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3-31 21:20

【樹海優土伯】化粧品微科普「好奇面膜的原料和製作工藝嗎?(上集)」逐字稿

作者:吟月氏樹海

  影片本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_lzUK32uk
  
  前言:
  
  感謝巴友芊芊的建議,讓我有動力再講上這一集。_(:3」∠)_
  
  因為沒想到會有人對這番事務有興趣,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其實有點過度興奮。
  
  細節拿捏的不算很好,如果有人還好奇其中的竅門或是哪個環節,請盡管發問、請盡管發問。
  
  至於下集,其實也已經製作完成,將在明日放送。
  
  雖然我更推影片本身,影片裡頭安排許多觀影彩蛋,不過畢竟我算是個寫故事的人,朋友圈中愛看字的人應該不少。
  
  所以,奉上逐字稿。
  
  逐字稿:
  --------------------------------------------------
  
  諸君日安,我是樹海
  
  今天這集將會用youtube的cc字幕來呈現字幕,請先到右下角確認你有沒有開啟cc字幕吧!
  
  上一集結束之後啊!我就收到了朋友的邀請,他說他對化粧品的原料和製程都有點興趣,那今天的話呢……就來拆解一張面膜來給大家看看吧!
  
  不知道有沒有人仔細看過化粧品背後的標籤呢?上面那些的細密小字阿,其實大多都是被法律規定一定要填寫的喔!
  
  在標籤裡面最密密麻麻的那團文字,通常會是全成分。那個部分就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啦!
  
  在講這個主題之前,我要先跟大家介紹一個網站,它叫做CosDNA。
  
  這是一個化粧品的綜合留言板,裏頭會有人把化粧品背後的全成分表放上去、也會有人提供一些原料資訊、或者在上面閒聊這些東西。
  
  當然,也因為這是誰都可以留言的地方,裡面的資訊會有很詳盡的、很正確的東西,也會有些資料更新的還不夠及時。
  
  裡面會有一些時候是以偏概全、也會有斷章取義的時候。
  
  不過今天呢!就讓我來稍微過濾一下,帶著大家看一看面膜的全成分表吧!
  
  在開始之前,我先解釋一下全成分。
  
  照字面解釋,就是指這個化粧品全部的成分。
  
  受法律規定,所有的化粧品背後都必須有全成分標示,不過呢……全成分到底真不真實,這……法律就管不到了。
  
  畢竟,這是商業機密,是產品能不能賺錢的核心秘密之一。
  
  除了考量到商業機密這層關係之外喔,在通常情況下配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啦,他會因為法律有修改阿、或者是原料技術有改良了,這樣的原因而隨著時間而改變。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全成分表卻不一定會跟著更新。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全成分表多少是需要誤導一下同業,才不會被抄襲的太過輕鬆。
  
  在這個網站裡面我們會使用到的功能,是化妝品搜尋。
  
  在搜尋欄位裡面查找面膜的話,其實會有蠻多張面膜的全成分表出現,只不過他們的更新日期,當然就不是那麼的即時。
  
  所以,就讓我隨便點一張面膜來跟大家講解囉!
  
  當然,這個面膜不會選的太複雜拉,這樣大家聽起來也比較輕鬆對吧?
  
  就講這張2017年上傳的配方好了。
  
  面膜的名字我先遮起來,有好奇的人,再自己去找找看囉!
  
  讓我們開始第一支成分吧!
  
  純水,純水相當的單純喔!就(幾乎等於)是可飲用的純水,在工廠裡面通常會有自己的逆滲透純水機,會自己生產他們所需要的大量純水。
  
  只要他是乾淨、無菌的純水,就足以生產化粧品喔!
  
  再來第二支原料,1,3-bg,也就是1,3-丁二醇囉!
  
  作為一種多元醇,他的角色定位通常被分類為保濕劑。
  
  不過在特定情況,比方說像是溶解防腐劑的時候,他會被當作是溶劑使用。
  
  他能夠增加產品的滑順度,並且提供一定的溫熱感。
  
  這邊提到說,他有可能會產生輕微的刺激感,這裡是因人而異,不過差不多到了含量10%以上之後,刺激感就會變得相當明顯。
  
  接下來的這段話,大致上是沒有錯的。
  
  不過,實際上抓水能力並不高這件事,還是跟上面提到的PG做比較的呦!(備註一下:其實我並沒有明顯的感覺到這件事。)
  
  作為多元醇的一份子,1,3-bg仍然算是保濕劑。
  
  接下來第三個,維他命C醣苷。
  
  維他命C醣苷是一種美白成分。
  
  作為維他命C家族的一份子,他跟維他命C一樣具有抗氧化的能力,所以也能算是抗氧化劑。
  
  至於他的美白機制,美白機制是靠抑制酪胺酸脢的活性來達到美白效果的。
  
  酪胺酸脢是人體皮膚生成黑色素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如果減少酪胺酸脢的活性,人體皮膚生成的黑色素量也就減少了。
  
  這其中的學理,其實蠻有一番學問。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嗯?減少黑色素生成跟美白有什麼關係?
  
  我要的是美白,是變白。可不只是不變黑而已欸。
  
  不過事實上,他們就是這樣的間接關係而已。
  
  我們的皮膚阿是會不斷新陳代謝的,新的細胞會源源不斷的複製出來,而舊的細胞呢會在你洗澡或洗臉的時候被你沖洗掉。
  
  而當你新產生的皮膚裡面黑色素比較少的時候,你就變白了嘛!
  
  是這樣的間接方式來達到美白效果的。
  
  下面這段話說的沒錯,維他命C的確因為容易氧化的關係,不易保存。
  
  所以呢,維他命C衍伸出了非常多種類型的衍伸物,維他命C醣苷就是其中一種。
  
  他們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要在足夠安全的情況下,得到更好的穩定性。
  
  這些衍生物都各自會有各自的優缺點,例如有的就會被人嫌說他的穩定性還不夠好,例如有的就會在受到陽光照射的時候稍微變色。
  
  例如這個維他命C醣苷,他的其中一個缺點,就是它是屬於資生堂的專利。
  
  如果想要用它的話,價格就需要拿捏一下。
  
  接著是桑白皮,桑白皮是桑樹根部的白色桑皮。
  
  不過大家放心好了,我們並不會把白色的樹皮加進化妝品之中,這裡的桑白皮指的是桑白皮的植物萃取液。
  
  如果下一次,大家在化妝品的背標中發現植物類型的名稱,放心好了,那都不是植物本體,而是植物萃取液,只是他們沒有把名稱給打完而已。
  
  回到桑白皮萃取液,它是一種美白類型的成分。
  
  嗯,雖然跟美白沒有什麼關係,不過它其實原本就是一種多功能的中藥材。
  
  至於它的美白機制嘛……畢竟它不像是剛剛那個維他命C醣苷那樣,是屬於化學結構明確的化學成分,
  
  像這樣植物萃取出來的液體喔,其實比較像是中藥那種的複方。
  
  複方,其實只要效果達到就好,至於它的機制是怎麼運作的,是會有一些研究資料可以參考,不過(通常)他(們)的種類跟數量都還不夠全面,也沒有辦法反覆的驗證。
  
  也就是說,這裡所描述的機制,其實大家就……參考參考就好。
  
  接著要聊聊的是蘆薈,蘆薈跟剛剛的桑白皮一樣,化粧品所使用到的都是他們的萃取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自己家裡種上一小盆蘆薈呢?這個蘆薈呀,在你遇到小傷口的時候,取它的果肉和汁液敷上三五分鐘,傷口就會好的相當快。
  
  來我們回到蘆薈萃取液的部分來,它是屬於抗敏的成分,主要是希望能夠降低洗臉、風吹日曬所引起的不適感。
  
  有時候不得不添加一切比較刺激的成分,比方說像是為了美白而添加水楊酸的時候,就會加一些蘆薈的萃取液來緩解它的不舒服。
  
  說到這裡有件事不得不提一下,是關於萃取液的品質。
  
  照我先前的說法,萃取液就像是中藥的複方一樣嘛!
  
  所以,在製作萃取液的時候,材料的來源還有製作方式就跟它的效果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了。
  
  就算是蘆薈阿!也會有產地、品種、生長季節的不同。
  
  而製作過程的話,就比較廣泛一些了,比方說像是萃取的溶劑不同、不同原料商提供的萃取液它的濃縮方式是不是一樣、有沒有經過冷凍乾燥變成粉末,這些微小的因素累積起來,都有可能影響萃取液的效果表現。
  
  到了後來製作成化粧品的時候,他們的效果也就更加的不同。
  
  所以當你在使用市售化粧品的時候,你想「嗯?明明同樣都是主打蘆薈的凝膠阿,怎麼他們的呈現效果這麼不一樣呢?」。
  
  除了大家都會猜的,萃取液的含量不一樣之外,萃取液的品質也是相當有關係的。
  
  接下來是甘草酸二鉀,K2。
  
  K2跟蘆薈(萃取液)希望的目的是很像的喔!
  
  同樣是希望能夠抗敏、舒緩、鎮靜、消炎。
  
  它是甜甜的粉末,很輕。
  
  所以如果你一不小心手抖撒了一點出來,就會揚起一片的粉末。
  
  吸進鼻子裡面,從鼻腔到喉嚨都會是又甜又乾的。
  
  再來是Cyclomethicone,環聚二甲基矽氧烷。
  
  在講解這個成分之前阿,我要先舉手抗議一下。
  
  這隻成分應該不存在於這個配方裡面喔。
  
  為甚麼呢?因為我稍微GOOGLE了一下這支產品的外觀,它是透明的液體,也就是說它不存在乳化的狀態,也就沒辦法去溶解這支油囉!
  
  這隻Cyclomethicone阿,其實是蠻常使用的一隻矽油,它常常會被使用在油性,注意!是油性的保養品,以及防曬、粉底這類型的產品之中。
  
  接著下一隻原料,是PEG-60的氫化蓖麻油。
  
  這隻原料可以算是一隻界面活性劑。
  
  什麼是界面活性劑呢?只要分子結構同時具有親水端以及親油端,那麼這個分子就可以被稱作是界面活性劑的一種。
  
  例如我們洗碗時使用的清潔劑,它就是一種純度很高的介面活性劑,它能夠使用它的親水端以及親油端,去溶解碗上的油脂、然後被水給沖掉。
  
  這樣去理解界面活性劑是什麼樣的一個東西,應該就比較輕鬆了吧?
  
  不過,介面活性劑是分成很多很多種類型的喔!PEG-60的氫化蓖麻油正是其中一種。
  
  因為它親水端和親油端的比例問題啊,它在化粧品配方之中,更多時候扮演的是可溶化劑這個角色。
  
  溶解什麼樣子的東西呢?通常是溶解像是香精、精油或者是薄荷腦這種,含量非常少的油性分子。
  
  畢竟如果不加香精的話,很多時候產品會是臭臭的。
  
  這樣大家用起來也不開心吧?
  
  因為香精在化粧品的比例當中非常的少,所以用來溶解它的PEG-60氫化蓖麻油,他的用量也就相當的少囉。
  
  接下來是三辛酸甘油酯。
  
  這一隻成分跟剛剛提到的Cyclomethicone其實是很像的。
  
  它(們)都是屬於油性成分,所以我又要舉手抗議了,這一隻成分,應該是不會出現在這個配方裡面才對的呦!
  
  而且他在現在這個產業界裡面,其實也不是那麼的常見了。
  
  跳過!
  
  然後BHT,二丁基羥基甲苯。
  
  這是一隻油脂的抗氧化劑,主要的功用是為了要防止油脂的酸敗、還有氧化。
  
  但是這張面膜既然沒有出現其他的油脂,那也就不需要這隻成分囉!
  
  接下來這隻成分也是,sodiummyristoyl glutamate。
  
  我又要舉手了。
  
  這也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張配方裡面的成分。
  
  它其實是相當正統的,用來作為清潔用途的介面活性劑。
  
  接下來,就來到三仙膠了。
  
  Xanthan gum,(憨笑)。
  
  好啦!是英翻中的中文名稱。至於大陸那邊的話,則是稱呼他叫做黃原膠比較多喔!
  
  下面這段話說的沒錯,三仙膠作為增稠劑,有相當好的增稠效果,在不同的溫度以及pH值的情況下也都相當的穩定。
  
  但是就像哈密瓜有哈味一樣,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三仙膠就是有自己獨特的觸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沒那麼討人喜歡的啦!
  
  另外,就連他的流動性質都是相當獨特的。
  
  嗯,怎麼形容好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山粉圓,或者說是青蛙下蛋。
  
  把中間那塊黑色的東西想像成透明的,然後放大一點(備註:不好意思,應該是放大很多才對……)。
  
  那種東西就差不多是用三仙膠來增稠的感覺了,就算倒起來很稀的時候,也會感覺有一大團一大團,看起來像是半液半固的狀態。
  
  到了這邊,上集的部分就先告一個段落啦!
  
  我們中場休息一下,去倒一杯茶、拿塊餅乾,然後再準備點開下一集吧!
  
  如果喜歡這部影片的話,還請訂閱這個頻道,也別忘了點擊小鈴鐺喔!
  
  我是樹海,我們下集再會。
  
  --------------------------------------------------
  後記:
  
  做影片雖然很累,不過真心好玩。 ( ̄︶ ̄)/

3

5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樹海短文】九千字愛情短篇《鹹苦腥澀的巧克力》

[達人專欄] 【樹海日常】與Toyz的通病。溺於榮耀,然後守著自我衰去

[達人專欄] 【樹海短文】萬字愛情短篇《向天奏音》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