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6-03-23 05:44

【雜文】那些年,有一種小說叫做九把刀。順便淺談華文創作

作者:煙嵐

        2007年夏天,那是一段我還無憂無慮的歲月。在那些日子裡,我先是遇見了一個含著滷蛋的青年,後遇見了一個鬍子不刮的傢伙。這兩個才華洋溢的傢伙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成為構築我青春的元素之一。身為1990年後出身的孩子,我覺得能夠一邊經歷著資訊時代的來臨,一邊見證這些人的起起落落,是一件驕傲的事。

        滷蛋周我就不多說了,十幾年前做的音樂放到現在來聽也不覺得遜色,更不用說他對樂壇帶來的影響力。現在又過了人生一大關卡,也差不多是緩下來的時候了。也許哪天會特別寫一篇她的東西吧。

        至於那個鬍子不刮的傢伙,他叫九把刀。
        兩千年初期,台灣的青年讀書市場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的傾斜,網路小說也還有不錯的市場,在PTT之類的站上有很多優秀的網路作家現在都已經成為專業寫作者(像是痞子蔡、藤井樹等)。在那個時代,輕小說能被提起的幾個名字到現在依然經典,只是數量不像現在這麼氾濫,而且書名也普遍比較短一些

        在當時的華文創作圈中,在我們那些小鬼眼中幾個有名字的作家不外乎是金庸、橘子、痞子蔡、藤井樹、蒼井空、蝴蝶、御我、水泉等。而九把刀,自然不會在這個清單上缺席。無論當今大眾對他的看法如何,他在二十一世紀的華文文壇都已有一席之地。我寫這篇文章不為幫他洗白,只是想帶那些不了解他的人用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傢伙好像感覺還是在洗白

        從我和他的相遇開始吧。

        那個夏天的某個下午我泡在金石堂,因為口袋裡只有五百塊所以只能大概買兩本書,於是我從書架上掏了「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哈棒傳奇」。挑這兩本的關係一則前者封面很酷簡介很炫,二則後者好像很好笑。我甚至沒注意到這兩本書是同一個作家寫的。

        那天回家之後,我看到了一些超脫了愛情與武俠的,華文創作的另外一種魅力。

        風華絕代的正義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用眾籌系統來殺人的全民殺手,一個是用謊言為形式風格的殺手。博客來網址,媽的現在只要兩個便當的錢,少買一本輕小說去看看這本書吧,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個系列的話。如果你真的經濟有困難的話,身為網路作家的他在網路上也有放。九把刀小說連結。這本書是一個對新讀者來說挺好的連結,沒有甚麼太令人厭惡的元素,各種角度也都很酷炫,也保留了一些九把刀當年的狂氣。
        殺手系列從第一部的短篇到第二部和第三部的雙故事,再到後面的單故事,整個系列不停地在演化,比起九把到自己其他的作品來說更有文學性。「我寫的是殺手,不是殺人」九把刀這麼說。故事中的殺手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你可以感覺到那些故事著重的點不是在殺人與否或者怎麼殺人,而是那些殺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與生活周遭的溝通。但依然可以感覺到很明顯的分鏡感(殺手系列在未分枝之前是被歸類在九把刀電影院系列的)(然而拍成電影的殺手並不好看啊啊啊啊)

        哈棒傳奇,一個很扯的書名,好幾個很扯的故事,很扯的腳色。某個程度上來說可以當成是還沒出社會而且是不良少年的一拳超人(不對,好像是一拳超人可以當成是一個有品的出社會的哈棒傳奇)。這部作品印象中是九把刀自己寫爽的,結果意外的有人氣。在裡面我是感覺不太出來有甚麼深厚的意義,不過是可以當作有趣的短篇來看。是九把刀最輕小說的一個系列吧我想,但是沒有那種刻意的感覺(我覺得輕小說無論台日或者其他都會有一種「刻意」,具體來說像是「原來這就是你幹的啊,比,克,大,摩,王」的這種感覺)(不重要啦)。

        上面這個是原版的封面。

        這兩本書擴張了我的華文閱讀視窗,不過這些並不能代表所有的九把刀。

        從兩千年開始,他已經出版了70多本書,其中只有二十本是系列作。

        他寫過愛,就是你們都很熟悉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但是你知道嗎,他也寫了關於對母親的愛、對他的狗的愛。「媽,親一下」「那些年,二哥哥很想你」,情感真摯絲毫不亞於青春愛情。

        他寫過童書,繪本「長鼻子大象小小」我覺得可以拿給我小孩看,如果我可能有的話。

        他寫過科幻,「都市恐怖病」系列至今沒有完全寫完,其中討論的社會議題有些正在慢慢成真。

        他寫過奇幻,「獵命師傳奇」在不長不短的二十集中終於收尾。其中有很多炫酷的創作方式至今依然廣為評論,我可能在下一篇會提及。

        他寫過武俠,「少林寺第八銅人」是我最喜歡的作品。把歷史元素加進故事中雖然不是甚麼新鮮事,但是在其中的畫面表現還有故事意涵卻使人不得不熱血。

        他寫過寫實,殺手系列應該歸類在這下面。殺手在他的筆下回歸到了一個基本的人,反璞歸真,無與倫比。

        他寫過超級英雄,「打噴嚏」在一拳一拳中,讓一個凡人的努力綻放光芒。

        他寫過末日,「拼命去死」給你一個永生的世界,一個絕望的世界。

        他也跟明星合作過,「後青春期的詩」,一個不讓年輕的你失望的故事。

        好多好多。不管你喜歡什麼樣的題材,你總能在他的架上找到一點甚麼。九把刀以前的夢想是畫漫畫,在大學的時候想要拍電影,然後考研究所的時候寫了一篇小說,從此走上這條神奇的道路。

        現在的他已經沒有那麼高產,個人認為是已經沒有當年的熱血以及跑去拍電影的關係。他的網誌已經幾乎一年沒有更新,連FB都不知道在PO甚麼東西。

        不過,他是九把刀啊。那個網路文學界最幸運也最努力的人,那個喜歡著陳金鋒,也跟著王建民一起一球一球投的人,那個小時候攢錢買籃球卡的人。

        他應該是最親民的作家了吧,又或許只是我的視野比較狹小。他在各種討論區多少都有出沒,也時不時的對一些社會議題發表意見。不要看他是個小說家啊,他是交大管科+東海社會研究所的傢伙啊(好像還好??)。

        然而在日前被爆出了緋聞事件,在台灣的名聲有種一蹶不振的氣勢。不過王建民都回到投手丘了,也許就等九把刀的下一步吧。

        這些年,我感覺中文創作的市場在台灣漸漸的被邊緣化,這點我相信有去書店的人都能感覺得出來。日本的輕小說開始慢慢地跟翻譯小說還有純文學等書一起被放在一進門就能看到的展台上。一些小書店就不用說了,有的書店基本就主打賣輕小說。

        要我說的話,不是中文創作實力不足,是日本的輕文化的戰鬥力太高。日本的輕小說賣的不只是故事,還有像是插圖、周邊甚至是改編動漫畫等。換句話說,台灣本土作家的作品的宣傳渠道因為本身體系的關係被侷限了。在宣傳部分以及連帶商機沒有辦法做下去的狀況下出版一本國產書的價值遠遠低於代理一個輕小說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純本土創作正在萎縮,而這樣的狀況勢必也會持續下去。那些堅持不斷創作純文學的人也相當了不起,當然那些出版社也是。至於要怎麼樣逆轉這樣的東西,我覺得挺難的,要想再看到像是「獵命師傳奇」那樣的本土連載作品也許相當的難。姑且不說有沒有人寫得出來,作者會不會寫到一半餓死也是個問題,出版社要不要出版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只能說,創作都是一種信仰,而正在看著網路作品的你我,都在祈禱。

        那些年,有一種小說叫做九把刀,一個平凡人的故事。我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凡人被推上神壇然後捧殺的情節。然而,他所成就的依然還在那個年代的讀者們的書架上,以及現在書局的書架上。那些書本沉默的告訴著我們一個凡人可以用努力創作所做到的一切一切。

---------------------------------------
        今天大概說到這裡,有甚麼想要聊的都可以說,九把刀、市場或者創作都行。以後可能會找他的書來分析吧大概,看你們的反應搂。

        這邊附一個台灣演義的連結,大家可以從22:50開始看

44

2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羽絨兔筆記》2024| 06/15

妖精與成長之時(22.5) 檢討 [寶可夢奇幻之島 三人篇]

不完全的我們—序章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