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3-04-07 19:48

tribute -致敬-

作者:湛澄

 
在很多從古典音樂改編成的流行曲當中,
我特別喜歡這首《敏感夜》:
 
 
暫借夜空 亦留下微風 也請星光吻著你
在你目光 是狂烈潮湧 閃閃眼裡是場夢
 
良夜中 光影萬重 情緒在敏感轉動
你是那麼出眾
良夜中 思想帶動 情熱和夜色輕碰
月兒也不受控

亮透夜海 是搖曳情火 這宵安撫你共我
是我像歌 但旋律無多 一起編寫可以嗎?
 
良夜中 光影萬重 情緒在敏感轉動
你是那麼出眾
良夜中 思想帶動 情熱和夜色輕碰
月兒也不受控 

銀河造就繽紛舞夜 人 豔光四射
等一生也是期待這夜
(期待這夜) 〔期待這夜〕
 
愛在晚空傾瀉 月兒面孔漸斜
因有今夜
 

 
它的原曲是
舒伯特的《小夜曲》(Schubert's Serenade):
 
 
因為《敏感夜》主要的改動只是添上歌詞,
在節奏、以至所表達的訊息上算是原汁原味,
跟原曲一樣感覺優雅,
而且充滿【夜】的抒情氣息。
 
連後半那句「期待這夜」也忠於原曲,
採用 漸弱 (decrescendo) 的音量。
 
 
生平: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被譽為歌曲之王 (King of Songs) ,
出自奧地利一個貧窮的書香家庭。
生前並未獲得廣泛注意欣賞,所以生活貧困潦倒,
只能在白天當教師維生,夜裡爭取時間創作音樂。
舒伯特 31 歲時已經病逝,並且按他遺願,
葬在他終生崇拜的樂聖貝多芬附近。
 

  
相比之下,
市面上改編自《卡農》(Pachelbel's Canon in D)
而感覺完全變質的曲子並不少:
 
 
 
雖然它們還是好聽的,
也多出一些有趣的新元素,
不過,總好像少了點......
 
靈魂?
 2倒是比1更悅耳。(茶)
 

  
我聽的中文歌(普通話/國語)很少,
不知道有沒有同樣努力保留原味的古典音樂改編作品?
 
 

 
Rain and Tears 有一種
讓人懷念的味道。
 
======
 
>前奏 監奏 尾奏直接放原曲
原曲:《Salut d'Amour》 by Edward William Elgar (1857 - 1934)
 
VS
 
原曲: 
《Jupiter, the Bringer of Jollity》
by Gustav Holst (1874- 1934)
 
主旋律從 3:30 開始
 
平原綾香 所唱的是由 川井郁子 演奏的著名版本:
 
最初那幾個音,讓我忍不住想起它:
 

 

9

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Fugue & Gigue -賦格與基格-

The eulogy of Jupiter -木星謳歌-

A ball in 1874 -那場舞會-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