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8-06-09 11:01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對中國人的自我認同

作者:小魚兒諸葛亮

【公告】小魚本屋的約法三章

超尊重聲明

  之前看到一位網友聖盔夜風的分享《我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通篇看完,頓時覺得很感動!價值觀與我大幅相近,自然更是親近。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相見恨晚啊!我也曾在《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就明確表明過:「我是中國人!但也是一個不拿五星旗的台灣人──」從國號、血統、文化來說,我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

  這位朋友發表完《我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後,有人留言表示不太能體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只是祖父輩一代甚至是隔老幾百年的祖先是中國大陸來,因而有上述的想法」的臺灣人,聖盔夜風於情於理的回覆,感動加分!已經過他本人同意,在此複製轉貼:

  你好,首先謝謝你的回應。

  我對於中國人身分的認同,與我的出生地和血統無多大關便是了。之所以會在開頭闡明這點……呃,說老實話吧,其實我有點忘了XD

  順道補充:我的父系家族約在清朝年間移民,祖籍泉州。我的祖父與父親一直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分,甚至早年曾一同前往泉州,找到了我家族的起源地與宗廟。想必,他們算是你不能體貼的人之一吧。

  我相信所謂「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裡,像我父親與祖父這樣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你當然可以不喜歡他們的這樣的想法,因為這與你的民族認同、你的理念有所背離。但就像你可以放棄對中國人的認同,那是你的自由。他們也可以選擇維持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這是他們的自由。

  不過重複強調,我不會去要求你體貼他們,只希望你遇到「土生土長」,但依舊維持對中國認同的台灣人時,能夠理性以對。(當然,也希望對方能是理性以對)

  我之所以發布、置頂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希望無論是統是獨,是認為自己僅僅是臺灣人,僅僅是中國人,或兩者兼之。無論抱持怎樣的認同,怎樣的信念,都應該尊重對方的選擇與自由,而不要盲目圍剿、妖魔化對方,製造仇恨輿論相互傷害。

  這是一些但憑本心、保持理性的回應。對我來說,也是一筆相當珍貴的口述歷史,至少稍微戳破了「臺灣人的中國意識全是國民政府所帶來」這段歷史謠言。就如我在《看鄭榆的《不曾消失的台灣省》,還不如看劉家昌在政論節目的訪談》的質疑:「難道就沒有島上漢人的祖先遷徙過來而代代相傳的習俗因素嗎?

  國民政府遷台後,在政策上的確強化了這方面的民族意識,「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之教育對臺灣原住民亦有強迫性的成分。但臺灣漢人身為「中國人」的自覺,追本溯源,可追溯到明鄭時期、清領時期,還輪不到國民政府。「中國人」一詞,也不是中華民國建國時才發明的,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便有記載:「陸生因進說他曰:『足下中國人,親戚昆弟墳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棄冠帶,欲以區區之越與天子抗衡為敵國,禍且及身矣。......』」臺灣社會多為漢人家庭,在17至19世紀間從中國大陸遷徙過來,相信在思維上應也延續著這樣千年傳承的簡單認知

  總之,個人覺得臺灣漢人「中國人」的觀念起源,並非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強迫推銷帶來的,而是清領時期、明鄭時期,甚至是更早以前大陸漳州、泉州等漢人遷徙過來代代相傳養成的自然概念。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香港──香港從沒被中華民國管過,1997前也沒被共產黨管過,從清朝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後就被英國長期管轄的(1941-1945年期間還一度被日本佔據過),那為什麼當地的漢人很早以前就有「中國人」的自覺?國民政府可管不到那兒。當然,香港與臺灣必有些差異性,但有關「漢人家族的祖傳習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等因素,香港在還沒被中共接收就已經自主性的存在了,難道臺灣在中華民國接收前就沒有嗎?這點值得深思。

11

1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pF40 逛展心得 第二天

《被心機少女告白了》後記

【翻譯】賽馬娘漫畫 いど老師 『入籍目白家』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