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09-03-28 01:07

【人物】三國最強的弓箭部隊 - 麴義

作者:又回歸人間的老骨灰

 
麴義

《三國誌》對麴義記載頗為不詳,《英雄記》載:

「(麴)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

可見他是西涼麴氏成員,是漢末天下大亂初期為數不多的作戰力強的部隊之一。

==========================================

而要說麴義在袁紹軍中的地位,必先從袁紹在冀州起家時說起。

《英雄記》初平元年(190年)載:

「袁紹之在勃海,(韓)馥恐其興兵,遣數部從事守之,不得動搖。」

後來韓馥欲讓冀州時,沮授等人曾諫:

「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欲以州與之?」

(見《後漢書*袁紹傳》,《三國誌*紹傳》亦有同語,不過是治中李歷等人說的了)。

可見當時袁紹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窘境,和劉備在新野是一個鳥樣,
不過由於橋瑁移書,號召起兵討董,「方聽紹舉兵」,
紹以名重為盟主,馥「意猶深疑於紹,每貶節軍糧,欲使離散。」
然而到「明年,馥將麴義反畔。」袁紹時來運轉了。

史載:「馥與(義)戰失利。」

在北方,韓馥支持劉虞,其軍又為公孫瓚敗於安平,後者引兵入冀州,膽小無能的韓馥,
南有董卓,北有公孫,內有麴義,都打不過,東有袁紹等「好朋友」時刻關懷,
懷不自安,自忖無力對付,只好引咎辭職,通電易幟,
袁紹終於靠一哄二騙三威脅的辦法在冀州坐了下來,麴義在此中功不可沒。 

=========================================

接下來是定四州,袁紹最大對手是公孫瓚了。

我們來看看公孫瓚的實力,公孫的智力低下,但文才、武勇尚佳,
在漢末諸雄中是個人物,自塞下空亭戰鮮卑突騎名聲大噪後,
於中平五年(188年)督烏桓突騎敗張純於薊中,年底復大破之於石門。

《後漢書*瓚傳》載:

瓚職統戎馬,連接邊寇。
每聞有警,輒厲色憤怒,如赴仇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戰。
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從致使「虜識瓚聲,憚其勇,莫敢抗犯。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
及畫作瓚形,馳騎射之,中者或稱萬歲。虜自此之後,遂遠竄塞外。」

初平二年(191年),大破三十萬青徐黃巾於東光,威名大震。

在與劉虞分裂後,因弟公孫越為袁紹集團周昂部所殺(一說昂弟周昕),
於是怒紹,兵屯磐河,舉兵攻紹,紹不能勝。

當是時
「冀州長吏無不望風響應,開門受之」(《英雄記》)
「冀州諸城悉畔從瓚」(《後漢書*瓚傳》)
「冀州諸城無不望風響應」(《後漢書*紹傳》)

袁紹的日子比喪了兗州的曹操並不好過多少,

「紹懼,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綬授瓚從弟范,遣之郡,欲以相結。」

但公孫氏兄弟不吃這一套,范到郡領勃海兵助瓚。

在這緊要關頭,麴義又出現了,《英雄記》詳細記載界橋之戰:

…合戰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為方陳,騎馬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
 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

…對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

…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
 義兵皆伏盾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
 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
 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義追至界僑,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

…(紹本營少兵)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

…會麴義來迎,乃散去。

 可見公孫瓚軍的耐戰能力和麴義的勇猛善戰,袁紹的老命也賴麴義得以存活。

陳壽《三國誌》記載簡略,只說:「麴義先登與瓚戰,生禽綱。」 

界橋戰後,公孫瓚實力尚存,初平三年,袁紹復破瓚於龍湊,
但後遣崔巨業將兵數萬久攻故安不下,退軍南還,
被公孫瓚將騎三萬追擊於巨馬水,大敗,
瓚部田楷又佔據齊地,有捲土重來之勢。

《三國誌*瓚傳》載在劉虞余部閻柔、鮮於輔潞北之戰破殺瓚部鄒丹後,

「袁紹又遣麴義及(劉)虞子和將兵與鮮於輔合擊瓚,瓚軍數敗,乃走還易京固守。」

《後漢書*瓚傳》也載(烏桓峭王)與麴義合兵十萬共攻瓚。

興平二年(195年)破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級,瓚遂保易京。

麴義簡直就是公孫瓚這位白馬梟雄的剋星和噩夢,把他最後的一點雄心也給打沒了。    

麴義為袁紹從發家到致富輔平了道路,在袁紹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袁紹在後來與公孫瓚書中也說:「(麴義部隊)孤之前行。」是他的急先鋒和主力。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麴義功高蓋主,加上不懂范張之術,下場也是可預料到的。

《後漢書*紹傳》載

建安四年(199年)
袁紹平定黑山諸寨,兵圍易京,大事無憂後,說:

「麴義自恃有功,驕縱不軌,紹召殺之,而並其眾。」

主人被誘殺,但麴義余部不肯就範,袁紹於是「遂住大軍,分兵撲蕩。」
把大敵公孫瓚扔在一邊,因為此時他的最大心患就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了。

PS:麴義的部隊,是三國唯一有詳細記載用弓箭部隊為主力的作戰部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收集而來。 

1

5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尼特日記 163-十六夜的春秋大夢

【H-Game推薦系列】三國志侵略版 / 腥空幻想 / 斗羅之小舞歸來

尼特日記 165-仙杜瑞拉的書架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