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07-08-26 22:03

姿勢性低血壓讓你天旋地轉?藥品副作用可能為主因

作者:巴薩拉

在睡醒、久坐、久蹲後猛然起身站立時,相信很多人有過頭暈目眩「暈了一下」的經驗。這種狀況輕微者可能只短暫地暈個幾秒鐘就恢復了,但嚴重者則可能會嚴重暈眩而失去知覺導致跌倒,可能造成骨折、頭部外傷等嚴重問題,危險是無法預測的。大多的民眾會誤以為這種現象都是貧血所造成,其實這種情況有部份在醫學上稱為「姿勢性低血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主任李佳利說,從平躺到坐姿或站姿的血壓出現相當大的差異時(收縮壓降低三十毫米汞柱以上、舒張壓降低十五毫米汞柱以上),就符合「姿勢性低血壓」定義,會出現暈眩無力、神志不清、視力模糊等不適現象。

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

她說,年紀大、缺乏運動、長期臥床、行動不便、天氣過熱、喝酒、藥物,以及其他所有會造成血液量不足的因素,例如外傷性失血、缺水、脫水等都是造成姿勢性低血壓因素。

為什麼年紀大容易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問題

李佳利指出,老年人因為退化因素,自律神經功能變遲鈍,當姿勢改變時,自律神經無法如年輕人很快反應,一時間可能造成腦部血液流量不足。另外,由於老年人常有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有些藥物容易引發姿勢性低血壓。

哪些藥物容易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有些降血壓藥(如甲型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如硝酸鹽類)、抗憂鬱藥(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抗帕金申氏症藥、利尿劑、勃起功能障礙藥物等,較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產生頭暈目眩情況而失去平衡,或導致跌倒的危險,臨床上常有這類的案例。

「藥」安全-您我有責

1.請留意老年人、糖尿病人、帕金森氏症病人較常發生姿勢性低血壓。

2.近期服用的藥物、保健品,以及不同醫師的藥物,就診時請完整告知醫生,提供醫師考量降低劑量或停止不必要的藥物,以避免發生用藥問題。

3.領藥時,請詳閱藥袋標示及用藥指導單的說明,特別是藥品作用、注意事項、警語等欄位敘述。例如:此藥可能導致嗜睡、暈眩,在您清楚藥物可能對您的影響前不要開車或使用危險機械等。請務必遵照指示使用藥物,切勿為求藥品作用更快更強而任意加量或加藥。當第一次使用新藥或增減藥量時,請留意並紀錄藥品產生的作用。

4.服藥後多休息,並放慢腳步,不要突然站立,如果有此症狀發生,應於緩慢站立後測量血壓。

5.平躺要起身時,最好放慢動作,請先在床沿坐兩三分鐘,讓腦部血液供應充足後,再下床走動。

6.檢視家中年長者的用藥,是否有造成跌倒的危險性。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李佳利】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香港腳會感染到手嗎?

自我心肺複甦急救法?

長期使用捕蚊燈,易得皮膚癌?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