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6-06-02 23:24

場外小故事-國文最沒用嗎?

作者:Absinthe

古代國文美學適可而止就好,但我不認為現在的文言文會太超過,已經從四十篇刪成三十篇了,而且教育部的大人們絕不是傻瓜,這些文章除了文字優美、技巧特殊高明、和一堆不合時宜的用語讀音之外,每篇都至少有一個重要的道理,不一定是做人的道理,也有很多如何超越生死的想法。各位一定想過活著的意義使什麼?或是我們終有一日會死。我們應該感到悲傷?我們怎麼樣才能活得有價值不辜負此生?怎麼樣才能保留自己曾存在的事實?這些都能從者些文章中找到解答,而且不只一種解答,你可以參考你喜歡的、認同的來效法,或是自己融合出新的價值觀。

古人把自己人生的心得留了下來,而後人也認為很有用、很有道理才繼續抄錄、保存,教導後代。我認為你在了解每篇其中意義之前,就先否定他們沒用,也未免太狂妄了?

一味地崇洋媚外可不是好事,你的心若排斥古文,產生了偏執,你的確定面對他國文學價值不好的部分,能夠不被影響?

當然,我認為讀現代文學是有必要的,而且這也是現在教育部做不好的地方。國文的發展已經徹底停滯了,這是非常糟糕的,停滯的文學最終只會像明清八股文那樣使思想僵化。我們應該教導學習現代文學、小說、新詩、方言文學,甚至是打破以往傳統,發明出新的創作方式,誰規定作文非得要有什麼格式?把文字排列成一幅圖畫不也很有趣?為什麼作文一定要起承轉合敘事抒情論說?難道不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文章風格嗎?像辯論般單純質問的方式來寫作、像演講般生動的方式來寫作、像Discovery那樣介紹生物小故事的方式寫作、像講童話故事那樣的方式寫作。有什麼必要限制我們的創作方式?現在大考公布的「佳作」根本和死的文章一樣,雖然用詞很華美、有舉名言例句、有舉古人例證、有起承轉合、結尾都是漂亮的廢話,這些作文格式真的都差不多,然而這樣的東西才叫做好的文章嗎?我們沒事會喜歡看這麼死的東西嗎?還是我們會喜歡看小說?看報章雜誌上尚堅持創新寫作的小品文?連三十篇古人,都沒有人寫成這樣老死板的東西。

國文不是垃圾,但不懂得突破、嘗試、接受新點子的人才是真的垃圾。

2

2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公告】2024年6月公告

Ⓩ★覺得被愛的時刻!(*´▽`*)

第一次編撰政府教育影片的青史:中華第一教育影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