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觀察,在大多數情況下,誰要想不被戴上「偏激」的帽子,辦法恐怕只有一個:別人說啥你也跟著說啥,別人幹啥你跟著摹仿即可。在我們這個信奉「中庸之道」的國度裡,只有說話做事不偏不倚或者在遇到矛盾的場合善於和稀泥者大概才算正常人。某人若是在應該說真話時道出了實情,或者對世間流行了很久的、司空見怪的言論、現象以及規矩等提出異議,這個人就不「中庸」了。不客氣者罵這人是個半吊子、不會來事兒;文化程度高的群體中,說這人「偏激」或者是「憤青」。在這種氛圍裡,「路見不平一聲吼」也就越來越稀少了。
詞典上對偏激一詞的解釋是:「思想極端,行為過火。」其實這等於沒有解釋,請問怎麼樣才叫思想極端了?幹了什麼就行為過火了?
再問:沒有「偏激」,我們這個社會如何突破舊框框朝前走?伽利略因為「偏激」,給出了自由落體現象的正確解釋和公式,如果他也相信大夥兒的說法:雞毛比鐵球落得慢,那力學還能進步?鄧小平因為「偏激」,大大偏離了前人指的路,才把中國拉出了貧困的泥潭,如果他也相信計劃經濟越純越好,把老百姓捆得越緊越好,恐怕現在我們連玉米麵窩頭都難吃上。從歷史上看,中國人除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否則是不會相信在當時被認為是「偏激」言行的。「隨大流」文化實在是害人不淺。事實上,今天人們認為「偏激」的事情,將來就有可能是「正道」。總之,「偏」也好「激」也罷,不能用它是否有悖於目前「合理的存在」來考量。
令人感到奇怪地是,在文化人成堆之處,按理應該是思想最活躍的地方,反倒還容不得「異見」。段海新博士遇到的情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周圍就有人說他「偏激」,但是我卻在他的文章裡找不到「偏激」的影子,哪一篇也講得有理有據,至少我沒發現有什麼「出格」的言論,充其量是實話多,也沒聽說他做過任何不理智的事兒。我分析,說他「偏激」的人,其判斷標準無非是他的有些言行沒有與眾人保持「高度一致」。
博克本來就是一個萬花齊放的地方,如果所有的觀點都是一個腔調,像文革時的報紙一樣,我看一天也存在不下去。中國人本來就活得拘謹,在大城市更是競爭激烈,如果這也不許說,那也不能幹,只顧了看他人的臉色,還不把人憋屈死!張三喜歡搓麻將,李四愛好喝酒,王五業餘時間用於寫博克議論世事又不礙別人的啥事兒,怎麼就看不怪了?難道非要千人一面,鴉雀無聲就是不「偏激」?
我的建議是:只要你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有價值並且喜歡,不但要繼續進行而且還要越做越好。啥事兒都聽旁人吆喝,你就不是你了!有人感覺活得累,原因之一就是太關注別人的眼色了。
※※請不要給GP!這只是提供別人的心路歷程,給大家自我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