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5-19 10:06

「恆順眾生」—— 聖嚴法師《人行道》

作者:文月

   「恆順眾生,不是順應對方的『想要』,而是基於當前的處境,做未雨綢繆的考量,順應對方真正的『需要』。」——聖嚴法師為一代名師,其相關著作很多也非常結合生活、人生,以下為聖嚴法師著作,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78376

  「恆順眾生」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之一。要做到這一層,說難,的確很難,但是說容易,其實也很容易。怎麼說呢?所謂「眾生」,泛指所有人類,甚至宇宙之內 的一切眾生,我們平常人,如何能「恆順一切眾生」?萬丈高樓平地起,在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長官、部屬……等等人際關係當中,若能時時設身處地, 為他們真正的需要做打算,那也就是「恆順眾生」了。
  
  從字面上來看,很多人會誤把「隨波逐流」當作「恆順眾生」。有一位本來十分用功的居士,有一陣子突然消失不見,後來我遇見他,他告訴我,為了接引幾位朋友來學佛,先要讓對方解除對學佛者的刻板印象,認為佛弟子都是道貌岸然的老古板,所以他得刻意跟他們在一起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我問他:「這麼久了,他們開始學佛了嗎?」他說:「還沒有,不過,我相信快了!」結果過了很久,不但沒見到他的朋友出現,連他也不見了。
  
  所以,恆順眾生,不是順應對方的「想要」,而是基於當前的處境,做未雨綢繆的考量,順應對方真正的「需要」。比如說,一個有寫作天分的孩子,我們應該培養他、鼓勵他、提拔他,為他聚集更多資源,促成他的成功,而不是在他偷懶倦怠的時候,跟他一起偷懶倦怠。不過,這也絕對不是一廂情願的以愛心為名,行傷害、強制別人之實,就像很多父母、或自以為是的人士所做的那樣。
  
  因此,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在過與不及之間,恰到好處。這樣,不論是雪中送炭,助人度過困厄,或是錦上添花,鼓勵人發起願心,在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勵,更進一步,都是日常生活中,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得到的。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書語】事態每況愈下,觀眾著迷下注「簡輯」

【河圖洛書上的征戰】蚩尤輕鬆通關

【職業&生活】2024/06/10(一)、端午連假上工&零食購入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