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次有同學回答:「後設我知道!就是後來追加的吃書設定,常在gundam裡出現!!!」
進研究所後,同學會很常看到以meta起頭的字,例如今天舉的例子:meta-analysis。該字在ROC課本通常翻成後設分析,除此之外以meta開頭的詞還有諸如後設理論、後設小說等,但按照個人經驗,第一次講「後設」這個詞,沒有學生知道那是什麼。
只有一次有同學回答:「後設我知道!就是後來追加的吃書設定,常在gundam裡出現!!!」
(◯Δ◯∥)
好,回到原題。有些詞你可以光從字面看出意義,例如「領袖」;而有些詞你從字面上看到的意思卻與理論概念不同,例如「意見領袖」;但有些詞光看字面也無法理解,例如「後設」。
純就字面而論,meta這個字首,的確有「後」的意思,meta-analysis按字面翻成後設分析是可以的。不過就跟white balance一樣,翻「白平衡」也行,只是若您沒有任何基礎,光看字面也無法理解白平衡是何物。
Meta-analysis就實質意義上來說,是研究「在你之前,何人在何時做過何種類似的研究」,簡單來說,是研究在你之前有何種相關研究,基本上這在ROC研究所都被簡化成「文獻探討」。
現在問題來了,明明是之前的研究,為何是後設研究呢?
這也是同學聽到這裡一定會提出的疑問。
有這問題非常合理,回想我以前讀書時也問過類似問題,但頂尖傳播學院沒有任何教師能回答我。
「在之前的後設研究」,這就跟white balance一樣,是自己教書後,不斷進化才瞭解的知識。
要瞭解這問題,必需理解儒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差異,但以短文處理這大哉問是辦不到的,所以這邊先簡單看成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差異就好。
亞洲文化的知識觀概括來說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的總體傳承,所以前人的經驗對研究者來說是在我之前;但歐洲文化重視的是自由個體的突破發展,正在探討這問題的我(研究者)是這個議題最前緣探索者,所以那些既有的研究是在我之後。
所以meta到底是之前還之後?其實都可以,端看研究者面向的是哪個視角?是朝問題或是朝經驗?
瞭解這點,同學能明白為何meta-analysis一般翻做後設分析了。但還是一樣,光講後設分析很難理解,所以我跟施琮仁老師的意見一致,自己的教材都翻成統合分析。最後附帶一提,white balance在我的教材叫白基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