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8-10-21 21:30

淺談台灣文學:帶你穿梭名為「台灣文學歷史」的時光走廊

作者:綠葉小仙子

  在對名詞進行分析之前我們要先對名詞進行解釋,也就是所謂的「定義」。既然我們要談論「台灣文學」,我們勢必得要先定義什麼叫做「台灣文學」。
  台灣:一座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
  文學:廣義上來說就是「使用文字書寫而成的藝術」。
  從以上兩個名詞拆解解釋得知「台灣文學」的定義是「在台灣島嶼使用文字書寫而成的藝術」。
  
  這樣的解釋固然沒有錯。但這只是最為基礎的粗糙解釋,並不適用於研究、學術或是分析的嚴謹角度。因此我們要更深入地討論「台灣文學」要怎麼判定它是「台灣文學」。這時我們可以從「時代」、「居民」、「語言」和「題材」這四點細節進行綜合判斷。
  
  時代:作品創作時代為台灣曾經發生或是正在發生的時代
  人民:作者出生或居住於台灣。
  語言:廣義解釋認為「只要是語言都可以」,狹義解釋卻只認可「閩南語方言」。
  題材:作品有關任何「台灣」的人事時地物。

  一般學術說法不會理睬狹義解釋,因為這樣會把「台灣文學」的視野定得太過狹隘。因此台灣文學不是一定要在台灣創作才叫台灣文學,也不是一定要用漢文(國語)或是台語創作才叫台灣文學。就算你是華僑,就算你是外國人,只要你書寫的是有關台灣的題材,只要你出生、曾經或正在居住於台灣,內心深刻地認同台灣這塊土地,對台灣這塊土地抱有濃厚的情感,那麼你用心寫出來的作品也可以叫做「台灣文學」。
  (如果沒有感情應該也不會用心書寫任何有關「台灣」的創作就是了)


  那麼台灣文學別具他國的特色是什麼呢?別急別急。我們做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現代人一定要追本溯源才能看清整件事情的脈絡。到底過去的人們做了哪些事才能讓台灣文學變得如此有魅力?接下來就讓我來和大家簡略介紹一下台灣文學的歷史。
  
  
  前半段:古典文學時期。
  
  一、明鄭時期。
  (一)代表人物:沈光文(初期)、海外幾社六子(末期)。

  (二)創作題材。
  1.懷念家鄉。
  從中國跑到台灣而後對中國的思鄉之情。那時代的人很多不願意跑到別的國家,對於自己國家的認同感很強烈──而且就算要跑也不是那麼容易能跑。因此當人們因為颱風或是戰爭被迫離開故鄉只能依靠創作抒情。

  2.窮困現象。
  台灣那時候非常貧瘠。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日子過得當然辛苦。於是如同(一)透過創作訴說窮困現象。

  3.農耕生活。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白手起家當然是以農務起頭。

  4.台灣風物。
  接續(三)。因此文學家便以文學記錄台灣農家的農耕生活。例如農家婦人子弟辛勞耕作的樣子或是台灣當時特有的水果──現在耳熟能詳的釋迦就是其中之一。

  (三)代表作品:歷史考察中只剩下散篇。
  沈光文〈感憶〉、〈番柑〉。
  徐孚遠〈桃花〉。
  盧若騰〈番薯謠〉、〈甘蔗謠〉。


  二、清領康雍乾嘉時期。
  (一)代表人物:郁永河

  (二)創作題材。
  1.台灣現況。
  鄭氏時代結束,清朝開始接手台灣這塊新土地。不過有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一開始根本不管台灣。那為什麼清朝後來開始管了?因為戰爭和外國威脅嘛。然而這是清朝中後期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沈葆楨、丁日昌和劉銘傳來台建設管理。大家都不知道其實早在清朝還沒開始重視台灣之前就有這麼一位人物自告奮勇地前往台灣,而且還用自己的文筆記錄下當時在台灣看見以及發生的事情。
  
  2.原住民。
  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福州的火藥庫失火。用於火槍的硫磺全數燒毀,需要緊急補充新的硫磺。因此郁永河自告奮勇前往台灣的北投挖硫磺。然而挖硫磺需要大量的勞力,郁永河一行人一定不夠力。所以只能依靠當地人幫忙,聘雇了許多原住民幫自己開採硫礦。於是原住民的人文風俗也是郁永河的創作題材之一。

  3.鄭成功。
  除了記錄現有的台灣和原住民,郁永河不忘記錄台灣在清朝之前的歷史──也就是鄭氏時代。其中鄭氏時代又以鄭成功最為有名,所以郁永河在台灣九個月挖硫磺和記錄還四處奔波詢問、找尋任何有關鄭成功的事蹟與傳聞。

  (三)代表作品:郁永河《裨海紀遊》。

  我自己很喜歡這位郁永河先生,因為他跟我有些相似。他不但願意主動到人生地不熟甚至可能客死異鄉的地方為自己的國家賣命,還願意沒有任何回報地記錄這塊新土地的人事物。而我只差在不願意「為自己的國家賣命」,其他願意主動到人生地不熟甚至可能客死異鄉的地方」和「願意沒有任何回報地記錄這塊新土地的人事物」兩點我是有的──看我這麼認真地連續兩年打兩篇暑期戰鬥營的心得就知道,我可是很清楚那些題材本來不會吸引什麼人。但即使是花上大把時間我還是想去記錄下來,只為了想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國防部每年都有這麼一個這麼棒的營隊。


  三、清領道咸同光時期。
  (一)代表人物:劉家謀鄭用錫林占梅陳肇興施士洁丘逢甲
  
  (二)創作題材。
  因應清接續前朝的「萬般接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制度,兩岸文人開始大量產生。這時有號召力的人開始成立詩社──以遊戲來講就是「創公會」──人們開始結社聯吟,交遊相伴。因此這時期創作的題材如同唐代一樣豐富,寫景寫情寫時事寫記事的都有。不過後代會給中國歷史「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文學定位並不是沒有原因。如果你願意看看底下我附上連結的代表作品,你會發現唐代的詩跟清代的詩有著細節上的不同。

  (三)代表作品:鄭用錫北郭園詩鈔、林占梅地震歌並序陳肇興陶村詩稿、邱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離台詩。(詩鈔:詩集)


  四、日治時期前期。
  中日甲午戰爭清朝輸了台灣被割讓,等到隔年乙未人民不是離開就是被新政權統治。然而當時能夠落跑──以專業術語來說的話叫做「內渡」──的都是有錢有勢的人。要知道當時不要說搭飛機,連搭船都很困難。所以雖然說大部分的清朝文人還是留在台灣,但政權交替民眾人心惶惶,台灣的文學活動很不幸地停擺了。

  (一)代表人物:林癡仙櫟社(台中)、洪棄生南社(台南)、瀛社(台北)。
  
  (二)創作題材。
  其實這種時代交替下的創作題材大家應該不難想像,不是鬱悶時代的轉變就是懷念過去的光景。因此這時代的重點不是「創作什麼」,而是「文學風氣如何復興」。

  這時我們不得不提到一位叫做「林癡仙」的先人。林癡仙出生於台中霧峰。本名叫做林朝崧,痴仙則是他的號──中國對外多以「字」或「號」稱呼自己或對方。他不但是當時大戶人家「霧峰林家」的養子更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可謂年少意氣風發。只是像這般社會地位極高的人遇到時代轉變還是得像時局低頭,林癡仙被家庭要求迫於無奈只好先內渡回中國福建泉州避難。
  是的。被家庭要求。畢竟只有極少數的父母願意放任自己的孩子在嚴重危及生命的環境下生存,一般絕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平安活著。不過同時這也代表了「林痴仙並不是自願離開台灣」。林癡仙只是聽從父母的要求離開台灣。他的心還在台灣,他還是依戀台灣──自己的出生地、從小成長的地方怎麼可能說放就放?於是不論時局如何,林癡仙待在中國遊山玩水四年後終究選擇返回台灣定居。
  林癡仙回到台灣當然是回到他的故鄉。此時他與父親林文明的親生兒子林幼春(林資修)和林家三女兒之一的丈夫賴紹堯重逢。三人相談甚歡便以霧峰林家做為活動中心共同創立了詩社「櫟社」,以此號召擁有相同想法的人加入。最後櫟社加入二十餘人,其中較廣為人知的成員就屬連橫(連雅堂)和林獻堂(林朝琛)兩人。
  由於櫟社從創辦到皇民化運動的四十年間詩社集會從未中斷,所以它為台灣中部一帶奠定良好的文學風氣也為台灣創立詩社的風氣打下根基。因而後續與在台南創立的南社與在台北創立的瀛社統稱「台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不過三個詩社的結果只有瀛社比較好,直到現今仍舊存在。櫟社被皇民化運動強制解散,而南社則是社內內鬥解散。

  另外這世代的有名人物除了林癡仙之外還有一位叫做洪棄生的秀才。他雖然不像林癡仙那樣號朝組團,也不像林癡仙出身好背景,但他就像某部動畫作品中的黑衣雙刀流劍士一樣默默地將獨自抗日。至於他為什麼能被歷史記載?我相信在當時默默抗日的百姓不在少數,也相信不是只有林癡仙一群人和洪棄生會文學。但洪棄生因為書寫的文學題材主打相較客觀的角度陳述台灣歷史、地理風情與當局時事,創作作品數量族繁不及備載,外加他具有相當強烈的抗日意志,不畏死亡地以實際行動拒日本之外──不講日語、不剪髮辮、穿漢朝服飾、不讓孩子上日本學校。三者綜合之下讓他得以在歷史留下一筆。

  (三)代表作品: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洪棄生《寄鶴齋選集》〈鹿港乘桴記〉


  後半段:新文學時期。

  五、日治時期中期。
  大家歷史課沒有睡覺的話應該都知道日治時期三大反抗事件:苗栗、西來庵和霧社。這三件事情都有個共通點:民族認同的差異衝擊。這樣的差異衝擊同樣也反映在文學上──是要誓死捍衛舊有文化?還是拋棄保守接受新觀?

  (一)代表人物。
  1.文化思想啟蒙:林獻堂蔣渭水蔡惠如連溫卿蔡培火
  2.文學作品代表:陳炘黃呈聰黃朝琴張我軍追風謝星樓賴和

  (二)創作題材。
  1.新文學運動,鼓吹白話文。
  不論朝代怎麼變,老百姓的生活還是要過。然而這次是兩種不同背景的朝代交替,人們面臨到生活最大的問題:要使用什麼語言?這時已經浸染新時代、擁有高水準的知識份子開始主張「屏除艱澀難懂的文言文,使用清楚明瞭的白話文」,於是早期的創作發表多以「推廣新文學」為主。

  2.殖民悲歌。
  被殖民者通常不會幸福。畢竟人家殖民你就是想從你這邊獲得更多好處,哪會把你當成本國人民看待。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人被日本人欺負的事情層出不窮──尤其是保甲制度,更是讓台灣人自行內鬥。

  (三)代表作品:張我軍〈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賴和〈鬥鬧熱〉、〈一桿秤子〉。
  
  最後補充幾點:
  1.這時代的人才輩出,以上這些代表人物僅是舉出最為最為最為重要的代表。如果對這時代的文學發展有興趣了解,歡迎參考台灣文學網臺灣現代小說的誕生─歷史源流篇這兩個網站。
  2.當時的作品絕大多數都刊載於報紙上,所以很多作品沒有被流傳下來。
  3.至於新文學運動有人反對嗎?當然有。有支持就一定會有反對,是吧?不過面對新文學運動主流擁護舊文學人數相對稀少,當代影響力也就沒這麼深。代表人物只有兩位連橫鄭坤五。前者講另外一個名字「連雅堂」你們可能會比較熟悉──就是那個寫《台灣通史》的作者。


  四、日治時期晚期。
  (一)代表人物:黃石輝郭秋生黃純青楊逵蔡秋桐鹽分地帶詩人風車詩社

  (二)創作題材。
  1.台灣話文論戰
  繼文言文被鬥倒了以後台灣話(閩南語)變成下一個討論的對象。
  之前沒有被拿出來討論,怎麼現在被拿出來討論了呢?原因是因為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盛行壓得人民喘不過氣,這時有位名為「卡爾.馬克思」的哲學家開始推廣自己的思想「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有點艱澀,解釋正確的細節也得花上一番功夫。總之說得簡單點
共產主義傳入東方並且在東方盛行,蘇聯和中國紛紛成立共產黨。台灣此時也跟進這波共產黨的潮流,在上海創立了台灣共產黨。
  那麼共產黨跟台灣話有什麼關係?會產生共產主義的原因正是因為貧富差距。這些推崇共產制度的人都是低層次社會階級的人──也就是勞動階級的農人工──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以閩南話為主。因此有人開始倡導台灣話與鄉土文學,用專業術語來說的話叫做「普羅文學」。然而再怎麼提倡也仍然無法抵擋新文化主流下白話文的蓬勃發展,加上普羅文學說到底算是另類的文學,如同雅文學與俗文學的文學價值無法比較。所以白話文文學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此時已經達到發展最高巔峰。

  2.現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強烈對比:鹽分地帶詩人風車詩社
  人類會隨著時代和環境改變,但有些根本上的特質是亙古不變的。例如人們無法脫離團體,習慣成群結隊,自然而然地物以類聚。因此在清領時期有人創立詩社,在日治時期也同樣有人創立詩社。但這時不只是創立詩社,比詩社更大規模的協會、社團、報社與刊物比比皆是。大家不再只是相伴出遊寫寫詩,每個團體各自帶著自己團體的信念理念在社會中活躍。
  然而正是這個比比皆是,所以團體與團體間一定有比較的差別。其中兩個團體「鹽分地帶詩人」與「風車詩社」正是如此。前者以創作關懷日常生活與地方鄉土等在地題材為名;後者以創作西方當時熱烈推廣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手法題材為名。雖然後者在社會上的接受度不比前者高,但後者的引進與前衛還是在歷史被添上一筆。
  
  (三)代表作品: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楊逵〈送報伕、吳新榮〈故鄉的輓歌〉、水蔭萍(楊熾昌筆名)〈茉莉花〉。


  五、日治時期末期。
  「咦?日本欺壓歸欺壓,可是言論部分這樣看下來好像沒有像怎麼管制耶?賴和甚至可以大喇喇地寫日本的負面行為〈一桿秤子〉。這樣是不是比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還好?」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應該不用我特別多說什麼就知道發生什麼事──就算不知道,看到「晚期」兩個字應該也能推斷是什麼事吧?沒錯,正是繼三大革命事件之後的大事件:皇民化運動。

  (一)代表人物:吳漫沙風月俱樂部〈風月報〉西川滿周金波陳火泉)、台灣文藝家協會〈文藝台灣〉啟文社〈台灣文學〉張文環龍瑛宗

  (二)創作題材。
  皇民化運動簡單來說就是推行「國語(日語)運動」:將台灣人洗腦成純正的日本人。期間完全禁止中文與閩南語相關活動。鼓勵改日本姓,穿日本服裝,拜神社。在面對這般全面嚴格查禁報章的情況下文學知識份子們面對的方式如同歷史上百姓面對改朝換代時的三種行為派別。

  1.我可不想淌這渾水:置身事外派。
  雖然柏拉圖有說「拒絕參與統治的人會被更糟糕的人統治」,但對於這派的人來說誰來統治都沒關係,只要還能夠保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就好。吳漫沙等人創辦的風月俱樂部〈風月報〉正是如此。〈風月報〉使用文言文與白話文。內容完全無關乎時事或政治,寫的東西都是娛樂性的事情,像是古詩、藝妲資訊與寫真等等。
  「不過剛剛不是說『完全禁止』嗎?這樣怎麼還有中文報章存在?」
  大家知不知道二戰最後為什麼美國投放的兩顆原子彈會選擇在偏鄉的廣島和長崎,而不是選擇投放在首都等級的東京和大阪?原因很簡單:美國人親身體會日本人民族性代表之一「武士道」精神的可怕。要轟炸城市要投放原子彈沒錯,但如果真的把日本人趕盡殺絕,把日本天皇殺了,把日本人逼急了,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瘋狂的事。至於為什麼知道?美國人當時怎麼也想不透到底為什麼日本政府會允許神風特攻隊的執行,也想不透為什麼會有人民願意如此為國犧牲──即使神風特攻隊的作戰在開始幾個月後因為美國軍艦防空火力增強導致效果不彰,後期美國已經完全不怕這樣的作戰而且也已經深知日本為何要如此做的原因。
  


  因此日本當局──也就是台灣總督府──除了「沒有影響當局故不排除」這個原因留下僅有的中文報章,更深層的原因便是「安定部分人心」了。如同現代許多人工作壓力大會買療癒小物。只要上層有給人紓解壓力的管道,就算人民、員工嘴上嚷嚷著不喜歡,只要身體能因為得到一定的紓解而勉強接受就不會發生較為極端的暴動行為。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隨波逐流派。
  一開始在推動國語運動的時候台灣還沒有一個正式支持皇民化運動的文學協會,上面提到的風月俱樂部〈風月報〉是國語運動後第一個創建的團體。兩年後可能是因為風月報沒有被日本當局處理掉,因此以日本作家西川滿為首聯合一群台灣作家共同創辦台灣文藝家協會〈文藝台灣〉。這個協會的內容也和〈風月報〉一樣完全無關乎時事或政治,不過創作風格走的是唯美浪漫的異國風情藝術路線,而且主打日文創作而非中文創作。
  然而可能就是看準日文創作這點,隔年台灣文藝家協會〈文藝台灣〉被一位叫做矢野峰人的日本人取代西川滿擔任會長一職。從此台灣文藝家協會響應皇民化運動,〈文藝台灣〉刊登的全是皇民文學的創作。
  
  3.我就是腿腳不方便,跪不下去:抵死不從派。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當日本當局開始利用台灣文藝家協會借殼上市企圖利用文學洗腦人民思想,有些台灣作家願意服從新的協會理念而創作像是表達「奉上自己的心臟向日本天皇宣誓效忠」的皇民文學;有些台灣作家因為理念不合而決意離開協會。張文環就是離開台灣文藝家協會的最具代表──她不但離開,還擔起負責人這重大職責號召一群有意願的台灣作家自立門戶啟文社〈台灣文學〉社團。在這樣的動機組成的社團創作出來的內容當然是與皇民化運動相抵觸的台灣文學,專門描寫台灣人民們的生活、風俗與文化。
  「這樣大喇喇反抗日本的社團沒問題嗎?」
  雖然沒有實際的歷史考究,但我想沒有被日本找碴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使用日文刊登。加上題材中立與時間相隔性很長──風月報一個月發行三次。但台灣文學屬於季刊,每三個月才發行一次──所以才沒有被日本處理掉。

  (三)代表作品:張文環〈閹雞〉、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呂赫若〈牛車〉、陳火泉〈〉、周金波〈志願兵〉。


  六、戰後國民政府:四零年代。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美國要日本將台灣還給當時的中國(中華民國)。台灣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

  (一)代表人物:魯迅台灣文化協進會台灣新生報橋副刊吳濁流葉石濤蔡德本銀鈴會

  (二)創作題材。
  1.推行國語國文:「台灣文化協進會」〈台灣文化〉。
  回到祖國自然是件開心的事,但在那之前必須要先進行每次改朝換代必定會做的事:對國民進行一番對文化與思想上的改革。於是在這新的世代有一群人首先發起組成台灣文化協進會「去皇民化」。不過這個團體有別於以往,當中的成員組成不再只是單一屬性。其中日治時期遺留的台灣作家與新進台灣的中國作家身分不用多講。有的是國民政府黨員;有的是中國青年黨黨員;有的是台灣共產黨黨員;有的是新聞工作者;有的是社會學博士;有的是東京大學文學畢業的留美哲學博士。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不分身分、不分自主想法、不分職業、不分黨派」的聯合團體。他們就像是現代各種聯盟的開創始祖。雖然每個人都是來自各個不同的環境、身分與職業,但是他們擁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如此他們能夠在這樣的前提下團結一心──「致力改革、教育台灣的文化與思想」就是他們台灣文化協進會的宗旨。

  2.魯迅風潮。
  能夠流傳千古的事物和言語都一定有它能夠流傳的道理存在,同樣地魯迅在八十年後的今天能夠在現代廣為人知也不是沒有原因──就算不提最為經典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高中國文課本收錄的孔乙己〉我想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魯迅不僅僅是中華文學歷史上名留青史,在當時更甚影響了整片亞洲地區的思想與文化。不過魯迅的出名不是死後或是到國民政府才開始,他早在日治時期就紅遍全世界──西方的人驚嘆,東方的人敬仰。只是日治時期的台灣對於漢文化的壓抑導致台灣作家即使敬仰也不敢公開發表言論。直到國民政府接收後一年正好是魯迅去世十年(1946年),各個文學家與各大報社趁此時紛紛發表種種有關魯迅的文章與刊物,同時一些日治時期的文學家翻譯魯迅的作品做為推廣,魯迅才正式被社會大眾公開認識了解。

  3.台灣文學定位的自我尋求:〈台灣新生報〉「橋」副刊
  相較剛剛介紹完半官方半民間的「台灣文化協進會」,從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台灣新生報〉的「橋」副刊就顯得單純許多。
  「『橋』象徵新舊交替;『橋』象徵從陌生到友情;『橋』象徵一個新天地;『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世紀。」(資料來源
  這是「橋」副刊主編歌雷「橋」副刊的序提到的宗旨。從這段話可以看得出來歌雷非常期望透過刊物達到「橋的連結」──事實上他確實是做到了。以下就是他通過「橋」副刊所做出的「橋的連結」。
  
  (1)作家彼此之間的連結:舉辦作家茶會。(以現代的術語來說就像是「學術研討會」)
  (2)民眾認知差距的連結:將文學的影響力從台北延伸至台灣南部。
  (3)台、中兩岸的連結:引進中國新文學概念。
  (4)朝代代溝的連結:為日治時期遺留、使用日語的台灣作家翻譯作品。

  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背景卻能沒有代溝地侃侃而談。客觀上來看這樣的現象是好的。但這時有些人提出了一個核心的問題導致眾作家們開始議論紛紛。
  「大家的文學都融合了,可是台灣本身的文學定位呢?」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這個網站這個網站。總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對於台灣文學有了更多更深層的思考。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更加認識,也更加確定自己對台灣抱持的情感。客觀上來看這樣的現象也是好的。

  4.人民對祖國的失望:台灣的經濟與文學大蕭條。
  然而好景不常。隔年也就是國民政府接手管理台灣第二年(1947年)發生了台灣第一起憾事「二二八事件」。事件發生原因在此不多加贅述,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超連結看看。總之就結果而言人民傷亡難以計數。百姓民不聊生,很多有影響力的作家或報刊幹部被抓走,有些人更甚是一去不回。因此剩餘的人只好明哲保身,不敢再公開發表言論與作品。如此一來好不容易有了復興跡象的台灣文學氣氛就這樣頃刻間跌落谷底。
  不過雖然這樣說,這件事卻頂多只是「影響」,還不是導致台灣文學衰落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有了解台灣歷史的話此時世代只有「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可以形容。後續四六事件的逮捕學生與作家行動和人心惶惶的白色恐怖時代才是壓迫、壓抑當代作家的事件。

  (三)代表作品: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葉石濤〈三月的媽祖〉。
  (這邊的代表作品其實很多。但網路上可以閱讀文章的線上資源幾乎沒有,所以沒有特別一一打上。這邊寫得很詳細,你們可以點進去看看)


  七、中華民國時期:五零年代。

  (一)代表人物:姜貴王藍朱西甯林海音鍾理和〈文友通訊〉

  (二)創作題材。
  1.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反共文學。
  之前在高職的時候有位老師很喜歡分享他年輕的事情。說到當兵他其中一個就是常常哼著一段「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的歌詞。

  猶如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推崇天皇的文學,在台灣四、五十年代也就是白色恐怖時期非常盛行反共文學。然而這裡不同的是沒有所謂的「抵死不從」。只要你有一點點任何可能違背國民政府的想法──也就是支持共產黨──就會「被消失」。
  由於反共是戰爭意味濃厚的詞彙,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國民政府除了鼓勵反共文學還連帶鼓勵軍隊文學與戰鬥文學。然而國民政府在號召民眾創作這方面的規模比日本誇張:日本頂多成立一個屬於自己派別的「台灣文學奉公會」文學協會,國民政府卻是直接介入中國文藝協會」、「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與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四個並列民間最大的文學團體宣揚反共思想。

  2.歷史就像物價,能做的只有緬懷:懷鄉文學。
  雖然說國民政府掌握了當時台灣四個最大的文學團體,但這不代表台灣全部的作家都被國情攏絡。因為再怎麼樣拉攏也還是有些選擇不加入任何團體、選擇自由之身的作家。然而他們即使沒有遭到文學團體的控制,他們的創作題材範圍還是得非常注意。畢竟如果一個不小心惹到國民政府,下一刻的結果就是「被消失」。
  那麼他們要創作什麼題材才能同時滿足「想要抒發情懷,又想要反映當局情勢,又想要避免被消失的下場」這三個條件?那當然只有像是明鄭時期沈光文寫的「懷鄉」題材了──訴說過去的生活以自娛,讓古今之時的對照令人不勝唏噓。在這樣的情況下懷鄉文學與反共文學的關係變成打對台的競爭。但懷鄉文學比起反共文學較為溫和,較能激起百姓的共鳴。因此隨著時代的演進反共文學漸漸落沒,取而代之的便是懷鄉文學。

  3.不卑不亢、夾縫間求生存的台灣文學先驅者:〈文友通訊〉。
  〈文友通訊〉是一份由九位熱愛文學的台灣作家共同發起的文學刊物。其中鍾肇政為最先發起人,並且自主擔當刊物的編輯與印製。該刊物沒有對外開放,僅限內部成員傳閱。內容多為成員發表的作品、成員評論其他成員發表作品的評論、徵文資訊以及成員的近況。雖然以現代角度來說的話就是「FB社團」或是「LINE群組」的概念,只是一群人自己玩自己的,不過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節有一群人聚集起來共同創作自己想要創作的作品並且關心彼此,不畏政治黑暗的精神實在難得可貴。
  由於〈文友通訊〉的成員屬於自成小團體的關係導致〈文友通訊〉在當時不為人知,但其低調的行動降低引起國民政府注意的機率。因此即使〈文友通訊〉的壽命極短,只維持一年又四個月,其做為開創台灣文學風氣的先驅者對於後來民國七十年盛行台灣文學也是功不可沒。
  
  (三)代表作品:姜貴《旋風》、王藍《藍與黑》、朱西甯《鐵槳》、林海音《城南舊事》、鍾理和〈同姓之婚〉〈貧賤夫妻〉。


  八、中華民國時期:六零年代。

  (一)代表人物。
  1.新詩:紀弦商禽余光中洛夫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
  2.刊物:〈自由中國〉胡適雷震殷海光)、〈文星〉蕭孟能、蕭孟能前妻朱婉清、李敖)、〈文學雜誌〉夏濟安夏志清)。
  3.小說:〈現代文學〉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陳若曦)、七等生

  (二)創作風格。
  1.西方文化引進:「現代主義」興起。
  戰爭是把雙面刃。它讓人們家破人亡,也讓人們突飛猛進。韓戰即是如此。明明是隔壁國家的戰爭,我們台灣卻是此次戰爭的受益者。
  對戰爭詳細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進連結看看。總之因為這場戰爭的關係美國在種種物質層面上援助台灣。接著由於一個人到了異己的環境就會開始與周圍產生交流,因此美國人同時連帶思想與文化這類概念面上的事物也一併帶入台灣。其中最為經典的概念便是「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自由主義」。這些概念統稱「現代主義」,對於當時的作家與知識份子可以說是猶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同時因為反共文學意識逐漸薄弱的關係,他們對這些新式概念得以勇敢地為之一亮,開始放膽嘗試以往不同的創作風格。我們耳熟能詳的現代派詩人紀弦商禽,現代派作家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陳若曦七等生,超現實主義詩社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即是這個世代頂上出名的文學家與團體。

  2.東西方文化衝擊論戰。
  任何事情只要有支持就會有反對。雖然思想和創作風格自由奔放固然好,但這樣大肆鼓吹西方思想難免會有同輩的人認為他們「崇洋媚外」。支持與反對兩派作者各自在公開流通的刊物為了捍衛自己的理念不斷發表文章筆戰。詳細的過程可以參考這個超連結。總之筆戰到最後的結果不了了之。雙方沒有得出一個結果,現實也沒有任何改變。
  這不是當時討論的眾人無能,而是其實就算到了現代這樣中西方的問題仍然尚未得到解答。什麼外國工作、打工度假比國內做個23K死勞工好;什麼CCRㄈㄈ尺;什麼不支持國貨跑去當果粉。只能說看你是選擇提升自己的高度,增廣見聞到能夠認知「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要擔心的問題」這點進而努力改善自己所處環境的問題。還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不斷去追求那些現階段你認為相較之下比較好的環境了。
 
  (三)代表作品:紀弦詩集商禽詩選余光中《白玉苦瓜》白先勇《台北人》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這邊僅附上網路上可以找到的作品。如有興趣可以到書店購買上頭代表人物的作品閱讀)


  九、中華民國時期:七零年代。
  在這七零年代台灣發生了兩件國際大事。一件是台灣退出聯合國;一件是釣魚台事件

  (一)代表人物:王拓楊青矗李喬王禎和吳濁流唐文標洪醒夫黃春明鄭清文鍾肇政台灣文藝笠詩社三三集團神州詩社
  (這時代的人才輩出,以上這些代表人物僅是舉出最為最為最為重要的代表
  
  (二)創作風格。
  1.鄉土文學
  早在日治時期晚期就有人在提倡鄉土文學。但當時提倡的鄉土文學重點偏向「對象」和「語言」,與現在這邊要談論的鄉土文學──意義較為貼近名詞解釋,也就是「顧名思義」注重台灣鄉土本質、鄉土精神的鄉土文學──較為不同。
  然而原本好端端的自我意識的創作主流現代主義為什麼會變成關懷社會的鄉土文學?原因不外乎就是「自己國家的主權受到侵擾」,也就是開頭寫的那兩件事件。因此一派以吳濁流為首創辦的台灣文藝刊物開始歡迎各方作家投稿作品。鼓勵大家關懷自己家鄉的土地,書寫家鄉、生活周遭上的故事;另一派則是以台灣文藝為根基創辦的詩社笠詩社與詩刊〈笠詩刊〉。這裡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大多數曾為現代主義的一員,但後來他們為吳濁流與笠詩社的精神感動,直接跳脫現代主義轉戰鄉土文學

  2.現代詩論戰
  從剛才要點的最後大家應該看得出來現代主義鄉土文學的關係可以說是蔣中正不願意改國號憤而退出聯合國的原因「漢賊不兩立」。詳細內容也同樣歡迎參考超連結,以口語白話文簡略來說就是「你們都只寫藝術類型的詩,都不關心社會」。雖然最後結果來說算好,不但讓一群作家得到挖掘,更是引起台灣人對於本土家鄉的意識,但做為這場現代詩論戰的論戰發起人唐文標余光中呼籲「如同文革危機」,直接將唐文標封殺逐出文壇。
  
  3.鄉土文學論戰
  繼現代詩論戰風波過了三年又是一波論戰。其內容意義跟現代詩論戰差不多,只是戰場從「現代詩」轉換到「文學」。詳細內容也同樣歡迎參考超連結
  雖然這次鄉土文學論戰的結果不像現代詩論戰那麼有影響,但這次的論戰可是直接引起政府(國民黨)的注意──政府正在推動反共文學,你們這些人卻在叫嚷鄉土文學是在造反嗎?好在當時政府沒有處理掉支持鄉土文學的作家,僅是在報章上刊登文章批評鄉土文學。倒是另一方面有趣的是論戰最後由當時國防部的總政治作戰局主任王昇出面緩頰「對鄉土的愛就是對國家、對民族的愛」。軍方表態理應是完全支持政府,這時卻是站在民眾與政府之間做為和平的橋樑為論戰劃下句點。我想當時軍方內部某些人可能不想再支持國民政府的反共口號,只想好好在台灣和平過日子吧?
  
  4.三三文學
  既然在第一點都說到「愛國心」了就不可能不提到「愛國文學」。不過這裡的愛國文學可不是直呼「愛國文學」,而是「三三文學」。
  大家看到三三文學一定很好奇「三三」是什麼意思。第一個「三」大家可能比較容易聯想。說到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又說到帶有「三」類型的字你會想到什麼?自然是國歌精神「三民主義」──在此順便幫大家科普一下「三民」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也就是國父孫中山想要創建一個「以民為本」的國家。至於第二個「三」則是因為美援的關係讓美國國民宗教「基督教」流入台灣,導致台灣從原本普遍於民間的民間信仰開始有部分的百姓改信或相信基督教,基督教真神「三位一體」的概念也就因此傳開。
  綜上所述。雖然三三文學鄉土文學打對台,但由於三三文學大啖中華文化對到國民政府的頻率,所以在當時兩大三三文學代表團體三三集團神州詩社可以說是迅速竄紅並且極為盛行。然而成也國民政府,敗也國民政府。在美麗島事件中這兩個團體徹底崩解。不過前者是對國民政府的失望自行解散,後者卻是兩位領導人溫瑞安方娥真被處以「為匪宣傳」的罪名拘留三個月後遣送回馬來西亞,失去領導人才垮台。
  是的,連馬來西亞人也挺中華民國。反而是蔣家人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已經輸了中國這片領地,也不甘願自己降下國格失去「中國」國號,變成「我不允許中華民國獨立於台灣,也不容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情況,讓自己陷入兩難才在處理異己的人。
  
  縱使明知文學創作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興衰勝敗僅是歷史時代的滄海一粟,但「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崛起、當紅與凋零過程還是令人不勝唏噓。

  額外補充資料:三三文學集團與神州詩社龍哭千里——溫瑞安與神州詩社傳奇從神州詩社的殞落看台灣戒嚴三十年方娥真的詩和我所知道的神州詩社


  (三)代表作品: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洪醒夫《黑面慶仔》鄭清文《三腳馬》。(這邊僅附上網路上可以找到的作品。如有興趣可以到書店購買上頭代表人物的作品閱讀)


  十、中華民國時期:八零年代。
  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推想回去也就代表國民政府的強制影響力在八零年代開始漸漸減弱。因此不論是國民政府以來避而不談的「政治文學」(代表人物張大春龍應台),國民政府為一同從中國撤退來台的軍人與其家屬建立住處而在台灣生活紮根的「眷村文學」(代表人物朱天心),被世代侵略已久的「原住民文學」(代表人物瓦歷斯.諾幹林德義),父權體制下女性悲歌的「女性文學」(代表人物琦君張曉風席慕蓉簡媜張曼娟),兩性情感之外的「同志文學」(代表人物白先勇紀大偉朱天文陳雪邱妙津),潛心修身養息的「宗教文學」(代表人物周夢蝶林清玄),還是大眾文學的開端「科幻文學」(代表人物張系國黃海黃凡平路)等等以前因時局影響而沒出現於檯面的題材在此時通通頃刻爆發,以歷史線來看是題材最為活躍的年代。不過這邊由於只是淺談不加以贅述,所以其他更詳細的內容歡迎參考文化部的文學工具箱網站。
  
  以下為上述各類文學代表作品。
  政治文學:張大春《將軍碑》龍應台《野火集》
  眷村文學: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原住民文學:瓦歷斯.諾幹《荒野的呼喚》林德義作品選
  女性文學:琦君〈桂花雨〉〈一對金手鐲〉張曉風散文集席慕蓉詩選簡媜《水問》張曼娟《海水正藍》
  同志文學:白先勇《孽子》紀大偉《感官世界》朱天文《荒人手記》陳雪《惡女書》邱妙津《鱷魚手記》
  宗教文學:周夢蝶《菩提樹下》林清玄《佛鼓》
  科幻文學:張系國《超人列傳》黃海《天外異鄉人》


  十、中華民國時期:九零年代。
  這個年代與之前所有年代有個最大的差距:「數位科技」。不過說是這樣說,其實早在上一個八零年代──也就是1985年──微軟(Microsoft)就發佈了全世界第一套名為「Windows」的電腦作業系統。但那時還只有英文語系沒有支援繁體中文,只有相關領域或是精通英語的人才熟得門路。直到微軟發佈支援繁體中文的「Windows 95」版本人們才開始普遍有了所謂「電腦」和「網路」的概念(順帶一提「數位相機」也是這個時期的東西)。此時人們的創作不但不再侷限紙筆,不用多好的國文造詣與人文類型的學術背景,更是把台灣第一個大規模、上萬人同時在線的網路線上論壇BBS當成創作平台肆意發揮。於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蔡智恆(痞子蔡)藤井樹九把刀,新型態通俗文學「網路文學」就這樣興起了。

  然而簡單、便利、快速又方便的網路與都市造成生活步調的加快,導致當代有許多人被壓力壓到連輕鬆的網路文學都無法閱讀。這時一群人看準這股趨勢開始書寫「勵志文學」。說得白話點就像是心靈雞湯──這裡的心靈雞湯是一本書的名字,與現代大多被做為貶抑或是諷刺用詞的「心靈雞湯」意思不同。
  勵志文學的內容篇幅短少,文章與文章間沒有連續性,因此閱讀相較起來不花時間也不花精力。同時因為這樣的關係讓一本書可以同時容納多種面向的文章,內容變得極具豐富性。加上內容瞄準人們的低潮寫入讀者的心,使讀者與作品容易產生共鳴,進而從書本得到心靈上的放鬆、幫助、慰藉與救贖走出陰影與困境。吳淡如侯文詠劉墉吳若權還有台灣首位以「繪本」形式出名的幾米都是屬於此類。

  再來又是之前提到的「文學創作與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既然都市影響現代人如此之深,那麼「都市文學」的產生也是無庸置疑了。只是這邊的都市文學和網路文學與勵志文學的性質不同:都市文學是以純文學,而非通俗文學。
  以都市文學聞名的駱以軍林耀德李昂持續接受西方的文學與觀念,不斷與時俱進地加強自己寫作的功力。城市生活的人生百態、都會男女的情慾流動都在他們眼裡轉化成藝術的文字──文學帶有美學,這是通俗文學所沒有的魅力。因此即便是通俗的網路文學與勵志文學當紅,身為純文學題材之一的都市文學還是能佔有一席之地。
  
  以下為上述各類文學代表作品。
  網路文學:蔡智恆(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藤井樹《我們不結婚,好嗎》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勵志文學:吳淡如《真愛非常頑強》侯文詠《白色巨塔》劉墉《靠自己去成功》吳若權《抓住你要的幸福》
  都市文學:駱以軍《小兒子》林耀德《鋼鐵蝴蝶》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
  (由於這時代印刷與出版技術越來越成熟,所以每位作家出的書不勝枚舉,以上代表作僅是冰山一角。如有興趣可以到書店購買上頭代表人物的作品閱讀)


  十一、中華民國時期:二零零零年代。
  基本上這個時代都是延續上幾個年代的作品風格,其中尤以原住民文學、女性文學、同志文學和網路文學這幾種風格最為突出。但要說這個時代唯有的風格那還是有的:學術界普遍稱呼它為「新鄉土文學」或是「後鄉土文學」。
  在這邊讓我們回顧一下前兩次的「鄉土文學」。第一次的鄉土文學叫做「普羅文學」,注重於「對象」和「語言」;第二次的鄉土文學則是叫做「鄉土文學」,注重於台灣鄉土本質上的精神。既然這次多了一個「新」或是「後」便有它的意義存在。「新」代表有別於過往;「後」代表世代正式進入知識、科技、文化等等影響社會運行的領域及觀念面臨大翻轉的二十一世紀。也因此除了後鄉土文學,後殖民後現代後結構主義的文章與討論也是相當值得探討。但由於此篇只討論台灣文學,因此如果讀者對以上三個主義的關鍵字有興趣歡迎讀者自行搜尋關鍵字延伸閱讀。

  說了這麼多,這次第三次的鄉土文學到底有什麼地方足以被冠上「新」,又到底有什麼地方「後」於前者呢?

  (一)書寫文字上的統一。
  雖然說「後鄉土文學」是二零零零年代的風格,但其實早在七零、八零年代開始就有大量詩人與作家以台語寫作。只是在沒有官方文字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對於台語文字的理解,就像台語「靠夭」有人會寫「靠邀」有人會寫「靠腰」有人會寫「靠妖」一樣。即使這樣的錯別字你覺得你看得懂,不會造成溝通困難──反正看得懂就好──這卻是代表自己對文字的使用不但不嚴謹,對對方回應的態度更是不莊重。而且早期的台語還不是用文字而是羅馬拼音書寫,這就已經不是「看得懂所以隨便」的程度了。好在這些詩人與作家使用文字的嘗試被後續的教育部當作參考,截至2009年總共正式頒布了七百個閩南語文字。比起以往的官方打壓民間自救,鄉土文學第一次有了官方上的支持與幫助可以說是鄉土文學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二)文學技巧與藝術表現熔古鑄今:致敬現代主義,容納後現代主義。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雖然不是絕對,但絕大多數的後代多多少少都會參考、借鑑在自己之前的他人的想法或作品──就連我這篇文章也是向教授學習並且參考、引用網路上諸多資料才寫成的。因此這個時代的鄉土文學詩人與作家創作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平鋪直敘,現在常聽到的文學技巧與藝術表現例如「浪漫主義」、「寫實主義」、「魔幻寫實」、「時空跳躍」、「敘事對象交錯」都是新鄉土文學的特色之一。當然新的文學技巧與藝術表現不只有以上五點,在此僅是略提代表。如果讀者有興趣歡迎參考更多西方文學理論
  延伸閱讀:【寫作教學】常被忽略卻很重要的3個寫作技巧(上)

  這個年代的代表人物比起以往的時代實在難以抉擇。畢竟這時代已經偏向近代,解嚴後文學風氣也比以往盛行與自由。從李婉慈:2000—2010年台語詩收集kap主題探討這篇論文來看就可以知道寫詩寫作與透過報刊雜誌投稿的人很多。不過我還是從中挑選了十位自己覺得可以代表這個年代的人物──林宗源方耀乾呂興昌陳正雄李勤岸路寒袖胡長松陳金順王貞文甘耀明。至於每位人物的代表或是相關作品由於時代太過近代版權意識抬頭,網路上少有公開,因此在此就不特別全然附上,僅附上找到的零星詩篇。如有興趣可以到書店購買上頭代表人物的作品閱讀。
  林宗源:濁水溪、體能的問題、油桐樹林的花宴
  方耀乾:胡長松論方耀乾詩裡的自我追尋
  陳正雄:詩集《戀愛府城》
  李勤岸:孽子中國、明日葉
  路寒袖:台北新故鄉、春天的花蕊、往事如影
  陳金順:霧

  
  看完以上台灣文學的歷史,我們可以大方向地統整出六個「台灣文學」的特色。

  一、懷念家鄉的鄉愁情感。
  二、自身遭遇的悲嘆感受。
  三、政府當局的反抗意識。
  四、原鄉精神的寫實主義。
  五、思想文化的包容接納。
  六、追求美學的實驗精神。

  一塊在世界地圖上小到不能再小的土地在短短快四百年(荷蘭1624年開始統治台灣)內包含這麼多事件、朝代、改革、文化與情感。身為出生、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做為台灣一份子的你怎麼能不為擁有這般過去歷史的土地感到驚奇與動容呢?


  後記。

  寫完驀然回首才發現這不只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講「簡略介紹一下」的程度了。

  為什麼明明時隔兩個多月,我的「我畢業了。謝謝你,南華大學──最終篇綠葉的大學生活紀錄(八)(下篇)」卻還沒寫出來呢?這其中除了我偶爾偷懶,中間經過一段找工作的時間,以及現在因為開始工作而失去的時間與精神的原因之外,還得說起這門叫做「台灣文學概論」的課程。也就是說我並不是我完全沒寫下篇,而是被中途殺出來的程咬金耽誤了。
  當初我的計畫是有系統地快速介紹完台灣文學,然而我想我錯就是錯在這:想要有系統地快速介紹完「各個時期」的台灣文學。結果開頭時期我很用心地寫完,接著又寫第二個時期。導致我產生「頭攏剃了無洗咁會煞」的心態持續到最後把它寫完了。這中間花費的時間除了閱覽大量網路資料和把思考如何把內容書寫成一般大眾也能輕鬆看得懂的內容之外,鎮重地重新讀完上課的內容和不斷地向授課教授侯作珍教授請教也是一大重點。在這邊真的很謝謝作珍教授願意在百忙之中面對我的問題仍然用心地回覆一長串的文字,也謝謝作珍教授給我的鼓勵。即使您今年和我一樣從南華大學畢業了,我仍然不會忘記您在南華大學予以我的教學……哎呀,不小心寫起感謝銘了。不過這不但是一種禮貌和尊重更是一種感恩與感謝,讀者就原諒我吧!

  最後謝謝你看完這一萬六千多字的文章。如果對裡頭的內容有任何疑問,看完有任何想法或是自己額外的建議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沒關係,我看到會盡量在第一時間用心地回覆你。

32

9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維里爾+康娜+古代戰略(智力)

姊妹百合是不是有料?

阿妮絲-3招-平和賜福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