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6-07-20 12:48

【書評】特殊經典作品,《萊柏維茲的讚歌》

作者:大理石



書名:《萊柏維茲的讚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 ,1959)
作者:小沃特.米勒(Walter M. miller Jr.)
譯者:俞建青
出版社:貓頭鷹(2012)


根據摺頁所言,《萊柏維茲的讚歌》是寫過無數短篇的小沃特.米勒唯一一部的長篇創作。不但是唯一、也是他作家生涯中最後一部作品,這樣戲劇化的發展不免讓這本經典讀物更多了層神祕色彩。

本作成書於1959年,當年諸多創作都壟罩在冷戰與核子武器的陰霾下,一如艾西莫夫在帝國系列中對輻射污染的假設,一觸即發的威脅與緊繃的國際情勢促使了一篇篇悲觀又詭譎的科幻經典誕生。毫無疑問地,《讚歌》一書絕對是科幻文學史上的重要創作之一,不光是因為它精準且熟嫻的寫作功夫與令人讚嘆的選題應用,如此充滿啟示錄氣氛與正面宗教觀的科幻創作在科幻文學史上恐怕也是罕見之物。

其實不如這麼想,科幻的原始本質本來就很難容許宗教崇拜的存在,要不抱持著否定態度、要不就是將其科學與政治化、甚至冷處理,崇拜未知之物本身就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放在科幻小說中更容易模糊焦點,最後"宗教"不是集權的藉口、就是一個丑角。甚至是著力於談論人類與社會的勒瑰恩也無法不這麼作,她在《黑暗的左手》展現的格森文化時常表述格森人的宗教觀,但這份宗教不是對神祇的敬拜,而是針對存在的深思與自省。

只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這是本十足老派、強烈致敬宗教歷史的小說,總之,無論如何,會以基督教宗教觀探討於人性及道德議題的科幻上的本來就是少數,如《讚歌》這樣在質疑與信仰之間強烈拉鋸、卻又止步於批判的作品更是少數中的異類。我想這本書有意將自身歸類在一種歷史紀錄而非觀點闡述,所以故事中的角色都是歷史,人類的歷史、信仰的歷史,一切立場都將化為塵埃。


書中分了三大章節,每節皆代表了一個時代,其實以形式來講,不如說本書是三個有共通主軸的中篇組合而成的故事集更為恰當。故事中的人物生死無常,唯有一位自稱因詛咒而活了千年的猶太人貫穿全文,伴隨在歷任修道院院長身旁與每一段文明復位的關鍵時刻。

誠如前段所談論到的特色,《讚歌》本身就像是一份基督教體系的戲仿,米勒選用修道院與基督教信仰作為核心,描述一群宗教人士如何在經歷毀滅的世界中致力於保存人類的文化知識,正如中世紀時羅馬公教建立了教育與知識系統,作者或許便以此為靈感,在末日後的未來再次將保存知識的重任交還給了宗教本身。本故事的中心思想很單純,那些宗教人士要做的就是延續人類文化,為了達到目的,他們不惜犧牲自我、化為烈士──這是上帝賦予的任務,書中的角色則不斷地尋求解答,面對命運、面對反覆的錯誤與人性的辯證,他們充滿痛苦與恐懼,卻在信仰中走過苦難。

然而作者絕對不是要讚揚宗教,那太膚淺了,米勒所做的只是假設羅馬公教熬過了這場災難,並再次執行它本身就具有的功能。對比歷史上羅馬公教在知識普及率與被認同率極度低落的中世紀一肩扛起保存知識的大任,一如艾可在《玫瑰的名字》描寫的修道院圖書館,就算是非屬教義容許的書籍,他們也同樣保存了下來,至於《讚歌》當然沒有所謂的異端不異端的問題,人類文明就是一切,在文明毀滅的當下,萊柏維茲修道院要做的就是將文明的殘章斷簡全數搜齊,並寄望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人類度過黑暗時代。

在設定與安排上,米勒可說是卯足了全力在安排每個人物的身分與劇情任務,並且實在地引經據典,也不愧對他以宗教為題材寫出了這本書。不過,就算讀者們對典故不甚熟悉也沒關係,畢竟米勒想表達的觀點十分簡單易懂,再加上悲劇色彩引發的猛烈張力、多層次的劇情刻劃,盡管乍看之下好像只是本難啃的文學作品,實質上它卻是本深入淺出的時代經典。


倒是這本書到底將信仰歸類在什麼樣的位置?

要說《讚歌》談論的信仰,其實單純的就是一種支撐文化的中性力量,他們(至少是萊柏維茲修道院)的目的在於保存上帝子民搖搖欲墜的知識碎片。在故事中,最初創立修道院的是一位科學家,而能讓人肯定的是,這位科學家無非是把修道院當作一個知識庇護所而非真正信仰上帝的存在,但年代一久,最初的科學家也成了宗教聖人,聖人萊柏維茲最初的動機已不可靠,最終也化為宗教的一環。

它是工具,無論是上帝保護人類的工具、還是人類保護文明的工具都一樣,這股道德勢力是人類安定心靈的支柱,本書的萊柏維茲修道院更是拯救文化的終極寶庫。而在這之中又帶有一點時代的愚昧、一點進步的突破,直到最後修道院成功地保住了人類的過往殘跡,但接下來這股力量必須被使用,宗教也不得不退居後位,讓政治、社會再次成為它的主人。

老實說,我覺得這種純良性質的宗教要素真的是無比清新、甚至有點讓人感到驚喜,畢竟要是放在當代創作來看的話,後末日的宗教肯定也只能拿到迷信這個牌子、最多就是引發政教合一的邪魔歪道。但娛樂性就是這麼回事,大夥都知道基督體系(或任何一個信仰)在歷史上都做了不少蠢事與善舉,然而有一顆邪心的假聖人總是比真正的聖人要有爆點,搞不好寫了後者還會被嫌太偽善也說不定。

不過米勒倒也沒真的創造出一個聖人,他筆下的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優缺。其強烈又富有人情味的互動是這本書的一大特點,而冷酷無情、死不得其所的缺憾更令人玩味,可是另一方面,陌生之死雖是恐懼,見證與完成使命卻使得肉體之死化為微不足道的過程。

最後,強烈推薦諸位喜愛科幻小說的朋友觀賞本書!


註:本書封面為HarperCollins出版社2006年出版時的版本,封面畫家為John Picacio。

8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老人黨與革命社》〈05.大拆解!〉卷八

【心得】天獄囚徒/天獄囚徒

【二創同人小説】假面騎士True Revice---【賭上性命的英雄】 - 第六十九章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