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第一人稱代名詞(一人称代名詞)
最近看到有人在討論日語第一人稱的問題。因為日本的創作常用到現實生活中不會使用到的第一人稱,怕有些人會誤用,在此端正視聽。我會在第一人稱後面加註有什麽角色使用。資料來源來自日本的維基百科,我覺得資料非常齊全,就借來直接翻譯使用了。相信這不但對不懂得日文的人有幫助,在學習日文的人也會有大大的助力。
綠色字體代表我個人加註的意思。
翻譯自維基百科
日語的第一人稱代名詞,在日語中,指的是第一人稱,也就是指說話的人的代名詞。和英語、法語、中文等,其他眾多的語言不同,在現代日本語裡,代名詞與名詞在文法中並沒有明確的區分,許多的單字都當成第一人稱代名詞,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文體與立場(註1)。而且同樣的單字也會因為是用平假名或是漢字,給對方的印象有所不同。
角色語
在虛構的故事中,特別是漫畫和動畫的角色用的第一人稱代名詞,也常代表著角色語(註2)。也因此有現實中不會用到的代名詞。少年漫畫的主角所用的第一人稱,以前是「僕(BOKU)」,但到了1960年代後半,明日之丈(あしたのジョー)和巨人之星(巨人の星)等開始「俺(ORE)」變成了主流。一般認為,是為了讓英雄的形象從精英少年轉變成野心少年(註2)。
而且,因為第一人稱也是角色語,用來表示發話者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發話者本身會從這麼多的第一人稱中挑出哪一個來使用,不但可以主張自己的個性也主張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對的,在思春期的時候,因為開始形成自我而煩惱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會有煩惱要用哪一個第一人稱的時候。特別是前面提到的少年漫畫的主角在改第一人稱的時候,受到這個影響的少年,會認為用「僕」會主張自己的英雄形象是以前那個「服從上面的乖小孩」,少年處在叛逆期的特性會想要脫離這樣的形象。話是這麼說,但也會有另一個煩惱,因為用「俺」來主張自己本身是少年漫畫的主角,也有可能引起其他人嘲笑。
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
日語中,常常會發生將第一人稱轉用成第二人稱的狀況。例如「自分(JIBUN)」,在近畿地方一部分的人當成第二人稱使用,沿用至今,而現在其他地方也常拿來使用。而東北地方有一部分的人用「わ(WA)」當做第一人稱及第二人稱使用,一般認為是把「我(WARE)」縮短來用的(又或者是古代「我」的發言)。
順帶一提,一般認為「てめえ(TEMEI)」是以前用來做第一人稱的「手前(TEMAE)」變音來的,現在變成用來罵人的的話。只是,現在「江戸噺家」(說書的人)裡也有用「てめえ」來當做第一人稱的。
第一人稱代名詞
日本人所用的第一人稱,也有底下所沒有提到的,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的單字用來做第一人稱,無法掌握正確的數字。雖然據說日語是有最多的第一人稱的語言,但實際上是不是最多的其實也無法確定。
通常用法
私(わたし WATASI)
日本人最常用的第一人稱。わたくし的粗俗說法。近代以後,把わたくし的く省略,わたし被視為女性爲中心在使用的。現在男女都在使用(註3)。在公眾場合,就算是男性,禮貌上也要稱自己做わたし或わたくし(註4)。
現行日本常用漢字裡,「私」的訓讀只有わたくし。
私(わたくし WATAKUSI)
「私」的最正確用法。在公眾場合也最該使用的話。日本皇族公開演說一定會使用。在中世紀前期以前沒有當成第一人稱使用,中世紀後期以後才當做第一人稱代名詞(註3)。
在日本公司上班都得用這個跟上司說話,應徵大公司的時候不用這個就完了。
僕(ぼく BOKU)
主要是男性在私人場合用的,在某種程度正式的場合也容許使用。是男性的謙稱,在『古事記』裡,「速須佐之男命」和「因幡の白兎」常叫自己「僕」,但唸作「あ A」和「やつこ YATSUKO」。平安時代之後在書信中唸作「やつがれ」。而據說把這個唸作「ボク BOKU」、用在普通的「人稱」是在幕末時,被「吉田松陰」所感化的松下村塾的弟子們給廣泛使用,而後被尊皇攘夷的志士們傳播開來以後的事。有人把重音放在前面也有人把重音放在後面,但在官方唸法中前者佔大多數(註5)。
也有用在對小男孩的第二人稱,和「手前」「自分」同樣的變化。
也就是現實生活中女性不會用也不能用,其實我本人也沒看過有女性使用。以前在歌曲、動畫裡倒是常聽到,現在不流行了?
自分(じぶん JIBUN)
運動類型的男性常使用。不算是普通在用的第一人稱,除了內向的人用得比較多以外,也有給人像是軍人印象。相撲選手和棒球選手等常常使用。刑警劇「西部警察」裡「渡哲也」所飾演的主角「大門圭介」用的最為有名,曾經成為流行語過。其他像是藝人「風見しんご」也有在用。
在文章中也常常當做第一人稱,女性也會用。只是,很正式的文章和商業文書不使用。
在關西也把「自分」用來做第二人稱使用(用法變化類似「手前」→「てめえ」)。
日本國語審查會表示:「希望大家避免使用「自分」來當作「わたし」的意思。」(註4)
親密的用法
俺(おれ ORE)
多數的男性在使用。主要流通在私人場合中,因為這個說法被認為是對跟自己的同輩或晚輩使用的,而且有帶給人粗魯的印象,所以在公開場合中比較不會使用。「おれ」是從「おのれ ONORE」轉化來的,鎌倉時代以前做第二人稱來使用,後來就轉移成第一人稱,在江戶世代不分貴賤男女都廣汎地使用著。到了明治以後,官方語言中幾乎沒有女性的使用者,不過在以東北地方爲中心的方言裡倒是根深蔕固。在西日本有了年紀後常常會轉成「わし」。特別是廣島等地,認為「俺」是自以為是的用法,通常幾乎沒有在用。還有,一般來說重音是加在「れ」,但有一部分的地方把重音加在「お」。
儂(わし WASI)
中國地方、四國地方、近畿地方、九州地方、北陸地方等全部的西日本和東海地方的愛知、岐阜在用的。這些地區的孩子和年輕人平常也常在使用,不過近年來受到媒體的影響,以年輕人爲中心開始也開始使用「俺」。主要是男性用的第一人稱,一部分的地方(主要是老人)不分男女也在用。
極少數的地方也有女性在使用。例如愛知有一部分的女性常常用「わし」,但是和普通的「わし」不一樣,比較像是把「わたし」的「た」這個音拿掉,接近「わっし」。常用的名人有「小林よしのり」、「井脇ノブ子」、「鳥山明」等,及「達川光男」、「石崎信弘」等廣島縣人。
あたし ATASI
「わたし」的粗俗說法。日本的多數女性不是用「わたし」就是用「あたし」,不過在正式場合還是要標準的唸「わたし」(註4)。
還有,在以前東京的職人和商人很喜歡用,現代說書的人也會用。
あたい ATAI
比「あたし」更粗俗的表現,主要是輕浮的女性在使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使用,不過在創作的世界中常常見到。以前,在鹿兒島的方言中會看到。
わい WAI、わて WATE、あて ATE
近代末期以後的近畿地方用的第一人稱。「わい」是「わし」、「わて」是「わたい」的粗俗用法,「わい」主要是男性用語。「あて」是「わて」更加粗俗的用法,京都等地不分男女老少都用的很頻繁。不管是哪一個現在只有少數的老年人在使用。
近畿地方周圍也有使用的地區。
わだす WADASU
「わたし」的東北音變。在原本沒有女性用的「わたし」的地方,流入官方語言的「わたし」而成的。
うち UCHI
主要是西日本的女性在使用的第一人稱。2004年以後被當成ギャル語(年輕女性之間的超簡略用語)使用而擴散開來。為什麼會傳播到關東的原因不明。
己等(おいら OIRA)
主要是地方上的男性在使用。在裝可愛的時候男女也會用。順帶一提,雖然也會寫作「俺等」或「俺ら」但是唸作「おいら」,但是容易和「おれら」弄混,所以最近幾乎沒有在用。
おら ORA
漢字寫作「俺ら」。由「おいら」延伸出來的。主要用在關東以北,在現在,如同歌詞「俺ら(おら)東京さ行ぐだ」,常被當作角色語。昭和初期的首相,陸軍上將田中義一是山口縣出身,有時候會用第一人稱「おら」,所以有人說「おらが大将」。
おい OI、おいどん OIDON
九州,特別是南九州地方的男性在使用。在一般會話中,年輕的男性用「おい」,有年紀的男性,或出身在戰前的人,女性也有人用「おいどん」。因為松本零士的作品『男おいどん』而知名上升。
うら URA
北陸方言(福井県、石川県等)、東海東山方言中,主要是男性在使用。以前女性也會使用。
わ WA、わー WAA
津輕方言中不分男女都在使用。在伊予,主要是有年紀的男性在使用,也同樣用在第二人稱。被認為是「我」的變化。
ワン WAN、ワー WAA
沖繩方言等的第一人稱,主要是男性使用。女性包含有年紀的,大部分用自己的名字做第一人稱。另外,在沖繩縣,基本上說話都不加主詞,第一人稱有時也會被省略。
ぼくちゃん BOKUCHAN、ぼくちん BOKUCHIN
主要是小男生在使用。裝可愛或開玩笑的時候也會用。
おれっち ORECCHI
「俺」的變型,在地江戶人的話。根據石原慎太郎的隨筆散文,在地江戶人也會把「おれたち」「おれら」這兩個「俺」的複數型做單數型使用,據說「おれら」後來就轉成「おいら」,「おれたち」就轉成「おれっち」了。
おりゃあ ORYAA、ぼかぁBOKAA、わたしゃWATASHA、あたしゃATASHA、わしゃあ WASHAA、おらぁ ORAA
把第一人稱用不正確的表現,用「ゃあ」或「ぁ」加在原有的第一人稱後面。把「あたしは」「ぼくは」用很短的發音說出來的。在櫻桃小丸子中,小丸子就用「あたしゃ」。
自己的名字
主要是未成年的女性和幼兒在使用。用法是,自己的名、或是姓直接叫,或是省略成比較好叫的(例:あやか→あや),或是在自己的名字加上「ちゃん」「くん」「たん」等種類很多。成年的男女也會用在對幼兒使用。水木しげる(漫畫家)叫自己「水木サン」,不過那是老人家例外。小孩在幼兒的時候,也會用媽媽叫自己的昵稱來稱呼自己。不過在沖繩縣,就算是成年的女性常常會用「名」來做自稱,男性也有。
親屬的稱謂
親屬的稱謂指「父さん爸爸」「母さん媽媽」「兄さん哥哥」「姉さん姐姐」「おじさん叔叔」「おばさん阿姨」「じいちゃん爺爺」「ばあちゃん奶奶」等。是家族間用的語言,用來對小孩、孫子表示自己的地位立場。變化非常多,可以前面加「お」,後面的「さん」也可以換成「ちゃん」,「父さん」「母さん」可以是「パパ」「ママ」,「じいちゃん」「ばあちゃん」也能變成「じーじ」「ばーば」,各式各樣都有。另外,「お兄さん」「お姉さん」「おじさん」「おばさん」的話,不必是親屬關係,大人對小孩就能使用。
其實和中文的表現差不多。
ミー MI
把英文的me用來做日文的發音來的。平常生活中這個第一人稱並沒有機會用到,但在虛構的作品中,偽外國人等角色會用。
ウリ URI
主要是在2ちゃんねる裡朝鮮民族當作第一人稱使用。來由是韓語的「우리(我們)」來的。
商業文書
小職(しょうしょく SHOUSHOKU)、当方(とうほう TOUHOU)
通常包含說話者自己、說話者所屬的地方、團體。使用在商務等比較嚴肅的地方。「小職」是用在有官位的公務員謙稱自己用的。
職業
先生(せんせい SENSEI)
小學、國中、高中的老師對兒童、學生用的第一人稱。特別在國小、國中的義務教育裡,老師用的特別多。偶爾也會加上姓氏。然後,在醫界中也有醫生對兒童病患使用的例子。被認為是親屬稱謂的延伸。
本官(ほんかん HONKAN)
警官、軍官、法官、事務次官(日本官職)等有官職的人指自己的話。現在幾乎沒有在使用(虛構的劇情中警官會用)。
本職(ほんしょく HONSHOKU)
律師等用來指自己的話。也有人用「当職」「小職」。前項警官等有官職的人也會用。用來指執行公務的自己,主要用在商用文書和報告書上。這裡的「職」指的是「追求社會正義與公益的職(公僕)」,因此教職員和有正義感的媒體人也會用,但例如推銷員就不適合。
編集子(へんしゅうし HENSHUUSI 也就是筆名)、筆者(ひっしゃ HISSHA)
在報紙、雜誌報導上,除了用署名外,也會用「筆名」和「筆者」來做編集者、作者的自稱、也就是第一人稱。
愚僧(ぐそう GUSOU)、拙僧(せっそう SESSOU)
僧侶用來謙稱的說法。
興趣
当局(とうきょく TOUKYOKU)
業餘無線電玩家之間對話和文書中在使用。第二人稱説「貴局」。原本是在業餘無線通信中,把發信者當作電臺的關係。
こちら KOCHIRA
業餘無線中使用的。由來是在通信時報自己的名字,要説「こちら〇〇」。例如:「こちら山田」。傳來傳去,後來就變得也有人在電話和通信的時候用「こちら本部」「こちら339便」等。
古風
我輩、吾輩、我が輩、吾が輩(わがはい WAGAHAI)
裝模作樣、傲慢的表現。以「吾輩は猫である」書中的主角用的最有名。真是人物中「福田赳夫」也有使用,但當時就已經被批評是「太過於古風」了。
某(それがし SOREGASI)
中世紀以後的用法。雖然是表示謙虛,但後來有驕傲的意思。主要當成男性用語。戰國時代等常常使用。
朕(チン CHIN)
以前中國古代的王公貴族使用的,但秦始皇把它獨佔成只有皇帝可以用。而日本效仿這點,天皇在詔勅和公文書中用做第一人稱。二戰結束時的「玉音放送」也有用過。但是,戰後的公文和發言裡,漸漸沒有使用「朕」了,當今天皇使用的是「わたくし」。只是,就算是戰前,「朕」也只是用在文書和其朗讀,昭和天皇口語上還是用「わたし」。
麻呂・麿(まろ MARO)
日本古代當作男性的名字使用,(如:柿本人麻呂、坂上田村麻呂など),平安時代以後開始做第一人稱使用,不分身份、男女。現代的創作中主要當作公卿的語言。吉川幸次郎在翻譯水滸傳的時候,就把朝廷高官的第一人稱用做「まろ」。
我・吾(われ WARE・わ WA)
文部省唱歌(日本教育部的歌唱本)中的『我は海の子』等等。現在口頭幾乎沒有在用,即使在文章方面,也只用在書名等正式的場合。但是,像是「我が家」、「我が国」,有“我的~“意思的話還是常常使用。
在關西圈等的方言中,也做第二人稱使用。還有,在琉球語(沖繩方言)中,「我(ワン)」專做第一人稱,但在明治以後的標準語教育下,幾乎沒有在用了。
余・予(ヨ YO)
平安時代後才開始被使用。「予」、「余」同樣唸作「われ・わ」。然後,把「余」唸作「あまる」「われ」、「予」唸作「あらかじめ」「われ」,是根據“昭和21年内閣告示第32号『当用漢字表』“,把別字的「餘(あまる)」、「豫(あらかじめ)」各統一爲「余(われ)」、「予(われ)」。
小生(しょうせい SHOUSEI)
主要用在書面上,男性謙稱自己用。現在書簡中也會用(註6)。
吾人(ごじん GOJIN)
以前的書簡和文章中,男性在使用。在「岩波文庫」結尾的「読書子に寄す」中有用到,是現代少數的例子。
愚生(ぐせい GUSEI)
以前在書簡中,男性用來謙稱用的。
あっし ASSI
不分男女,庶民常使用。被認為是「あたし」更加俗語化的結果。
あちき ACHIKI
從不同地方聚在一起的遊女們,為了隱藏自己的口音而用的遊女用語,做第一人稱,和「あっし」一起使用。也有「あちし(ACHISI)」,但只用在古裝劇的虛構的劇情中。
わっち WACCHI
這也是當做遊女用語的女性第一人稱。和「あっし」「あちき」一樣,現在幾乎沒有在用。不過,在美濃腔裡不分男女都做第一人稱使用。
妾(わらわ WARAWA)
女性用第一人稱。語源是「童(わらべ WARABE、わらわ)」,意思是「我如同孩子一般不成熟」,原本用在謙虛的時候。在現代,只有用在古裝劇或古代小說的女王、王妃等地位崇高的女性。
拙者(せっしゃ SESSHA)
主要是武士等用來謙稱自己用的。僧侶的話就會變成「拙僧」。遊人也有用「拙 SETSU」。無論是哪一個現代只用在虛構的故事裡。
身ども(みども MIDOMO)
武士階級中,用在對同輩或晚輩。男性用。
僕(やつがれYATSUGARE)、手前(てまえ TEMAE)
即使是現在的商務中,還是會用「手前ども」來代替「こちら」。「手前」在古裝劇等虛構的劇情中也會做第二人稱用。
此方(こなた KONATA)、此方人等(こちとら KOCHITORA)
「此方」是用來表示離說話者的距離或心理距離很近的地方,「こちら」的意思。由於直接指著對方是沒有禮貌的,因而用曖昧的位置來表示。主要是武士階級和公卿、華族的女性使用。相對於庶民沒有禮貌的說法,17世紀開始有「此方人等」的用法。單數複數都有使用,但是單數的用法比較新。
私め(わたしめ WATASIME)(わたくしめ WATAKUSIME)
「め」是表示謙虛、卑下的接尾詞。
我學商用日語的時候常看到。
傲慢
俺様(おれさま ORESAMA)
比「俺」還更粗俗的話,非常高傲的表現。
あたくし ATAKUSI
わたくし的粗俗表現。在稍早之前,虛構故事中的大小姐或高傲的角色常常使用。
註:
- 人称代名詞とは何かについては議論の分かれるところである。この記事の中には人称代名詞とはとうてい考えられないような物もあるが、敢えてその議論はさけて記載している。
- 金水敏 (2003), ヴァーチャル日本語 役割語の謎, 岩波書店, ISBN 978-4-00-006827-7
- 語源由来辞典『私』の項より
- これからの敬語国語審議会決定、昭和27年4月14日。
- 新明解国語辞典第5版、1997年、三省堂(ただし、アクセントの記載順は、必ずしも多く使われている順ではないとは書かれている)および日本国語大辞典第2版、小学館
- 小説家の乙一は『小生物語』(2004年)というエッセイを出版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