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3-01-05 18:03

【轉載】《三國志•蜀書》劄記

作者:路人

《三國志•蜀書》劄記
作者:方北辰
 
西晉史學家陳壽,乃鄉邦之先賢,其所著之《三國志》,継蹤史漢,簡約高華,為余長期研習致力之書。偶有心得,則隨時記錄於天頭地角之上,名曰學術研究,実乃自娛之方也。今逢成都漢昭烈廟(武侯祠)始建1780周年之期,而蜀漢昭烈帝劉備與忠武侯諸葛亮之傳記,正賴《三國志》之完整記載,始能流傳千載而至今。故選錄《三國志•蜀書》劄記之中與劉備、諸葛亮關係較緊密者,草成此文,以応武侯祠博物館徵稿之雅約,並致意於明良君臣及鄉邦先賢。
 
 
玄德与玄德先生

劉備字玄德,盡人皆知。但是「玄德」二字如何解釋?今人有釋為「玄妙的道德」者,恐怕值得商榷。古代的字詞之中,多義詞甚多,因此解釋古人的命名,必須從多項詞義中細心選擇,才能做到準確。
「玄」字的主要詞義,一為近黑的顏色,如「玄牡」;一為微妙之意,如《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為幽深之意,如「玄泉」;一為隱藏之意,如「玄居」,即隱居。
「玄德」一詞,較早出自《老子》和《莊子》。《老子》第十、五十一、六十五章,四次使用「玄德」一詞,並有「玄德深矣,遠矣」的話。所以任繼愈先生《老子今譯》,把「玄德」譯為「最深遠的德」。另外,偽《古文尚書》的《舜典》中也有「玄德升聞,乃命以位」的文句,古注解釋說:「玄謂幽潛,潛行道德。」又把「玄德」解釋為潛在的德行。
假如「玄德」就是「最深遠的德」,那麼「玄德深矣,遠矣」一句,白話說出來就是最深遠的德多麼深多麼遠啊,意思便發生重複了。如果將「玄德」解釋為潛在的德行,恐怕就更為妥帖:潛在的德行多麼深多麼遠啊,完全是順暢的句子。而潛在的,就是隱藏的,正好是上列「玄」字主要詞義之一。
東漢晚期,扶風郡郿縣人法真,即法正的祖父,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終身隱居不仕,在老年時,被仰慕者尊稱為「玄德先生」。事見《法正傳》裴注引《三輔決錄注》及《後漢書》卷83《法真傳》。法真深隱山林,卻又德行高潔,時人既然以「玄德」尊稱之,那麼將此「玄德」理解為潛在的德行,自然是最為貼切的。考法真死於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終年八十五,此時的劉備二十八歲。可見法真得到「玄德先生」的尊稱,與劉備的出生和得名,大體在同時。法真的尊稱,為我們理解劉備「玄德」表字的含義,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總之,劉備的「玄德」,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潛在的德行。備者,具備也。具備的是什麼,是不外露的完美德行也。

名字之中多用「玄」、「德」二字

三國時期的前後,人們的名和字之中,愛用「玄」、「德」二字,也是值得注意的文化現象。
單就三國志正文及裴注所載,以「玄」入名者,如鄭玄、橋玄、諸葛玄、夏侯玄、傅玄(見《魏書•武帝紀》裴注引《九州春秋》)、韓玄(見《先主傳》)、張玄(見《吳書•張紘傳》)、裴玄(見《吳書•嚴畯傳》)、陸玄(見《吳書•陸抗傳》)、芮玄(見《吳書•潘濬傳》裴注引《吳書》)、樓玄、郭玄信(見《魏書•鄧艾傳》裴注引《世語》)、鄧玄之(見《吳書•呂蒙傳》)。 以「玄」取字者,如棗腆字玄方(見《魏書•任峻傳》裴注引《文士傳》),鄭默字思玄(見《魏書•鄭渾傳》裴注引《晉陽秋》),胡烈字玄武(見《魏書•鍾會傳》裴注引《晉諸公贊》),胡奮字玄威(同上),胡岐字玄嶷(同上),陳泰字玄伯(見《魏書•陳群傳》),王渾字玄沖(見《魏書•王昶傳》),王覽字玄通(見《魏書•呂虔傳》裴注引《晉書》),鄧颺字玄茂(見《魏書•曹爽傳》裴注引《魏略》),李秉字玄胄(見《魏書•李通傳》裴注引《魏書》),華澹字玄駿(見《魏書•華歆傳》裴注引華嶠《譜敘》),卜靜字玄風(見《吳書•顧邵傳》裴注引《吳錄》),等等。
以「德」入名者,如果是取單名,則多用「德」字的異體,即「惪」字,比如甄惪、郭惪(均見《魏書•後妃傳》裴注引《晉諸公贊》)、龐惪,這也是很有趣的現象。以「德」取字者極多,一般為雙字,而且在雙字的表字之中,又多將「德」字置於首字。其中見於《魏書》正文及注文者,如曹操字孟德,胡質字文德,楊修字德祖,金禕字德禕,伍瓊字德瑜,韓嵩字德高,庾遁字德先,趙諮字德度,程普字德謀,孫惠字德施,應瑒字德璉,杜摯字德魯,張既字德容,孫禮字德達,沐信字德並,崔林字德儒,馬鈞字德衡,諸葛銓字德林,時苗字德胄,韓壽字德貞;見於《蜀書》正文及注文者,如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益德,司馬徽字德操,李恢字德昂,馬忠字德信,五梁字德山,宗預字德豔,李仁字德賢,孫福字德,龔祿字德緒;見於《吳書》正文及注文者,如闞澤字德潤,程秉字德樞,華容字德蕤,殷禮字德嗣,徐原字德淵等。
取名定字,古代視為人生重要之事。這種多用「玄」、「德」二字取名定字的現象,應當是一種社會文化背景的反映。總的說來,「玄」是道家最為重視的哲學概念,而「德」是儒家最為強調的人格修養。自東漢後期以來,儒道二家出現融合滲透的趨勢,最終形成「名教」與「自然」同一的魏晉玄學。多用「玄」、「德」二字取名定字的現象,恰好發生在這一時期,絕非偶然,乃是上述儒道二家融合滲透過程的一種文化折射。從這一角度來看,劉備的表字兼用「玄」、「德」二字,就更具有象徵意義了。
 
章武、黃初、黃武、黃龍年號

東漢獻帝遜位之後,三國君主先後稱帝稱王。劉備稱帝,年號定為「章武」;曹丕稱帝,年號定為「黃初」;孫權稱王,年號定為「黃武」,稱帝之後又改「黃龍」。章者,彰也,顯也。「章武」即彰顯武功之義。攻取中原興復漢室,必須憑藉武功,所以劉備將年號定為「章武」。至於魏、吳二國的初定年號,均含有一個「黃」字,則與漢代流行的「五德終始」理論密切相關。源於秦五行家的「五德終始」理論,是說每一興起的正統帝王及王朝,都與五行當中之一行相應,而帝王及王朝的興替,則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來安排(即木生木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至於具體的安排順序,班固《漢書》卷21下《律曆志第一下》有詳細的敘說。志文所列的帝王及王朝,有太昊帝(炮羲、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開創的夏朝、商湯開創的商朝、周武王開創的周朝、漢高祖開創的漢朝。至於秦始皇開創的秦朝,班固將其與歸併在先秦的秦國之中,不予單列,直接以漢繼周。起首的太昊,對應的是木德(即體現木的品性),以下的炎帝為火德,黃帝為土德,少昊為金德,顓頊為水德,帝嚳為木德,唐堯為火德,虞舜為土德,夏朝為金德,商朝為水德,周朝為木德,漢朝為火德,如是周而復始。此外,五德或五行又與五色相對應,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所以對應於火德的漢高祖劉邦,要假託自己是赤帝之子。東漢獻帝遜位,漢朝滅亡,繼之而起的新王朝,自然應當對應於土德。而土德與黃色相配合,所以魏、吳二國稱帝稱王之初的年號,都要帶一個「黃」字,以示自己是秉承天命革故鼎新的正統所在。至於蜀漢政權,自認為是漢朝的當然延續,漢朝既然並未滅亡,所以不會跟隨魏、吳二國,去使用體現新興王朝的「黃」字了。
 
夷陵之戰後劉備主動議和

夷陵之戰蜀吳以兵戎相見,成為敵國。之後兩國外交關係的恢復,有一些學者的論著,至今依然誤認為是從劉備死後諸葛亮派遣鄧芝出使東吳才開始,其実不然。
《先主傳》章武二年(222)云:「夏六月,……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先主自猇亭還秭歸,……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冬十月,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求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此處傳文認為主動求和之舉最先出自孫權,原因是孫權畏懼劉備住在白帝,此說実在難以令人置信,而是為劉備諱飾。從當時的情勢來看,劉備退守白帝,大敗虧傷之後,又兼重病,完全失去再度反擊的力量。而孫吳方面則是乘勝追擊,《先主傳》記載當時吳軍將領李異、劉阿,統兵一直跟蹤到達白帝附近的南山。此時產生畏懼者,應當不是孫權,而是劉備自己。再從文獻的記載來看,《吳主傳》黃武元年(222)云:「冬十一月,大風。……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于白帝,始復通也。」以上所引的《先主傳》、《吳主傳》兩段史文,敘事都非常清晰,但是比較之下,就會發現問題:劉備派遣宗瑋,時在冬十月;孫權派遣鄭泉,時在冬十二月。也就是說,宗瑋東下在先,鄭泉西上在後,其間有兩個月的差距。既然宗瑋東下在先,自然求和的主動者便應當是劉備,而非孫權了。
裴注所引的文獻,亦可証実主動求和者是劉備。上引《吳主傳》同條下注引《江表傳》孫權之語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又引《吳書》云:「鄭泉字文淵。……使蜀,劉備問曰:『吳王何以不答吾書,得無以吾正名不宜乎?』」兩條來源不同的史料表明:在吳國派遣鄭泉使蜀之先,劉備及已致書孫權,請求結束戰爭狀態,恢復舊好。當時銜命出使孫吳者,應當就是宗瑋。裴松之在《吳主傳》鄭泉聘蜀記載條下引錄這兩條史料,含有澄清史實的用意。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69魏文帝黃初三年(222)記載云:「吳王使太中大夫鄭泉聘於漢,漢太中大夫宗瑋報之,吳、漢復通。」司馬光綜合上面所引《先主傳》及《吳主傳》史文,卻未察覺宗瑋先於鄭泉兩月前往孫吳,致使次第出現顛倒。
 
劉備之死稱「殂」

陳壽以蜀漢亡國之臣入仕西晉,在此情勢之下撰寫《三國志》,不能不以曹魏為正統。其具體做法,便是將曹魏君主的編年大事記稱之為「紀」,如《武帝紀》、《文帝紀》之類,將蜀、吳君主的編年大事記稱之為「傳」,如《先主傳》、《吳主傳》之類。後世有人就此對其苛責,不免過分要求。其実,陳壽往往也在常人難以察覺地方,表示出對故國蜀漢的特別情愫,例如對劉備之死的措辭即是如此。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重視尊卑貴賤的區分,在對死亡措辭上也是如此,即所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等。用這樣的規定說法來觀察《三國志》的史文,便會發現問題。
在曹魏君主的本紀中,除了後來被司馬氏廢黜或弑殺的三個年輕皇帝之外,相應的措辭都是「崩」,如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都是如此。與此相同,曹魏的皇后中,除了被賜死的文帝甄皇后、明帝毛皇后之外,其他正常死亡的武帝卞皇后、文帝郭皇后、明帝郭皇后,也全部稱為「崩」。
在孫吳的君主中,除去被廢黜的孫亮,以及亡國之君孫晧,正常死亡的孫權、孫休,史文都稱之為「薨」。正式被封為皇后並且受人尊敬者,如孫權的步皇后、孫休的朱皇后,也都稱之為「薨」。
由此可見,孫吳君主所受的待遇,要比曹魏要低一等。
按理說,對於蜀漢的君主,其死亡措辭也應當稱「薨」,即與吳國完全相同,然而事実卻並非如此。蜀漢的後主劉禪是亡國之君,不在討論之列,至於對其先主劉備的死亡,《三國志》則使用了另外一種特別的措辭,那就是「殂」。《蜀書》的《先主傳》有「先主殂于永安宮」,《後主傳》也有「先主殂于永安宮」,《甘皇后傳》又有「未至而先主殂隕」等。單從字面上看,這個「殂」字就與「薨」字不同,已經顯示出與孫吳的對待是有區別的;但是它又與「崩」字不同,所以不能算是僭越,不能算是與曹魏相提並論。再從深層次來看,這個「殂」字更是值得玩味。《尚書•堯典》有云:「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這是指唐堯的死亡,而唐堯是何人?是後世極為尊崇的三皇之首。可見早在三國之前,這個「殂」字已經用在帝王的身上了。尤可注意者,諸葛亮《出師表》開頭一句曾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既然諸葛亮都將「崩」與「殂」並舉,可見在三國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這兩個字內涵的分量是完全等同的,只不過是外表的字形有異而已。陳壽是著述態度相當嚴謹的史學家,當然知道字詞之間的這種差異,他在劉備死亡的措辭上如此處理,絕非偶然。如要究其原因,乃心尚存故國,曲線表達尊崇,恐怕是唯一的解釋了。
 
劉備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文告

《蜀書》之《先主傳》,對劉備稱王、稱帝、治喪等相關文告,均予以詳細著錄,也是值得注意之事。建安二十四年秋,劉備佔領漢中,全據益州,群下推舉他為漢中王,並在形式上上表給漢獻帝。在《先主傳》中,陳壽先是全文著錄這篇推舉表文,其次則細緻記載劉備在沔陽設立壇場、接受王冠的過程,接下來又將劉備本人給漢獻帝的上表全文著錄。次年,劉備準備稱帝,《先主傳》不僅如法處理,而且更有過之:首先是全文著錄群臣的勸進表章,不是一篇,而是兩篇,前者以議郎劉豹為首,後者以太傅許靖為首。其次,又全文著錄劉備本人的即位告天文。最後,又一一記載劉備稱帝之後的重大舉措,包括大赦改年、任命丞相、署置百官、建立宗廟、合祭祖先、選立皇后、確定太子等等,非常之全面詳盡。劉備病死永安,諸葛亮負責治喪大事,向後主上表說明劉備病死的經過,制定治喪時限,這道表章《先主傳》也全文著錄。
陳壽如此詳細引錄相關文告,如果僅僅以傳統的說法,即蜀漢史料相當缺乏而不得不以文告充數來解釋,恐怕是不夠的。對比曹魏、孫吳的情況,或許會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建安十八年,曹操以異姓大臣被封為魏公,《魏書》的《武帝紀》雖然著錄了漢獻帝的冊封文告,卻對漢室群臣的勸進文告一概擯除,後世只能從裴注之中看到這些表章。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位為魏王,漢獻帝發佈的詔書及手詔等,《武帝紀》全部沒有著錄,也只能見於裴注。曹丕代漢稱帝時,群臣先後勸進十餘次,這些表章均見之於裴注,而《文帝紀》中一篇也沒有著錄,僅引用一篇較短的漢獻帝禪讓策文而已。
黃龍元年,孫權宣佈稱帝,《吳主傳》中僅有「南郊即皇帝位」的文句,其登壇告天的文書,傳中也沒有著錄,只出現在裴注之中。
稱王稱帝之類的文告,在封建史家的眼睛看來,無疑是最為重要而敏感的資料。陳壽在引用這類文告時如此厚待蜀漢,揆其內心,恐怕還是故國的情愫在起作用。
 
劉備及孫權的廟號、謚號

漢魏時期的皇帝死後,所享有的名號有兩種,即廟號、謚號。就廟號而言,開國皇帝照例稱為某祖,其後的皇帝照例稱為某宗,其確定的原則,就是所謂的「祖有功而宗有德」。如東漢的劉秀,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曹魏的曹操,廟號太祖,謚號武皇帝;曹丕,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
劉備是蜀漢王朝的創立者,但是據《先主傳》所載,他有謚號「昭烈」,卻沒有廟號。劉備未能享有廟號的原因,大概是在他去世之時,尚未能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如果以「祖有功」的原則來衡量,其功業尚有遺憾而未圓滿。
蜀漢政權沒有給劉備奉上廟號,但是後來卻有人這樣做了。據《晉書》卷101《劉淵載記》記載,十六國時期建立漢國政權的匈奴族首領劉淵,在其稱王之時,宣稱自己上承西漢、東漢、蜀漢三代漢王朝的統緒,不僅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的謚號為「孝懷皇帝」,而且還確立自己的「三祖」。據清代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的解釋,所謂「三祖」,即高帝太祖劉邦、光武世祖劉秀,再加上蜀漢先主劉備。但是劉淵給劉備所追加的廟號究竟是什麼,《劉淵載記》並未明言。不過,《晉書》卷100《王彌傳》記載劉淵曾經親口說過如下一段話語:「烈祖有云:『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以「魚水」比喻君臣,本是劉備對關羽、張飛的談話,事見《三國志》的《諸葛亮傳》。據此,李慈銘斷定劉淵給劉備所追加的廟號,便是「烈祖」二字。他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
孫權死後所定的廟號,陳壽《三國志》卷47《吳主傳》失載,有的學者便誤認為孫權死後與劉備一樣,也是沒有廟號的。其実不然。唐代史學家許嵩所撰的《建康実錄》,是記載孫吳史事的另一部重要典籍,其中卷2《太祖紀下》記錄孫權之事云:「案:帝四十即吳王位,七年;四十七即帝位,二十四年,年七十一崩。群臣上謚為大皇帝,廟曰太祖。」可見孫權死後是享有廟號的,其廟號即是「太祖」。從諸多史籍記載的情況看,某一王朝的開國皇帝或者奠基者,其廟號往往為「太祖」,如劉邦、曹操即然。孫權享有廟號,陳壽卻略而不書,其中原因也值得玩味。在正史的寫作當中,記載廟號是君主大事記的重要內容,不可忽略。孫權享有廟號,有關孫吳的史料必有記載,陳壽也不會不知道。既然如此,陳壽在《吳主傳》中未記孫權的廟號,就不會是偶然的疏失,而很可能是有意為之。推測其原因,大概是因為蜀漢的劉備沒有廟號,而曹魏的曹操、曹丕和孫吳的孫權都有,相形之下顯得蜀漢政權典制有缺,於是將孫權的廟號略去,這樣劉備在廟號的問題上,就有等同的物件作為陪襯了。如果是如此,陳壽的故國之思便又多了一處証実。
至於劉備謚號「昭烈」二字的含義,《三國志》卷5《文昭甄皇后傳》裴注引《魏書》載三公奏曰:「案謚法:『聖聞周達曰昭,德明有功曰昭。』」可見當時人們認為,君主生前能夠全面聽取和瞭解各個方面的情況,或者能夠顯揚德澤建立功勳,都可以給予「昭」的謚號。至於「烈」字,謚法認為: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其意義都比較明顯。
孫權死後,其謚號為「大皇帝」。此處的「大」字,其含義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小的大,而是謚號之一。據蘇洵《謚法》卷二:「則天法堯曰大。」意思是能夠遵循上天的準則並效法唐堯的行事。顯然,這是對君主極高極高的評價了。
 
劉禪的名字

《三國志》中關於蜀漢後主劉禪名字的史料,有如下幾處:卷33《後主傳》云:「後主諱禪,字公嗣。」又卷40《劉封傳》引孟達與劉封書云:「自立阿斗為太子以來,有識之人相與寒心。」又卷3《明帝紀》裴注引《魏略》載魏明帝公告天下及益州文云:「(諸葛)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実,劉升之兄弟守空城而已。」
《後主傳》是蜀漢君主的編年大事記,具有正規性質,陳壽又是蜀漢舊臣,熟知故國史事,因此,名禪,字公嗣,應當是後主正式的名和字,即通常民間所謂的官名。
如果後主已經有了正史的名和字,那麼「阿斗」、「升之」又是什麼?這兩者又是什麼關係?清代學者陳景雲《三國志辨誤》認為:阿斗的「斗」字,應當作「升」字,因為後主一字「升之」,見《魏志•明帝紀》;古代「升」、「斗」二字易混,觀《漢書•食貨志》可見。當代學者吳金華《三國志校詁》對陳氏之說非常贊同,也認為「阿斗」應是「阿升」之誤。但是,這一說法只是一種單向的推測而已,如果一定要說文字有誤的話,何尚又不可說「升」字是「斗」字之誤呢?由於並無更多確切的書証,所以此說還可以討論。
《三國志》及裴注之中,曾多處記載當時男子以「阿」為冠字的別名,現將其一一搜集,並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其正式之名前面冠以「阿」字者,例如:
焦先稱阿先,見卷11《管寧傳》裴注引《魏略》;
黃承彥稱阿承,見卷35《諸葛亮傳》裴注引《襄陽記》;
谷利稱阿利,見卷47《吳主傳》裴注引《江表傳》;
呂蒙稱阿蒙,見54《呂蒙傳》裴注引《江表傳》;
全寄稱阿寄,見卷58《陸遜傳》。
另一類是不屬於以上情況者,例如:
曹操稱阿瞞,見卷1《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
秦朗稱阿穌,見卷3《明帝紀》裴注引《魏略》;
如孟康稱阿九,見卷16《杜畿傳》裴注引《魏略》。
從以上実例可以看出, 當時以「阿」為冠字構成的別名中,以該男子正式之名與「阿」字相組合,屬於占多數的情況。既然如此,我們也可以作出另外一種判斷,即劉禪本來就有另一套名和字,其名為「斗」,其字為「升之」。也就是說,「斗」字並非如陳景雲所言,是「升」字之訛。按照古人名和字含義相關聯的原則,「斗」與「升」顯然顯然是符合的,比如《漢書•律曆志》有云:「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又云:「斗者,聚升之量也。」這是把「斗」、「升」都理解為容量的單位。如果把「斗」理解為天上的北斗星座,那麼「升」就可以作動詞上升解,升天而為北斗,含義也很美好。
如果這樣的判斷不錯,那末又產生如下問題,即劉禪為何有兩套名和字?而且名「斗」字「升之」這一套後來又沒有在正式場合中使用了呢?合理的解釋,是後主最初名「斗」,字「升之」,後來才正式改名「禪」,字「公嗣」。改名之後,早年的名和字,偶爾還有人提起,所以才在史籍之中留下「阿斗」、「升之」的記載。実際上當時的人,改名並不罕見,即以蜀漢的臣僚而論,如李嚴在任職期間改名李平,廖化本名廖淳,狐篤在恢復本姓之後即改名馬忠,等等。
出於以上的考慮,所以我在拙著《三國志注譯》中《劉封傳》之「阿斗」條下出注時,未採納陳氏的推測,而是說:「劉禪,又名斗,字升之。」由於體例所限,該書的注文未能詳細闡明緣由,茲特補說於此。
根據《後主傳》史料計算,後主生於建安十二年,即赤壁之戰的前一年。估計他的改名,很可能是在劉備取得益州自立為漢中王之後。因為從「禪」與「公嗣」的含義上看,都和帝王之位的傳承相關。例如《孟子•萬章上》云:「唐、虞禪。」可見後主名字的寓意,「禪」是帝王之位的傳承,而「公嗣」即公選的繼承人也。劉備將自己的兒子視為帝王之位的公選繼承人,這應當是他自立為漢中王之後才敢想和敢做的事了。
附帶再說一說劉禪「禪」字的正確讀音。此字系破音字,有兩讀:佛家之禪宗,讀如纏(Chán);禪讓之禪,讀如善(Shàn)。既然後主字公嗣,則劉禪的「禪」字,讀音當選擇後者。但是經常聽到有人讀為前者,劉禪死而有知,怕是要提抗議的了。
年名不易
《蜀書•後主傳》末尾載陳壽的史評云:「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陳壽所說的「未周」,指後主繼位之後應當依據古代典制在次年改元,蜀國不置史官以致國史缺失等,此處不擬置論。所欲討輪者,是「年名不易」的問題。
所謂「年名不易」,即年號不改之意。諸葛亮在世之時,劉備的年號「章武」,劉禪的年號「建興」,都沒有改變。改變年號,習稱改年或者改元。古代本無年號,帝王設置年號是從西漢武帝開始,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對此早有精確的考証。漢武設置年號之後,又頻頻改換年號,大體數年即一次。後來的帝王效法漢武,在位改年便成為常見現象。比如西漢武帝之後的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以及新朝的皇帝王莽,都是頻頻改年,令人有眼花繚亂之感。
到了東漢之初,情況為之一變。光武帝劉秀,終身未改「建武」的年號;其子明帝劉莊,也一直將「永平」的年號用到自己去世。而他們在位的五十年間,卻是東漢的向上時期。此後,東漢王朝逐漸走上下坡路,而此間的皇帝,竟又開始在位改年,而且有愈往後愈加頻繁的趨勢。以昏庸無道到極點的桓帝、靈帝為例,桓帝在位首尾凡二十一年,使用年號七個,改年六次;靈帝在位首尾也是二十一年,使用年號五個,改年四次。二者相加,平均三年多即改元一次,其頻率超過西漢時期。據《史記》卷28《封禪書》所載,西漢武帝所認可的改元原則,是「元宜以天瑞命」,也就是新年號應當依據上天降下的祥瑞來命名。既然如此,那麼在上天沒有降下祥瑞的時候,原則上就不能改元了。但是,桓帝、靈帝之時,社會政治黑暗無序,天災人禍接連不斷,此時的頻頻改元不僅師出無名,而且顯得相當滑稽。
明白了以上的背景,再來考察諸葛亮何以実行「年名不易」政策,以及陳壽何以會對此加以讚美,就比較容易理解。在諸葛亮看來,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実現天下太平,天降祥瑞,這時如要改元,那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王室偏安,干戈不斷,企圖以頻頻的改元來粉飾政治,那真是可笑之舉。既然諸葛亮的《出師表》說了「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他就絕不會仿效桓帝、靈帝一再改元的做法。
但是,陳壽之所以特別稱讚諸葛亮的「年名不易」,除了上面的因素之外,恐怕還可深究。裴松之對此事曾發表議論說:「臣松之以為,『赦不妄下』誠為可稱,至於『年名不易』,猶所未達。豈別有他意,求之未至乎!」 確如裴氏所揣測的那樣,此處陳壽是有更為微妙的言外之音。須知諸葛亮受命輔佐後主之時,北方的曹魏大體是明帝在位時期。魏明帝曹叡,繼位後使用年號「太和」;六年後,據說有青龍出現在摩陂的深井之中,於是改元「青龍」;四年後,山茌縣又稱有黃龍出現,於是又改元景初。然而就在明帝時期,日食、地震、洪水、大旱、火災時有出現,改元完全出於牽強附會的理由。在南方,此時的孫吳君主孫權也在一再改元。先是說夏口、武昌都出現黃龍,於是將年號「黃武」改為「黃龍」。三年後又說會稽有嘉禾生長,又改元「嘉禾」。魏、吳同時都在改元,惟有蜀漢的諸葛亮堅持不改。相比之下,諸葛亮為政的明智、簡約和不事虛飾,就顯現在後世讀者的面前,這是陳壽對諸葛亮內心敬重的真実體現。
諸葛亮死後三年,後主因立皇后張氏,改元「延熙」。至此,蜀漢「年名不易」的政策宣告結束。
 
赦不妄下

與上面「年名不易」相關聯的,是陳壽史評中提到的「赦不妄下」問題。
宣佈赦免罪犯,是古代君主顯示仁慈德澤,調節社會管理張弛程度的政治措施之一,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即已施行。西漢王朝建立之後,為了糾正秦王朝的暴虐政治,実行「無為而治」的寬鬆政策,在此情況下,能夠與政治主導方針相吻合的大赦,也不時出現在王朝的舉措之中,這只要翻檢《史記》、《漢書》等史籍即可瞭解。至於在何種情況之下宣佈大赦,《太平御覽》卷652引《漢舊儀》云:「踐阼,改元,立皇后、太子,赦天下。」可見漢家舊制,是把大赦作為一種與皇家重大喜慶活動相配合的正面政治措施。既然是正面的政治措施,所以縱觀西漢一朝,在前期和中期,尚無對大赦舉措進行激烈批評者,而到了後期的元帝時期,才有匡衡出來對大赦提出不同的看法。《漢書》卷81《匡衡傳》載其議論時政得失上疏,其中關涉大赦的一段云:「比年大赦,是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竊見大赦之後,奸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隨入獄,此殆導之未得其務也。」匡衡的議論,批評的分量並不重,言辭也很溫和。然而就是這樣的議論,當時也不多見。
但是,這種情況到東漢時期也是為之一變。東漢王朝一直沿襲漢家舊章頒佈大赦,而有識之士對大赦進行批判的聲音也在不斷響起。《後漢書》卷18《吳漢傳》記載,早在東漢初年,大臣吳漢在臨終之前就向光武帝劉秀進言,只說了下面兩句話:「臣愚無所知識,唯願陛下慎無赦而已。」東漢光武帝劉秀開創大業,其元勳功臣中有二十八位大將,他們的畫像置於皇宮的雲臺,作為最高獎賞,故有「雲臺二十八將」的美譽。而吳漢其人,又是他們之中最有見識者。他在臨終之時,只將「慎無赦」作為最重要的政治建議向光武帝提出,必有其獨到的見解。可惜他沒有將其見解說出來,史書對此也更無記載。但是,自此開始,對大赦進行批判的人士便多了起來。比如東漢和三國的王符、荀悅、崔寔、鄭玄、陳紀、劉備、孟光,包括後來的傑出君主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如此。
諸葛亮本人對於大赦的看法,見於《華陽國志》卷7《劉後主志》:
初,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備矣,曾不語赦也。』若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
此條《蜀書•後主傳》裴注亦引錄之。諸葛亮認為大赦是一種「小惠」,而非「大德」,觀點很是明確。但是為什麼大赦是恩惠當中的小,而不是大?史文並無更為深入的闡述。而要弄清楚諸葛亮何以「赦不妄下」的問題,又不能不對此深究之。
先從政治思想的淵源來看,對於大赦即無條件赦免罪犯的舉措,就連儒家的經典也並不是完全認同的。比如《尚書•康誥》就說:「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乃其速由文王作罰,刑茲無赦!」大意是說,對於罪大惡極的罪犯,也就是不孝順不友愛的人,應當迅速按照西周文王所制定的刑法,嚴加懲罰而絕不予以赦免。這篇《康誥》,據說是西周初年康叔前往自己的封地時,周公對他的訓誡之辭。西周的文王、武王、周公,與孔子一樣,那都是儒家推崇到極點的聖人。聖人主張對「元惡大憝」要「刑茲無赦」,後世的大赦天下普遍施恩顯然與此不相吻合。儒家的聖人尚且如此,春秋時齊國的大政治家管仲當然更不例外。《太平御覽》卷652引《管子》云:「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也,故久而不勝其禍;無赦者,小害而大利也,故久而不勝其福。」又云:「赦者,先易後難;法者,先難後易。故惠者,民之仇讎也;法者,民之父母也。」後世有的學者對於傳世的《管子》一書有所懷疑,認為並非管仲本人所作。但《太平御覽》是徵引浩博的重要類書,所引的古籍文獻片段,自有其多種來源,未可一概否定。事実上,管仲其人,在政治上具有明顯的法家傾向,上面的兩條議論,與他的政治大方向完全吻合。
諸葛亮的政治思想,是對儒、法各家兼收並蓄的,何況管仲又是他最為心儀的歷史人物,自其年輕時起,即經常「自比于管仲、樂毅」。所以上面所引的政治言論,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產生深刻的影響。
再從東漢以來的社會現実來看,大赦這一政治措施的負面作用,也也是越來越明顯。眾所周知,東漢是地方上豪強大族勢力劇烈擴張的時代,他們依仗自己的強大勢力,欺負弱勢民眾,作奸犯科,無所不為。地方上面的違法罪行,大多都是出自他們之手。他們的的犯罪行為,本來就沒有得到有效的懲治,如果中央再頻頻發佈大赦,即使他們當中少數人被判處刑罰,也會迅速獲得釋放,那麼從中獲得最大好處的,就不是廣大的弱勢民眾,而是豪強大族。《太平御覽》卷652引謝承《後漢書》記載,東漢的河內郡有一奸猾的術士,推測官方即將發佈大赦,於是教唆自己的兒子趕快去殺害無辜良民,便是突出的例子。大赦的這種負面作用,受到當時有識之士的猛烈抨擊。《後漢書》卷49《王符傳》記載,東漢後期的傑出政論家王符,在其名作《潛夫論》中專門撰寫一篇《述赦》,批判頻頻發佈大赦的種種惡果,他痛切地寫道:「今日賊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數赦贖。赦贖數,則惡人昌而善人傷矣。……夫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民。」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贊同王符的看法。《貞觀政要》卷8《論赦令》、《舊唐書》卷2《太宗本紀上》記載他與侍臣的對話,就引用了王符的上述話語,並且說:「故我有天下以來,絕不放赦。」與王符大體同時或稍後的荀悅、崔寔、鄭玄、陳紀等,也有類似的看法。其中特別是鄭玄,他既是當時聞名四海的大儒,又是劉備曾經受其教益的前輩,他的政治觀點,對諸葛亮應當有極大的影響。
總之,無論從政治思想的影響,還是從社會現実的警醒來看,諸葛亮都對盲目施與大赦不可能給予認同。而東漢末年的益州,在劉焉、劉璋父子優待寬縱豪強大族政策的治理之下,恰好又是豪強大族橫行不法的地域。在這種情況之下,諸葛亮秉承劉備的意旨,堅持從嚴治蜀,拒絕頻施大赦,不僅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也是政治上審時度勢的明智之舉。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諸葛亮死後的延熙九年秋,蜀漢宣佈大赦之時,孟光才會當中責備當時執掌蜀漢國政的費禕。他說:「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窮極,必不得已,然後才可權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有何旦夕之危,倒懸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惡乎!」孟光其人,性格雖然偏激直率,但是上面一段言辭確実擊中了問題的要害。「偏枯」一詞,本為病名,出醫家經典《素問》,大體相當與現今所說的偏癱。東漢之時,開始用來比喻利益的分配照顧出現失衡,使得某一方面受到嚴重的損害。例如上面提到的王符《潛夫論》,其《失邊》一篇中的「此亦偏枯躄痱之類也」即是如此。孟光認為大赦僅僅有利於奸惡之人,將使廣大良善民眾弱勢群體的利益受損,所以用「偏枯之物」形容之,這也是諸葛亮生前一直持有的觀點。也正是因為孟光說得在理,所以費禕在受到責備時,只能是相當尷尬表示歉意而已。
後世一些學者,因為諸葛亮不行大赦,而苛責他治蜀過於嚴厲,認為是他政治上的重大失誤。此種議論的產生,是因為對兩漢以來關於大赦的社會政治背景不甚瞭解,故特作考索以明之。
 
崔州平之名

《諸葛亮傳》云:「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崔州平是諸葛亮的知心好友。但是從上面的行文來看,提到徐庶時是用「徐庶元直」的措辭,即「姓」加上「名」再加上「字」。這是古代表述人名的完整格式,並且帶有表示尊敬的意味。與此相比,「崔州平」則是不完整的格式,這是無可懷疑的。不過此處令人感到興趣的問題是:「州平」究竟是該人的名還是字呢?如果是名,那麼他的表字是什麼?如果是表字,他的大名又是什麼?上述問題,在裴注所引的眾多文獻中直接找不到答案。
但是,在歐陽修《新唐書》卷72下《宰相世系二下》的「崔氏」條中提供了明確的回答。其中記載「博陵安平崔氏」一支云:「仲牟生融。融生石。石生廓,字少通,生寂。寂生欽。欽生朝,漢侍御史。(朝)生舒,漢四郡太守,二子:發、篆。篆,郡文學,生毅。毅生駰,字亭伯,長岑長,二子:盤、寔。盤生烈,後漢太尉,城門校尉。(烈)生鈞,字州平,西河太守。」
按崔駰其人,《後漢書》卷52有專傳。傳文記載崔駰之前的先人世系,與《新唐書》之《宰相世系表》相同,但是記載崔駰之後的子孫世系,則與《宰相世系表》有所出入。依照傳文,崔駰的次子崔瑗,字子玉;崔瑗之子崔寔,字子真;崔寔有堂兄崔烈,崔烈有子崔鈞。該傳文的記載相當翔実細緻,可信程度很高,而且《後漢書》的其他地方以及《三國志》,也有多處關於崔瑗的記載,比如《三國志》卷1《武帝紀》裴注引張華《博物志》云:「漢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農張芝、芝弟昶,並善草書。」因此,該傳所記崔駰有子崔瑗以及崔瑗為崔寔之父,是真実可信的事実。而《新唐書》之《宰相世系表》的文字,大概在傳世的過程中有訛脫,才發生與《後漢書》撰文不一致的情形。推測起來,《宰相世系表》的原文,很可能是這樣:「毅生駰,字亭伯,長岑長,二子:盤、瑗。盤生烈,後漢太尉,城門校尉。(烈)生鈞,字州平,西河太守。瑗生寔。」那就與《後漢書》的傳文完全吻合無間了。由於第一個「盤」以下,至最末的「寔」以上,其間的文字發生脫落顛倒,兩者便出現相左的情形。
不過《宰相世系表》依然是很有價值的。首先,其中所記崔鈞之父為崔烈,崔烈之父為崔盤,與《後漢書》的傳文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印証;更為重要的是,其中明確說明崔鈞字州平,從而為我們解決前面的問題提供了明確的答案。按照古人名和字含義相關聯的原則來判定,「鈞」字與「平」字完全符合這一原則,比如《呂氏春秋•有始篇》「中央有鈞天」句,東漢高誘即出注云:「鈞,平也。」可見崔鈞字州平,應當沒有疑義。
《諸葛亮傳》裴注云:「按〈崔氏譜〉,州平,太尉烈子,均之弟也。」裴松之確定崔州平是崔烈的兒子,與上面的考証相符。但是,又說州平是「均之弟也」,即認為州平有兄長名為崔均,這裡的記載恐怕有些問題。首先,上述《後漢書•崔駰傳》的附傳部分,敘述崔烈父子情況相當詳細,但是傳文只說他有子崔鈞,並未說崔鈞又有兄長崔均。其次,遍檢漢魏史籍,崔均其人的記載再無所見。第三,古代「鈞」、「均」二字相通,如果有兩個兒子,分別以「均」、「鈞」二字命名,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恐怕很小。不過,由於史料缺乏,此一問題只能存疑了。
崔鈞的父親崔烈,本為幽州的名士,後來用了五百萬錢去官場活動,得以在東漢靈帝時擔任三公之一的司徒,崔鈞因而批評父親帶有「銅臭」,令天下之人失望。「銅臭」一詞即由此而來,可見崔鈞其人的正直品格。《後漢書•崔駰傳》詳載其事,並言「鈞少結英豪,有名稱」,他與諸葛亮結為至交,並非偶然。《董和傳》載諸葛亮與下屬的訓教云:「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諸葛亮對他的尊重,也是長久不忘。
崔州平既然名鈞,字州平,那麼按照「潁川徐庶元直」的格式,便應當表述為「博陵崔鈞州平」。《諸葛亮傳》缺一「鈞」字,大概也是傳抄脫落的緣故。
 
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

《諸葛亮傳》裴注引《魏略》云:
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這一段文字,表現諸葛亮年輕時讀書方法與人不同,後世學者對此非常關注,多有議論。大體都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胸懷經邦治國兼濟天下的大志,所以讀書時注意力集中在吸取治國為政的重大經驗方面,不願在章句的琢磨上多花功夫。這種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僅限於從主觀方面來觀察,還可以從客觀環境的方面來加以補充。
諸葛亮在荊州遊學之際,正是劉表控制荊州之時。這一時期的荊州,與戰亂彌漫的北方相比,不僅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而且在學術文化上也出現了引領天下的新風潮。這一學術文化的新風潮,是由劉表所支持的荊州學派發起。荊州學派的學術領袖人物為宋衷、司馬徽、綦毋闓等,在他們周圍,聚集了從四方前來的青年才俊三百多人。後來效力於蜀漢的諸葛亮、龐統、向朗、尹默,效力於曹魏的徐庶、王粲、劉廙,效力於孫吳的潘濬等,對是其中的佼佼者。關於荊州學派對於魏晉玄學的前導作用,後世學者湯用彤、錢穆、賀昌群等均有開拓性的研究。繼後余英時的專著《士與中國文化》,以及王曉毅的論文《荊州官學與三國思想文化》等,後出轉精,對於荊州學派的治學特點則有深入的論述。他們一致認為:荊州學派在治學方法上面的最大特點,一是提倡簡約実用,對於傳統經學中盛行的東西,比如虛浮無用的詞章和煩瑣重複的內容,斷然予以擯棄和刪除,即所謂的「刪剗浮辭,芟除煩重」(見《後漢書補注》卷17《劉表傳》及嚴可均《全三國文》卷56所引《劉鎮南碑》);二是儒道兼融,互為補充。
由此看來,諸葛亮讀書方法上的「獨觀其大略」,就不單是主觀因素在起作用,更有客觀環境的影響。因為讀書「觀其大略」,便是治學方法上簡約実用原則的具體運用。青年諸葛亮在荊州遊學期間,正是他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是他向外吸收知識營養最為活躍的時期。荊州這樣濃厚開放的新興學術文化氛圍,對於胸懷大志的他,自然有著深刻的薰陶,何況荊州學派的學術領袖司馬徽,還是他關係親密的尊長。總之,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才是他讀書「獨觀其大略」的形成原因。
與此類似,諸葛亮在人生哲學方面的儒、道兼收,也可以用上述的理由來解釋。劉備臨終託孤時,諸葛亮涕泣宣誓,對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是儒家思想的典型表現。甚至這幾句話的原型,也是出自儒家的經典《左傳》。他的《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種崇尚寧靜的思想,又有道家的淵源。《老子》一書就多次提到「靜」,如第十六章有「守靜篤」,有「歸根曰靜」,第四十五章有「清靜為天下正」,第五十七章有「我好靜而民自正」,等等。又《文子》一書,以發明老子言論為宗旨,其中卷10《上仁篇》云:「老子曰:『君子之道,靜以修身,儉以養生。……非淡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見《誡子書》的話語,更是直接出自道家的開創者老子。在主觀方面,諸葛亮自身注意吸收先秦各家學派的營養,但是荊州學派儒、道兼融的治學風氣,確実又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一言以蔽之,主觀與客觀相結合,才能做到對諸葛亮的全面觀察。
 
劉備臨終時君臣之語

《諸葛亮傳》載劉備臨終時託孤於諸葛亮云:「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答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一段君臣對答,為後世所熟知。關於「君可自取」一句的準確含義,拙文《劉備遺囑『君可自取』句辨釋》曾有詳細考証(詳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拙文大意,是說「君可自取」一句,應當解釋為「您可以自行選取適當的辦法」,意謂諸葛亮可以仿效商代的伊尹、西漢的霍光,廢昏立明,廢黜劉禪而改立劉備的其他皇子,而非如一般人所解釋的「您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諸葛亮《出師表》中,開頭一段以正言訓育後主,一連說了三個「不宜」,即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就臣僚向君主上疏而言,如此措辭的文字極為罕見,然而這正是在秉承劉備上述的旨意行事。其実,《三國志》中的「取」字,作選取之取解者甚多。比如《費詩傳》中記載費詩勸阻劉備自稱漢中王上疏,有「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一句,其中的「取」字,即是選取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愚臣確実不願意為您選取這樣的舉動」。《法正傳》謂:「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所謂「以公義相取者」,即相互以公家的利益作為選取的交往標準也。《史記》卷7《項羽本記》記載,當初項羽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嘆說:「彼可取而代也!」假如「取」字真有取而代之的含義,項羽應當直說「彼可取也」,而不必多加一個「代」字。
諸葛亮的答語也有所本,出自《左傳》僖公九年。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獻公,任命大臣荀息為嗣子奚齊的輔佐老師,並問他將如何擔任輔佐,荀息回答說:「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後來荀息果然以身殉國。諸葛亮以荀息之語作答,不僅非常準確地表述出自己的心願,而且蘊含了感染千秋的悲壯氣概。
 
八陣圖

《諸葛亮傳》言其「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關於八陣圖的內容與功能,當時史籍並無詳細記載。後世好事者以奇門遁甲之類的神秘不經內容解說之,並非八陣圖原來的面貌。與木牛流馬的研究一樣,八陣圖的研究,也應當遵守兩條起碼的準則,一是具有軍事上的実用價值;二是符合當時的工藝製造技術水準。只有觀賞性而不能付諸実用,或者將其提高到現代科學技術都難已達到的程度,恐怕是走入歧途的研究。遵循這樣的準則,從正史一些簡略的記載中,可以窺知八陣圖的大致情況。
《晉書》卷57《馬隆傳》記載,西晉名將馬隆,在晉武帝時出征涼州,打通河西走廊。傳文敘當時戰況云:
(敵軍)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于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
考《晉書》卷1《武帝紀》,馬隆出征涼州,是在武帝咸寧五年(279)五月至十二月,當時蜀漢滅亡不過十餘年,孫吳猶存。作為戰勝之國,西晉從蜀漢大批遺存將士當中獲得八陣圖的完整訓練方法,不僅完全可能,而且完全可信。因此,上引傳文是研究八陣圖的確鑿史料。從撰文所述來看,以下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首先,在運用八陣圖的時候,需要配備一種名為「偏箱車」的特殊車輛。
其次,八陣圖的功能,主要是為軍隊提供應急性的防禦屏障。比如在險要狹窄的穀道中,遇到敵軍在兩側的山上居高臨下,以弓箭攻擊前鋒部隊時;或者在地勢廣平的原野上,遇到設伏的敵軍突然截擊軍隊後面的輜重隊伍時。
「偏箱車」是何形制,其他史籍無考。從撰文所述的情況來推測,這種特殊的車輛平時也可運輸輜重,它的應急的屏障性能,應當是由「偏箱」來実現。顧名思義,所謂「偏箱」,便是其防禦功能,處於車輛箱體兩個側面之中的一個側面之上。如果箱體以硬木製成,一側的箱壁木板加厚,再在外面安裝突出而尖利的錐體,形成象鹿角一樣的障礙物,當然就具備了應急防禦的功能。這種車輛在地勢廣平的原野上面使用時的情況,按照傳文的敘述是「鹿角車營」,即車輛的「偏箱」朝外,彼此相連,並以鹿角補充車輛之間的空隙,從而形成環狀的營陣。此時,隱蔽在營陣裡面的將士就可免遭敵軍的截擊,而且可以從中向外施射弓箭殺傷來敵。
那麼為何在原野作戰時要構建這樣的屏障呢?《魏書》卷54《高閭傳》的記載對我們很有啟示。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大臣高閭上疏議論軍務,對於當時北方屢屢入侵的草原敵軍騎兵,他除了建議修築長城抵禦之外,又特別提出改進軍隊的訓練方法,他說:
宜發近州武勇四萬人及京師二萬人,合六萬人為武士。……分為三軍:二萬人專習弓射,二萬人專習戈盾,二萬人專習騎矟。修理戰場,十日一習。採諸葛亮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
高閭提出專門組建一支軍隊,用來對付北方強敵衝擊性機動性極強的騎兵。弓射、戈盾、騎矟等長距離的武器,是這支軍隊的主要裝備;而他們用以防禦敵騎的陣法,則是諸葛亮的八陣圖。由此可見,八陣圖的主要作用,在於平原作戰時防禦敵軍騎兵隊伍的衝擊。在廣平的原野作戰,步兵往往沒有地形方面的憑藉,在鐵甲騎兵的強勁衝擊之下,步兵顯然處於劣勢地位,這就是為何在原野作戰要運用八陣圖建立可靠屏障的根本原因。
八陣圖為何以「八」命名?根據以上史料,也可以作出初步的推測。輜重車隊平時行進,一般是前後銜接的長蛇隊形。一到遭遇伏擊,馬上要佈置成環狀的營陣禦敵,時間非常短促。在短促的時間之內,要將營陣佈置得很大,是不可能的,只能佈置成小型的營陣。而小型的環狀營陣中,環內又要具有一定的隱蔽和活動空間者,便是由八輛「偏箱車」組成的陣形。八輛車可以構成正四邊形,每邊三輛車,中間的空地,正好作為自身的隱蔽空間。如果平時的訓練,就以每八輛車為一組進行編隊,形成默契。出征時一旦遇到敵情,各組馬上就能構成一座座小型防禦屏障,而這八輛車的戰士,便是一個戰鬥隊伍,憑藉營陣對外發射連弩。眾多這樣的小型營陣,又可彼此呼應,形成戰鬥的整體。這樣的陣法,在當時的條件之下,是步兵對抗騎兵的有效戰術。
諸葛亮北伐中原,是與強敵對壘。魏軍自曹操以來,就以烏丸騎兵為中堅,橫行中原,所向無敵。而蜀軍的基幹乃是步兵,騎兵本來就不多,秦嶺的崎嶇山地,又限制了蜀軍騎兵的北上。因此,諸葛亮的大軍一旦越過秦嶺進入關中,必須解決如何對付曹魏騎兵強勁衝擊的難題。解決的辦法主要有二:一是在連弩等遠距離武器上精心設計,以提高其殺傷力,這樣在敵軍騎兵尚未接近自己的時候,即可對其造成大量殺傷,這些傷亡的馬匹、人員,又會對後續的敵軍騎兵形成障礙。二是在防禦的戰術上,採取多種有效辦法,抵消騎兵的強勁衝擊力。在勉縣定軍山一帶出土的紮馬釘,便是其中的一種。至於在陣法方面,運用古代的八陣,加以創造性的改進,形成行之有效戰術手段,更是諸葛亮的傑出貢獻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2024春M3 個人安麗向心得

【史上最渣個人翻譯】【ゆーやけ】ゆっくりみるくができるまで

NVIDIA GeForce Vulkan Developer Driver 552.31 WHQL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