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2-09-01 20:16

淺說寫作疑難雜症

作者:湛藍琴海

 
 
        上次淺說寫作迷思(精選閣樓,歡迎尚未看過的人去看看、交流)引起十分熱烈的迴響,實在始料未及。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後,有幾個淺見想與大家分享,提供參考。
 
一、如何激發靈感
 
        每個人得到靈感的方式各有不同,在此筆者先提供個人的方法。
 
        個人是用聽音樂的方式,且通常是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以助冥思,讓心靈被遷入一個意境,來激發靈感。不過有個前提,即便摸不著頭緒,但最好對將來可能會寫的意境與音樂搭配,已達到類似背景音樂的效果。譬如要寫的是悲傷的意境,須聽相關的音樂,不然故事很容走調
 
        不過追根究柢,當初會想寫一篇文章或小說的動機,時常是因有靈感、想法欲記錄下來。但是為何一股腦兒下筆後,卻常會遇到瓶頸呢?
 
         因為當時的想法不夠明確、完整,可能想到的只有開頭、結尾,因而無法將整個故事聯接起來。抑或一時情緒上的衝動。情緒平靜下來後,當初的熱情澎湃也消逝了。那究竟要如何要將故事連貫起來,或找回當下的感覺呢?除了使用刺激靈感的方式外,「耐心也頗為重要。創作,實在急不來,經常需要時間,使心靈沉澱。而非一直催促自己要趕快寫出來,事實上越催促自己,壓力會越大,腦海會被焦躁不安的情緒所占據,而沒有多餘的心力去構思內容了。就像被催稿出來的作品,縱使品質不差,但也非作者的精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心思,讓作者將實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個人認為除了刺激靈感,也應該先放下創作,觀察周圍的人事物、四處走走,開拓眼界。時常看到某人事物後,便會靈光乍現,領悟到「這就是自己要的東西」,這比埋首苦思,更具有效率,而且也不會感到痛苦。為創作而創作,那成為一種壓力,而非娛樂。而且在沒有靈感的狀況下寫出的作品,並非自己的實力,長期的話非但不能提高人氣,反而是自砸招牌。概而言之,找出最適合自己激發靈感的方式,以及偶爾讓自己的心靈沉澱,多體察周遭人事物,靈感就比較能在自然的情況下激發出來了。
 
        但有了靈感後,若不即時記錄下來,靈感有時猶若一閃即逝的流星般,消逝了就追不回來了。建議可以隨身帶著紙筆,將構思即時簡要記錄下來,這樣可以節省許多寫稿的時間,但需留意不要遺失。以自身為例,由於忙碌的緣故,日前創作中篇同人小說的時期,一有靈感立即簡要寫下來,待能寫稿的時候,將紙條拿出來看,就能十大幅提高寫作的效率。
 
  
二、文辭如何拿捏?
 
        無論是散文、新詩、小說等類,畢竟是文學作品,重視文筆是必要的。
 
        基本上文筆的追求,必須先流暢,不流暢的話讀者會無法理解故事的世界,而無法閱讀下去。再來是文辭究竟要樸實或者華美其實個人認為只是平鋪直敘的文辭並不宜,畢竟寫作不是說話、新聞報導,並非只是讓人理解就足夠了。理解只是必備,好的文辭是要達到貼切、生動的效果。個人認為,雖別使用過於日常化的詞藻,但文章既然要發表,勢必要讓人看懂。但若文學化,似乎又無法普羅大眾?關於這點迷思,筆者舉以下例子:
 
      「眼睛」可以「眼眸」、「瞳眸」、「眼瞳」等替代,看似較白話的字詞,但看到「眼」、「瞳」、「眸」等字眼,依然能夠推測出它大致的意思就是指「眼睛」。「悲傷」可用「悲慟」、「哀慟」代替,「……的天空」則依照它的情況,可以「朗朗青天」、「灰黯蒼濛的昊天」等來抽換詞面,並做更深一層的修飾。而且,也不至讓大眾無法理解。
 
        雖然有大致的方向,但文辭究竟如何拿捏,也沒有一定的答案。每個人的文風不同,有人文辭雖然樸實,但卻具有文學的感染力,譬如作家琦君,她的文辭平易近人,但文中的情感深具感染力,但這並非代表她的文章沒有文學性,文辭簡樸是一回事,她的散文依然具備文學的特質,而且真摯動人,這就是她的魅力。若論華美,徐志摩則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字字珠璣、文采斐然,創造美麗的文學,這就是他的文風。樸實或華美,並無對錯之分。而且筆者認為文辭的拿捏須伴隨題材去調整。譬如上述提及的琦君,因創作懷舊文學為主,因此文筆平易近人、情感真摯是最首要的。而徐志摩詞藻之華美,主要在寫景的時候會展現出來。除了性格題材的不同也會影響文辭的運用。
 
        每個人各有天性,尋找並順應自己的天性去創作,並讓再樸實的文筆,與口語及報導有所分別,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學性」注入自己的作品,若能達到此效果,文辭的拿捏便算成功了。
 
三、角色的塑造
 
        對於這個部分,筆者在此分享淺見。我覺得角色性格必然要分明,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否為角色注入靈魂。一般所謂的分明,就是角色說話語氣、口頭禪、動作、造型等要各具特色。這固然對角色的形塑很重要,但基本上可能還僅是停留「外在」的部分。個人認為所謂的「靈魂」是指該角色的「內在」本質,能不禁讓讀者覺得栩栩如生,而且彷彿能相信現實生活存在這個角色,且會產生「背後一定有什麼故事」的想法,其角色的形影會不自覺在腦海縈繞……
 
        在此以「涼宮春日」為例,當中角色性格分明應該是無庸置疑,雖然會十分瞭解這些角色,但個人卻覺得缺乏了某種更深層的元素,沒辦法感動自己。涼宮春日等人的「內在本質」無法達到真實的感受,會感到些許虛幻。
 
        而有些作品,角色形象能深入心坎,甚至魂牽夢縈。這樣的角色塑造就是相當成功的,因為恍若能夠感受該角色的內在本質與存在,達到靈魂層次。或許該作的角色外在表現不是最亮眼的,但卻能夠真摯動人。要能達到此效果,筆者認為作者須將思想與情感赤誠地貫入角色的言行當中,而非只是以外在特徵來「精工」。
 
        如何形塑角色?應當要對於他///它的形象、背後的故事,要有明確的概念,不可籠統。並且站在讀者的立場,希望讀者怎麼看待該角色?解讀的大致走向是如何?而非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認為讀者一定能夠看出該角的性格。拋開作者的自我中心的想法,將自己當作讀者,相信較能防範角色性格不鮮明的問題。
 
四、加好友就一定能提高人氣?
 
        加好友根據筆者的經驗,確實能發揮相當大的功用。但還是有小撇步的,如下:
 
       1.所加的好友,最好能志同道合,譬如自己主要創作小說,而對方也有寫小說的話,那對方比較有可能會看自己的創作,因為許多網友是不看網路小說的。再進一步是主題,與自己是否相似?相似度愈高,將來的互動可能也會愈頻繁。但標準別過高,基本上只要別相去甚遠,對方還是有可能會看自己的文章。
 
        2.對方的好友圈愈大、訂戶愈多,對自己愈有利,因為對方若推自己的創作後,只要對方未將自己的動態設為隱藏,基本上他/她的好友與訂戶(也有種設定是只有好友看得到)會看到,這能大幅提高創作的曝光率。愈多人看到,也較可能登上精選閣樓,或被分享到臉書,這都能大幅提升人氣。
 
      3.要與好友保持一定的互動,給GP、文章留言,打招呼、訪客留言等。這樣能使雙方保持良好關係,形成良性循環。
 
        除了加好友外,加入相關公會、使用大聲說,都是提高人氣的辦法。不過筆者最推薦多加好友。因為好友的創作,我們是最容易注意到的。
 
 
        疑難雜症還有很多,有機會的話筆者會再思索,並將想法分享給大家參考。若對淺說寫作的文章感興趣的話,歡迎參考淺說寫作迷思,或是對創作感到迷惘的話,也可參考創作的真諦
 
        希望這些淺說能夠對大家有所助益!感謝各位的閱讀!


112

4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奇幻長篇】《救濟的魔女》CH17-救世的聖女-4

[達人專欄] 【奇幻長篇】《救濟的魔女》CH17-救世的聖女-5

2023小回顧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