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4-05-24 11:31

從小立志做大事

作者:狭い門

節錄自:有沒有這個社會殺了年輕人的八卦?

  華人父母最愛講一句,「只要你考上XXX,之後你就海闊天空,想怎樣就怎樣」,但一路升學上來的我們,大多都知道,這只是個謊言,太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主體性,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機會嘗試,只能留著遺憾,大多數人能夠調試,但也肯定有人無法釋懷這樣的怨懟。

  對已經二十來歲的我來說,還是無法自然地與我父母做對話,我在行動上會對他們好,但心理與語言上我就是無法就這樣子釋懷,昨天的兇嫌高中畢業留言是「我沒有放火燒我家」,
板中也算是要好好唸書才能夠唸的學校,我只有一個感覺是,可能又是個不被尊重自我意志的孩子。

  只被逼著要好好唸書,但是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卻從來沒被尊重過。
 
  總歸來說,家庭不是能夠吃飽穿暖,能夠供孩子正常上下學,以「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教育強加在每個獨特個體身上,就叫做有發揮到家庭教育的功能,沒這麼簡單的事情。

  我曾經跟我爸媽說過,要不是我是睡一覺就海闊天空,很會自我調適的人,我想我早就自殺了,我爸只回一句,「你成績這樣都要自殺,那在你前面那些人不就通通都要發瘋自殺了」
只能說尊重孩子天生的專才這件事太難了,尤其是在華人的世界裡。

  從小我就立志要讓我孩子好好做他想做的事,所以支持我拼下去的動力是必須讓自己賺夠多的錢,讓我的孩子能夠想嘗試什麼就嘗試什麼,別讓他長大後帶著「因為父母不讓我怎樣,所以我現在才會這樣」的怨懟與遺憾。

  尊重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才會讓孩子發展健全。
  你想要的孩子資優不是資優,只是你想拿來向他人炫耀之下的犧牲品而已。



節錄自:日本社會為什麼會出現「通り魔」?

  事實上類似事件在日本就已經發生過,日本社會為什麼會出現「通り魔」?
  
  日本社會在九零年代開始頻繁的出現無差別殺人事件,這樣的嫌犯又被稱為「通り魔」,剛開始,日本社會跟今天的台灣一樣感到驚恐與憤怒,某些輿論開始支持國家應該執行更多死刑、應該付與警察和司法更積極的權力去防堵無差別殺人事件。

  但是,當日本社會發現,這些一切所謂的「防堵」措施都沒有辦法遏止通魔事件接連發生,而通魔殺人者往往存在高度的相似背景,這些嫌犯幾乎都是年輕人、遭遇失敗或挫折對未來感到絕望、遭到社會排除,致使殺人的「動機」往往是一種表現式的、對社會所進行的「報復」行為,而必須以一種「社會病理」的現象去面對與檢討時,2008年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爆發,人民開始將不滿的矛頭指向造就當今日本貧富極度懸殊的社會、派遣勞動和非典型雇用的氾濫、年輕人普遍對未來感到絕望根源的政策罪魁---自民黨政府,2008年夏天的政黨輪替,很多人說,秋葉原殺人事件是壓垮自民黨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無差別殺人事件在一個社會出現時,也就正式宣告這個社會的結構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國家如果不從檢討社會結構下手,而只是召喚權威將嫌犯處以死刑示眾,將完全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無差別殺人事件只會從今天開始一再的在台灣出現而已。





  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震驚台灣社會,我想接下來類似的事件只會越來越多。

 
  via 苦勞網 王顥中
  正因為「毫無理由地砍殺」這一事件無法在民眾尋常生活當中獲得理解、衝擊甚鉅,以致於無法為常人所置信,大眾的自我保護機制的作用則在於自行替毫無理由的事件填補進一個簡單「理由」:雖然事件恐怖,但這恐怖還是有原因的,原因是可以避免的(如避免酒醉、避免醉漢搭乘捷運...等)。一旦恐怖的對象有了具體所指,那麼恐怖的效應也可以被掌握在一定範圍以內,人們只消擔心(或排除)那造成恐怖的來源,而不再是惶恐於身旁的每個人皆有機會忽然拿起刀朝你砍殺而來。

  via 苗博雅
  如果社會對於底層暴力犯罪的的想法,不是去尋求真正對症下藥的解方(例如舒緩貧富差距、增加社會階級流動可能性、健全社會安全網等,讓底層有機會喘息看到一絲希望的政策)而是期待以處死更多人來預防此類犯罪,卻一邊鼓勵、默許政商結構擴大社會不公,那麼,類似的悲劇會不斷重演,越演越烈而台灣人民不分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都一起受害。
  我不是說行為人不用負責。犯罪的人當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大部分的責任。只是,從限制國家暴力的角度,我認為國家有權實施的刑罰極限是無期徒刑,而不是高風險的死刑。我不是情感豐沛又溫暖的人,有些可惡到極點的人如果死了,我是完全不會惋惜(例如希特勒蔣介石馬英九等),被天打雷劈我完全不介意。但殺人的權力不能在政府手中。台南割喉案後,政府以處決6人作為改善治安的解答,成效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台灣人民還要放任政府以死刑唬弄、敷衍人民嗎?

  via 林瑋豐
  檢視體制問題,不代表把體制和個人放在二元對立的位置。絕對不是要說「因為體制有問題,所以個人沒錯」。但是完全只把焦點放在個人,那麼這個社會多麼簡單,跟拍電影一樣,這些叫好人、那些叫壞人,壞人天生下來就這麼壞,好人只要把壞人殺死,就天下太平了。大家很愛嘲笑柯南漫畫裡的兇嫌總有「鼻屎大的殺機」,台灣媒體和社會,你們還在找鼻屎嗎?
  
  via 林瑋豐
  我們習慣了電影電視漫畫劇情裡灌輸我們的「世界上有分好人和壞人」的二元思考模式,做壞事的一定是壞人,壞人一定有原因,他跟我不一樣,所以他是壞人。人人都變偵探、都變推理專家、都會讀心術。我們無法理解、也拒絕接受,那些案件可能來自我們身邊「跟我們一樣的人」手上。
所以你不會看到有人說「因為兇手來自異性戀家庭,是一男一女扶養長大的,所以...」,也不會有人說「因為兇手是台北人,所以...」、「因為兇手是個男人,所以...」、「因為兇手有看過中國時報,所以...」,這些條件都成立,但你不會拿來當作因素,因為很蠢。但是為什麼其他的標籤(單親家庭、同性戀、憂鬱、精神疾病)成立的時候,好像一切推論都可以理所當然成立?為什麼?

  via 許哲韡
  我不認為是「他」要贖罪,那是天煞孤星、魔星轉世之類的說法,但沒有人不經過社會的薰陶,從家庭、學校甚至打工處的教育(或教訓),無論如何都與他的人格養成有關。做錯事的是整個結構而非只有他個人。有人因此離開,那麼就是這個社會要負擔後果,包括被害者親屬、加害者、加害者親屬的後續照顧,都需要社會來承擔。
承擔的開始,就是把他當作一個人,社會的一份子,不要直觀的把他畫分出「正常體制」、去脈絡看待他的身世、妖魔化地思考他的動機。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便宜行事都是極權統治者為了管控方便,造出來的平面圖像,假使隨時可以把人不當人看,界線是如何劃分、又是誰畫分?如果可以的話,把自己當成劊子手,負責任的思考該怎麼辦,還有沒有其他選項。


  #總整理原址





  如果今天兇手是個遊民、兇手是個同性戀、兇手只有國中學歷、兇手家庭是低收入戶、兇手來自東部、兇手有憂鬱症、兇手有吃檳榔習慣、兇手小時候過動....那也通通都結案了,這些理由太容易歸因了,接著就是各式各樣的專家出來討論我們該如何「輔導」、「改變」、「關懷」這些人,然後媒體、名嘴、教育繼續助長這些「本來就已經被視為社會問題」的污名繼續複製下去。


  我只想說,如果台灣人只想不停的找標籤,找那些和柯南影集裡面兇手一樣鼻屎大的殺人動機的話:
  
  捷運隨機殺人,我想接下來類似的事件只會越來越多。

7

2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Windows10 KB5037768 (系統組建 1904x.4412) 安全性更新

Windows11 KB5037771 (系統組建 226x1.3593) 安全性更新

KMST 1.2.173 新品速報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