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3-21 17:25

[達人專欄] 【霜の雜談】諸位準大學生們 讓我們來聊聊選擇大學吧

作者:冰雪 霜華



這幾天和一些人聊過之後,對大學又有一番新的想法,不得不說如果聊的事情成真,台灣高等教育界又會有一番變動了。

前幾個禮拜學測成績出來後,選擇大學應該是現在高三生最重要關切的東西,身為一個大四的老人,讓我來和各位聊聊我的看法吧,上茶吧。

=======================================================
【高中/職vs.大學‧知識的寶庫】

我覺得對所有準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高中/職和大學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如果都沒差,我說個實在話,那你何必再多花四年?把高中/職當七年在念?

這近四年的時間的感想,我認為最大的差別是大學的資源是一所高中/職所難以比擬的,如果一所大學的資源比高中低,那我認為這所大學最好不要念。

補充一下,這要排除學院、技職學院和專科學校,也就是專精於單一科系或領域的,因為總體上的資源的確有可能比部分上位高職還要少。
(主要是高等教育大多會說大專院校,只是大學/科大的資源和學院/專科學校有很大的差距)

這邊的資源主要分兩種,一是師資等軟的資源,另一種是硬體資源。
硬體最直觀的就是校地,可能會有人說校地大小沒差吧,但我個人覺得是有差的。
如果上網查查世界上最大的幾所大學,裡面的齊備程度齊全到嚇死你,你可以想像一所學校裡面有高爾夫球場、博物館,甚至是機場嗎?

校地越多,可以活用的硬體設備,包含建築、機械等固定資產的靈活度就會越高,例如台大就有不少可以實踐的場域,而不單單只是坐在教室裡面。

如果不只是台灣的大學,放眼全世界,就會發現這和高中職相比,根本是地球比太陽,落差太多了。

軟實力我後面會包含在文章中,因為這不是三言兩語能概括的。


「知識的寶庫」
還記得我國高中時都會寫作文,寫進入國高中的感想之類的,那時都會用進入知識的寶庫聖殿啥的當起手式。

但到了大學才知道中間的落差,也許未來有機會造訪其它國家的大學圖書館,又會刷新我的認知吧。

大學是進入社會的中轉,以及在16年的探索生涯中的最後一站。
我之前曾經說過,一個大學生應當具備的是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應當學習一切事物的一點皮毛,因為整個求學生涯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所以一所大學應當具備的是讓你探索一切事物的實力,除非你已經結束你的探索了。
注意到了嗎,重點就在一個詞,那就是「探索」。


【大學‧技職或探索】

要說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隨便找都可以找到一堆東西,這邊就不多加贅述了。
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裡面完全沒提到工作什麼的。


我將大學的科系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實踐型的,另一種則是知識型的,並不是說實踐沒知識,知識沒實踐,只是在光譜上偏重於哪一種而已。

實踐型的例如建築、社工、法律、資訊、音樂美術類、景觀、設計等,重視操作,出來大多是找與科系高度相關的工作,外系的要插入比較不容易進入。

知識型的例如經濟、文史哲、數學,簡單來說就是以老一輩的說法,讀了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的,大多就是這一類的。

如果以務實的角度來看,知識型的科系應該不要碰才對,因為很多人都會說來大學學一技之長。

但是以我和一些年紀分布在30+~40+的前輩討論後,我有個新的想法。
1. 殘酷的是,現在只有一技之長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吃土。
2. 更殘酷的是,你吃土的原因還不是因為你比不過人,是因為不是人的東西。
3. 最殘酷的是,你花了四年的時間學一技之長,出大學的門發現和自己學的都不一樣,你等於白學。

我想太多嗎?
但別忘了,資訊科技業的變化幾乎是以月甚至星期來看的;會計條文規則改寫是常態;經濟學的理論連經濟學家自己都有派系了;醫療生技改寫觀念的速度也是以月來當單位。

金融交易員等證券業如果不想個贏過AI的方法,未來五年十年消失我都不意外;心理學家還有如山一般的東西還沒有個定論;除了憲法,法律隨時都有改的可能,法學觀念調整的狀況不輸給經濟學。

你要學一技之長,但別忘了你要花四年,而我們的世界是以「天」來當單位在變化的。
過去可行是因為過去的變化相較之下比較慢,別忘了現在資訊傳遞非常快速,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加速世界的變化了。

所以為何大佬說大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說一堆都不說找工作的實力,因為中間的變數太多,被打臉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有沒有例外,也是有,如社工這種服務性質的,建築景觀音樂美術等創造性質的,這種以人為主體的影響性比較小。
不過如果是因為這原因讀這些科系的,相信我你會在四年內被累死,因為這些人也是在自家的科系上十分努力的。


所以當我聽到很多人問這科系出來能幹嘛,我只能說有很多啊其實。
的確有很多工作要求本科系畢業,我也不否認大學的科系會影響出路,不過如果因此限縮你人生的道路,說實話也沒有比較好。

因為我們的世界的變化真的太快速了,而這只會更快,直到支撐不了為止。


【所以呢?】

我在昨天和一些在教育界中待了十年以上的老師交流,其中有很大的體悟。
我覺得現在缺乏的與其說是專業,不如說是專業以外的舞台,或是相關的教學體系與系統。

我有時會翻看其它大學的教學系統,包含已存在的和新興的教學系統,很多人會說大學都沒有新的玩意兒,但說實話要出現新的系統談何容易。

一個系統要顧慮的人太多,例如我最近接觸的一個系統牽涉到五百人以上的學生,而且中期目標希望是一個含了四千人到五千人以上的大系統。

可以想像嗎,如果台灣有三十所大學開始在做這件事,以長期來說就是一個以十萬人為基準的大運動了。

說不可能也非絕對,東海大學的勞作教育體系在六十餘年前出現,你看全國大專院校中有勞作教育亞種的體系的學校有多少。
同樣是東海大學,曾經出現的通才教育(現在通識教育的前身),在現今大學中有通識教育已經是常態了。

如果只是近十年的教育系統,說真的還真有一兩個我知道的,是有學校建構出來後其它學校開始模仿的。

如果你知道這些和不少國外大學有關,你就知道這中間牽涉之廣,時空間之大,想到這裡就很難平靜下來。

這中間專業只是一部分而已,如果來大學只是為了工作,我反而覺得你要好好想想,因為能滿足你的科系有些真的是在做功德,人的流動速度超快。

大學不單單是未來找工作的中轉站,除非你是技職體系出身,否則那所大學就只是技職培養中心罷了。
就算是科大專科學校,人脈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心態更加的重要。

課業是很重要的一環沒錯,可是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培養看事情的角度與習慣,如何學會分配時間,這些通通都是大學極為重要的能力。


【結語‧知你所要 僅此就好】


大學的資源之多是你難以想像的,一所大學如果無法滿足學生,我會說那所大學不適合你,如果你才大一,我甚至會請你考慮看看是否有需要轉學考。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以及這所大學是否能提供給你這些東西,滿足你的求知慾。

多元性,這是我認為大學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在挑選大學時也可以參考這一點,不單指的是科系的多元,也可以說是在教學系統上的多元性。

我已經是大四生了,之前也知曉不少創新的教學計畫,或是開始在尋求變化的學校,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高等教育界有沒有問題,有,不過它也正在走向另一個有趣的發展。

我在這邊岔開來說一個東西,如果真的認為大學就是來找工作的,除非我們的教育體系學的是日本,否則很難,日本的大學就是以技職為導向的,因為日本缺人才的狀況不輸給各國。

所以有沒有技職導向的大學,當然有,只是就我的觀察台灣這方面做的不完全罷了。


各位準大學生,如果看上面看的霧裡看花,為這些能看到這裡的朋友提供一些回饋吧。
挑學校的重點我認為是:
1. 師資夠齊全,如果都是老的教授別選,因為代表沒有新血注入,拖個三四年,老的教授退休就好玩了。
2. 有什麼樣的硬體設備,以及科系的多元性。
如果是很確定要往單一領域發展,例如體大的就不用考慮這個,因為大學主要還是以多元接觸為最大目的,所以科系越多元能接觸的越多。
3. 看教育計畫學校怎麼安排的,如果有學長姐的現身說法更好,國立的大學這方面未必比私立的好,有些國立其實挺混的,因為國立沒有淘汰機制。

   這邊可以看的有校內,同時也可以注意校外,主要是社會教育與實踐是很重要的舞台,就我知道的是這方面做的學校還是少數,如果有可以多注意一下。

   另外還包含了出國,也就是姊妹校的數量,如果有走出去的機會當然可以走出去,這也是值得留意的點。
(語言的話很多人會顧慮,我也是,不過我也有朋友不會說當地語言,憑著因為我嚮往所以想去那邊看看,然後就出國去了,他也活得好好的)


這就是大學,各位破瓜的準大學生們,歡迎。

25

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說別人開分身帳號,結果自己也是分身帳號(聳肩

【行星】

【呼吸法】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