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華為的5G和7000億

—— | 2018-12-13 20:19:20 | 巴幣 2 | 人氣 227

本文來源: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1

先說7000億元。
11月30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宣布,華為2018年的收入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近7000億元人民幣)。
10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
在電信設備領域,華為的營收,比第二名愛立信和第三名諾基亞加起來還多。
在智能手機領域,華為是繼蘋果、三星後,全球第三家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的手機巨頭。
▲2018年第三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蘋果,位居世界第二
縱觀國內,華為的營收,超過了BAT的總和,大致相當於2個聯想、4個格力電器、6個小米。
放眼全球,華為在世界500強榜單上可以排到第60名。
可見,華為已經成長為一家名副其實的巨型企業。
再看5G。
5G是下一代移動標準,也是萬物互聯的關鍵技術。
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一流的企業賣標準。誰制定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話語權,站在了產業鏈的頂端。
5G之爭,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各個國家和企業都厲兵秣馬、你追我趕,力求取得主導權。
今年4月,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發布的《Race to 5G》報告稱,中國5G居於領先地位。
▲《Race to 5G》報告
2G時代,歐洲領先;3G時代,日本領先;4G時代,美國領先;5G時代,中國能夠後來居上,與華為的努力密不可分。
華為在5G上,取得了哪些成績?
先看技術標準
華為研發的F-OFDM已經成為全球統一的5G的混合新波形技術標準,華為提出的Polar Code(極化碼)也成為了5G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這是非常大的突破,在中國通信史上也是第一次。
▲5G標準
再看專利
華為持有61項5G標準專利,全球佔比22.93%,超過三星,排名第一。
再看設備
5G設備包括基站設備和光通訊設備,華為是全球第一大設備供應商,基站設備全球市場佔有率約30%~35%、光通訊設備全球市場佔有率約40%~45%。
最後看IPv6協議支持
為了實現「萬物互聯」,5G需要接入IPv6協議。華為是國際IPv6標準的制定者,其IPv6設備及解決方案為全球最大的IPv6網絡CNGI中提供了超過70%的網絡設備,截止目前已穩定運行6年。
▲華為是唯一完成全部中國5G技術二階段研發試驗的廠家
今年11月23日,在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英國電信公司首席網絡架構師Neil McRae公開表示: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其他供應商需要努力趕上華為。
可見,華為在5G技術上全球領先。

2

7000億、5G,一個代表規模,一個代表技術,這是華為成功的秘密。
對企業來說,規模和技術同樣重要。只有規模,沒有技術,大而不強;只有技術,沒有規模,強而不大。
華為恰恰是既有規模,又有技術,真正的強大。
不妨來看一組數據。
華為官網顯示,華為約有8萬名研發人員,研發費用支出為897億元。近十年來,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了3940億元。
8萬名研發人員,897億元研發投入,這兩個數字,超過了絕大部分企業的員工數量和營業收入。
▲華為研發投入
慷慨的投入,換來了豐厚的回報,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其中,90%以上專利都是是發明專利。
▲華為專利授權量
沒有規模支撐,巨量的研發投入,是無法做到的。沒有技術創新,龐大的營收規模,也是無法持續的。
事實上,華為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自身。
華為像一隻領頭雁,帶領著其他企業飛翔。華為共有92家核心供應商,中國企業有37家。這些企業,為了滿足華為的需求、跟上華為的節奏,不得不創新。
▲華為核心供應商
華為像一條鯰魚,刺激著其他企業奮遊。
華為的老對手、同屬通訊設備製造領域的中興,是中國最具創新力的企業之一。華為所處的手機行業,也是當下中國創新意識最強的商業領域。
華為像一個啟蒙者,探索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並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
華為之路,何嘗又不是中國之路?
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研發投入也僅次於美國。中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增幅(18.8%)超過了美國(7.2%)和歐盟成員國(7.0%)。
▲世界各大經濟體研發投入
規模 技術,這是華為的秘密,也是中國的秘密。
》  美國企業的研發支出遠超中國,阿里、騰訊僅是亞馬遜零頭?

3

7000億、5G,一個註解現在,一個昭示未來,也是理解華為當下處境的秘鑰。
體量巨大的規模效益,讓華為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源源不斷地投入研發,保持技術領先,進而擴大規模優勢。
華為現在很強大,未來將更加強大。
這恰恰是對手最為忌憚和恐懼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美國政府正在遊說盟國封殺使用華為,新西蘭、澳大利亞拒絕華為參加5G移動網絡投標,英國電信禁止華為參與競標公司核心5G網絡設備的供應合同。
這可能是華為命中註定的一次劫難:中國企業要想成就偉大,需有被全世界敵視的覺悟與勇氣。
18年前的2000年,華為銷售額飆升到220億元,盈利高居全國電子百強之首,一時風光無兩。
形勢大好之際,任正非卻在《華為報》上發表文章檢討自省。
任正非在這篇長達6000字的《華為的冬天》中警醒地寫道——
「現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經不遠了,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
IT業的冬天對別的公司來說不一定是冬天,而對華為可能是冬天。華為的冬天可能來得更冷,更冷一些。
我們還太嫩,我們公司經過十年的順利發展沒有經歷過挫折,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道路。磨難是一筆財富,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我們完全沒有適應不發展的心理準備與技能準備。」
果不其然,第二年,全球電信產業惊現大滑坡,競爭對手美國思科業務嚴重下滑,報廢庫存22億美元,被迫裁員8500人。
提前做好準備的華為,完成了255億元銷售額,實現了逆勢增長。
領先者註定是孤獨的,成功的道路上遍布荊棘。創業幾十年來,華為經歷了很多坎坷,很多事都足以要「命」。
懷如履薄冰之心,行勇猛精進之事,華為都挺了過來。
這一次,相信華為已然做好了準備。

4

此次事件,看似是華為的自家事,卻與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息息相關。
如果「冬天」真的來了,我們必須謹記:
為眾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看不到圖到鏈結看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