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6-05-21 00:05

文革五十周年探討展望中港台地區的自由 二

作者:yau

港澳台三地的自由問題

第一次寫到澳門,因為是個冷門題目,如果有錯請澳門版友指正。而因為記念文革關係,關於中國大陸的部分較多,再下一次才寫的。

而作為香港人有台灣巴友所缺的情報,也為了給灣灣搞清楚事情,所以香港部分分為三節。
------------------------------------------------
1 為何自由主義在大陸不受歡迎?

我想在香港和台灣大部分人一定答「是中共禁止」,那麼為何會禁止和中共如何得勢?

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禁止思考的問題,甚至一旦思考就會危及本人的既成認同的價值觀。

很簡單是中國歷史上最思想「自由」的時代,其實才是日常生活最不自由的時代,即沒有和平就沒有人權,如春秋戰國秦國以外和清末民初的台灣例外,在古代現代兩大專制統治下,反而安分的百姓不那麼辛苦。

正如沒有很多人響往原始或無政府式的自由,那兩時代的自由也不值得羨慕的,

而在四九前中國無地農民都被壓柞剝削得如同奴隸,所以中共革命軍才自稱解放軍。對於當時的大陸窮人來說是的確是被解放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由思想當推道家和墨家,可是憑值隱士和俠士弄不出現代人想要的自由。因為隱士和俠士事實上否定國家機器,忽略人需要是道德的底線,而不是道德高地。

這樣做成了在推崇忠君愛國的儒家統治的現實中,自由支流就是遁世的道家或反骨的墨家俠士。

附托於出世的人的理想只顧自己和親人,也常被說是中國在宋到明代的是一盤散沙的小農(自耕農)為主,所以並非不自由的可這種自由養成了極度自私的心態。

在清代投身反滿的志士只想破壞制度,做成了上世紀的革命和內戰,還引起了日蔻而入,甚至在得勢後清算前朝。

中國的反對派不是假裝退隱就是憤世疾俗,不是像佛陀般即使受到逼古印度諸惡王害仍教人念君恩,或基督要信徒受到古羅馬帝國禁教仍然要交稅。

如孫中山所批判中國人不是不自由而是自由太多,或香港名嘴陶傑所說中國人要的自由便是放任吧。

中國人要自由就首先要批判地繼承中國式的自由觀念。

而在港澳台三地,被自由主義佔領了媒體的統治地位,但洋化得不夠徹底,把自由當作放任,給大陸看便怕了。

台港兩地的反共和戀殖,遠不只是被外人統治太久,而是因為多本便不想在大陸居住的中國人後代,所以本來便是數群和大陸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群體。

而在港澳不存在台灣的族群對立問題,甚至所謂香港的本土派活動,反而引出了真香港本土派(即新界原居民)反撲。

在香港和台灣的社運中的實際接近新自由主義的茶黨,

其出發點主要是由下而上的改革,他們只會拿資產階級的話語為了草根階層爭取權益,結果就只好怪到族群的問頭上,變成要和新保守主義結盟。
---------------------------------------------------------------
2 香港人群與大陸間的關係

恕我避免使用「民族」或「族群」之類的詞語,因為很多人使用僅是為了政治取向,而在香港和台灣實際上變成了單純對於中國大陸的觀感的問題。

以及因為北京當局壟斷了「中國」「中華民族」等詞語的合法使用權,而其所謂的「愛國」就要「愛黨」,對於仇共的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一個滿足了香港和台灣人反共的人心中「好的中國人」,就多半只限於曾經或現在獄中的那些政治犯吧。

當然這種意義上的自由只是黑格爾式的自我認同的民族自由,在自由民主人士心中是異端的權威自由主義。

而三地的人群的分別,其實是從中國大陸移民到現居地時,對中國的觀感所做成的。而不是本人的種族和文化的所決定的:

否則我們如何解釋在大陸的廣東和福建人,為什麼沒有被普通話所消滅方言,卻是異常地擁戴中共的事實?

關於台灣的群族太多資料了,而澳門又沒族群分別,所以要補完香港人間的分別。

那麼香港人間的分別,便有:

a「新界」原居民(香港的北部和離島)的後代。

他們是在一八九七年清朝割據時反抗過英國的中國農民,還包括了自宋末時來的貴族後人,所以被殖民政府讓步和授與特權。他們深感到香港傳統是中國二千年來是的一部分,所以曾經等候中國回來接管上百年,故沒表現反共和分離意識。

由於在接管新界前後,香港人口變化不大,所以肯定這些人人數較少,現在其後代含和新來混血者有數十萬,但佔有大部分已開發土地。「真本土派」便出於此。

b 香港「老牌」居民的後代。

包括了在清末民初來港人士,市區的原居民和祖籍本土漁民。

除第二類外他們本是流動人口,曾經多次回大陸定居過,所以難以確立其身分,但始終是來港是主趨勢。他們推崇西方文化,還是香港收入最高的人群,香港的超級富翁皆出自這裡。當然還有更多始終不曾真正富起來的人,但其收入仍遠比以前大陸人多。

在一九三一年香港人口約八十五萬,之前的移民人口增加都是因為不討厭中國,但卻響往香港的繁榮和自由之故。

c 一九三一到四一年為了逃避日蔻而來港的人。

因為日佔時代的「歸鄉政策」,把非在港出世的香港人幾乎都趕回大陸,但是較認同北京政府。

四一年初日佔前夕升到一百六十萬,在四五年初日佔末期減到五十萬,四五年尾英國統計為七十五萬,這二十五萬相信是再來回港者。

估計戰時百六萬減到七十五萬間的八十五萬人,是沒再來港而不少是戰時為日蔻所殺害。

d 四九至八零來港者是為了反共。

而且喜歡向香港老牌居民靠攏,而起初來港時常被歧視,可當融入了香港後較易歧視八零年後來港者。

那些最熱衷於表現自己是「真香港人」的本土派主要出於這類,甚至不一定在港出生,也不一定是廣東人。

這類人的心理很複雜,遠不只是因為勢利才歧視之後來的人,而是因為在五十年代起,中國較嚴格限制國民出入境,即是說當時香港人也不能輕易到大陸的,需要專用一次性的「介紹信」,結果變成了大陸人單向來港。

而一旦偷渡失敗除可能溺死或被鯊魚咬死外,被解放軍救回去也得受到徵罰的如入獄和批鬥的。所以對背離大陸的心很決絕的,另外仍然有數十萬人以合法途徑來港。

所以這類人的反共心理也更強,而因為他們和其後代實際佔了香港人口逾半。

而雖然有人認為他們多是增加收入才來港,但在以前經濟本身便是政治。如所謂的黑五類`在權力鬥爭中落敗的共產黨員`肯定義本主義的人們`甚至在生產積極反被扣「走資派」帽子的人和各種真假被誣陷重罪者----

所以他們某程度都是自我放逐的政治犯般,同時也很多人移民到國外,以免在回歸後被追究偷渡的罪行。

在五零年香港人口急升到二百三十萬,到八零年更到五百萬大關了。

e 八十年代後才來港者。

這時「香港人」作為身分才正式形成,便是因為來港者大幅減少和發現偷淩客即遣返,通常只接受合法來港定居者,而香港沒有控制的權力,是大陸決定誰可以來港。

但總的人數較少(限定每日一百五十人)。

香港前四類人不喜歡這些新來者,稱為新香港人,有各種歧視性稱謂,現在叫蝗蟲以往叫綠印者或阿燦,猶其居港未達七年者,法定沒有本地人的各種權利。

不過這其實和大陸的上海人的心態相似,就是怕鄉下佬來搶奪工作,而且在大陸的城市是比香港更難取得戶籍,香港是七年而上海或北京是市政府任意的,如果不和本有戶籍者結婚,隨時住上一輩子也得不到戶籍的。

而因為來港時大陸已經開放改革,也有出入的自由,所以這些人對大陸的觀感較好,來港是為了和先來的家人團聚居多。也成為真香港人心中的一條刺,以為大陸要讓不仇共的人來取代自己。
------------------------------------------------
3 不存在的「港共」實際被被紅色資本家篡奪的稱呼

有人說過看了第一文的開頭,會以為我是港共,但我的那些給台灣以為是五毛的文,拿上百度是分分鐘被刪的。

最重要的是諷刺的是根本無「港共」這回事。

中國沒派人「接管」香港,僅有在郊外的解放軍駐防,中旅社和中聯辦沒有實權,香港政府仍然由港英時代的殖民地公務員坐正。唯有定期向北京報告,和間中有些像日前來的張德江般,大陸中央要人來看看便是。

在香港雖然回歸多年,至今在香港沒有公開的共產黨,雖然是代表了中共不會干預香港,也怕刺激港人或使公開入黨的港人成為眾矢之的,但共產黨的缺席,就是自由民主的缺失。

如果對我的話有懷疑的話,只要看九七後香港的最近二十年史就懂了:

香港「特首」都是本地人,還是由港英時的官員擔任,而且還要無人能坐滿任期,個個都是中途被港人所批得面目無光地離任。

雖然香港有官守議員和委任議員,但香港的立法會提出的種種法案和行政措施,常常被媒體批判和市民示威就放棄表決。

結果不要說為了保安的第二十三條,連禁網絡上盜版的法令,結果都有疾而終的。

而香港人所說的「港共」是什麼?

一是些和北京關係良好的本地富豪,或稱傳統的「紅色資本家」,而他們在各種招標都常被認是受到特別的「關照」,是官商勾結和利益輸送。

其次是一些民間的團體,如工聯會但這些組織的成員多是些無權力的普羅市民,卻成為了反佔中的主力,但和其對手同樣是些草根居多的。

最後是建制派的政黨,但都不是宣揚和推行社會主義的,實際上往往還是頗右的。

而對紅色資本家是要補充的。

所有本地的財團都是和北京「關係良好」的,這不過像港英時代一般,難道要刻意聲譽不佳的外國財團引狼入室才算是「公平競爭」嗎?

這也是一直所說過的「新自由主義」的思惑。

最要命的是在本地的最有錢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傳統和北京政府關係密切的,如李嘉誠等都不過是在回歸後,才被大陸所重視的,而他本人倒沒想照顧大陸,反而多次出言同時責難中港雙方,說要移民撤資算數了。而這些人通常都是四九年前來港者和其後代,可沒以什麼真香港人自居。
----------------------------------------------------------
4 香港的有自由無民主

香港雙十暴動和六七暴動後雖然也自由化了,但因為不像澳門那麼小,各派各佔山頭,沒一點民主風度的人很易被全體社會所唾棄的。

這個風度是有一些共識的,如認為現在中國不民主(包括親中派亦不否定),並發展或維持香港的高度自治,但基調是反對武裝革命的提法。

其中在政治上在四六年後來港人士和其創立的觀點,即對中共無好感,但不屑像中共一般見識地發動武裝革命,為最大的發言權和對媒體最大的影響力,並因為其帶來的資金和勞動力,甚至文化和技術的能力,成為香港最大和最團結的一群人。即所謂的民主黨和民主派人士,而名義上最大的政黨民建聯實際一盤散沙。

甚至政改最後放棄的責任,也是因為民建聯最後棄權。

可在英治時代沒有民主卻無問題,因為市民的矛頭在當知道文革的慘況後,便指向了中國大陸結果在回歸後的民主一直只限於那些,在四六年前居港人士的後代,是富人的天下。

香港人因為本來就是近代大陸移民和其後代,一直和大陸保持來往,所以不怕大陸鎮壓反常以移民撤資做威脅,有上百萬人擁有外國國籍,還有很多非華裔人士(英美印巴等)定居。

甚至即使是本土派和港獨抬頭,也沒有說要鎮壓而不了了之,倒是他們那套說詞的矛盾而沒被認同:

因為要保衛香港而拒絕大陸,豈不是會惹怒他們口中很極權的中共,結果一切平靜反證明了北京政府沒干預香港,甚至也表現出不像他們口中的極權。

事實香港人的平均GDP早在九七時便超過英國了,現在只怪給少數人獨佔了大部分財富。至今香港被外界視為世界最經濟自由的地區,甚至曾認為是避稅天堂。

但來港發展的人多本是為了發達,在港當勞工實際待遇都勝過大陸那些不受資本家控制的紅色工人。所以在香港不只不流行社會主義,連歐美式的福利制度都不受到重視。

而香港實際上沒有因為回歸喪失自由,即使佔中也沒引起流血事件,僅在起初放過催淚彈,而意外的是反佔中運動的出現,代表了香港人不是個個思覺失調,把反共文和現實混淆。

只是客觀上佔中和反佔中是雙輸,可是也是第一次中國人間和平地為不同的意見抗爭。而不像早年的雙十暴動和六七暴動的血腥收場。
--------------------------------------------
5 鮮為人研究的澳門問題

澳門因為地方和人口比香港更小,一九六六年的一二三事件後雖然自由化成功,但只是得到親中派獨佔的結果。所以政治較簡單的,唯有就是爭取民主與否的分別。

台灣對澳門很少了解,部分人甚至以為因為澳門沒有強力的反對派,而以為變成和深圳一樣的單純大陸經濟特區,把現在澳門說成是很專制的。


(這次唯一的圖是一二三和五二五事件)

以這種標準會把伊斯蘭國都當自由民主了,相反地一二三事件是澳門自由化的開始。

仇共人士說一二三事件後澳葡政府禁止國民黨在當地活動,可是當時葡萄牙本是遠比英國更反共百倍的法西斯政權,而且葡萄牙在七九年才和大陸建交,當時仍然只承認國府的,甚至在七八十年代還有人掛青天白日旗,

所以這不是那麼表面的。

實情是一二三事件其實是澳葡政府血腥鎮壓市民示威,官式公報死八人,對於作為小鎮的澳門來說形同六四事件。

不是台北而是北京為了澳門市民出聲,結果北京得到了澳門市民壓倒性的擁護,才得到澳門政府平反一二三事件,接受北京要求,趕走國民黨的官式組織,但非官式的組織仍然殘留了相當的時間。

而在一二三事件後,澳門並未有像香港般成功地肅清貪污,所以很少人懷念葡治時代,反過對於澳門人來說,中共不是代表了威脅和專制的像徵而是解放者。而在回歸後經濟發展超上了香港和深圳。

而因為澳門實在地少人少,所以沒什麼所謂的澳獨或本土派,但民主派人士相當多的,而和香港一樣常見到反共的書藉和刊物,也有其他的自由主義思想,變成了單純的建制派和民主派兩黨制。

以為得到中央撐腰,建制派曾一度風光的,可是因為沒根本解決貧富懸殊和貪腐問題,多次引發了社運的。每當勞動節時常有大批下層市民示威的。

而澳特首卻試圖為自己等九位最高級的官員大幅增加福利和保障免被起訴,結果在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二萬澳門人示威包圍了政府總部,結果只好放棄改立新法。

可算是澳門繼一二三事件後社運的最大成就,可是沒什麼記念活動,有人說是因為大陸禁止記念,但對於勝利者的澳門人來說是無必要刻記著。
---------------------------------------------------------
6 台灣的自由民主的發展

在清代或日佔時代沒什麼自由可言,早年的羅漢腳不允帶同家人來台,創造的產業都被清朝貴族沒收,形同農奴般的地位。

而國民黨在台灣的成功其實多少是因為日本在鎮壓了抗日時,把地主都繳械了,所以三五七減租得以順利,而不會像在大陸時的二五減租失敗,也不需要像中共的土改出動軍隊和動員農民和地主惡戰才成事。

這個鮮為人知的問題產生的詭異的發展,便是日佔時代的下層農民,不那麼怕中國人地主,而日本的統治當局沒深入民間的徹底控制,反而國民黨來台後才受到直接的壓逼。故可說台灣農民的日常生活自由是被國府強行賜與的,也做成了本省籍的富人在起初勢力不大,還給外省籍人壟斷了政府的工作。
 
從歐美人角度驟看似和香港人一樣是有自由無民主,但外省籍人士,即使是下層人員生活的保障和機遇,仍然遠比其他原有族群(原住民`本省籍`客家籍)同收入者為優。

所以在解嚴前的台灣驟看和香港一樣是一種市場導向的非民主政體,實際不是像香港的自由貿易和競爭,而是有強力外匯管制和嚴格控制勞工的官僚資本主義社會。

而在族群間的對立實際上是階級對立的掩護物,因為對於勞工運動的長期抑制和對社會主義的抹黑,使得下層外省籍人士以借族群對立爭取階級利益。

和實際澳獨無市場,港獨也是少數不同,台灣人一直武力拒統,不計標準中華民國的地圖比中華人民共和國還大,實際台灣是有一個真正國家的所有一切元素和條件,如中央政府和軍隊,甚至大部分的資源都可以自給,差的只是大陸和國際社會不接受。

台灣常被大陸人指責解嚴後內心仍然戒嚴,請息怒:台式民主不過是篩選式民主,台灣禁共產黨直到二零一零年,現在台灣土產的新台共仍然無法以台共黨的名義參選。

台灣戒嚴或冷戰時代雖然政治上白色恐怖,曾但享受了冷戰時代的美國有核部隊直接駐防,和大量的投資經濟繁榮,所以也有人懷念當時的,故不少人仍然和大陸在冷戰中。

直到習馬會才有較多台灣人勉強接受冷戰結束。

何況實際國府佔領地還包括了馬關條約中,日本獲得的金馬地區和部分南海島嶼。

台灣人想要的自由是比港澳大得多,就是獨立建國的自由,這點有些像大陸人認為中國人的自由,就要國防外交自主而和蘇聯決裂一般。

這個屬於集體權利問題,也是政治學較頭痛的題目,如果得不償失的話就危險了,可台灣也看在大陸早就實際停止對已軍事行動上,敢走得遠一些。

台灣的民主和武力拒統,絕不像港獨或香港本土化運動般,只是在回歸後不滿才出現的,而是因為他們有真正的實力和條件。

結果和對大陸關係,變成了台灣解嚴後政治最重要議題,可是兩黨輪替兩次萬變不離其宗就是拒統可沒人敢直接說改國號,只差國民黨假裝談判實際要和大陸正常貿易,民進黨想要大陸開高價些。

最後想說到台灣的貪腐,當有人指自由民主無法制約貪腐時,居然有人以「只能貪四年和下台後不能貪」,我真的給笑破了肚皮,原來台灣人不知道大陸也只是五年任期,連任一屆和下台後無權的。

的確很多人不知道大陸現時的規則,反正只懂得是共產黨就是敵人,下文便會談到這問題。
------------------------------------------------------
下次是中國文革

因為在仇共和崇美的港台語境中,很易和其跟法西斯主義聯想在一起。

但真的懂的人才知道,當時很多歐美人推崇文革,因為它才接近歐美的民主自由,只是有自由和民主中最黑暗一面的,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和長衭漢般的色彩,就是真正的「紅色恐怖」,而不是蘇聯肅反的偽紅色恐怖。

2

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日誌】很可愛喔

日記0514

【日誌】很潮的戰鬥方式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