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4-04-18 20:17

F-104 StarFighter<機體篇之三>:F-104G

作者:望燁

<自由世界之翼:F-104G家族>
    
(F-104G在一九六零年代初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星式戰鬥機型號)
   
洛克希德在國內市場的挫敗迫使他們努力開發國外市場,一九五六年左右,洛克希德便在半完成的F-104C上頭開始設計一款被他們暱稱為「超級星式(Super Starfighter)」的新型戰機,代號為683-10-19,飛正式代號為F-104-7。

這款F-104C的進階版是一款與F-104最初發展目的背道而馳的新型機,不似F-104最早的完全日間空優輕戰機設定,為了訂單,高傲的洛克希德工程師們不得不將F-104-7改為一款具有戰轟、偵查、空戰的全天候戰鬥機。

超級星式適逢歐洲的美國盟邦空軍戰力老舊急需汰換,加之F-104強悍的性能也是有目共睹,許多國家都有意購買F-104。

在這種情況下,洛克希德公司率先參加了西歐當時最大的戰機市場空缺:西德空軍的競標案。
當時西德空軍直接面臨了華沙公約組織的威脅,空軍主力卻仍是F-84、F-86,有大量的戰機需要替換,西德空軍自然成了各家西方軍火公司眼中的肥羊。

西德空軍提出的需求中明確的提到,戰機必須要有優秀的緊急起飛能力、低空高速突穿的能力,也就是一款多功能戰機。


當時共有五個國家九款戰機參與了西德空軍的新戰機標案,到了最後剩下格魯曼公司的F11F-1F與洛克希德公司的F-104。

格魯曼的F11F-1F絕對是F-104的最大對手,這款最早可追溯到F9F美洲豹式艦載戰鬥機的最大魔改型美洲豹擁有比F-104更大的載彈量與更小的迴轉半徑,雖速度遜於F-104-7,但仍是不容小覷的對手。

F11F-1F擅長的纏鬥終究不是西德空軍此次競標案能力需求的重點,再加上低空高速突穿能力遠遜於裝備了F15A NASARR雷達的F-104-7,F11F-1F最終仍敗給了F-104-7。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六日,西德空軍正式宣布他們的下一代戰機為洛克希德公司的F-104,為了象徵超級星式的第一個客戶,超級星式正式編號為F-104G,G代表德國(Germany)。
 
事實上在西德空軍宣布由超級星式勝出後,西德空軍內部不是沒有異議的,如時任西德空軍厲秋分聯隊的前納粹德國空軍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上校,認為應先操作F-100這類的超音速戰機累積經驗,再使用兩倍音速的F-104。

哈特曼上校的建言也促成了一派觀點,西德空軍前期乃是因經驗不足與使用F-104G執行高風險的低空高速炸射任務造成失事率居高不下(註)。
但木已成舟,超級星式就這樣進入西德空軍服役。
 


(德國F-104G飛越新天鵝堡)
 
隨著西元一九五九年三月十八日西德空軍正式與洛克希德簽定F104G的合約書,加拿大空軍在同年七月二日簽訂了F-104對地攻擊能力特化版的CF-104授權生產合約書,隔年四月與六月,一樣有龐大空防壓力的荷蘭與比利時放棄較為廉價的F-5,正式簽訂了購買合約。
 
同年十月,從F-104D改造而來的F-104F送達西德,供西德進行訓練
 
一九六零年九月一日,第一架由F-104A改裝而來的F-104G首飛成功,這架「F-104G」因為結構不如真正的F-104G而沒有完整的裝上F-104G的航電系統,主要是放大了T型尾翼的翼面積,增加了控制能力。
真正的全新F-104G在一九六零年十月五日首飛,隔年開始量產。

早在F-104C時,F-104便走向了多用途戰機的大道,F-104G亦是一款多用途的戰機,他不再侷限於單純的空優任務。

F-104G主要是以F-104C的構型為基礎,但強化機身結構,使空重增加到一萬四千零八十二磅,機翼一如其前輩的單薄,不過為了強化機身結構上下蒙皮間搭配了兩根主翼樑,且加裝了機動襟翼大幅改善F-104G的低空性能。

F-104G的T型尾翼與戰鬥教練機型的F-104B/D相同,為了增加控制性能,翼面積與C型相比約增大了25%。

起落架採用前三點伸縮式,輪框與鼻輪尺寸皆加大,且裝有液壓圓盤剎車系統與防滑裝置。
F-104G改用的J79-GE-11A引擎再推力方面雖無顯著增加,可靠性卻是直線上升,最高速度到達
了二點二馬赫。

機械液壓系統為了方便地勤人員修理安裝在後機身的發動機口。
F-104G機身內的油箱可攜帶3392公升的油料,主翼下可攜帶兩具740公升副油箱,翼端兩頭則各可攜帶一具645公升副油箱,同時可加裝洛克希德的空中加油管。
 


(F-104G機腹和執行過「磨石計畫」的F-104C相同,有一具雙聯裝的響尾蛇飛彈掛架)
 

F-104G會有超級星式的讚譽還得歸功於他機首那具由北美公司研發的多功能雷達:F15A型NASARR搜索測距雷達射控系統。

F15A型NASARR系統有兩種任務模式,空對空與空對地,能提供發射空對空飛彈的最佳時機,以及低空高速突防、地形迴避、精確導航與武器投射能力,F-104G的全天候作戰能力也是來自該款雷達。
除了F15A型雷達外,還有自動駕駛儀、新的無線電系統、紅外線感測器,與敵我辨識系統。

駕駛艙內除了加壓系統、航電設備外,最重要的無非是飛行員的救命設備:彈射椅。

F-104G的彈射椅除了德國的F-104G外使用的都是洛克希德公司的C-2彈射椅,但德國的F-104G採用的是馬丁.貝克公司的Q5向上彈射椅,使用之初曾造成數名飛行員喪生,在地面實驗後才發現,Q5彈射椅本身設計有問題,降落傘包位置擺放有誤導致飛行員過於前傾,彈射後會碰觸到座艙罩框架,加以改正後才讓德國的F-104G飛安問題改善,但因西德將之用於低空高速炸射任務加上西德地形多山,F-104G仍時常失事。

F-104G不只是西德空軍使用,西德海軍航空隊將F-104G整合發射反艦飛彈能力後也使用F-104G於掠海反艦任務中,跟空軍的F-104G相同,海航的F-104G是以低空高速、掠海飛行,避免被敵艦雷達發現,在這種情況下,西德海航的F-104G也略有損失。
 


(西德海軍航空隊的F-104G)
 
F-104G很快的開始量產,除了一百七十九架左右是由洛克希德生產外,大多數戰機都式授權西方各國生產,當時依地理位置,可將歐洲授權生產的國家分為三大集團,分別是南部集團、西部集團、北部集團。

南部集團生產的兩百二十架F-104G全數進入西德空軍服役,北部集團製造兩百二五十五架,分別進入西德空軍、皇家荷蘭空軍服役,西部集團(含義大利飛雅特公司等)生產四百一十七架,西德空軍使用一百三十九架,荷蘭空軍使用二十五架,比利時空軍九十九架,義大利空軍一百五十四架。

而在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一百七十九架中,九十六架進入西德空軍,比利時與義大利各使用一架,剩下的八十一架則軍援美國其他盟邦,如我國等。
 

(基於跑道可能被炸毀,西德空軍也實驗了不少垂直起降措施,圖中F-104G所裝設的助推火箭可讓其零距離起飛)
 

歐美各自生產的F-104G各有不同,也造成其他購入二手機的F-104G使用國造成後勤上的困難。
在各國F-104G的使用史中除了我國的F-104G曾在台海參加了空戰外,荷蘭的F-104G也差點爆發空戰。

當時荷蘭空軍的F-104G因導航系統故障誤入東德邊境,塔台雖一直呼叫該架戰機,駕駛卻認為不是再呼叫他而未採理,當駕駛反應過來已經深入東德邊境,兩架米格二十一快速起飛意圖攔截,所幸該架F-104G迅速開啟後燃器逃離。
 
除了這起"事故"外,F-104G在歐美國家表現平平,除了略高的失事率並無其他特異之處。
 
幾乎每一款F-104單座型都衍生出了雙座的戰鬥教練機,F-104G也不例外。
儘管德國空軍已經訂購了三十架的德國版F-104D:F-104F,但其他F-104G使用國仍需要一種新的F-104教練機,於是就有了TF-104G的誕生。
 
TF-104G與F-104D在某些程度上十分相似,或者可以說雙座型的F-104在F-104G時已經定型了,但TF-104G與F-104D仍有諸多不同,這樣的差異主要呈現在航電上。
 
F-104G與其他衍生型相較之下最大的突破就是在航電,而這自然而然的反應在他的雙座教練機型:TF-104G上。
TF-104G的引擎改用J79-GE-11A型引擎,以及與F-104G相同的NASARR雷達,等諸多與F-104G相同的設備。
而TF-104G在主翼下、翼端、中線等位置皆可掛彈,具有一定的空戰能力,但一如其他雙座機前輩,TF-104G大多是用於訓練而非空戰。
 
一九六二年十月,第一架TF-104G首飛成功,迅速獲得大筆訂單。
TF-104G是最後一款雙座教練型的F-104,大多由洛克希德公司製造,共量產二百二十架。
西德空軍訂購一百三十七架,其餘大多是由荷蘭、比利時、丹麥、義大利等國瓜分,我國也先後從軍援計畫與阿里山八號、十號計畫取得TF-104G。
 
註:哈特曼上校的這項舉動令高層對他起疑,不但升官緩慢,西德政府對這位被蘇聯關押了數年的王牌召開了數次聽證會,最後雖獲判無罪,卻也被調離了聯隊長職務,成為高階參謀,最後靠著友人的支持才升上上校,最後於一九七零年退役。
<RF-104G>
(荷蘭的RF-104G多數轉換成F-104G)
 
任何戰爭中,戰術偵查都是舉足輕重的一環,F-104G在向錢看齊的情況下也推出了偵查型的F-104G,以滿足客戶。

為了擁有優秀的偵察能力,偵查型F-104G,也就是RF-104G,將火神炮移除,以謄出空間來安裝三具KS-67A相機,前機身下方安裝了延伸到鼻輪艙的整流罩。
三具KS-67A相機再當時也算的上一時之選,可涵蓋垂直、左傾、右傾三個區域,共有15吋、三吋、六吋、十二吋等四種焦距,可有效偵查地面敵情。

RF-104G與戰鬥型的F-104G是可以互換的,就有不少RF-104G轉換成F-104G,如荷蘭空軍的F-104G即為一例。

荷蘭空軍的RF-104G在研發出偵照莢艙後,因偵照莢艙可大量配發到所有的F-104G,由中線掛載,至此,荷蘭空軍的RF-104G需要性大幅降低,大部份RF-104G都改為戰鬥構型的F-104G。
攜帶偵照莢艙的也大量應用在其他國家F-104G上,如加拿大空軍的CF-104。
 
 
<F-104J>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發起的侵攻戰最終以失敗告終淪為戰敗國,卻因突如其來的韓戰使其在軍力、經濟各方面都開始了復甦之路。
日本在戰後取得了F-86D做為第一代的噴射戰機,同時獲得F-86F的授權生產。
F-86族系就這樣一肩扛起一九五零年代到一九六零年代初日本的空防重任。

F-86在一九六零年代時已是稍嫌落後的機種,日本主要的假想敵_____前蘇聯在此時已推出了優異的Mig-21、Su-7等新型機體,蘇聯隨時來犯的巨大壓力逼使日本航空自衛隊致力於找尋替換F-86的新機種。

就在這時,四處碰壁找不到買家的格魯曼F11F-1F超級虎式找上了航空自衛隊(註),空自也表示,比起諾斯洛普的N-156(日後的F-5A家族基礎構型)、洛克希德的F-104A、北美航空公司的F-100,他們對F11F-1F是更有興趣的。

 
   

(F-104J是把對地性能消除的F-104G閹割版,卻意外地成為最符合凱利強生設計初衷的F-104)
 
雙方一度談到授權生產,但空自在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宣布將採購F-104G的日本版:F-104J。
又一次的,F11F-1F敗在F-104手上,這次還敗的特別莫名其妙。
 
對於F-104J為何會勝出,後世有無數陰謀論,但撇開這些不談,我們可以確定,F-104族系又奪下一次勝利。
由於日本憲法的限制,F-104J是沒有對地攻擊能力的,也就是對地攻擊能力閹割版的F-104G,如此一來F-104J的任務範圍也就被限制在空優任務,這反而最接近F-104設計者凱力‧強生的本意:讓F-104做為一款單純的空優戰機。
 
F-104J的武裝只有兩枚AIM-9B與一門M61A1火神炮,機腹可攜帶雙聯裝式掛架,且為了增長滯空時間可由翼下掛架攜帶兩具副油箱。
 
發動機則是授權生產的J79,由石川島播磨重工生產的J79-IHI-11A,推力一萬五千八百磅。
三架F-104J的原型機由洛克希德製造,首架原型機編號26-8501的F-104J原型機成功在一九六一年六月三十日首飛,隔年二月交付日本。
 
一九六二年十月,F-104J正式進入日本航空自衛隊服役,到一九八零年代才逐漸被F-15J取代,一九八三年三月正式退出航空自衛隊的舞台,除了部分轉交我國外,大部分解體成為便宜的金屬。
 
日本使用的教練機則是雙座型的F-104DJ,該型號並非F-104D的日本版,與其他雙座機之改裝並無迥異之處。

F-104J除了前29架是洛克希德生產零件、日本組裝外,其他的一百八十一架是由日本在地生產,至於F-104DJ則從一九六二年七月開始生產,直到一九六四年一月為止,共生產二十架,有部分F-104DJ隨著F-104J的腳步來到了台灣。

F-104J本身件料就與F-104G有許多不同之處,造成後勤補給上一定程度的困擾,再加上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五日,編號四五一一的F-104J在空中解體,促使空軍在天安特檢將F-104J/DJ全數解役。
 
註:F11F-1F是F11F的改良型,纏鬥性能優秀,但推銷不順,沒任何國家購買,幾乎每次都是被F-104把到手的訂單奪走的。
 
<CF-104>
    
若說F-104J是最符合凱力.強生最初所期望的F-104型態,那,加拿大所使用的CF-104無疑是最與凱力.強生初衷最為大相逕庭的型態了。
早在一九五九年的七月二日,加拿大皇家空軍便宣布將與洛克希德合作生產兩百架CF-104(當時稱做CF-111),是除了德國外,第二個宣布購買F-104G族系的國家。
 
CF-104原型機在一九六零年九月一日首飛成功,是從一架F-104A改裝航電系統以達到CF-104標準,加拿大自產的CF-104則在翌年五月二十六日首飛。
CF-104的設計基本上與F-104G相去不遠,最大差異是因任務的不同導致的航電系統差距。


(CF-104攜帶火箭夾艙進行對地密接支援的畫面)
 
CF-104完全背離了F-104設計之初的本意,非但不是將之做為純空優戰機使用,反而還走上了與F-105相仿的戰轟機一途,主要進行偵查、對地支援、超音速轟炸等任務。

為了騰出空間增加油量,CF-104移除了M61A1,原炮位改為容量約四百六十公升的油箱,且射控系統更換為R-24A____這款從NASARR F-15A雷達改良而來的對地攻擊能力強化版_____應加拿大皇家空軍對CF-104的要求:在戰時攜帶戰術核武打擊華約裝甲部隊,並能攜帶偵照莢艙進行戰術偵察(註),使用授權生產的J79-OEL-7型發動機當作推力來源。
 
從上述資訊來看,可以發現CF-104因負擔對地攻擊任務,對空武裝格外薄弱,這種情況一直到了一九七四年以後、CF-104逐漸恢復M61A1配置後才有所改善。
 
一九七四年以後,CF-104還在發動機尾管兩側及機鼻雷達照下方各安裝一具雷達預警天線。
 
CF-104原駐歐洲,調回加拿大本土後也開始兼職攔截任務,但令飛行員無言的是,CF-104始終無發射AIM-9的能力,這意味著當機砲無法對敵方轟炸機造成傷害時,他們得效法神風特攻隊:用撞的。

所幸直至CF-104退役,CF-104都沒有需要擊落敵方轟炸機的那天



(CF-104的加拿大服役歷史在一九八六年劃下了句點)

CF-104共生產了兩百架,另有三十八架由洛克希德生產的CF-104D,是加拿大版的TF-104G;完成CF-104生產的加拿大航空公司轉為生產F-104G,生產出的F-104G配合美國計畫大量軍援給北約或美國盟友。
一九八五年,加拿大空軍開始以CF-18汰換CF-104,到了一九八六年就將所有的CF-104除役,情況較好的CF-104交給了土耳其空軍與挪威空軍。
 
 
註:CF-104雖也是掛偵照莢艙進行偵察,但其莢艙外型與荷蘭空軍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文事實上完稿於去年(二零一三年)八月,只是一直沒有打成電腦稿。
二月時把它弄成電腦的圖文版,但用到機體篇完就發現問題太多,後續的戰史篇、我國使用篇就一直堆到現在都還沒改好.......

12

1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二戰德國 豹式A型 パンター Panther Ausf.A V号 戦車 手繪軍事素描插畫

Megahouse VA高規格 《宇宙戰艦大和號2202》零式52型空間艦上戰鬥機 Cosmo Zero α1 24年11月再販

第八章 真正的朋友(1)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