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5-02 13:48

先看生死接線員,期待公視六月噬罪者

作者:劍斷紅塵

這該怎麼理解?
是像打電動嗎?
電玩裡的闖關任務裏
我們都有個明確的目標,
那就是:在砍完無數隻史萊姆、
奇美拉之後,面對大魔王
我們只要狠狠的給牠最後一擊
就完美了......。


無論是在中國、日本
或者希臘或印度是否從
「神權封建」的神話體系開始
「是「邪惡」、「壞的」就該
徹底剷除與消滅」的刻板基因
早已不分種族、國籍深植於
我們-人類-的基因裏頭了?



無論是何種影響,青少年乃至未成年者
的校園霸凌甚至傷人事件是否有愈形殘酷的現象?
而關於孩子成長期間的情緒控管教育(EQ)、
挫折忍受力和抗壓性,
家庭、學校各做了多少?
我們給孩子的究竟是
大人自己想給的或者是孩子需要的?
當一個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或只是些微異狀時
父母、師長是否「有能力」及時警覺並求助?
甚至於醫療體系上專業醫師是否真有能力查察?






最近看了一部公視播的紀錄片
《該屎的抗生素》,片中談到當
我們在治療疾病時所服用的「廣效抗生素」
雖然消滅了壞菌,卻會將我們腸胃道裏的
好菌也一起殺光,那麼在現實社會
當我們每槍決一個死刑犯時會不會
如同腸胃道裏的「廣效抗生素」
同時也殺死了這社會、人性裏的一些什麼?



校園霸凌題材相關電影:

1.《倖存的孩子》,韓國。
2.《青春勿語》,韓國。
3.《優雅的謊言》,韓國。
4.《非法復仇》,韓國。


動畫:
《聲之形》,日本。



網路霸凌電影:
《BBS鄉民的正義》,臺灣。




家庭關係與愛的電影:

1.《成為母親之後》,韓國。
2.《盜愛之家》,日本。




家庭關係戲劇:


1.《Mother》,韓國。

2.《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臺灣。




關於無差別殺人:

書籍:《教出殺人犯》,
作者:岡本茂樹;日本。


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臺灣。

電影:《凱文怎麼了》,美國&英國。




臺灣社會案件記事:

1.林清岳弒親案(1998),臺灣。

2.鄭捷北捷隨機殺人事件(2014),臺灣。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廢死團體有為凶殺案負責的義務

[達人專欄] 【專文】真理的歧路:布列維克屠殺77人的信念與挪威人的選擇

[達人專欄] 【專文】公意的逆刃:虐童致死唯一死刑,無辜孩童隨之犧牲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