,
玩家調查後會得到與該線索相關的字詞(人名、動作、物品等等),
玩家必須將這些字詞填入正確的地方(以下圖片舉例可能有小雷但都是很前期的關卡)。
透過調查現場填入正確的人名(來自《黃金神像謀殺案》)
透過觀察現場推測案發地點(來自《黃金神像謀殺案》)
最後的故事(來自《黃金神像謀殺案》)
玩家的目標是完成每一案的故事,
遊戲以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詞彙,
例如人名是橘色、動詞是藍色、物品是黃色等等。
隨著劇情的開展,
玩家會面臨到越來越複雜的案件,
涉案者也會從兩三名到十名以上,
可供調查的地圖也會越來越多,
在《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中甚至會有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場景可以調查。
同一場景、不同時間所看到的畫面(來自《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
除了調查所得到的字詞以外,
玩家更要觀察圖片裡給的訊息,
雖然每一案看似獨立事件,
但某些重要人事物卻會貫串全局,
不過就算記憶力差或臉盲也沒關係,
遊戲可以隨時翻看前面案件的內容。
以下面兩張圖為例(來自《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
上圖的死者脖子上有個類似字母K的圖形,
而下圖右下角的死者脖子上也有類似的圖形,
因此我們能夠從中推論兩人為同一人,
我剛開始玩的時候常因專注於文字線索而忽略了圖片本身的訊息,
這也是我覺得這款遊戲設計很細膩的地方。
當全部空格都填入字詞以後,
系統會告訴你是否正確,
若錯誤在三格以上顯示為「不正確」,
而錯誤在兩格以下則顯示為「有兩個以下錯誤」,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爆破大法(誤)。
如果真的超級卡的話也可以看提示,
提示並不會直接告訴玩家答案,
而是會提示一些玩家容易被誤導的地方,
也就是雖然看了提示但想還是要自己想,
對於好勝心強的朋友會覺得很好,
但想當伸手牌的人應該會覺得有提示跟沒提示一樣。
這種遊玩方式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就是翻譯起來不是很容易,
因為有些字詞會有時態的差別,
雖然能感覺到譯者有努力製造出區別,
但光看中文會覺得有些詞意思非常相近,
這種時候可能是因為這兩個詞在英文裡是同一個詞但不同時態的關係,
卡關的話可以試著切回英文或許能豁然開朗。
【比較】
黃金神像謀殺案 | 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 | |
份量 | 四章+尾聲 共12案 |
五章+尾聲 共20案 |
時長(我玩的) | 約4.5小時 | 約12小時 |
操作 | 一般 | 有升級 可以拖動調查面板,對照起來更方便 |
翻譯 | 錯誤較多 有時同一個人的名字在不同地方翻譯不同 (例如達布倫與都布倫) 但案件比較好理解,這款我不必切回英文也玩得很順 |
錯誤較少 但案件更複雜,涉及到的時態也比較多 我玩這款的時候有切回英文答題過 |
DLC | 翻譯慘案,如果覺得本體翻譯差且玩家英文不是很好的話建議不要買。 《蘭卡之蛛》有許多暗號題,基本上要看英文才能懂,雖然不完全解出來也能推敲,但少了點體驗感。 動詞名詞傻傻分不清楚,比如動詞target應翻為「瞄準」卻翻成名詞的「目標」之類的。 |
之後玩過再來補充 |
以上是我覺得比較有差別的地方。
【總結】
我個人覺得《黃金神像謀殺案》案件較簡單好入手,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已經熟悉了《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的操作與調查模式。
如果問我推薦哪一個,
毫無疑問的是《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
不管是翻譯、案件複雜度、操作順手度都更上一層樓,
如果玩完真的覺得很喜歡可以再入手《黃金神像謀殺案》來補前面的故事(兩者互不影響)。
但如果平常不太看推理作品或者比較少玩推理類遊戲的話,
我會比較建議先玩《黃金神像謀殺案》,
案件比較不複雜但還是很需要推理,
如果直接衝《黃金神像謀殺案再起》可能會玩得有點挫折。
總之最近我非常沉迷於這兩款遊戲,
填完空格看到「正確」的那個爽感真的有夠讚,
都通關了覺得有點點空虛(剩下DLC還沒玩),
如果大家有什麼推理解謎類的遊戲也在這邊偷偷求推薦❤️
想了解遊玩情況或碰到卡關的可以看我的VOD,
兩款遊戲都有完整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