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0-11-16 23:06

「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就是因為不會罵人。」

作者:藍風Pochafun

台大82週年校慶
受頒榮譽博士的中研院院士胡佛致詞時說出這句話:
「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就是因為不會罵人。」
並批評電視上的名嘴只會討好觀眾,拋棄知識份子的責任與良心,帶領台灣向下沉淪



日前名嘴鄭弘儀於造勢場合口出穢言
胡佛也才會重下批評,聯合報也以之為頭條
不過其他三報對此沒什麼報導
至於成為被批評對象的電視新聞各台,當然更不會起勁報導
倒是全民最大黨拿此當主題
最後擲筊請示土地公得到的結論是:把胡說八道的名嘴請出電視台



一流學者不上電視的原因,不只在於不會罵人,而是電視生態與學術背道而馳
學術講究的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且「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電視媒體則是「大放厥詞,不用求證」,有一點蛛絲馬跡,就可講出一齣連續劇
因為求證之路煩悶無比兼大傷腦筋,以看電視為娛樂的大眾多數不會喜歡看
一口咬定地痛批,也比「不知為不知」式的對一切應之以保留的謙遜態度更精彩更討觀眾喜歡
再加上節目天天播放,有了下一集,誰還有時間慢慢思索上次講的是不是真的?
求證之路漫長無比,隨便考證一件事可能就得花好幾天的功夫搜羅資料,還得經大半天的辯證
龐大的資料量外加長時間的辯論,這不是每天都要播一、兩個小時的政論節目想要做的
所以只能找人搜集些資料,再讓名嘴們滔滔不絕地說出來
充其量只是打嘴炮而已,反正不負責任地亂說觀眾愛看,何必花功夫檢驗

如果學者真要上節目辯論時事,只是自討苦吃
有良知的學者對不知道或不確定的事會持保留態度
名嘴們只要捏造幾則假資料,就能讓有良知的學者開不了口
因為當下難以判定真假,難以反駁
即使握有如山鐵證,對手也可耍賴無中生隙,打烏賊戰
對議題認識有限的觀眾只能被唬得搞不清楚誰對誰錯
除非有備而來且又有李敖那般告遍全國無敵嘴的雄辯功力,否則很難討得到好處
但罕有學者能閒到對多數時事議題都握有強力資料佐證,上節目辯倒對手

學者不上節目,也是一種悲哀
電視節目象徵普及,學者不出現,學術知識不易發揚,只能留在學術界的小圈圈
雖然書籍也有助知識傳播,但效果遠不如電視,一般人看電視的時間也比看書多
讀大學時我感到學術界知識與大眾常識之間的鴻溝
一些人盡皆知覺得再自然不過的事,在學術界其實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被推翻掉了
半個多世紀以前的老發現,我讀起來仍覺得新鮮,覺得可怕
學術應搭起一座普及的橋樑,否則發現又有何用?

自從聽到一群號稱資深專家的名嘴們大談草船借箭的過程之後,我只以娛樂心態看待這類節目
面對假到不能再假、國外電視節目與書籍都曾完全否定的外星人、鬼怪照片
他們還興高采烈地據此論斷不思議事件的真實性
說好的「美國近日將公開承認外星人來訪事實」在哪裡?
看了笑笑就好


後記:
後來想到,上面的學者只是理想中的學者形象
事實上學者的良心也會被掩蓋,為名為利,最常見的是被錢收買

3

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神仙的嘴唇

[閒聊]謝志偉嗆聲

揭露》白色恐怖?柯P追殺令發動?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