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8-07-14 02:09

[心得]在HDMI電視上使用N64 任天堂64

作者:Rei

在第五世代的主機大戰中,相對於在 1994 年底推出 32 位元主機的 SEGA 與 SONY,任天堂則是遲至 1996 年中,才直接推出了 64 位元主機應戰,而當時推出的主機,也就是這台第五世代最後的主機任天堂 64 了,以下簡稱 N64

第五世代主機大家都在用 CD-ROM 儲存遊戲,只有這台 N64 很固執的一定要用卡帶來儲存,據說是因為讀取較為快速且不易複製。雖然當年應該大部分人確實都是用卡帶在玩,但我曾在打工的小賣店老闆處看過 N64 的黑科技 Mr. Backup Z64,也就是一部把遊戲存到 ZIP100 磁片中的機器,然後用起來就跟 SFC 磁碟機差不多,這是否也就代表卡帶並沒有為他們解決盜版問題呢?以我印象中一片 100MB 的磁片能儲存約 7 款遊戲的容量來看, N64 的遊戲一款的容量大約不過 10~30MB 不等,跟 CD-ROM 的 640MB 簡直差的太遠,這也造成這台主機雖然有著傲視第五世代的強大運算能力,卻沒有相對的高容量儲存媒體來存放遊戲,結果就是遊戲只能用些低解析貼圖來開發,反而造成遊戲質感遠不如其他同期主機。所以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台主機,我想我會給他這句固執到向北邊靠攏

雖然當年我沒有這部主機,只有跟打工的小賣店老闆借回來玩過,玩過的遊戲僅有四款,但這四款都讓我印象深刻,以至於當我開始收遊戲機時,第一台入手的便是這台 N64。


↓這是我家的 N64



【主機的選擇】
記得我曾經說過 SEGA 的主機要挑最早期型號吧?也記得我說過 SONY 主機要挑最後型號吧?於是也有人問我了,那任天堂主機要怎麼挑?根據我在各方做功課的感覺,任天堂在家用機上幾乎沒有在做版本更新(※),即使有,多半是直接出另一個機型如 FC AV型 或是 SFC Jr,但這些後期主機在圈外人看起來,搞不好還以為是山寨機。所以我給出的答案就是...挑個經典的樣式讓人家知道你買的是任天堂就好!N64 主機不考慮鎖區問題的話,除了皮卡丘版以外的各種機種都長的一樣,只是改了配色而已,我就直接選擇了金色紀念版了。
↑經 Msun Chang 指正,並非沒有在做版本更新,FC跟SFC都有過幾次內部改款,只是外觀上看不出來,光是FC至少就有三種,SFC也有兩種以上。

【第一階段:使用 S 端子】
其實我入手這台主機時裡面沒有訊號線,我就直接跑去地下街時光屋詢問是否有訊號線,並帶了一條 AV 線回家,只不過插上電視以後糊到讓我當場就懷疑起自己的回憶與眼睛。於是才又緊急去網購了一條 AV 與 S-Video 的複合線,畫面才總算好一些。我在這階段準備了↓的東西,約 NT$3,500。現在的電視不太容易保有 S-Video,若電視剛好有,則可以省下訊號轉換器,只需要 NT$150

將複合線接在 N64 後方,經過訊號轉換器後 HDMI 輸出到電視上,並將電視切換至 HDMI,畫面應該就出來了。

接線的感覺大致如↓


經由 S 端子輸出的遊戲畫面↓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的感覺↓

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糊而已。倒也不完全是因為訊號源是 S-Video 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 N64 受限於容量,很多貼圖材質本身解析度就不高,就只有糊而已...


【第二階段:...沒有第二階段了】
我猜可能有人在期待我會寫出什麼比 S-Video 更好的方式。不幸的是,這台固執到向北方靠攏的 N64 連訊號輸出也一樣固執
,它連歐規主機都不給用 SCART,在不改機的前提下 S-Video 是唯一解,沒別招了。那歐洲有很多不能用 S-Video 只能用 SCART 的電視該怎麼辦?一切都難不倒工程師,他們是像↓這樣接的。


我實際用這樣子的接法接上 SCART 的訊號轉換器下還真的成功轉成 HDMI 了。也多虧了有這個接法,我在前幾篇連續用了好幾次的 S-Video 和 SCART 兩台訊號轉換器終於可以正式在同樣的訊號源下對決了(咦

用↑的接法總成本約為 NT$1,620

  • 前述的一條 SFC, N64, NGC 通用 AV/S 端子複合線 - NT$150
  • 前述的一條 HDMI 公對公線 - NT$490

將 S-Video 線接在主機後方,組合轉接頭經過 SCART 分配器,再進到訊號轉換器,最後 HDMI 輸出,並將電視轉到 HDMI 後,畫面就出來了。

接線的感覺大致如↓


經由此方法輸出的遊戲畫面↓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

兩種轉換方式的效果比較↓


老實說這種接法讓我覺得更糊了...滲色很嚴重,畫面模糊沒有顆粒感可言,有些字甚至無法看清楚,但由於很糊的關係,柔邊效果好像表現的更好。如果覺得這個畫面可以接受的話就用吧!相較前一種方式來說其實省下不少錢。


【第三階段:使用 XRGB-mini 進一步提升畫質與產生掃描線】
又到了第三階段了的 XRGB-mini。N64 不能用第二階段那一招來接,原因在紅白機篇有提過,這種訊號轉法走的是較通用的 RGBHV,而 XRGB-mini 用的是 RGBs,畫面會全黑,要進 XRGB-mini 也只能直接走 S-Video。為此我準備了↓的這些東西,總花費約 NT$11,440

  • 前述的一條 SFC, N64, NGC 通用 AV/S 端子複合線 - NT$150
  • 前述的一條 HDMI 公對公線 - NT$490

將複合線接在主機後方,直接 S-Video 進到 XRGB-mini,最後 HDMI 輸出,將 XRGB-mini 轉至 S-Video 輸入,並將電視轉到 HDMI 後,畫面就出來了。

接線的感覺大致如↓


經由 XRGB-mini 輸出的帶掃描線遊戲畫面↓


實際遊戲中畫面↓


近拍↓



在 N64 中使用 XRGB-mini 由於走的是 S-Video,不會有 SCART 獨有的同步問題,所以也不會有任何遊戲有問題,可安心使用。但老實說...我覺得沒有多大的進步,滲色依然嚴重,文字還是一樣會糊到如↓的 KINOKO 根本看不清楚...也許 XRGB-mini 本來就不擅長處理 S-Video,換上一部中高階的擴大機狀況說不定更好。


前面有提到 N64 是我開始收懷舊主機的第一部機器,我在沒有做任何功課下就根據喜好選擇了金色特別版。然後開始發現 AV 跟 S-Video 在 LCD 上畫質都很糟,才開始做功課發現 SCART 端子,結果要使用 SCART 又非改機不可。然而,這台我連擴充記憶卡槽上的封裝貼紙都不忍撕下來,實在是捨不得拿這台去改機,但家中空間不大,也不想買 CRT 或再買一台改機,才會開始致力於如何在不改機前提下在 LCD 上取得最佳畫質的嘗試。現在回想起來,也許入手 N64 的這個時間點才是這系列文章的原點也說不定。只可惜,直到最後我還是沒招可以把這台提升到看的舒服的程度。

最後依然,範例僅為我個人選擇,價錢也僅供參考。如果有錯誤或不夠完備之處的話,也請不吝指正,祝大家遊戲愉快,謝謝。

12

7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吹奏創意的一曲、紅透半邊天的 Switch

爹不疼娘不愛、任天堂史上最失敗的 WiiU

尚未開始便已衰敗、策略錯誤的 XBOX ONE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