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5-07-06 23:42

不是議論──最近的看書心得

作者:死亡多時

  這篇是六月底,本人在想破頭怎麼寫議論的時候,因為自己看的書導致被影響到,結果就是多出來這篇,雖然是無意的,不過也因為是比較沒那麼沉重的內容,所以我希望看看就好,就當做是本人在推薦書籍。

  以下是原故事:

  七月很快就要到了,最近也發生了很多事,也包括了我擠出些預算買書的事,書不錯,也造成原本我想寫的是議論,而文章的走向比我想像中還要狂野......不,只是分心了吧?原本我在寫「議論」,不是寫潛意識影響啊!

  這篇文章也因為心理觸發的元素到處都是,與其說有感而發,不如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何寫到這麼遠的地方,每次本人開始寫文章時,必定告訴自己,事情沒這麼簡單。總是如此。
人們在接觸到特定元素時,就無意識地選邊站

  以前本人去麥當勞的機會很少,且它的食物並無法總是讓我驚喜(廣告和實際體驗是兩回事),印象方面沒有太多好壞的分辨,直到最近出現管理危機和廣告數量激增,大概能猜到財務問題,但沒有太多證據,便漠然置之。在找工作時,1111人力銀行的人員問我要不要做其他工作,我拒絕而他問我為什麼,對方公司很大耶,我說相似於麥當勞,大不代表好,談及企業在日本營運的狀況,我得到「那好,你加油」的答案,就草草地結束通話。

  有本書叫《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原書名:You Are Not So Smart,作者是大衛‧麥瑞尼,李茲文化發行),這本書我最近才買,而本人覺得書沒說錯:我忽略了1111人力銀行的人員可能會幫我說些「好話」,我沒有工作的日子可能要再多幾個月。本人也是普通人,發生這件事後不免批評這位人力銀行的專員,為何沒有理解麥當勞在國際上發生什麼事。或是台灣大這家公司發生過什麼事。

  同時也建議去看這本書,雖然我看的坐立難安,但不得不接受書裡講的話。 觸發效應影響著人們的心,舉些前面沒有提到的例子,公事包、原子筆、白色燈光,這三項東西沒有特別的連結,你可能不會想到特別的關聯(我也是)。但如果把這三個要素放在同一個房間,進行商業交易時,人們就會不自覺地想要為自己多賺一點,或是對自己多保留一點利益,這些都是潛意識影響了行為舉動,所發生的結果。

  回到遊戲,我對於智慧型裝置的遊戲市場的擔心,與遊戲廠商的信心似乎成正比,加上最近看到中國某些人在追求破壞遊戲的特定弱點來賺錢的手法,不知是高明、狡猾還是死性不改,造成遊戲平衡出現問題,或甚至盜版遊戲講的好像理所當然......雖說手法可比洗錢卑鄙,但我真的不該那麼悲觀。
  (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事,請看這篇:)


肯證偏誤:這位先生的職測.......

  ......結果是,你不適合做這工作。恭喜、呃,對不起。

  看過某雜誌的編輯在講說底下員工在履歷表上寫「希望家庭圓滿」,他開始懷疑這樣的人是否無心工作在找尪(注音:ㄨㄤ,台語是老公的意思),結果對方做到資深主管,編輯轉變了他的心境,完全地佩服這樣的人才,因為她的人生也跟她當初所寫的一模一樣,工作上也十分亮眼,感謝自己當時做了反向判斷,可喜可賀。

  我從未自詡為馬(我是人),我從未希望有人自詡為伯樂(我從未尋找過養馬場的工作),但普通人在看見我的名字、長相、和我說的話會獲得極度的混亂,不僅一般人,就連人力主管也會有這樣的誤解。我很少阻止別人誤會自己,事實上誤會別人既是讓自己舒坦,那就繼續誤會下去吧。人們常說資料僅供參考,但其實判斷人不免用上主觀,再加上人早已被潛意示影響到自己的判斷而不自知,即便企業觀望標示著樂觀,但是多人競爭的職業別會讓企業陷入另一種困境:即便不以為這工作搶手,人力主管也會因人數上競爭的關係,不經意地把標準提高。

  另一件令我頭痛的事情是,有些遊戲企業真的以為,遊戲應該只有Candy Crush 、Clash of Clans、以及Call of Duty,因為這些玩家幾乎不要求退費;我要說,玩家經歷苦難磨練,應是體驗遊戲的內容,絕非充滿缺乏創意、不公平的遊戲對待、還有Free to Play, but pay for random prize(或稱Fee to Pay),導致玩家想要《地城守護者》續作,結果得到美商藝電的《地城守護者mobile》,被許多玩家批評為「污辱原作的邪惡產物」──邪惡到連惡魔都不承認有這遊戲存在。

  哇喔,我怎麼會討論到這麼遠的地方?我也沒根據說自己打字輸入的內容可以到什麼地方去,人們有後見之明,會捏造一個讓自己比較舒服的理由,更因為人們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就會自己編一個。既然人力主管或面試官不給任何的建議,比起那些用Kickstarter建築遊戲夢想的製作團隊還要懶惰(他們兩天就一次更新,隨時寄E-mail到收件),也不通知不錄取......

  大概是因為我沒有跟他們要車馬費的關係吧。


不是結論:我想再多看這兩本書

  還有另一本書叫《你沒有想的那麼聰明》(原書名:You Are Now Less Dumb(你現在沒那麼笨),為什麼翻譯名稱......李茲文化出版),作者同樣是大衛‧麥瑞尼,兩本書都很有趣,同時也是發掘自己以前做錯什麼事的好方法。像是面試時可能要多說些好話,智慧型裝置的遊戲產業前景多好等等。

  看向最近的報導,人是種很奇怪的生物,害怕、厭惡火焰卻還要一直重播八仙水上樂園的事件。利用人們恐懼和已知的知識告訴人們火有多可怕,很像是使用複數的心理技巧,來吸引人們看新聞。電視台的資深主管知道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去看電視,即使人們在社交網路上還是分享著相關新聞嗎?我抱持著懷疑態度。

  與台灣遊戲市場有多少《笑傲江湖》的RPG一樣,在固定了某些印象後,即使出現不同的事證,也會迅速篡改記憶說「我早就知道Candy Crush會紅」,人即使發現到自己前言不對後語,也會解釋出自認為合理的理由,說這兩種點仍然成立,互不抵觸。

  在我還沒被自己弄暈之前,這篇文章還是先寫到這裡就好。

5

3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葬送的芙莉蓮】與阿烏拉共感的尤蓓爾

【原創】黑眼圈學姊與廢社危機

【輕心得】哥布林殺手-《哥布林千金與轉生貴族的幸福之路》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