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

首頁 哈啦區 VR 虛擬實境綜合討論

【討論】2020年主流PCVR裝置選購指南

追蹤話題

【討論】2020年主流PCVR裝置選購指南

硬體專區
ShyShyS (howard1414) 2020-01-16 16:42:55
#1


已更新2021年總整理,→按我可前往

今年算是VR比較有起色的一年,各廠都推出第二代的頭盔來搶這塊市場的大餅,還有即將上市的大作ALYX,這篇文章是對於近期內有想要購買VR裝置的作為一個參考,文中也有提到這次VIVE PRO的降價套組差異,可以看看喔~

本文比較裝置為VIVE 系列/Oculus系列/Valve Index以及小派5k(主流且較為容易買到的)WMR類的因為裝置眾多及本人有體驗過的太少,因此沒有在此處討論,若有能提供相關裝置心得的也可在下方另外留言以供參考

SteamVR裝置相容列表在4樓有另外整理列表出來
若要直接以預算比較請跳到「第17項」
新手購買以及其他注意Q&A請點「這裡」前往

2020/03/05 更新耐用度細項
2020/04/30 更新INDEX硬體耐用度及手把部分內容

若文內有錯誤或是意見分享的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文章會不定時的更新資訊

以下列表會使用數字表示等級(0~10分),部分則是直接以原始數據表示 :
Vive
(一代)
Vive
PRO
Vive
Cosmos
Oculus
Rift S
Oculus
Quest
Valve
Index
小派
5k+
畫面解析度 3
8 9 7 5~7 9 9
透鏡清晰度
5
7
8 8 8 10 9
紗窗效應程度 3 7 8 8 7 9 9
畫面灰階表現 10 9 7 7 7~8 7 7
畫面顏色表現 9 9 8 7 7 8 8
畫面耀光程度
7 7 8 9 9 5 8
最大刷新率 90 90 90 80 72 144 120
螢幕面板技術 OLED OLED LCD LCD OLED LCD LCD
畫面可視角 110度 110度 110度 100度 100度 130度 200度
IPD瞳距(mm) 60~74 60~74 60~74 63.5 56~74 58~70 55~75
追蹤精度 9 10 5 8 8 10 10
手把設計 6 6 5 8 8 10 8
擴充設計 7 7 9 5 9 7 7
配戴舒適度 5 9 10 9 7 7 6
耳機/麥克風 5 7 7 6 6 10 5
無線模組 O O O X ▲(串流) X X
安裝簡易度 O O O
最低電腦需求 不需要 超高
價格(套組) 16.8K 30K 23K 14K 15K 30K 33K
售後服務 8 8 8 7 7 3 7
耐用度 O O O O

以上圖表的部分內容補充及解釋:
1)畫面解析度:
解析度(雙眼) 說明
Vive(一代)
2400 x 1080 唯有一代VIVE是屬於上一代的產品,所以解析度上低了不少
Vive PRO
2880 x 1600
Vive Cosmos
2880 x 1700
Oculus Rift S
2560 x 1440
Oculus Quest
2880 x 1600 根據一體機模式或是PC模式而有所不同
Valve Index
2880 x 1600
小派 5k+
5120 x 1440 解析度最高,因為視野角覆蓋區域較大


2)畫面透鏡清晰度 :
對於畫面周圍的成像清晰度,以及是否會感到文字閱覽很吃力

清晰程度 說明
Vive(一代) 極差 VIVE系列透鏡一直以來的通病,周圍清晰度下降嚴重,Pro因為解析度較高相較下好一些,文字的閱讀清晰度仍不盡理想
Vive PRO
Vive Cosmos 普通 使用新版透鏡(與Focus+相同) ,稍微改善周圍不清楚問題
Oculus Rift S 普通 透鏡成像普通,並不會感覺到特別差或特別突出
Oculus Quest 普通
Valve Index 最佳 雙層鏡片設計,清晰度最佳
小派 5k+ 曲面包覆式透鏡設計,清晰度不錯

3)紗窗效應程度:
解析度及面板都會影響,但決定紗窗大小的主因還是像素密度(解析度),Index和小派基本上不仔細看紗窗很難看出來了,但Index有垂直紗窗的BUG,目前無解
(補充)同樣解析度下使用LCD的紗窗感會更小紗窗大約再減少30%左右,但會犧牲色彩以及灰階表現

附圖為紗窗大小影響畫面的感覺 :
順序為 VIVE(一代) / Oculus Rift S / Vive PRO / Valve Index
明顯可看出VIVE的紗窗非常之大,PRO改善了不少(與Rift S接近),Index最為優秀

以下圖片為Index的垂直紗窗BUG能透過內建的時序調整減少該情況發生,部分用戶回應是硬體設計上的問題(RMA後更換頭盔即解決),此問題無解,目前無法確定是硬體問題還是軟體問題(左圖為正常畫面,右圖為BUG出現)

4)畫面灰階表現 & 面板技術:
面板所用技術會影響表現一代VIVE在標準輸出狀態下可以做到全黑,但PRO雖面板技術相同,但韌體有所限制,所以略差於一代Vive,至於Index等的因為是使用LCD,所以在黑色的場景會明顯的有灰畫面的問題,在灰暗的遊戲場景明顯會讓人感覺到霧霧的,尤其是電影院、恐怖遊戲的場景還是比較推薦用OLED的頭盔會比較好

附圖為LCD(左) vs OLED(右)在黑暗場景的真實表現,實際使用就是這麼明顯(若以Index vs PRO的觀感):

5)畫面顏色表現:
只要是採用LCD的面板上,顏色比起OLED會略遜一籌,觀感上採用LCD的看起來會像是把HDR關掉一樣,若對顏色較敏感的很容易看出差異


說明
VIVE 採用OLED顏色會看起來鮮豔許多,HTC對於顏色的調教還做得不錯,不會過於濃厚或是有明顯色偏

VIVE PRO
VIVE Cosmos 調色承上所說,但因面板改採LCD,會看起來黯淡一些,且顏色有些偏藍
Oculus Rift S Oculus的調色不夠出眾,明顯的與HTC有所差異,若是可開放自訂義顏色調整應該會好一些
Oculus Quest 一體機模式下保有OLED的特性,但接電腦後因為是串流方式,顏色略受到線材所影響
Valve Index 官方有提供顏色調整的功能,出廠顏色可接受,但仍然有些黯淡
小派5k 調色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調整多次才可達到想要的畫面顏色

6)畫面耀光程度 :
一樣和透鏡設計有關係,VIVE系列的出現情況都差不多(普通),Cosmos稍微好一些,Rift S/Quest在可接受範圍內,唯有Index在這部分不及格,為了增加畫面清晰度也把耀光的問題給放大了很多,尤其是在電影院類型的應用下特別明顯

耀光的現象如圖所示,文字或是物體的周邊會有一層暈影 :

7)畫面可視角:
小派毫無疑問一定是最大可視角的裝置,Index在把透鏡調整到離自己最近後也可以達到接近130度的視角

8)IPD瞳距範圍:
唯有Rift S 是以上裝置中不可調整的(僅軟體調控),若IPD過大或過小不建議購買

9)追蹤精度:


定位精度 說明
VIVE(一代) 最佳 燈塔類型(SteamVR1.0),只支援1.0的基地台,所以分數和其他支援2.0的略有差異
VIVE PRO
最佳
燈塔類型(SteamVR1.0/2.0),支援1.0/2.0的基地台,擁有最高的精準度,但需另外架設基地台,若有要玩全身追蹤優先考量使用燈塔定位的
Valve Index
小派5k
Oculus Rift S
普通
頭盔追蹤手把,在Inside-Out 追蹤類型的效果算是很優異了,偶而才會發生定位錯誤,通常掉定位會發生在速度過快、燈光不足、牆面無明顯辨識點(顏色單一)或是超出頭盔相機能追蹤到的範圍外(例如把手放到身後)Quest為4鏡頭追蹤,Rift S 則為5鏡頭追蹤
Oculus Quest
VIVE Cosmos 極差
雖然採用6鏡頭追蹤,由於頭盔鏡頭光學追蹤設計的問題,導致手太貼頭前就會導致追蹤效果十分糟糕,這部分若有玩槍戰類型的,手把的定位幾乎到達無法使用的地步,只要想瞄準就會掉定位,且交叉擺放或是速度過快也會導致定位的丟失,若拿遠一點則這種狀況會好很多

官方表示還會持續修正追蹤效果,但能改善多少仍然是未知

<更新>更換燈塔追蹤面板,官方售價6600,基地台以及手把另售

10)手把設計:

電池設計及續航 說明
VIVE(一代)
VIVE PRO
手把
電池為內建充電式,單次續航約6~8小時 最原始版本的手把設計,仿槍枝握持感的設計,某些應用使用起來非常不順手
VIVE
Cosmos
手把
使用2顆3A電池單次續行約4~6小時(因電池而異),可準備多顆隨時更換 為了追蹤最佳化使用了大追蹤環的設計,電池重量過重以及不平均的配重使得手把使用起來垂頭感很重(尤其是在高速甩動時)
Oculus
手把
使用1顆3A電池單次續行約6小時(因電池而異),可準備多顆隨時更換 小而輕巧,該有的電容偵測都有,基礎手勢都可以輕鬆做出來
Valve
Index
手把
電池為內建充電式,單次續航約8~11小時 設計最為優秀,擁有全手指追蹤,但目前良率有不小的問題(觸控排線斷裂、蘑菇頭輸入漂移的問題)

(補充)根據目前拿到新手把的網友表示官方有換過料件,蘑菇頭明顯變高以及側面壓力觸控板公差變小,實際耐用度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知道
小派5k
手把
預計今年推出,設計與Oculus相仿,也有Index手把+基地台的套組(台灣無販售),現階段只能購買VIVE或是Index基站、手把來使用

11)擴充設計:

擴充支援度 說明
VIVE(一代)
普通
只要是使用SteamVR追蹤技術的,都還有像VIVE Tracker的額外裝置可以相容使用,周邊裝置的彈性設計都還有保留
VIVE PRO
Valve
Index
小派5k
VIVE
Cosmos
優秀 原始設計就有保留變化的空間(前面板),官方也把這台定位成可變化的彈性VR裝置,期待未來能推出一些有趣的組件,目前有燈塔追蹤面板、AR面板
Oculus Rift S 差勁 遜色不少,幾乎無周邊擴充性可言
Oculus Quest 優秀 因為具有PC/一體機雙模式而給了較高的分數,一體機模式下續行約2.5小時

12)配戴舒適度:

鼻墊漏光情形 眼鏡空間 說明
VIVE
(一代)
輕微 普通 出廠時只有簡易的頭部綁帶而已,在沒有加裝專屬頭戴耳機的狀態下真的配戴感很差
VIVE
PRO
完全隔絕 相較一代VIVE在配重以及固定的方式這部分改了很多,長時間配戴也很舒服
VIVE
Cosmos
完全隔絕 所有頭盔內配戴感最舒服的,唯一具有快速上掀快速查看的功能
Oculus
Quest
普通 普通 會扣分的原因是因為頭重腳輕的問題,有不少人選擇購買一代VIVE用的頭戴耳機加裝轉接環來改善舒適感,眼鏡空間原廠配有加高墊的設計
Oculus
Rift S
普通 普通 採用環形固定設計,長時間使用也不太壓臉,內部空間尚可
Valve
Index
嚴重漏光 佩帶感和VIVE PRO接近,但眼鏡的寬度設計嚴重不足,對於戴眼鏡的用戶來說非常的不方便,且面罩設計是針對歐美人士設計,表面曲度過大會間接導致長時間使用臉部有夾擠的感覺,後靠墊為不可拆卸設計,若為多汗體質可能要考慮清潔問題,頭盔鼻墊嚴重漏光

(補充)Index的頭盔因為面板上的規格較高、發熱量大,導致頭盔的溫度偏高,長時間使用會覺得眼睛乾燥
小派
5k
輕微 普通 出廠時一樣只有綁帶而已,但因重量上的設計因素,比起VIVE一代舒適的多,官方目前有出改善的套件,但需另外購買,設計與HTC那套的高級頭戴相仿

13)耳機/麥克風:

是否有
整合式耳機
說明
VIVE
(一代)
沒有標配整合式的耳機,因此給出該分數
VIVE
PRO
音質尚可Cosmos使用的耳機料件與一代VIVE的頭戴耳機相同
VIVE
Cosmos
Oculus
Rift S
使用非接觸式特殊的透孔耳機(從頭盔上方出聲),個人認為音質欠佳,麥克風也尚可而已
Oculus
Quest
Valve
Index
在同級裡面擁有最好的音質表現,無論是麥克風還是耳機都是水準之上,耳機為浮空非接觸式設計
小派5k 沒有標配整合式的耳機,因此給出該分數

以上裝置都有內建麥克風及3.5mm耳機接口,可以接上自己的耳機使用

14)無線模組
目前有官方支援無線模組的裝置只有VIVE系列,無線模組少了線的拘束會讓沉浸感提升不少,但對於電腦的處理器要求也更高(推薦i7-8700、9700或更高),使用無線時需注意工作溫度,可自行加裝小風扇避免過熱,過熱時會觸發解析度下降或是灰畫面,官方行動電源單次續行約2.5小時上下


是否支援副廠行動電源 無線模組電源支援協定
VIVE(一代) QC2.0/QC3.0/QC4.0
VIVE PRO
VIVE Cosmos 未知(可能是PD),特規21W

此處需注意因為無線模組的技術是使用Intel的Wigig解決方案因此在部分AMD主機上會有相容問題(通常是主機板會挑),若也是有使用AMD主板成功但不在列表內的也歡迎回報!

以下組合是根據回報可以和無法使用的主板/處理器搭配 :
已知組合可以用的: 確定不能用的 :
3700/3800 + X570F 2700 + AB350 gaming 3
3700 + MSI X570 edge 1700 + X370 Prime Pro
3900 + C7H
3700 + X570I Pro
2700 + x470 Aorus Ultra
3700 + x570 Aorus Ultra
3700 + X570 Aorus Elite
2700 + AX370
3900 + X570TUF
1700 + B350 Gaming Plus  

Quest則可透過5G Wifi的方式串流到頭盔上進行遊玩,畫面、延遲和定位明顯有些微延遲和損失,快速轉動時會有黑邊的問題,串流時需要一台較好的無線路由器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15)安裝簡易度:


是否需要
額外架設
基站
說明
VIVE(一代)


需額外架設定位基站,建議基地台裝設方式為對角設置才可得到最佳定位效果
VIVE PRO
Valve Index
小派5k
VIVE Cosmos



Oculus 系列以及VIVE Cosmos無須外部燈塔的架設就可以快速使用,若時常變換場所使用會比較推薦這類無須另外安裝的頭盔

Oculus Quest
Oculus Rift S

16)最低電腦需求


顯示卡
接口
說明
VIVE
(一代)
HDMI
or
DisplayPort
顯卡最低要求為GTX970/1060以上,建議GTX1070以上會比較順暢不卡頓
VIVE
PRO
DisplayPort
最低為GTX1070以上顯卡需要具有DP接口才可使用,若為筆電用戶一定要注意這點
VIVE
Cosmos
Oculus
Rift S
Oculus
Quest
USB3.0
or
5G Wifi分享器
電腦部分規格都無須擔心,本身是可以獨立運作,一體機模式下受處理晶片所限制,特效和畫面明顯表現不及於PCVR,但不失遊戲性

接線之後可視同為PCVR,畫面上絕對不比原生的好(如Rift S)明顯的顏色較為黯淡、銳利度下降,快速甩動時容易會有果凍效應的產生

若使用VD無線串流,畫質相較接線能夠再提升一些,但設定上需另外購買軟體以及使用具有5G Wifi(ac,ax)的分享器,延遲比接線高不少

連接電腦之Type-C線材部分需要另外購買副廠或原廠線材,未達頻寬標準之線材會導致運作異常,原廠所附贈的充電線材是2.0無法直接使用

Valve
Index
DisplayPort 一樣需具備DP接口才可使用

Index
因為刷新率支援的更高,小派則是更大的解析度,雖然官方推薦是1070就跑的動,但要發揮出全部的實力基本上只能攻頂選擇2080Ti/S這類的頂規顯卡
小派
5k

目前推的中價位顯卡是RTX2060,效能略高於GTX1070,大多數的遊戲都能跑的順暢不卡頓,VR比較推薦使用N卡,目前BUG較少,且20系列部分顯卡支援最新的VRSS提升技術

17)價格級距(適合需求推薦表):

20K以下:

最大優點 最大缺點
VIVE
(一代)
低預算,官方售價16800
支援無線模組
最便宜的頭盔,以及追蹤精準和最好的灰階表現
2016年的產品,畫質不佳,紗窗感很重,配戴感不佳
Oculus
Rift S
低預算,15000上下即可入手
無移動或是一體機需求,平常都連接電腦為主者,以及不想架設定位基站者
IPD(瞳距)不可調原生不支援全身追蹤或是第三方擴充套件
Oculus
Quest
低預算,15000上下即可入手
不需要電腦可獨立運作只要使用特定線材連接電腦後就可以變成PCVR
頭盔配重不均的問題,須改頭帶才能改善,一體機模式下有Oculus自家的平台可取得遊戲,但遊戲價格偏高,普遍價格都在900上下

*受限於USB頻寬之因素,串流效果一定不比普通PCVR還好,明顯較為模糊以及果凍效應問題*
20~30K:
VIVE
Cosmos
中預算,官方售價22800
支援無線模組,配戴感真的非常舒適
追蹤效果過於糟糕
30K以上:
VIVE
PRO
高預算,官方售價30900起
支援無線模組,擁有較好的黑階表現以及較舒適的配戴感,台灣隨時有貨可以直接購買
透鏡效果不夠優秀,規格無特別突出,手把設計上如需手勢操作應用不順手
Valve
Index
高預算,官方售價約31000
(※不包含跨國運費,運費約3000上下
)
所有配置都很平均且在水準之上,該的都有了
眼鏡空間不足、面部舒適度不佳、溫度偏高以及保固問題(尤其是手把良率部分)水貨價格較高
小派
5k
高預算,官方售價約33000起
具有最大視野角
軟體部分仍有優化空間,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基站和手把,不適合沒使用過相關裝置的VR新手

然而現在Index全球缺貨,價格居高不下,且目前訂購為預約制,最少需要2個月以上才能拿到,短時間內想玩的還是建議改買其他裝置

PRO則是在HTC調整售價後,現階段的價錢稍微合理一些,和Index在某些方面上有輸有贏

這邊也稍微說明一下目前VIVE PRO的賣法
版本 價格 說明
單頭盔 18900 給原本就有一代VIVE的用戶作為升級用,也可混搭Index手把和基地台(同時支援1.0/2.0的追蹤)
一級玩家版 30900 搭配VIVE一代所使用的1.0基地台和手把
專業版 39900 搭配的是HTC自家出的2.0基地台和支援2.0追蹤的手把如果遊玩空間 > 5M*5M,或是有多基地台定位的需求再來購買,普通消費者無法感覺出兩者的差異
EYE版 53000 基礎配備與專業版相同,另外具有眼球追蹤的功能,目前這個功能很雞肋,能用的遊戲以及程式非常少

18)售後服務
HTC系列
(因多人反映HTC效率問題,此處再調整一次)
HTC 主要是因為在台灣的溝通上會比較簡單,也有本土的到府收送服務,但送修時的整體感受不一
Oculus系列 有中文客服,通常有寄信過去都會在工作天內回覆,申請RMA後委任FEDEX收送的速度上也算快,真的有出問題大概能在2個禮拜以內解決,且保固內無需自行花費高額的海外運送費用,較大的缺點可能就是報關時需要另外申請文件,需額外備妥進口所需資料
Valve Index 根據購買地會遇到使用不同語言的客服美國Steam的客服效率很差,基本上發一封訊息要2~3天後才會回復且送修寄到美國時間最少需要1個月起跳運費來回約3000上下(若送單件),送修為不維修直接換新
(P.S. 目前已經送過三次所以很清楚,硬體的良率真的堪憂...QQ)
小派 (感謝版友補充)
若是對硬體上有任何問題,官方是不囉嗦直接換新,但反應效率偏低,回應的時間較長

19)耐用度

耐用度 說明
VIVE/
VIVE PRO
正常 1)手把本身除了圓盤用久了容易塌陷以外,本身的耐用度很高,有時候撞到東西沒事,反而是被撞的出現明顯損傷
2)頭盔部分耐用度無太大問題,PRO線材後方的塑膠環固定處須特別注意,盡量不要拉扯或是壓到這塊,多數使用PRO的使用者線材出狀況幾乎都是在這個位置
3)基地台隨時間使用馬達會逐漸減少壽命,盡量使用自動待機延長使用壽命
VIVE Cosmos 未知 樣本過少,無法得知
Oculus系列 正常 目前無明顯災情,一代(CV1)在使用1~2年後容易會有手把觸控失效的問題,不確定這點是否已在新版手把解決
Valve Index 需特別注意 1)手把明顯設計有缺陷若為重度使用者可能購買後2~3個月就會出現蘑菇頭飄移問題蘑菇頭觸控排線因位置關係有很大機率會弄斷另外還有側面壓力感知區塊的公差問題(上下鬆動,目前個案較少)

(補充)根據目前拿到新手把的網友表示官方有換過料件,蘑菇頭明顯變高以及側面壓力觸控板公差變小,實際耐用度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知道

2)頭盔部分目前沒有太大的災情
3)基地台如VIVE系列一樣,
盡量使用自動待機延長使用壽命
4)不知是否為代工廠問題,有約2成使用者反映基地震動噪音較大,且因轉速提升之緣故,故障率較HTC的2.0基地台高
小派 未知 樣本過少,無法得知

看較舊的 128 則留言

ShyShyS: B131 2020-10-01 03:23

[a7385438:地瓜酥] 兩個都無所謂,只要確保有到3.0的最低頻寬就好,原廠的只是線材更軟彎折不費力,還有能邊充邊用而已

地瓜酥: B132 2020-10-02 20:58

其他線材無法邊充邊用嗎?! 而且目前聽到的是原廠的只能降緩耗電速度

ShyShyS: B133 2020-10-04 02:31

[a7385438:地瓜酥] 非原廠不保證,買來自己測試最準確

金重SUPER月半: B134 2020-10-14 20:31

value index買來三個月就壞了一個基站(閃紅光),因為郵寄費太貴想說算了用一台繼續撐

Neo: B135 2020-12-30 19:32

請問目前使用GearVR看影片,如需提升畫質又以無線為考量有推薦的機型嗎?不玩遊戲

herobate (herobate911) 2020-01-16 18:30:25
#2
原文寫得十分完整真心佩服,畫蛇添足的補上幾點個人在使用上的實際體驗

※ 引述《howard1414 (ShyguyRev)》之銘言
> 今年算是VR比較有起色的一年,各廠都推出第二代的頭盔來搶這塊市場的大餅,還有即將上市的大作ALYX的出現,這篇文章是對於近期內有想要購買VR裝置的作為一個參考
> 若文內有錯誤或是意見分享的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文章會不定時的更新資訊~
> 文中也有提到這次VIVE PRO的降價套組差異,可以參考看看喔~
> 配合排版表格與部分內文恕刪

> 1)畫面解析度:
> 各面板目前的解析度,唯有一代VIVE是屬於上一代的產品,所以解析度上低了不少,Quest則是根據一體機模式或是PC模式而有所不同
> 表格中沒有提及"像素密度"的影響,有興趣的可自行查詢各產官網介紹
   像數據上看起來Cosmos 1440x1700 只小贏VIVE pro 1440x1600,
    但由於採用相素點較密的RGB LCD所以在紗窗效應與實際畫質表現會比VIVE pro好上不少

> 2)畫面透鏡清晰度 :
> Vive系列透鏡一直以來的通病,周圍清晰度下降嚴重,唯有Cosmos有使用新版透鏡(與Focus+相同) 略改善周圍不清楚問題
> Index為雙層鏡片設計,清晰度最佳
> VIVE系列(包含COSMOS)可透過改裝使用三星Gear VR的鏡片來改善
   (但是Gear VR已停產,鏡片是越來越不好找了...)

> 9)追蹤精度:
> Vive/Vive PRO /Index/小派 這幾個都是燈塔類型的定位方式,擁有最高的精準度,但需另外架設基地台,若有要玩全身追蹤優先考量使用燈塔定位的
>
> Vive一代因為只支援1.0的基地台,所以分數和其他支援2.0的略有差異
>
> Oculus系列則是頭盔追蹤手把,在Inside out 追蹤類型的效果算是很優異了,偶而才會發生定位錯誤,通常掉定位會發生在速度過快或是超出頭盔相機能追蹤到的範圍外
>
> Vive Cosmos由於手把設計的問題,導致手太貼頭前就會導致追蹤效果十分糟糕,若拿遠一點則這種狀況會好很多,今年會有追蹤面板可改用燈塔追蹤
> 可是Cosmos的追蹤面板要再另外加購...
   除了貼近鏡頭,像是
   (1)低頭或蹲下拾物之類造成光線改變的操作
   (2)雙手把重疊(雙手持槍或交叉揮砍)
       也容易觸發手把定位丟失...

> 10)手把設計:
> Index的手把設計最為優秀,擁有全手指追蹤,但目前良率有不小的問題(觸控排線斷裂、蘑菇頭輸入漂移的問題)
>  
> 小派今年也會出自有的手把,設計與oculus相仿,也有index手把+基地台的套組(台灣無販售)
>  
> Oculus手把小而輕巧,該有的電容偵測都有,基礎手勢都可以輕鬆做出來
> 如果從VIVE換Oculus或是2款設備都有,對Oculus輕巧絕對是印象深刻
   但也是有少數用戶在抱怨Oculus手把的電池蓋有容易脫出的問題...
>
> Vive/Vive Pro則是最原始版本的手把設計,仿槍枝握持感的設計,某些應用下使用起來非常不順手
> 算是第一代產品的原罪吧
    像是後來為人詬病的觸控板,根本就是Valve的鍋啊
    手把初期的技術規格就是直接從Steam Controller修改/沿用來的

    而後來PRO推出卻時仍沿用VIVE 1代的手把被罵翻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以目前的觀點來看,沒有香菇頭的VIVE手把設計實在是有點跟不上時代...

> Vive Cosmos手把為了追蹤最佳化使用了大追蹤環的設計,電池重量也使得手把使用起來垂頭感很重
> 單把手2顆三號電池設計除了重,個人覺得本體的平衡度也是不太行
   平持的狀態下能感受到重心向內,拉扯手腕向內轉造成肌肉額外的施力

> 12)配戴舒適度:
> 一代vive在沒有加裝頭戴耳機的狀態下真的佩帶感很差,vive pro在這部分改善了很多,Cosmos則是裡面最舒服的
> 個人覺得Cosmos的上掀設計是個雙面刃,方便歸方便
   但復位後會另外帶來對焦跑掉的狀況,還要再重新做調整...

> Quest會扣分的原因是因為頭重腳輕的問題,有不少人選擇購買vive用的頭戴耳機來改善舒適感,但目前這個耳機已經停產快一年,幾乎找不到可以買的地方
>

> Index的佩帶感和vive pro接近,但眼鏡的寬度設計嚴重不足,對於戴眼鏡的用戶來說非常的不方便,且面罩設計是針對歐美人士設計,表面曲度過大會間接導致長時間使用臉部有夾擠的感覺
> 不只是針對Index, 會建議近視用戶可以考慮另外為了VR去配一副眼鏡
   被我推坑購入Index的好友就另外去配了副窄鏡架無邊框的眼鏡
   不需要啥超薄或抗uv之類的花俏功能,一副千元內搞定,
   相較於VR設備的花費根本是九牛一毛

> 15)價格級距:
> 目前20K以下的就是Rift系列和一代vive可以選擇
> 但一代vive已經算是上一代的產品,更便宜的價錢下會優先選擇Rift系列的,就差別在時常帶出還有需不需要一體機的使用方式
>
> 在超過20K以上的選購則偏向需要哪一種類型的裝置了
>
> 小派具有大視野角,index為平均取向,pro則是擁有較好的黑階表現以及無線的支援
> 如果要選擇小派,還會需要注意由於是較小眾的產品,可能會需要手動作額外設定,
   相較於其他VR設備來說不是那麼的即插即用
   (會建議已有一定VR設備使用經驗的用戶購入)

> 16)售後服務
> HTC系列的自然不用講,因為是台灣的本土廠商所以在收送以及溝通部分一定最簡易
> 這部份個人完全是持相反看法!
   有台灣本土保固 良好的售後服務是兩回事
   我從VIVE 1代初期就購入,後來又購入PRO設備,一共當了2年多HTC設備用戶
   如讓我給HTC的售後打分,絕對是給負值
   罐頭回復毫無效率把用戶當肥羊宰睜眼說瞎話...等
  各種荒腔走板的售後體驗

> Oculus有中文客服,通常有寄信過去都會在工作天內回覆,申請RMA後委任FEDEX收送的速度上也算快,真的有出問題大概能在2個禮拜以內解決,且保固內無需自行花費高額的海外運送費用
>
> Index則是根據購買地會遇到使用不同語言的客服,美國Steam的客服效率超差,基本上發一封訊息要2~3天後才會回復,且送修寄到美國時間最少需要1個月起跳,運費來回約3000上下(若送單件),目前已經送過三次所以很清楚...QQ
>
> 小派售後沒用過不太清楚,還請各位有用過的補充~

ShyShyS: B1 2020-01-16 18:51

售後可能是因為見識過Steam那個爛到極致的效率才會讓我有這種感覺的吧,相比之下HTC的客服效率算好的了,當然這種沒遇到不知道,一遇到真的會氣死

雷姆聖教軍教皇: B2 2020-10-04 02:46

[howard1414:ShyShyS]千萬別講這種話,走過HTC流程的會看到腦溢血,公司在國內,都是用中文,他媽我覺得我跟南極公司處理都比較快

#3此文章已由原作者(game66008888)刪除

ShyShyS (howard1414) 2020-01-17 15:05:39
#4
SteamVR支援裝置列表補充 :
若有打算玩全身追蹤的務必注意購買的追蹤器版本
附註:若Oculus玩家也想要使用全身追蹤,可以單購買SteamVR基地台後即可使用Tracker ,但須注意混用的設定上會複雜許多(矯正空間,每次開起前都需要矯正)
,也可使用KAT Loco或是Nolo等第三廠追蹤套件(但兩者都不推,追蹤精度差很多,使用上一樣需要矯正)

SteamVR1.0
基地台
(15燈版本)
SteamVR1.0
基地台
(9燈版本)
SteamVR2.0
基地台
(HTC製造)
Valve Index
基地台
VIVE(一代)未減重版出廠時配備該基地台,性能與後者減重版配備的性能相同

VIVE(一代)減重版出廠時配備該基地台,2017年中以後的購買的基本上都是這個版本
HTC和Valve所製造的2.0基地台基本上完全一樣,只差在HTC還保有同步線的設計,此功能並不影響任何的性能


SteamVR1.0  :
1)最大追蹤範圍3*4公尺,基地台對角線為5米
2)最多支援兩顆基地台,分為光學同步(B+C)及纜線同步(B+A)
3)若安裝兩顆基地台的狀態下,每次使用任何裝置前都需要被兩顆基地台掃到一次後才能正確定位
SteamVR2.0  :
1)無對角線限制,只使用兩顆基地台的狀況下
最大追蹤範圍6*6公尺
2)可多基地台串聯使用(單一房間最多4顆,多房間可上到16顆),最大可以上到10*10
公尺的追蹤範圍
3)因功率較大,對於過於光滑(或反射)的表面容易導致掉定位的問題




VIVE
(一代)

VIVE
(一代)
手把
VIVE追蹤器
Tracker
2017版
VIVE PRO
VIVE PRO
手把
2018版
備註

開機鈕為灰色

外觀為藍色

SteamVR1.0
基地台
(HTC製造)
O O O O O
SteamVR2.0
基地台
(HTC製造)
X X X O O
Valve Index
基地台
X X X O O


VIVE追蹤器
Tracker
2018版
Valve Index
Valve Index
Controller
手把
小派
Pimax
5K
備註
開機鈕為藍色



SteamVR1.0
基地台
(HTC製造)
O O O O
SteamVR2.0
基地台
(HTC製造)
O O O O
Valve Index
基地台
O O O O



VR2020GEGE (F00444004444) 2020-01-18 21:18:32
#5
※ 引述《howard1414 (ShyguyRev)》之銘言

> 6)畫面耀光程度 :
> 一樣和透鏡設計有關係

這篇好詳細啊 連Index的缺點都有列出來

   其實再怎麼清晰都會耀光 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VR透鏡都是塑膠的 根本一擦就存在微細刮傷 刮傷後一定會有些微的耀光

   PRO改GAER透鏡 第一次使用沒擦過 可以到完全零耀光這麼誇張 畫面漂亮到不行 但擦過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個人有想過買新的GAER透鏡後 再去跟眼鏡行訂製平光高透光率的防刮玻璃鏡片來一起改裝 但想到可視角也許又要少個5度就提不起勁

   起霧的話 把頭盔那些用來遮光的部分全都用電線剪給暴力破壞掉 就算是冬天玩也都不會起霧了 而且也都不會貼臉 空氣很流通非常舒服


看較舊的 4 則留言

Mr.KU: B5 2020-05-18 19:54 編輯

[F00444004444:VR2020GEGE] 只想想要全套,還在儲錢中!(還有蝦皮是甚麼?因我是香港玩家?)

VR2020GEGE: B6 2020-05-18 21:30

[mrkkk:Mr.KU] 蝦皮是一個購物平台 而上面說的店家是屬於代購店家 香港也是要代購吧

Mr.KU: B7 2020-05-19 04:40

[F00444004444:VR2020GEGE] 哦!謝謝!香港這面不在蝦皮的!

lol: B8 2020-08-23 19:23

透鏡是塑膠的,也太荒謬

VR2020GEGE: B9 2020-08-23 23:16

[jc894208:lol]上一個透鏡用衛生紙+水擦 結果刮出一個大刮痕 這一刮就是損失2000再買一個三星Gear SM-R323拆透鏡來裝 現在都用眼鏡布擦

ShyShyS (howard1414) 2020-02-03 09:38:48
#6
補充預留

diming (wildwind) 2020-02-14 11:05:49
#7
能請教一下顯卡1070的筆電比較適合的會是哪台?

看較舊的 5 則留言

diming: B6 2020-02-14 13:41

[herobate911:herobate]有TYPE C

ShyShyS: B7 2020-02-14 18:42

[wildwind:diming] 原來你要問的是哪個頭盔適合喔,我前面會錯意了,那看你能不能提供NV控制台內的Physx設定頁面的圖片,這樣才能判斷顯卡有沒有直輸接口

diming: B8 2020-02-15 07:38

[howard1414:ShyShyS]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002/fff4cdd31dbdd998a5841831f3bd9ac1.PNG?w=300

ShyShyS: B9 2020-02-15 13:20

[wildwind:diming]你這台筆電的DP是標準獨立輸出的,基本上所有的頭盔都能用,考慮到筆電的攜帶性話會比較推薦Rift-S

ShyShyS: B10 2020-02-15 13:21

Quest目前走link輸出還是有一些問題要解決,只接電腦的話就買Rift-s,畫質上也好一些,至於燈塔類的要求方便性就先跳過吧,架設比較複雜也需要一定的空間

#8此文章已由原作者(jk037110110)刪除

Rick_Su (jk037110110) 2020-02-21 18:45:46
#9
分享一下vive vs 三星玄龍MR玄龍
我用了半年左右才換vive 玄龍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耳機夾耳問題 他是固定的並不能拆 既使我這種頭小的戴久仍然會痛
但換vive之後就覺得自帶耳機其實還是挺方便的
現在都還要另外找耳機用 耳罩太麻煩有線還會扯
只能藍牙
佩戴感的話 mr大部份都是採用相同的設計語言重量都能平均分配
不過重量倒是去到了600多g(plus版較輕總體而言還是比vive來的舒適
缺點就是躺不了 畢竟後面一大塊調節器而且與其他mr最不同的是他是不能上掀的設計
除非你開啟前攝像頭不然就是得整個拿下來了老實說這很不方便 第一他攝像頭的成像是黑白的分辨率也不高
缺點還有眼鏡族的問題 不管是新版舊版其實都沒法好好的戴著眼鏡玩
因為無法掀起 又比較貼臉 設計又緊湊的多 要戴眼鏡的話我的個人感受就是 巨痛!! 不過頭帶與頭顯的支架還是留有一部份滑動空間
欣慰的是vive能讓我戴著眼鏡玩 但 他的分辨率就像是我用玄龍不戴眼鏡的時後感覺沒差多少= =邊緣失真實在嚴重 而且一堆格子XD
麥克風的部份 玄龍用的是陣列式雙麥克風 不過我平常只玩vrchat而這遊戲僅支援一個麥克風輸入
先不說一個兩個 第一是遊戲收音本來就稍弱一點 本身的靈敏度也不高導致常常說一句話 小聲一點就都不給你收音 vive的麥克風就靈敏許多

玄龍優點的部份 就是他那碩大的透鏡 耀光錶現也很好 邊緣沒有啥饃糊問題 同樣都是110度我就絕得比vive大上不少
分辨率跟面板我稍微查了一下 大概就跟vive pro用的是同一快屏幕
plus總體是小福改進 聽朋友說多少會漏光 畢竟原版那兩片花瓣式鼻墊能完美阻隔光線 絕不漏光
音質方面我是個木耳而且不會拿他去聽音樂即使他寫了個大大的AKG 但聽說音質還是可以的
瞳距部份也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調整的
很多其他mr使用者常常抱怨對焦不到至於分辨率跟色彩表現就跟pro差不多了
透鏡我猜是不一樣的acer初代的mr 就真滴廉價 後來出的新款改進了相當好 除了色彩表現遜於oled 其他表現我覺得都不輸玄龍就是了
手柄的感覺嘛 就玄龍家的手柄與其他mr稍有不同 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握感絕對吊打vive比vive的仙女棒不知道好用到哪裡去了
還能換電池 又有觸控板又有蘑菇頭 還會發光 科技已燈為本啊(X
追踪問題 我想所有mr都差不多 都是眼前你看的到的範圍而已
怎樣都比cosmos差拉 大動作的遊戲肯定玩不了了
沒那麼多錢買hp 4k的那款 選這台做為入門vr也挺好的
玩vrc的問題就是.....手都只能在前面XD
最後mr的安裝都是最方便的 一根usb一根hdmi跟著win10自帶的混合實境入口再裝個steamvr就能開始快樂了
KanoaN: B1 2020-04-06 09:05

可能要分段一下手機看沒段點沒標點符號看的超累xd

Rick_Su: B2 2020-04-06 21:44

忘記哈哈 那時候改字體

汁狼 (applemac) 2020-03-30 20:59:34
#10
想玩ALYX看了這篇之後傾向有保固的Cosmos Elite,但擔心的是手把回饋問題不知道擬不擬真
麥依: B1 2020-04-09 17:12

Cosmos Elite 用的是一代手把,可以的話INDEX手把體驗會比較好,但是現階段不確定香菇頭問題解決沒

lo88: B2 2020-04-22 21:51

你可單買Cosmos Elite頭顯,手把買INDEX,找二手基地台,剛好壓在三萬附近,又有一半(Cosmos Elite)保固XD

WILDBARD: B3 2020-05-07 14:57

二手基地台哪兒買

FDESIGN9527: B4 2020-05-15 16:49

基地台是買2.0?

lo88: B5 2020-05-15 23:16

二手基地台1.0,靠運氣吧~~看過基地台1.0x2賣3000的,含頭顯歐

DOWHILE (dowhile) 2020-07-10 00:56:34
#11
請問一下如果需求是想看PC裡面的VR影片的話,有推的產品嗎?可以直接連線PC後看4K的VR影片。
ShyShyS: B1 2020-07-10 10:17

最便宜且方便就是買台Oculus Go加串流播放,但才剛停產入手比較難,同級替代品可以用小米的VR

ShyShyS: B2 2020-07-10 10:18

如果還有考量到要玩遊戲,比較重輸出畫面的話,今年HP的Reverb G2可以參考,目前市面消費級頭盔解析度最高的

SoarHz (htt870509) 2020-08-18 16:25:25
#12
補充一下 我就是內顯輸出 獨顯運算的筆電(混和輸出)

Y520 i5 7300HQ + 1052的那種 (貌似也有些 1060 筆電也是混和輸出)
我自己都是用 VIVE 一代

有過拿去測試 Rift、Rift s 都沒有畫面 如果是筆電要買 Oculus 的 請注意自已筆電是否可以獨顯獨立輸出
否則你會需要把 Oculus 賣二手再買 VIVE 的
(有聽說過用甚麼主動式轉接頭就可以有畫面的案例 不過真的是很少數也沒親眼見過 建議不要做死)
VIVE PRO 也是可以接的
Quest 目前身邊沒有人有 沒嘗試過

Umm? 你問 1050 怎麼跑 VR 的?
只要你不介意畫面都是馬賽克般
VRChat 人超過 25 個就會只剩 5 fps 並且抗暈能力極強的話 那就上吧

西瓜脆脆 (jasonwong24) 2020-08-24 17:24:14
#13
各位大大請教一下
電腦是AMD Ryzen 7 3700X 8核16線程 Box + ASUS 華碩 ROG-STRIX-RTX2070S-O8G-GAMING RTX 2070 SUPER 8GB Steam玩家,電腦在房間每次玩VR都要搬電腦出去客廳玩,雖然不是很遠,但有點累。我自己也是用 VIVE 一代但已經2016產品,想買新款可走動的VR玩玩。
HTC新款VIVE Cosmos 好像定位追蹤很差,應該不考慮了(有用過玩家不同意請反駁)。
Pro 如不考慮價錢太高好像是不錯的選擇?
Oculus系列沒Steam平台,遊戲太貴,聽說可有方法用Steam玩?
小派是台灣還是大陸的? 對大陸的信心沒太大,如是台灣的可考慮一下(ps: 剛看到有8k,心動了一下,但真的用8k嗎?)。
目前好像只有Valve Index 跟 Vive Pro選,還是等9月份HP reverb-g2再看?
各位大佬有什麼建議?該爬的文我也爬了...謝謝

weiannn: B1 2020-08-24 18:37 編輯

你已經買過1代,那就單買vive pro或vive cosmos elite的頭盔再加購9990元無線模組就好,無線頻寬最多只有5G,遠小於displayport 1.3標準,解析度約1440 x 1700就封頂了。HP reverb g2最快要10月才會陸續出貨

KanoaN: B2 2020-08-24 23:45 編輯

目前g2網路有辦法拿到貨的youtuber體驗評價頗好 可以等等看

KanoaN: B3 2020-08-24 23:49 編輯

無線體驗其實很推薦用quest+vd 也能無線玩steam的。但是下一代出的消息也近了現在買會有點尷尬(省錢的可找找2手.依照你無線需求感覺quest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ShyShyS: B4 2020-08-25 01:20

如果你是懶得搬,可以考慮買主動式延長線接到客廳就好,想升級畫面單換頭盔就好,沒必要整組換掉(燈塔系的定位都可以沿用)

貓貓 (kevin70011) 2020-08-24 19:36:09
#14
版大,我想問你喔,一般接手機看vr的眼鏡
跟您在介紹的vr頭盔,是差再哪裡呢?
還有真的有差很多嗎,
我看很多人說,
要買直接買vr頭盔,不用浪費幾百塊去買vr手機眼鏡.希望大大可以指點我一下,謝謝

看較舊的 4 則留言

Muridesu: B5 2020-08-25 08:33

先買手機VR浪費了幾百塊,浪費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怕爛體驗毀滅了你對VR的期望與憧憬

DSS(不要用私訊找我): B6 2020-08-25 11:10

買手機盒子的錢拿去體驗館花都比較實際

SoarHz: B7 2020-09-03 11:54 編輯

手機VR看片片不如用紙盒做google cadboard就好了 或是乾脆網購一個 賣家改造的也才一百多塊(甚至還看過大改有鬆緊帶的才79 運費都比產品貴) 就當個玩具 真的要買VR就是買正經的VR

VR2020GEGE: B8 2020-11-27 07:42 編輯

真的擔心樓主被手機vr毀掉對vr的體驗 真vr雖然有一些缺點 但還是可以讓人有虛擬實境的感受 像我玩深海迷航已經是玩到跟我的船產生感情 

Pazu: B9 2020-12-16 12:24 編輯

簡單來說..一個是玩手機的VR遊戲,一個是玩電腦的VR遊戲,效能和體驗的差距就非常大.. 玩過手遊和電腦遊戲就知道差別了..

巴霍巴利 (LiveInNova) 2020-11-23 23:19:07
#15
請問HP這組REVERB VR到4K解析的有辦法加入戰局嗎?

https://www8.hp.com/tw/zh/vr/reverb-vr-headset.html

最近把我收藏許久的一代VIVE拿出來用,覺得想要換解析更好、紗窗效應更小的,對HP這台蠻有興趣!

不知版上有沒有先進使用評比過?
ShyShyS: B1 2020-11-23 23:30

預計12月中或月底會再更新2021的選購指南,目前還在等到貨後我自己體驗完再綜合目前的評論下去寫

巴霍巴利: B2 2020-11-23 23:33

[howard1414:ShyShyS]謝謝你!剛查有看到新出的REVERB G2,期待期待!

Tann: B3 2020-11-24 19:59

[howard1414:ShyShyS]quest2會加入嗎

ShyShyS: B4 2020-11-24 20:02

[tannco:Tann] 預計移除Vive一代,新增G2、Quest二代

Pazu (laputa118) 2020-12-16 10:47:12
#16
請問關於樓主說的Cosmos追蹤精度很差的問題,如果買含有基地台的Cosmos Elite版本,是否會改善?
herobate: B1 2020-12-16 11:01 編輯

會! 但是變成搭配4年前過時設計的手把,本來Cosmos的Inside-Out追蹤鏡頭也變裝飾...

Pazu: B2 2020-12-16 11:52

恩謝謝,剛去官網看了一下,想用有新手把(無燈塔)的Cosmos版,另搭配基地台,結果說要加購頭盔的可換追蹤面板才能搭配,但是使用追蹤面板就不支援新手把,而新手把不支援Cosmos Elite.好無言

Pazu: B3 2020-12-16 11:55

也就是套牢的.. 含追蹤面板的頭盔+舊手把+基地台的 Cosmos Elite....

LittleKay (tn00212137) 2020-12-22 11:40:05
#17
請教一下
由於女友想玩光劍已久
Quest2夠用嗎?
全身追蹤的部分在光劍有很需要用到?
接電腦的話 ,官方原廠線應該就可以了吧?
目前使用的電腦配備
CPU 3700x
主板 x570
顯卡3080
有Wi-Fi機 沒到wifi6就是
滑滑: B1 2020-12-22 12:40

想玩光劍,只用Quest 2非常足夠,買Quest store版本就能隨開雖玩,也能下載自製歌曲玩,另外你也有pc,所以用VD無線連到pc玩pc版的beat saber也可以,你的配備非常夠

LittleKay: B2 2020-12-22 19:47

感謝回覆 這幾天可以來下單了

神神 (eddylee2309) 2021-01-04 07:46:40
#18
想問一下1.0基地台和2.0基地台實際用起來定位有差很多嗎?

個人是使用oculus quest 2,想上全身追蹤,看到有文章說2.0的抓不太到光滑地板,現在居住的剛好都是光滑地板。。。 怕買了腳部的不好抓到

A (AXA) 2021-01-11 11:05:31
#19
目前在用Epson的BT-30C,想請問有沒有一分二的TypeC分接線?手機的TypeC不夠用啊
插上輸出就沒辦法充電,手機螢幕不能關又特別耗電.....

史詩級煙燻火腿 (k123johnny) 2021-01-16 00:09:30
#20
稍過時資訊

延伸閱讀

心得QUEST3 簡易開箱+PCVR測試 VD ALYX GODLIKE使用新編碼 AV1跟原本264+對比 +推薦折扣碼整理

2023-10-14 01:06:31

ADATA行動電源快速扣具 第二版

2023-12-17 10:52:42

問題想入坑PCVR,想請問該購買哪一款?

2023-02-16 10:26:11

心得Captain Hardcore Quest 一體機 v0.11 釋出

2024-02-10 18:02:35

討論2020年主流PCVR裝置選購指南 - 新手購買&問答篇

2020-06-17 00:18:48

情報阿斯嘉之怒2 APRIL PATCH 四月更新上線

2024-01-15 08:49:15

問題推薦的 PCVR 與 PSVR2 電纜滑輪系統 與 問題?

2023-01-26 02:34:51

心得2023年寫給QUEST2/QUEST3入門玩家的基礎

2023-10-11 13:20:03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