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6-02-04 17:16

妳/你今天內向了嗎--內向者的力量

作者:亞蘇

  這是在FB看到熊分享按讚的時候看到的影片,我覺得應該要分享給大家。

  不過在訴說自己的心得前,我覺得應該先讓大家看看影片;這真是精采的演說。

  請看過這段影片的朋友,尤其是創作者們,想一想,是不是會覺得特別有共鳴呢?

  不見得是閱讀,因為很多很多工作都需要獨自一人的大量專注跟時間投入,包括繪畫、雕塑,或是演奏技術等練習工作;練習的時候通常是很枯燥的,必須真正喜歡這項工作或是技術的人才能投入,儘管投入這些工作的人不見得在「內向---外向」的光譜上偏向內向者的那一方,但是擁有內向者特質的人的確似乎更能勝任這樣的工作。

  不過,就如同影片中演講者所言,現在的學校、職場,包括團體生活的氛圍等等,都要求別人要合作、溝通、互相幫助、討論、協商,成員也會被要求要外向、活潑、健談……包括一些可以自己獨力完成工作。

  我特別特別要贊同的是,她詮釋「孤獨」的方式,她提到內向者、擁有內向特質的人是「需要獨處」、「需要孤獨」的!

  我曾在一位喜歡寫作的朋友的論述中看到一句話:「寫作需要忍受長期的孤獨……」
  我不贊同。

  或許,正好相反的是,寫作需要孤獨,而且我們是在「享受」孤獨。

  不單是閱讀,一個人的旅行、沉思,或是喝杯下午茶跟自己對話,內向者會花很多時間在與自己對話,思考一些問題;像我最近經常思考的問題就是:我需要投稿比賽嗎?當然這個問題已經有相對明確的答案。
  或者是更多有關於寫作劇情上的考量,經營方面的考量等等,有一些值得與大家分享的,我在之後會找機會慢慢整理出來。

  最後,還是要聲明,內向的人不是不與他人交流、合作,只是在生活或是工作時比較傾向獨立完成作業跟自己思考問題;然後,我們需要正名,內向者不能與「宅」字畫上等號啊XD內向相對於外向,也不是個與貶意沾上邊的名詞。

  請大家用思考跟創造力,慢慢開始改變這個過度注重外向、活潑的職場跟學習環境吧!

  至少讓內向者也擁有相同的舒服環境。

33

8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最近在考慮想買一台iphone或ipad來玩w

碩士班口試心得暨事前準備心得 組別2(臺灣科大 電子甲)

忘了預約發表作品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