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8-06-30 10:23

[心得]在HDMI電視上使用SEGA Saturn

作者:Rei

這台是 SEGA 出品的第六代主機,故以太陽系中對應的第六顆行星 Saturn 為名,以下簡稱為 SS當年小賣店的櫥窗總是並列著 SS、PS、3DO 與 NeogeoCD,並貼著大大的標籤寫著次世代主機,這也代表了家用主機從第四世代的 16 位元正式踏入第五世代的 32 位元之戰了。當年雖然最後 PS 贏得了勝利,但在我身邊似乎懷念 SS 的人較 PS 多上了許多,也許在這些人心中,曾經燦爛的戰敗者較之最後的勝利者更令人記憶深刻

雖然當年自己沒有主機,但我有在同學家玩過一些遊戲,也有跟打工的小賣店老闆借回家玩過數款遊戲。受惠於當年的黑科技台版改機,許多人家裡的台片量大概是多到可以裝箱的。也因為這樣,即使是沒有主機的我,對它的遊戲也有某種程度的聽聞,更遑論資深玩家,肯定是如數家珍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它,我想用最不會後悔買主機來形容。原因是常常有人玩了模擬器就後悔買主機,然而 SS 其核心極為複雜,有名的雙 CPU 核心結構當年可難倒了許多遊戲開發者,雖然也造成開發商不願意花費太多時間移植遊戲至 SS,但也意外地時至今日依然沒有模擬器敢自稱能 100% 模擬成功,甚至連自家後期的白色機型都不能完美執行所有遊戲,想完美執行就只能靠 SS 自己的初期機,無法被完全取代,自然不會後悔入手。


↓這是我家的 SS



【前期機與後期機的選擇】
在不列入授權機與限定機如 Hi Saturn、V Saturn、Samsung Saturn 或傳奇的冥王星的前提下,當年的 SS 主要有兩種配色,前期的深灰色型和後期的白色機型。要購入前我當然也是先做了一番功課,還記得我在 MD 篇曾提到說找 SEGA Saturn 白色機時翻到一些問題嗎?一切便是起於↓這一段歷史。

當年的 SONY 為了在次世代大戰中獲勝,不惜賠本銷售 PS 主機,完全依賴軟體授權獲利。同時期與 PS 旗鼓相當的 SS 為了趕上對方,SEGA 當然也必須降價販售 SS。然而,SONY 是硬體廠出身,打從設計主機時便以零件模組化的方式組裝,可以視需求修改或拔除部分零件來降低成本。而 SEGA 是軟體廠,並沒有 SONY 這樣的背景,主機完全是以一體成形無法獨立組裝的方式來設計,只好緊急開始重新設計主機以降低成本,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白色機型和透明黑機型

然而,重新設計這件事情畢竟是緊急開始的,趕著上線的專案必定會有問題這永遠是不變的真理。這台重新設計的白色機型在執行某數款遊戲時會發生錯誤,目前已確定的遊戲有 Space HarrierOutrun。所以,最後入手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初期的深灰色型。也更加確信 SEGA 的主機要盡量購買早期機種的論點。


【第一階段:使用 S 端子】
我初步開始布局決定收主機時並不知道 SCART,因此最初便選擇了 S-Video。為此我準備了↓的東西,約 NT$3,750。現在的電視不太容易保有 S-Video,若電視剛好有,則可以省下訊號轉換器,只需要 NT$390

將複合線接在 SS 後方,經過訊號轉換器後 HDMI 輸出到電視上,並將電視切換至 HDMI,畫面應該就出來了。

接線的感覺大致如↓


經由 S 端子輸出的遊戲畫面↓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的感覺↓


比較明顯的問題只有切換畫面時容易有圖片壓縮般馬賽克雜訊,顆粒之間有輕微的溢色。老實說還真沒什麼好挑剔的。要不是看到 MD 換成 SCART 的神效,即使這樣的畫質玩起遊戲也沒什麼大問題了。


【第二階段:使用 SCART 端子】
要把 SS 換成 SCART 端子時需注意,我起初是用
Amazon.com 取得的白牌線材如↓。


然而,這條便宜線材的狀況十分差,只要一靠近金屬或電源就很容易發出干擾雜音,我猜測可能是線材接地沒做好?這件事情直接導致我後來全面更新手上所有主機的 SCART 線材成 Retro Gaming Cables 最高級的 PACHAPUNCH! 系列,從此便不再發生類似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直至目前為止,這系列文的 SCART 線材參考價錢都這麼高的原因。

我在這階段共準備了這些東西,雖然跨海買比較麻煩,但花的錢並不會很高昂,總成本約 NT$2,400 ,加上分配器後約 NT$5,300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


SCART(左)S-Video(右) 輸出的比較↓



其實沒有十分顯著的提升,最明顯的感覺會是顆粒感變得更清晰,顏色相對 S-Video 較為柔和與明亮,但少了滲色後一些邊緣感覺會比較強烈,少了一點柔邊感不一定比較好。總之,哪種較優還是得看個人喜好。


【第三階段:使用 XRGB-mini 進一步提升畫質與產生掃描線】
最後當然還是老樣子的進入第三階段了的 XRGB-mini不得不說的是 SS 用 XRGB-mini 開掃描線後的效果比之訊號轉換器,無論色調、明亮、清晰全都超前幾條街去了,這錢花的可謂十分有價值啊!在接線方面,SS 也跟 SFC 一樣,直接準備好訊號線插上去就可以了。為此我準備了↓的這些東西,總花費約 NT$13,250 ,加上分配器後約 NT$16,200


將 SCART 端子線接在主機後方,經過 SCART 分配器,再進到 XRGB-mini,最後 HDMI 輸出,將 XRGB-mini 轉至 RGB 輸入,並將電視轉到 HDMI 後,畫面就出來了。

接線的感覺大致如↓


經由 XRGB-mini 輸出的帶掃描線遊戲畫面↓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


SCART(左)S-Video(右) 輸出的比較↓


這個效果應該是無可挑剔了。要說有什麼問題大概就是...我在國外網站 Junker HQ 的 Saturn 條列中有看到 VR快打 2 有使用交錯模式,所以可能會有跟 MD 的音速小子 2 雙人模式一樣有畫面錯亂問題,因為我自己沒有這一片,這部分無法實際測試

不知不覺又寫完了一篇跟 MD 那一篇 87% 相同的內容了 XD
只好先預告一下,下一篇預計寫的 PS 也是個 87% 相同的文章喔!XD

最後依然,範例僅為我個人選擇,價錢也僅供參考。如果有錯誤或不夠完備之處的話,也請不吝指正,祝大家遊戲愉快,謝謝。

18

12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再創 SONY 巔峰盛世、大破大立的 PS4

爹不疼娘不愛、任天堂史上最失敗的 WiiU

尚未開始便已衰敗、策略錯誤的 XBOX ONE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