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5-10-19 20:39

終於,我們「回家」了!

作者:亞蘇

2015/10/18

今日進度:OFF

  標題都換了,就知道今天的日期跟字數都不會是重點XDD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了期待已久的「灣生回家」;既然是這麼重要、值得紀念的一天,當然要發文章好好紀念一下啊。

  所以在這邊,我要獻上一張照片來紀念這一刻。


  哦?不是只有單純的電影票

  我必須說,這是一段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

  這是一段尋找自我認同的旅程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想說:「灣生回家跟(你的)自我認同有什麼關係啊?更何況旁邊居然還擺了一本沒看過的書(少年臺灣史),電影票變得好不起眼!」這樣XD

  這有一個順序,這三樣東西發生在我身上的順序分別是,「灣生回家」的書,再來是少年臺灣史,最後是昨天我去電影院看的「灣生回家」紀錄片。

  了解這個發生順序很重要,就像標題所言。

  然後在這邊要呼籲一下,這篇文章可能會很長XD但是它很重要,某種程度而言,比我寫作的任何小說作品都還重要

  所以希望點進來的朋友,都能夠看到最後。(我還不知道會寫多少XD)


「灣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

  依照順序,我在這邊還是會介紹關於兩本書跟紀錄片的相關內容。
  但是灣生回家這本書非常單純,內容很簡單,就是該作者記錄這些灣生在台灣所發生過的事情以及回到日本之後的事;這是一本講述很多很多人出生到現在(也可能已經亡故)的故事。

  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官營移民或民營移民)過來台灣拓墾(大多在東部,花蓮、台東等,故事中最主要的場景就是最具規模的移民村「吉野村」,約等於今天花蓮的吉安鄉。我才發現,「哦!我住過吉安鄉!」XD那是小學一、二年級的事)在這邊建立自己的家園,但是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被國民黨政府要回去,在台所有日人必須「引揚」(遣返)回國。

  他們當初來台灣的時候懷抱希望,當踏上花蓮港時才發現這裡不像想像中的美好,盡是一片荒煙漫草,但是很多人在這裡努力耕種,把這裡變成一處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我出生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

  在「灣生」的眼中,台灣就是日本,(就像九州是日本,四國、北海道也是日本是同樣的概念)他們既不把台灣當作「日本的殖民地」,也不認為台灣是暫時棲息的外地,他們從日本移民過來,在這裡安身立命,在這邊跟當地的原住民、漢人等居民相處友好、互相幫助、努力開墾,共同生活。
  就跟我們現在生活在這裡沒有什麼兩樣。就國籍而言,對,是日本人,但就土地認同而言,是台灣人。

  他們所有人在戰敗的那一刻到來之前,都還以為自己能夠在這裡終老。(依照歷史的脈絡來看,台灣在日本宣佈投降的那一刻起,確實是「戰敗國」)

  但是因為戰敗被遣返,他們必須離開自己的家——台灣。

  那是不希望離開,但是卻又不得不走的無可奈何。離開的時候,他們只能攜帶非常簡便的行李,一套冬裝、一套夏裝、棉被等等,還有一千日圓,以及一張財產清冊,就這樣,他們被迫離開家鄉,前往日本。

  「灣生回家」,講得是這些長者如何再次回到台灣,拿到出生證明,或是與當年的老友相見(也可能是跟遺照或墓碑見面)的一段過程。

  令我感到很訝異的一件事是,在灣生的眼中,台灣好像天堂一樣,什麼都好;人很友善,土地、環境很溫暖適合人居住,有朋友、對待他們很親切的陌生人,重點是,這邊還被他們視為家鄉,只因為,他們生在這裡。

  他們印象中的台灣可能還停留在他們即將離台時的模樣,那個印象還在;吉野村郵便局、自己的家門,養的寵物(猴子、狗、貓等),那個時候的吉野村已經有沖水馬桶,整個日本只有東京跟吉野村有沖水馬桶,一部分的沖繩縣民來吉野村時還感覺非常驕傲「彷彿到了東京」這樣的心情。

  而最重要的,對於家鄉的記憶跟人情之間的連繫也都還在。

  於是,他們在被遣返回日本時,無可避免地遇到了身分認同的問題。

  在紀錄片中,家倉多惠子女士說了,她們是「永久異邦人」。

  在自己的心中,早就已經確定了,台灣才是她們真正的家,但是回不去,因為大時代的變動,就算是在日本,也有種漂泊外地的感覺,「好像就是覺得自己跟他們(日本當地人)不一樣」。

  對於她們來說,能夠領到一張在台灣的「出生證明」是人生中的大事。很多灣生來不及等到回台灣申請出生證明,因此只有在日本的死亡證明,只有死,沒有生,對他們來說,人生就少了重要的一角。

  在他們身上,你會很訝異的發現一件事。

  「他們眼中的台灣,跟我們眼中的台灣是同一個嗎?

  毫無疑問的,一樣,但是又不一樣。

  土地是相同的,但是因為曾經離開過這裡,所以跟從出生到現在都一直生活在這裡的我們,那種情感上的認知是不同的。

  他們所敘述的台灣,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台灣好像是不同的世界;我們總覺得台灣哪裡不好、哪裡不好,沒錯,這些「不好」是確實存在的,但是在灣生的眼中,他們的台灣是這裡也好、那裡也好,這些「」也是確實存在的

  「為什麼要讓另外一群台灣人來告訴我們這塊土地到底有多『好』?」我們自己沒有發現嗎?這樣的「好」難道是必須離鄉背井才能感受到的嗎?還是必須要經歷過時間的磨難或是時代的動盪,又或者是距離上的美化才會產生?

  不是這樣的。

  我總覺得,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好像也存在著身分認同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我自己說說而已,我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一樣,好像……我們其實沒有打從心裡認同這塊土地上的美好,我們明明生活在這裡,卻沒有真正擁抱這裡。

  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錯。


「少年臺灣史」=從頭敘述這塊土地珍貴的多樣性

  這兩本書(「灣生回家」跟「少年臺灣史」是同時購入的)先後閱讀,造成我個人非常非常大的震撼。

  這裡所講述的台灣史,是完全以台灣這塊土地為本位的歷史,它不是教科書上跟中國大陸連結在一起的附屬,不是清朝以來被納入版圖的「彈丸之地」,它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

  在這本書裡面,從西班牙、荷蘭入台、鄭氏治台,到後面施琅攻打台灣的近代史開始說起,裡面有很多很多在原本認知上的不同。

  我在這裡只講幾個。

  例如:清朝治台其實只是「部分」統治,它沒有真正統治整個台灣島,很多山區,原住民的部分沒有納入管轄範圍。
  鄭氏不是一個這麼好的統治者,我們以前認為鄭成功來台灣之後不久就去世了,是鄭經積極開發建設,但書中告訴我們是陳永華在替他積極的建設著台灣。
  「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日本來台灣與當地原住民有了初步的接觸,這在之後根據條約接收台灣時起了推波助瀾的功用。

  很多很多事情似乎跟原本的認知(教科書上的)有了差異;然而真正的關鍵在後頭,也就是日治時期跟國民黨來台之後,在這本書裡頭佔有很大比例的篇幅。

  這也是告訴我,為什麼我們會產生「身分認同問題」的原因。

  日治時期,當然就是上述「灣生」在台灣的時期。(1895~1945)在這裡,請大家一定要仔細判別,一個字差很多,是日「治」而不是日「據」。日本根據馬關條約的簽署而「治理」台灣這塊土地,並非是「佔據」。清朝把台灣割讓出去,台灣在條約之下變成了日本的國土,這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

  在「灣生回家」的紀錄片中,有一位研究台灣史的耆老(忘記這位先生的名字了!)在片中詳細說出,「以比較持平的觀點來看,日本在台灣治理的這段過程,在作為上當然有好有壞,只是對於台灣的近代化、發展史上是有正面的影響,這是事實。」

  但是在教科書裡,這個部分被壓縮到最少最少的程度。我們不知道日本人在台灣做過哪些正面而且積極的事,我們只知道發生過一開始的抗日事件,霧社事件,還有「皇民化運動」等等,對於日本人在台灣所做的積極作為好像只有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

  實際上日本做了很多有利於這塊土地的事情;當然,日本在台灣所做的這些事情是為了方便掌管,統治這個地方,他們確實帶走台灣很多資源,高壓的政策跟為了戰爭而徵招台灣人、原住民等從軍,這些也是事實。
  但是如果只看這些缺點,而把日本治理台灣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的話,那就跟只看日本治理台灣的好處而沒看到壞處是一樣偏頗的。

  日本除了移民政策之外,也做了人口普查(1905開始,每五年一次)、土地調查(1898~1904),建設台灣的人才大多是第一流的人才,例如上述所提到的八田與一。另外,在推廣教育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在日治後期,台灣學童的就學率在亞洲僅次於日本,高達七成以上,但是中等學校以上的教育就因為殖民地的關係受到壓抑。

  在日治時期,台灣人從未停止過反抗,但是這跟政治意識無關,(跟清朝無關也跟現在的黨國思想無關)這是純粹為了保衛鄉土的作戰。
  所以在書中,可以看到台灣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自主權,拿起刀、棍,與留在台灣的軍隊一同對抗裝備精良的近代化部隊。而在日本完全接管台灣的統治權後,知識份子們也不斷地積極爭取台灣的自治化,例如主張制定「台灣憲法」等等。
  當然大家所熟知的「霧社事件」、「焦吧哖事件」等也都是如此。

  了解這一些先民為了爭取自主權,保衛台灣人民、捍衛故土的作為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會在黨國統治之下再度看到這些,進而了解到老一輩的台灣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不公不義的反抗與自由、平等的追求。

  台灣是一個外來民族不斷移入的移民社會,從清領時期開始,漢人來台拓墾一直到後來不管是日本移民過來,或甚至是國民黨政府來台,一直到現在持續不斷的「新住民」等,台灣是一個極為多元化的社會;當所有來到這塊土地的人都是外地人,(不管漢人也好、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其他國家或是日本移民等等)遇到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的想法肯定是捲起袖子來相互幫助的;因為大家都是移民過來的,然後在這裡成長茁壯,不分你我;台灣人的熱情就來自於移民社會相互幫助的精神,這就是台灣的「人情味」之所在,也是我們應該引以為傲的性格。

  然後,書中敘述到的國民黨政府來台灣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先提出一點,台灣之所以被中華民國「收復」,是根據開羅宣言,該公報主張日本戰敗後,應當歸還台灣與澎湖給中華民國,這是否具有實際條約效力,其實是有可議之處,不過就現實面而言,台灣跟澎湖確實是被歸還了。

  然後,來接收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讓台灣人大失所望。

  對於台灣人而言,這一切來得太快;我們的先民根本就沒權利去決定這一切,(就像是清朝像割盲腸一樣,台灣澎湖要割就割、要讓就讓。也從沒問過台灣人民的意見跟意願)一下子,日本軍隊、統治中心跟移民撤退了,一下子,國民黨政府代表盟軍接收台灣了。
  當時的台灣人民看到的是一群衣著襤褸,秩序跟紀律都很差的國民黨軍隊,行政長官陳儀,大家在課本裡面看到這個名字匆匆一瞥,過去了,卻不知道他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書中告訴我們,行政長官在台灣的權力超大,實行統制經濟,對內設立專賣局,規定菸草、酒、樟腦、火柴、度量衡為專賣品;對外設立貿易局,所有物品都必須透過它才能運銷中國大陸。其結果就是官商勾結,造成台灣的物資被掏空,物價飆漲,生活過得非常辛苦。

  然後是差別待遇,日本人離開了,所留下的行政空缺卻由對這塊土地完全不了解的人來接任?那些接任者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灣本地的菁英,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台灣人當時講日語及臺語,國民黨政府當然說得是北京話),導致衝突頻仍,國民黨政府用「奴化教育」來汙名化日本近代教育,等於是從根本上矮化台灣人。

  相對於日本人在戰爭與戰後時期,與台灣人的共同患難,引起了台灣人的同情,還有從原本相對的安定社會變成動盪不安,從有序到無序,不斷累積的不滿與壓力,終於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出來。
  二二八事件是一連串的武裝鎮壓,是屠殺,是陳儀表面上跟「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由本地菁英所籌組的,且是在陳儀同意之下)達成協議,私下卻秘密打電報給對岸的中央政府請求派兵來台掃蕩,長達兩個月又一週,造成大量本地菁英的死亡。

  這些事情,仔細想想,在我們以前所讀到的「歷史課本」都是輕描淡寫而已。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已經漸漸開始了解到,原來我們一直被灌輸的「黨國教育」,影響是多麼巨大。那讓我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過去懵懵懂懂,加深了我們仇視日本的印象,把中國大陸那邊遭受到的苦難當作自己的苦難,我們甚至不認為待在台灣、身為台灣人是件幸福的事情。

  這就是「黨國教育」所帶來的後遺症。


  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社會資源分配產生結構性的影響。根據估計,過來的人口大約一百萬,依當時的人口結構來看,等於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新住民。

  這些過來的新住民剛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流離失所、失去了感情寄託與家人所在的「故鄉」,(就跟被「引揚」回去的日人一樣)他們一方面對失去家園與日本人的可惡大談特談,對於在地人經歷的巨大創傷(二二八事件等)一無所知,他們指責曾被日本治理過的台灣人的「日本性」,然後一同學習北京話、歷史等等,這一切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但是如果我們是當時台灣青年,我們看見二二八的血腥屠殺,大量的本地菁英、藝術家、有志之士消失,這個國家、這個教育要把二二八根本性的切除,在教育上要讓下一代完全遺忘;我們被迫沉默(不能談論政治、二二八事件),我們的子女就學,學到的是與台灣沒有太大關聯的歷史事件,他們接受「國語」教育,不說低俗的方言、母語。每上一天學,就離鄉土更遠一步,就離島嶼更遠一步,也跟我們所知所學更加的疏離。這對於我們的子女來說,也很「理所當然」。

  新來者對本地歷史和創傷徹底無知,不是他們的過錯,但無形中幫助了獨裁者對在地人的壓迫,這卻是事實。黨國更將島嶼打造成失去的國土的縮影。臺北市的新來者,一出門,看到:啊,這是杭州南街,這是迪化街,這是潮州街,這又是長春街呢,彷彿回到故國;在這同時,在地人的記憶就被抹消、置換了。蔣介石從陽台一望,就是祝福他長年百壽的「介壽路」(今凱達格蘭大道);全台灣以「中正」命名的道路更是數不完,他的銅像到處立。中文說這是「為生人立祠」——在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崇拜他如崇拜神一樣。
  在肅清過的土地,國民黨將這個島嶼黨國化,將強人神格化了。——節錄自《少年臺灣史》P209

  接下來的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等的,書中提到很多很多,每翻開一頁就震撼一次,不斷的講述黨國教育下所掩蓋的另一個面貌;就算書中所講的不完全是事件真相(我們保持著「審慎」的態度去看是可以的),但是確實告訴了我們很多很多人名,很多很多曾經發生在這個島上的事情,不被歷史課本提及的,不在教育體系內的。

  我們現在所享有的自由——(言論、通訊、信仰等等)是透過先民努力爭取、反抗下獲得的,這是我們實實在在享受到卻沒能去感念的一件事!前面提到了,從日治初期開始,我們的先民們就透過硬性、柔性不同的方法,不管是革命還是請願,不斷不斷的去爭取自由跟自治,如今才創造出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儘管還不盡善盡美,但都是可貴的;而且這絕不是統治者給的,不是平白無故掉下來的!


確實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身分認同=「我是誰?」

  現在要說一些從以前開始發生過的經歷,這些將會指出對於身分認同的障礙跟疑惑,我想,有過這些思維跟想法的,不只有我而已。

  首先,是某一年在觀看奧運比賽的時候,(忘記是1996的亞特蘭大奧運,還是2000年雪梨奧運?)我跟我姊在看游泳項目還是體操,看到中國大陸的選手在決賽中奪金,她突然問我一句:「看到對岸的選手有了好成績,甚至奪牌的時候,你會感到高興嗎?」

  我才十多歲而已,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我想了一下,點點頭,「會啊!」

  「為什麼?」

  「因為……都是華人吧,都是中國人啊。」

  我真的是這麼回答她的。

  大我兩歲的姊姊,問我這個問題,我相信在她心中同樣也有所疑惑;我該高興嗎?同樣是華人,這點沒錯,但是……一樣嗎?

  第二件事情是大概三年前吧?我已經二十多歲了,結婚了。我記得很清楚的是,我跟內人一起坐計程車,要去逛士林夜市,(隔很久沒去了XD)在那之前應該是在巴哈姆特上面看到類似本土創作對比外國的創作的論戰,好像是講日本翻譯輕小說……總之,看到本土的作品被同樣是台灣人說得評價不好,其實心裡面很難過。

  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跟內人講到身分認同的問題,(我認為現今多數人所造成的一種自卑感,跟這點身分認同很有關聯)我說:「其實我知道把上一代的仇恨延續到現在,是很愚蠢的事情,(指仇日情結)但是卻又不得不想『難道你們真的認為當日本人很好嗎?當時的台灣是被殖民的,在日本人眼裡是次等公民』……」之類的XD講得好像我對那段歷史很理解似的XD

  毫無疑問,這種衝突,是「黨國教育」造成的。

  內人是歷史系畢業的,對於日治時期,對於曾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實,她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她就對我說了一些當時日本在台治理的一些措施,一些建設,同時講到日本戰敗,必須「歸還」台灣澎湖時,人民迎接國民黨政府來台,從滿懷希望到無止盡的失落,流血衝突等等的過程。

  我當時其實不很了解,尤其是那個時候又快要下車了,我們要逛夜市!那是很開心的事情,所以我暫時把自己複雜又悲傷的心情收拾起來,我們逛夜市。

  然後,是看到《少年臺灣史》這本書裡面所提到的東西。

  它講到的內容大概是「我們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塊土地不很了解,卻對中國大陸那個跟我們關聯性並不強的省分如數家珍」。

  我嚇到了。

  這是實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赫然發現,我們國高中所教的歷史跟地理,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了解是多麼的「輕描淡寫」啊!我直到今天都還沒辦法完整的從北到南講出各個縣市的排列順序,這是真的!但是我可以從華南、華中、華北一路把現在中國大陸的省分依照順序全部背出來!

  這是教育的「功用」,它讓我們變成以中國大陸為本位思考的人,所以輕台灣,重大陸。甚至世界史、世界地理的觀念我都相對的清楚,跟我所在的這個台灣相較的話。

  我根本沒踏上過對岸,但我為什麼對他們哪個省份有什麼河流、城市這麼了解?

  黨國教育啊,黨國教育;我發現到了,這個教育在無形中把我變成了不以台灣為本位的思考方式;我們不了解故土,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沒辦法真正擁抱這塊土地。

  「我們甚至不敢大談台灣,我們是台灣人,我們台灣是很棒的地方,我們新一代的藝術、創作人利用我們的鄉土作為素材,我們從這塊土地汲取養分,我們生活在這裡!」

  我們不敢講這些事情!

  當這件事情真正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才完全了解了教育的「可怕」。我們每上一天課,我們就離這塊土地更遠一點。當然,爸媽也接受這樣的黨國教育,從根本性的把我們抽離,所以是從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開始的;我們在之前的政治事件失去許多文創人才,所以留下來的大多會去倡導他們對「故土的思念」,我們聽取這些,我們的觀念漸漸跟他們一樣,卻沒想到,其實那些歷史不是我們的先民曾經體會過的事情。

  台灣,這塊土地真正發生過的事情被遺忘了。

  所以我為什麼也有如灣生一樣的身分認同的問題?我現在了解了


讓我們回家吧!

  我們再回到最一開始講的第三個過程XD就是昨天,看過「灣生回家」的紀錄片。

  那種回到故鄉、找到故人的感覺是多麼的喜悅!我們並不如課文裡所提到的「失根的蘭花」,但是教育把我們塑造成「失根的蘭花」。

  灣生們的故事為什麼能夠感動我們?我們了解到曾發生在這裡不為人知的歷史。

  有一群在國籍上、血緣上是日本人,但骨子裡的身分認同卻紮實的建立在台灣。所以他們是真正的台灣人。

  我還記得有一次MIT臺灣誌訪問到一位在台灣犧牲奉獻了五十年的德國神職人員,(我忘了是牧師還是神父了)主持人稱讚他是「正港的台灣人」。

  沒錯,記得嗎?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所以只要認同它,就是台灣人,就是這塊土地的一份子,這就是這個社會的包容力,是我們應該引以為傲的事。

  我那個時候還不清楚為什麼聽到這句話時會莫名的感動、想哭,但我現在了解了。

  然後,我想雖然不是每一位朋友都會去看「灣生回家」這部紀錄片,也不是每個朋友都會去看這本書,但我在這邊可以提供一些連結,讓大家一窺這段「回家」的過程。
  這部片子可以看到之前曾提到的家倉多惠子女士,她在6:16提到的那段話也很讓人震撼,台灣真的是很好的一個地方,這塊土地的多樣性跟特別之處是難以被取代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夠以身為台灣人為傲?

  走過將近三十個年頭,歷經過身分認同上的掙扎,在教育與歷史的現實之間載浮載沉,經過了彷彿「異邦人」般的鄉愁,就像是在尋根,建立一個民族的自信心一樣。

  我想,我終於,「回家」了。

  我們有幸生活在承平時代,我們不用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以及與故土的分別,但是我們也經歷了黨國教育,那透過教育來將我們與這塊土地之間的連結抽離,把不屬於我們的「鄉愁」加諸在我們身上;但是先民的努力讓我們享有平等且自由的社會。我們開始自覺,開始質疑這個黨國教育的真實性,所以,我們不能夠接受那種倒退三十年的史觀再次加諸在我們年輕的學子身上。(我就是在說「課綱違調」這件事)

  我們應該要醒過來,重新檢視這塊土地發生過的事情;並且努力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教育不要重複在我們的後輩身上。

  原來,對於身分認同,對於日本治理的過程,可以不用在仇恨之間掙扎。
  原來,對於「教育」的內容,我們必須謹慎小心、詳細的去考證、辨識它;那對於思想跟價值觀的控制,打亂了我們的身分認同。

  原來,我們的故鄉,不在遠方

  我們所認定的「家」,只有一個。

  就在這裡。

33

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電影】《灣生回家》

灣生回家的作者真的很噁心

台灣旅人與灣生日本人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