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7-03-19 18:43

【寫作向】有關戰鬥文的描寫一點淺見(新增魔法戰鬥)

作者:+9神聖騎士卡

收到可洛依(๑• . •๑)的詢問,有關戰鬥的部分要怎麼寫,能夠被問也是一種肯定,我會盡可能的試著分享看看,獻醜了。

戰鬥文的描寫一點淺見:

寫文就是要讓讀者能在腦中建構畫面,讓你寫的故事在他們腦海中一幕幕上演。所以戰鬥過程如何能在觀眾腦袋中上演?

+=+=+=+=+=+=+=+=+=
戰鬥需要描寫到多詳細?
+=+=+=+=+=+=+=+=+=

首先我找了一小段,太極拳的動作解析範例:

〈一〉起 勢1. 垂手立正2. 向左開步3. 兩手平提4. 曲膝下按
〈二〉左右野馬分鬃1. 微向右轉2. 丁步右抱3. 微向左轉開步4. 弓步左分
5. 後坐撇腳6. 丁步左抱7. 微向右轉開步8. 弓步右分
9. 後坐撇腳10.丁步右抱11.微向左轉開步12.弓步左分

好的,光是野馬分鬃這一式,大家看了能跟著打看看嗎?不可能吧。光是去解析每一個動作的文字就讓讀者腦神經快死光光了。

何況能想像岀畫面嗎?單個單個來看是可以的,例如「丁步左抱」讀者可以腦補出腳踩成丁字,手不知道在抱什麼。「弓步右分」這種沒看動作示範的話,根本也不會知道在分什麼。

所以光是「詳細的解說動作構成」,我認為是在描寫戰鬥時會容易失敗的地方,因為你若描述得鉅細靡遺,一招一式之間需要花太多時間理解,戰鬥一整篇打下來,誰受得了,讀者恐怕會快速跳過,直接看誰贏。

那到底該如何描述戰鬥過程呢?

兩個俗字概括之-「腦補」,讓讀者可以腦補就行了。

我們來玩一段範例。

「洛依緩緩走向他,用木棒往他的後腦敲下去,一棒擊昏。」

是不是有畫面了?你們都能自行腦補出來吧?可是不會有人問說,他這棒子是從哪揮,何方角度、何種力道?每個人腦中想像的一定略有不同,但是不會互相參照,因為最重要的是那傢伙被敲昏了,知道結果行了,讀者就會想像岀,大概是何種力道可以把人敲昏,而木棒的行徑路線,則由大多數人都喜歡看的動漫、電視、電影腦補出來,直上而下的揮棒。

這是一個簡單的範例,因為木棒敲頭非常容易想像。
用一個比較偏門的兵器

「洛依手持鎖鍊,往他臉上抽。」

這也可以有畫面,不過比起木棒,讀者想像起來應該版本更多了。

「洛依手中鎖鍊甩出,揚手一抖,鍊如長鞭往他臉上抽。」

這裡我用「甩」、「抖」、「長鞭」來加強描述畫面,甩這個字眼能讓人聯想軟物,抖的動作有一種一收一緊,放力的過程,長鞭更是直白了,我多寫了一樣武器的特質還讓讀者想像。
因為讀者接收文字的訊息,與個人經歷極有關連,描述得越多,也許更加不利想像,因為你寫得越多,越容易碰到讀者沒有接觸的經驗。而我認為戰鬥過程本身是一個緊湊的過程,不應該花大量篇幅描述出招過程,讀者想要的是經歷感受、然後關注結果。

+=+=+=+=+=+=+=
戰鬥中該加內心戲?
+=+=+=+=+=+=+=

然而我認為戰鬥中除了動作表現,人物的心理也必須重視,例如上面那段例子,我們再讓洛依演出一下。

「洛依緩緩走向他,用木棒往他的後腦敲下去,一棒擊昏。洛依的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看起來是迫不得已。

「洛依緩緩走向他,用木棒往他的後腦敲下去,一棒擊昏。洛依將木棒隨手一扔,把門打開。」
看起來非常老練。

我想這個大部分的作者都不會忘記才對,雖然是在戰鬥過程,但是透過一些小動作,我們仍能繼續認識這個角色,或是強化他的特點。

然而有許多作者會在戰鬥過程中加入內心戲的部分,例如:我心想:「洋人鬼王會從哪攻過來呢?聽說他是左撇子,等會應該會從左邊進攻……」

洋人鬼王舉劍衝來,劍一抬手,由左至右揮砍下來。

我心道:「果然!」

一如意料,我立刻舉劍檔架。

洋人鬼王這一劍被擋下,右手突然掏出一把短匕首刺來。

我大吃一驚,暗付:「什麼?竟然還有後手,沒想到!」

我趕緊探手一抓,抓住他的手腕不讓他刺中我,但是洋人鬼王的力氣比我大多了。

心驚:「好強的力道……」

匕首的寒尖一吋吋往我腹部逼近。

………

不太會描寫,感覺怎麼寫出來還是很正常?(笑)在戰鬥的發生之前,對峙中、的確可以鋪排一些內心戲,但我想說的是,不要每一個動作都要加段內心戲,戰鬥節奏都被拖慢了,各位試看看如果把這些內心戲的部分去掉效果如何?

我心想:「洋人鬼王會從哪攻過來呢?聽說他是左撇子,等會應該會從左邊進攻……」

洋人鬼王舉劍衝來,劍一抬手,由左至右揮砍下來,一如意料,我立刻舉劍檔架。

洋人鬼王這一劍被擋下,右手突然掏出一把短匕首刺來。

我趕緊探手一抓,抓住他的手腕不讓他刺中我,但是洋人鬼王的力氣比我大多了,匕首的寒尖一吋吋往我腹部逼近。

我心驚:「好強的力道……」

這樣是不是看起來比較刺激一點?整個畫面連貫得不能讓人喘息,即使再看一次我也是有這種感覺。

在戰鬥發生中不要隨意打斷,對峙中,比拼力氣等等過程中則可以適度加入,君不見電影、動漫當中,都是劍架在一起的時候還能聊天對吧?(笑)



+=+=+=+=+
快慢與動靜
+=+=+=+=+


再來我認為戰鬥有分快慢輕重,就像打格鬥遊戲有輕手輕腳、重手重腳的分別。

輕:靈、快、眼花繚亂、五光十色……總之就是快。

重:力道描寫,蓄力、放力……破壞的效果。

「小刀將手中長劍疾刺,白光一閃,劍尖抖動,籠罩小蝸全身,劍影似從四面八方攻來。」

「疾」、「閃」這兩個字強化了快速的效果,「籠罩全身、四面八方」則是讓人眼花繚亂。

「馬步穩紮,氣沈丹田。小蝸全神貫注於一擊。緊握刀柄,一聲大喝:『破!』,揮刀直擊。」「小蝸腳下樓地板崩裂,小刀被逼退數尺,手中長劍赫然斷成兩截。」

這段節奏就緩慢了,因為慢招需要蓄力,讀者能在你鋪陳的蓄力文字之間,知道他即將要出手,會有所期待,所以出手後破壞的效果一定要描寫出來。

也許刀劍對決太過古風,那麼來段現代感重一點的。

「小蝸左腳支地,右腳一個迴旋起跳,一落地立刻再度迴旋起跳,給牠一個很狠的兩段迴旋踢,即使雙手護臉,功夫熊貓仍被他踢飛出去。」

用了兩個迴旋積累讀者蓄力的感受,然後這種「重腳」的效果一定要清楚描寫,才能顯出破壞力。

所有的戰鬥在快慢輕重之間交錯,寫起來就會比較精彩,讀者有快速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感受,也有蓄力一擊的期待。當然也會有以快打快、或彼此蓄力一擊的對決,那是不同的感受。作者可以自行鋪排。

以上是快慢,而動與靜之間,需要的是戰鬥前的鋪陳。
有時候靜止的、未爆發的戰鬥更讓人膽戰心驚。這些情緒可以累積到真正的戰鬥爆發,讓精彩度更增加。

而側面描寫通常是最好用的辦法。自己說自己很強,不如讓別人來說,在此容我引用一下自己的小說片段偷懶一下。

山姆是皇家衛隊的兵團教練,武術專精,退役時已是一名認證的高階修練者,由於教學經驗豐富,被國王直接任命到貴族學校擔任劍術老師。

        回想起那一刻,只有他自己明白,剛才面對那名男子時,感到直接的危險氣息。

        彷彿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危險的魔獸,雙眼銳利,隨時擇人而噬。出於本能,山姆在步伐、行動間展露了防衛姿態,但是不管怎麼移動,山姆感到自己在他面前全身都是破綻,雙腳如墜深淵,要是張嘴講話一定牙齒打顫。強忍住想逃跑的心情,將崔西勸離後,只想趕快離開。

這段描述中戰鬥並未真實爆發,但是山姆本人得到的實力肯定、職位,都能間接的影響讀者對他描述的危險男子有直觀感受,那麼之後在看該男出手的時候,一定會非常期待。這就是一種靜態的積累。

+=+=+=+=+=+=
槍戰
+=+=+=+=+=+=



至於熱兵器的戰鬥-槍戰。則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大部分作者描寫的戰鬥,幾乎都是冷兵器,因為說實在,槍戰剝奪了戰鬥的樂趣。

我試著解釋,槍戰是一種非常快的戰鬥,槍枝的威力決定只要子彈出膛,非死即傷,沒有可以檔架、變招、還招的過程。所以槍枝戰鬥的描寫,變成從站位的安排、行進的路線、對峙的過程和戰術的事前推演,成為累積張力的描寫重點。

陷阱或友軍的支援與否、各種天災人禍等意外,則演化出精彩度。



「碰!」我一腳將門踹開,在正門的歹徒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先對他開了兩槍,接著我轉向左邊,解決另一個敵人,正門右邊的沙發還有一個人,被後面進門的麥克的散彈槍解決掉。但是在那個人倒下的地方,後面有一扇建築藍圖中沒顯示的房門。

戰鬥已經打響,此時裡面不管有什麼,都知道我們來了。

我掏出震撼彈,向麥克點頭示意,他「轟!」的一聲將門鎖轟爛。一腳踹了過去,然而這破門顯然不只一道鎖,竟無法踢開,我手中的震撼彈也扔不進去。

房內槍聲大作,麥克的腿突然噴出血花,我立刻壓低身體,拖著倒地的他離開門口。

他忍著疼痛還向我笑說:「這下糗了。」

+=+=+=+=+=+=+==
補充:魔法元素的戰鬥
+=+=+=+=+=+=+==



關於魔法的戰鬥,雖然每個故事不同,但在普遍設定上,魔法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由於魔法的設定雖非千篇一律,但是在大量的使用下,大家受到很多魔法作品的影響,通常也會默認某一些設定,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對魔法的想像。

對我來說法術、元素的戰鬥也是有快慢之分能夠套用:

1.速攻魔法:能不必念咒施展的法術,或者某種天分而不用念咒,迅擊快速制服敵人,眼花撩亂,偶爾還能有出其不意的「笑果」。

例:一群士兵攻了上來,幻羽掏出魔杖,一串魔法飛彈打出去,事先連徵兆都沒有,無屬性的魔法飛彈一通亂炸,煙塵散去只剩下一地哀嚎的士兵。
後方摸出一人鬼鬼祟祟,自以為沒被發現,持刀往幻羽背後靠近,幻羽頭也不回,魔杖一點。「碰!」一陣煙過去,士兵不見蹤影,對方所站的位置出現一隻小雞。

2.強力魔法:一定要滿足先決條件的魔法,不論是念咒、還是儀式,這種緩慢的過程換來讀者的期待積累,感覺即將要出大招,很想看看花了那麼多時間準備的魔法,效果如何誇張。

例:洛依看著前方混亂的戰局,口中喃喃念起了咒語,聚集的大量魔力,簡直像個燈泡般吸引魔獸,使牠們攻擊得更加瘋狂。

小蝸大喊:「繼續念!我們會保護妳!」提著刀盾帶領一票死忠士兵前往抵擋。

隨著咒語漸漸完成,天空中慢慢聚集了大量的烏雲,不時有雷光竄出。

前面的士兵死傷慘重,根本抵擋不住魔獸的瘋狂進攻。小蝸滿臉都是魔獸和同伴血液,沒時間擦去,邊對著剩下的士兵大喊:「不能讓牠們過來,一定要擋住!」

「我們要相信洛依!」

洛依終於睜大眼睛,高舉魔杖……

這下應該會比較期待洛依會施展什麼法術解救大家。
同樣的也可以利用讀者的期待造出反效果。

例:
前面的士兵死傷慘重,根本抵擋不住魔獸的瘋狂進攻。小蝸滿臉都是魔獸和同伴血液,沒時間擦去,邊對著剩下的士兵大喊:「不能讓牠們過來,一定要擋住!」

「我們要相信洛依!」

花了許多時間繪製,洛依終於將法陣完成,魔杖一插,灌注全身的魔力,整個魔法陣閃閃發光,爆出刺眼的光芒。

「碰!」魔法陣發出爆炸聲,煙塵消散後,陣眼的位置出現一隻倉鼠!

+=+=+=+=+=+=

以上是我將魔法效果套用在前述的「戰鬥的快慢」,所以同樣的可以有迅捷的精彩,和蓄力的爆發展現。

由於魔法是真實世界不存在的戰鬥,所以戰鬥細節關係到很多設定,這些都是作者說了算。
例如元素的相生相剋、各種魔法等級、魔法師實力等級的配置,魔法戰鬥就在作者設定的規則、強度裡面玩出變化。

魔法類型的戰鬥,因為節奏不快,很少看見以快打快的魔法大戰,通常會有「你一招」、「我一招」的法術對抗情節,通常也有比較多的機會能描述角色內心

3.魔法世界的某些特例:
如果能擁有速攻又強力的魔法,又快又強,通常是大神等級才使得出來,讓這種角色有如開外掛一樣,換到武俠風格的話,就變成「這個人的劍既快又強勁霸道。」

在描寫上這樣的角色戰鬥輕鬆,大神的法術、大俠的劍法通常就是藐視、碾壓一切,更多需要描寫的可能是角色的態度,對他來說其實這不能算是戰鬥了。

而如果要繼續經營這種角色,還要引發戰鬥的話,很容易顯得沒有挑戰,在碰到的對手方面一定要小心處理,避免出現「前後強度不一」、或「主角突然弱化」等不合理的地方,這點不管是何種類型的戰鬥故事都要注意的。



魔法世界的戰鬥中還有一些特例,不過不見得每個作者都有這種設定,某種封印、或事先刻寫好的魔法捲軸一類。由於這些東西不是常規能理解的,作者最好能稍微解釋一下,例如用料多麼高級、昂貴,封印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費了多少犧牲等等。

這些描述是為了增加讀者對這樣物品的威力與期待,如果作者認為不需要解釋,直接釋放一個強力封印或者魔法捲軸,那麼就要從效果面來展現,例如引發了多大的爆炸、或者發動了九天雷劫之類的,這樣也能先有驚艷的效果。

然而後面最好有解釋,讓讀者認為這樣的效果是合理的,否則容易有「憑什麼隨手就拿出神器」破解僵局的怪異感覺。

4.能與魔法抗衡的傢伙們:
由於魔法的設定強大,一般的人根本無力對抗,即使武功高強也會非常受制,以致於很多作品裡面必須要出現能抗衡的目標,避免魔法師太強沒有對手,魔法師與之戰鬥會精彩的對象通常是:

1.能使用「鬥氣」或其他類似「氣功」類的能力抗衡的武者。
2.能使用魔法、或者有著抵抗魔法強橫肉體的生物:龍、惡魔之類。
3.法師之間的對決。

這些對象引發的戰鬥同樣脫離不了大招小招、快招慢招的範疇。
+=+=+=+=+=+=+=+=+=+==

最近有很多用槍打魔法師的作品(笑)
不管是氣功啦、念力、魔力、念動力……等等的設定,還有一些介於超自然與魔法、科學之間的戰鬥作品,其實將之視為「角色能用來戰鬥的能力」可以概括,不需要特意分門別類。



+=+=+=+=+=+=+=+=+=+=
因為戰鬥的是人,不管什麼類型的戰鬥,戰鬥是一齣戲、是舞台,演戲的還是角色。

一個好的故事可以有很爛的戰鬥,但是一個很棒的戰鬥救不了一個爛故事。

不管他們擁有的是什麼能力,是能毀滅世界的大能,還是一個力量弱小的角色,內心的變化才是能牽動讀者、最好看的部分。



戰鬥從未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為何戰鬥、帶著什麼心情戰鬥?這些都是增加戰鬥精彩度不可少的設定。因為戰鬥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隨時會喪命,究竟為了什麼才能賭上性命去戰鬥?

戰鬥由人引發,由人進行,人會戰鬥的理由不外乎:發洩慾望、復仇求存、公理正義。

一個有過往經歷、未來願景、前後背景、原因相符的角色,戰鬥起來才能有血有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就是如此,衝突才會如此精彩。」

而戰鬥是一個過程,一場精彩的戰鬥一定要讓角色展現其內心情緒,給他更多戲份。也許不必說話,不用放內心戲,但是更多的動作、一個糾結、一個取捨、表情描寫,會讓這個角色在戰鬥過程中更加出色,讓讀者看到他們在危急情況下的各種應對,我想這才是大家非常關注的。

而戰鬥會有結果,這個結果可能給角色帶來什麼轉變,是勝、是敗、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還是有不該死亡的人出現死傷?

我們看的是角色的成長與內心變化,這些其實才是影響故事的重要進程。

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電影台放映「危城」這部電影,非常巧合,這裡面可以說非常充分的描述各方角色「為什麼要戰鬥」的理由,「能平平安安,誰想要戰鬥?」有機會不妨可以一看。







(樓上掉毛掉到這了)


以上「完全不專業」的分享,我真的不是大神,僅對於自己寫過的東西做一個整理,分享有關戰鬥的部分,我自己也還在多方嘗試,如果能對你們有幫助,那是我的榮幸。

這篇我會放在隨筆分類,不敢說放在教學。

整理的時間很短暫,我怕我一個人思考,沒有提到太多面向,如果有所遺漏,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回應讓我將這篇完善。想看我對其他戰鬥的面像有什麼想法,請不吝回覆告知,一起討論。

謝謝收看。

+=+=+=+=+=+=+=+=+=
重複編輯的過程中居然就收到許多收藏,真是受寵若驚,非常感謝大家的抬愛,讓我有持續分享心得的信心。(笑)

若還有想知道哪些部分,請幫我完整,神聖知無不言。

※除非特別聲明,縮圖、圖片皆不為本人創作,僅示意用途。


102

44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月光下的利劍 ⚔ | 血光閃爍,英雄悲歌!

[達人專欄] 龍詩的瑪特蕾雅 《第二斷章:獵人的歌謠》 第一章 獅子的葬禮

Dirty Pair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