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活過來會自己說話的時候總是讓人感到高興,因為這代表你有機會從旁觀者抽離,坐下來和他們好好談一談\(´・∀・`)
但有時候他們又會變得沉默,或是忽然讓你覺得陌生,我想有一件事我們得搞清楚——「同理」不等於「認同」,而理解也不能讓你變成那些角色(´=A=a`)
於是乎那些無法理解的部分,讓我們這樣的旁觀者變得慌亂,開始心生猜忌,或是大膽的推翻自己過去對於他們的認識\(´・∀・;)
這時候故事中角色們的互動,從原先熟悉的日常模式,忽然轉變成難以化解的矛盾和衝突(´・A・;)
更深入一點你才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自己變得不認識某某某,故事中他身邊的那些同伴,其實心裡也有這樣的質疑(´・ω・`)
當這樣的衝突逐漸擴大,你和那些質疑某某某的同伴們心中忽然有了某種共識。
你們開始旁敲側擊,這才發現某某某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他既是你曾經認識的那個人,但也不是,因為他兩者皆是。
你無法輕易的否定任何一面,即使最終他所呈現、所回饋,都與你認識的那個人大相逕庭ㄟ(´・ω・ㄟ)
此時你變得更難認同他了,因為你發現一件事:你又更了解某某某。
p.s.這樣講會不會很難懂啊?其實只是在思考故事對白的時候有感而發,不過也有些其他成份就是了(´・ω・`)(剛好順便講
然後發現內容有點多,乾脆放日誌(´=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