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5-14 12:40

金剛經第五說:金剛心,慈悲心

作者:文月

持戒的生活就是修行。
本具的清淨就是成就。
學佛的根本就是尊師。

    《金剛經》教導大眾提起堅如金剛的「真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就是能夠嚴持戒律,不犯戒者何為不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本具的清淨」。

    應住何心?應住真心。
    降伏何心?降伏妄心。

    如何住真伏妄?《金剛經》明言: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
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知「金剛心」即「慈悲心」:「慈」者「與樂」,引導大眾獲得喜樂;「悲」者「拔苦」,幫助大眾出離苦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學佛人應有的胸懷。更淺白的說,慈悲就是「利益大眾」的大心。

  安住慈悲並非易事,分享二個想法如下:

    一、「共益想」:今天我幫助別人,明天別人幫助我;此刻我幫助一百個人,彼刻可能有一百個人幫助我,所以助人也是自助。人人利益眾生,何處沒有喜樂!何時不感溫馨!

    二、「一體觀」:這個世界就像一個人體,每一位眾生都是生長其中的細胞。所有細胞如果都能健健康康,那麼人體的運作自然平順。反之,要是有顆細胞生變,可能環環相扣,引發不可彌補的遺憾。

  長養慈悲是人生必需的功課。「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 大願地藏王菩薩正是慈悲的典範,我們看看 地藏王菩薩的發心多麼慈悲:

  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
  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心心念念都是利益大眾,時時刻刻都在接引大眾,這是無上的慈悲哪!

  五代十國時期的永明延壽大師同樣具有宏大的慈悲心。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是掌管稅務的官吏,常常把國庫裡面的錢拿出來放生,最後被人發現判處死刑。大師面不改色,甚至認為一己之命換得千千萬萬的命,實在值得!國王深憫其心,於是免除死刑,更護持大師成為一代國師。

  「慈悲」除了能成就個人,恢復本具清淨;同時也能幫助大眾,讓世界更加祥和,確為自利利他的成佛根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茶飲&生活】2024/06/14(五)、簡單的整理&喝咖啡

伊登毛毯

神魔x帕魯(1)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