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說一卷發售前,企劃書階段決定標題的時候,渡航說和擔當編輯對罵一般吵了一小時多才定下來
2.最開始編輯給渡航說你寫的東西太陰暗了,然後他把他覺得流行的戀愛喜劇要素都揉進去了想趕潮流,結果還是被編輯說陰暗
3.甚至第二卷的時候渡航寫的大綱還被當時的gagaga主編懟了,主編覺得他寫的過於陰暗,戀愛喜劇這麼寫肯定不行,渡航不聽,還和主編大吵了一架,最後主編讓渡航的擔當編輯星野去給渡航說重寫,星野跑來給渡航說主編說的話我全無視了你自己發揮就行
4.小說2卷剛出的時候就有動畫化的意思了,3卷的時候動畫化已經確定,然後他提出來先搞廣播劇,主動搞了廣播劇腳本還弄了角色歌,定廣播劇聲優的時候就已經是照著動畫的基準去選的,聲優也是他親自選, 所以動畫聲優陣容就是廣播劇的
5.渡航說他寫7.5的大綱,本來是打算用在第二卷的,也就是說原本一色可能在第二卷就會出來,但如果她第二卷就出來也許就沒法成為最重要角色了。和雪乃以及結衣締結了一定的關係性之後再接觸的角色,就是一色在作品中的意義
6.渡航說八卷的時候一色只是一個有沒有都行的角色,就算沒有她也不會對故事產生什麼影響。但越寫越來手感,表面是個人間之屑,隨著八幡的視角越挖越能發現這個角色的內面的深邃,寫起來很難但也很有意思
7.第8卷和9卷,尤其寫9卷的時候渡航的社會人經驗得到了很大的活用,很多段子如果沒進過社會是寫不出來的。他還吐槽當年在公司裡有些會壓根不需要開,有些會開完發現討論的和上次一模一樣,還有能用郵件搞定的事非要開會解決etc,不過渡航也說,寫相模的時候是因為確實見過那樣討厭的同事,但寫玉繩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年輕時也幹過一樣的事
8.第10卷開始首次導入了其他角色的視點(即interlude),渡航還想是不是那會大家都沒看懂,不過他這麼寫的目的還是讓讀者認知到各個角色的複雜性,而不是只從八幡的視點看問題
9.渡航說11卷的他想傳達的就是"自己認為想要的東西,等真的入手了發現和想的不一樣",並且11卷就開始了角色之間感情的試探,打比方就是"他一定是這麼想的,所以我要這樣做",結果上搞成了很麻煩的故事
10.渡航說陽乃看起來是年上角色,其實也只有20歲,當八幡他們逐漸成長接近陽乃時,也越會理解陽乃發言的深意
11.渡航說他自己看到讀者們覺得八幡很帥,但他一直沒法理解,他心裡是覺得八幡很沒出息很幼稚的,直到14卷,即便他認為八幡那個告白很沉重很噁心,但依舊會有一種「我兒子終於長大了」的感覺,就是看著自己兒子穿上西裝邁出家門的老父親心態
12.渡航對最終季度的總結
尋找屬於自己的「話語」,不放棄「答案」,這才是青春
他說果青是由對話語定義的疑問而生,比如旁人說是「摯友」,是「戀人」的關係,他們會去懷疑這真的就能叫摯友麼,戀人真的就是這樣麼,也許接受外界的解釋是最輕鬆的,但因為他們不想這樣放棄自己的答案,所以才有了這一系列故事
想了想自己可能也是這個類型,對沒有具體定義沒有實體證據的人際關係很難打心裡接受,雖然至今仍未能找到的自己的答案並且已經放棄尋找。。。。
他說果青是由對話語定義的疑問而生,比如旁人說是「摯友」,是「戀人」的關係,他們會去懷疑這真的就能叫摯友麼,戀人真的就是這樣麼,也許接受外界的解釋是最輕鬆的,但因為他們不想這樣放棄自己的答案,所以才有了這一系列故事
想了想自己可能也是這個類型,對沒有具體定義沒有實體證據的人際關係很難打心裡接受,雖然至今仍未能找到的自己的答案並且已經放棄尋找。。。。
13.果青結是果青another的後續,以果青another為基盤,寫結衣的故事,今年9月發售果青結的小說
14.果青新的後續也要寫,但不知道啥時候出
15.暗示了一波繼續多媒體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