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6-21 20:49

《哥吉拉:怪獸之王》觀後感:王者萬歲?

作者:迫水未來

※內文有《哥吉拉: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的劇情透露,還請多加注意!

我個人還算挺中意Gareth Edwards執導的2014年版《哥吉拉》的。雖然它確實有些畫面實在太暗,確實有些地方有點沉悶,確實娛樂性稍嫌不足。不過我個人是認為Gareth Edwards確實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確實,和1954年的第一部《哥吉拉》相較之下,Edwards《哥吉拉》的「反核」訊息確實是沒那麼強烈,或甚至可以說,不夠強烈。不過,我認為Edwards的《哥吉拉》,即使在所有哥吉拉電影之中,應該也可以說是算是相當接近《哥吉拉》原初的精神了。Edwards《哥吉拉》那讓人印象深刻的濃烈「無力感」,即使是怪獸特效商業大作仍然堅持不放棄人文精神以及(至少在怪獸電影中算是)細膩、豐滿的「人間ドラマ」,不只是Gareth Edwards本人的風格,也可以說是1954年的《哥吉拉》的特點吧。

總之,雖然以怪獸迷為中心,至少在台灣,似乎不少人不怎麼喜歡2014年版《哥吉拉》,但我還是認為,不論是作為「怪獸電影」,還是作為「哥吉拉電影」,又或是更根本的作為「電影」,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都值得「佳作」的評價。
※順帶一提,我看過有評論認為Gareth Edwards的2014年版《哥吉拉》中對於哥吉拉的描寫「太英雄化」,認為其為敗筆。雖然沒有到「敗筆」程度的評價,不過我認為這篇評論的觀察很正確。相較之下,1954年的《哥吉拉》似毫不是「英雄」,從這方面來看的話,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至少在哥吉拉的描寫上確實就沒那麼1954了。有評論認為,2014年版《哥吉拉》中的「哥吉拉」之定位其實更像是VS系列中的哥吉拉,個人以為這一說其實也滿貼切地說明2014年版《哥吉拉》中「哥吉拉」的定位的。



至少《哥吉拉:怪獸之王》的畫面很漂亮。這點倒是無可否認。



今天下午終於撥空去看了《哥吉拉:怪獸之王》。雖然從《哥吉拉:怪獸之王》從一開始就有所興趣了,早稻田回來之後各種事情接踵而來,尤其前陣子更是繁忙,直到上映後快一個月的今天才去電影院觀賞。雖然是平日的下午,但人倒是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多啊。

雖然說個人一直有在關注《哥吉拉:怪獸之王》的發展,但隨著情報與預告不斷公開後,心中越來越覺得不太妙,直覺到「這該不會是好萊塢版GFW吧?!」。結果,果不其然,這次的《哥吉拉:怪獸之王》,實在是「好萊塢版GFW」。從頭打打打打打到尾,前一集的影子幾乎都被掃得一乾二淨了。台灣知名怪獸愛好者唐澄暐先生對於本作的見解個人認為相當精闢,「覺得上一集少什麼?那這一集就把它的量加到爆炸」。

「君主」組織從科學家集團變成地球防衛軍我個人是沒什麼意見,增加怪獸的戲份(如果駔的好的話)我也覺得是未嘗不是好事。但是,2014年版《哥吉拉》的風格和精神幾乎完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這一點,我個人實在認為,無比可惜。《哥吉拉:怪獸之王》那些令人感到突兀的「(美式?)搞笑」實在是很破壞畫風,我還是喜歡前作嚴肅甚至帶有鬱悶的性格。這一集雖然也有以「家庭」為中心的故事線,但相較起前作的細膩的描寫,這一集的故事--雖然在好萊塢電影中很常見--相較之下就顯得一副劣化版的樣子。

不過,讓我真正感到「討厭」的,恐怕還是《哥吉拉:怪獸之王》對於芹澤豬四郎博士的描寫吧。渡邊謙飾演的芹澤博士是個人在2014年版《哥吉拉》中最喜歡的角色,這一集把芹澤和他的同伴Vivienne Graham弄死就讓人不怎麼愉快了,對於芹澤博士的描寫更讓人不禁想說「啊啊,果然是典型的『美國好萊塢』,導演/編劇根本不理解也不想了解最原初的『哥吉拉』出發點是什麼」。




2014年版《哥吉拉》中最讓我印象深刻,也說不定是我最喜歡的,就是芹澤博士的懷錶了。這支永遠停在廣島核爆那一刻的懷表。其實,原本關於這個懷錶有更加深刻的描寫,但最後很可惜的是刪掉了,沒有變成真正的電影的一部分。在這個最終沒有成為正片的裏設定中,命令對和哥吉拉進行核攻擊的軍人其父親當年曾經參加過運輸轟炸廣島的原子彈之任務。換言之,原本會有「被爆者=被害者的兒子」與「加害者的兒子」這樣的對立構圖出現。這一段沒能成為正片雖然挺可惜(或許是因為對於直到今日仍然不少人認為當年投下原子彈是「正義」的美國人來說,太過於挑釁了?),不過2014年版《哥吉拉》仍然透過芹澤博士的懷錶,傳達了反核的訊息。

結果,在《哥吉拉:怪獸之王》中,「芹澤博士的懷表」不但沒有再次傳達它所象徵的訊息,還進一步變成了「讓電影變得更幽默的笑話」。我想,身兼導演與編劇的Michael Dougherty不是完全看不懂,就是根本不想理會「芹澤博士的懷錶」所帶有的意義吧。這一點,從之後電影製作者安排芹澤博士的「行動」可以看得更明顯。身為控訴核武的非人道性與應該消失之象徵的芹澤博士,最後竟然「為了拯救世界」自己去引爆核彈?!渡邊謙自己也曾經對於只會從屬於美國政府而拒絕《禁止核武條約》予以公開非難,我實在很好奇渡邊本人對於該角色的安排,芹澤博士在前作還是反核象徵,在續集突然變成了「正義的核武」的代言人。

確實,「用核彈來復活(和人類同一陣線的)哥吉拉」,在東寶哥吉拉也曾經上演過。但是讓「芹澤博士」這個繼承1954年《哥吉拉》精神的角色來做,我實在很想說這已經是堪稱「褻瀆」程度的沒腦筋了。不過,或許從某方面來說,《哥吉拉:怪獸之王》的安排,比起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才是更符合美國多數價值觀的。個人的層次姑且不論,以集團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會對於核武如此「敏感」(雖然在我看來,是率先看透了核抑止力的荒謬)的,大概也只有日本人了。「核武救世界!」的好萊塢電影比比皆是,但在日本的作品中,終極兵器可以是原理不明的超級炸彈或是光束砲,但卻很少是核武,反之,描寫核武所引起的麻煩的故事可不少,比如說《超人七號》的〈超兵器R1號〉就是值得一看的傑作。當然,隨著戰爭記憶的風化,社會的意識也不是沒有在變化。「用核彈讓我們的王者哥吉拉重返世界!」的《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也是1991年的作品了。

說到這裡,請容我稍微把話題岔開一下。這件事我好像在特攝版有說過。如果把2013年Guillermo del Toro的《環太平洋》和2014年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做比較的話,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很多人都說Guillermo del Toro的《環太平洋》很「日本」,他很懂日本的特攝、動畫、機器人、怪獸。可是我要說,《環太平洋》雖然表面上好像很日本,但他在更深一層、不是表面所看到的「致敬」的層面上,其實根本沒那麼日本。光是從一開頭的「一億總玉碎!」和最後的「核爆救世界」這兩點就看得出來了。前者,除非是陶醉於戰前神國的極右翼或是網路右翼,不然現在的日本在那邊大喊「一億總玉碎!」大概只會被人側目。後者,如同我前面所說過的,這不是對於核武敏感的日本特攝會做的事情。所以我說,《環太平洋》的日本次文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而已,只有「外見」是而已--而很遺憾(?)的,有時候正因為是御宅,所以才會只看的到表面。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雖然在畫面上很美國--開頭的那個雀路羅市根本很美國好嗎!--,但是在故事上、在「內實」上,卻真正有繼承了日本特攝文化裡精神層次的東西。

要說「致敬」的話,確實《哥吉拉:怪獸之王》也沒少,但是有大量的「致敬」和是否繼承原典的精神完全是兩回事,雖然我是覺得似乎有些人從少沒有弄清楚這一點過。比如說,《哥吉拉:怪獸之王》中的Oxygen Destroyer變成了超級炸彈,但除了名字和在水裡殺了一大堆生物之外,還真是絲毫沒有Oxygen Destroyer原典的影子。當然,1954年《哥吉拉》中開發了Oxygen Destroyer的芹澤博士的葛藤,當然在《哥吉拉:怪獸之王》中也沒有。有些事情,不是有使用伊福部昭的曲子就可以彌補的啊。


「君主」的空中堡壘ARGO確實很酷沒錯啦......。


「傳奇怪獸宇宙」的風格轉變,其實從第二部的《金剛:骷髏島》就開始了,但是到了《哥吉拉:怪獸之王》中,似乎已經到「做過頭」的地步了。東寶經典怪獸的造型再詮釋很有意思、本片中有很多畫面都很漂亮、怪獸之間的對決確實也很痛快,但從頭到尾打到底(再加上主要意義似乎是把各個怪獸大戰片段黏起來的、讓人沒什麼印象的文戲)?那就要打個問號了。哥吉拉電影的「爆米花電影化」也不是第一次了,1954年《哥吉拉》之後,隨著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哥吉拉電影也曾不斷在徹底娛樂化的路線上狂奔。當然,徹底娛樂化也不一定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只是,麥當勞雖然很好吃,但它和真正的美食還是兩回事一樣。《哥吉拉:怪獸之王》確實很看的時候很痛快,但看完之後呢?除了閃來閃去的閃電光線和原子吐息對決外,好像還真是讓人很難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要不是剛才偶然查到,我還真忘了「有時最好的療傷是與傷口的惡魔和解」這個似乎是本作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

其實,除了上面提過的那部份之外,我也沒有那麼討厭《哥吉拉:怪獸之王》,總的來說,「去電影院看看也行」。這確實是一部很適合腦袋空空去享受聲光效果的電影沒錯--是啊,大概任誰都會有想吃速食的時候--但,它也就只會是「爆米花電影」了。它的前作繳出了這樣的努力,但它最後卻選擇要變成這樣,我只是覺得很可惜。

確實,我知道,在怪獸愛好者中,確實認為「怪獸電影就要是爽片!」的大有人在。只是,怪獸電影如果只甘心於當像是《哥吉拉:怪獸之王》這樣的爽片,那,終究也只會是「只配得上和爆米花、熱狗和啤酒的看過就忘的電影」而已。怪獸電影終究是「電影」,它應該要擁有,除了「爽片」以外的多樣性,以及更好的可能性的。


結果,近來來的哥吉拉電影,個人覺得最好的還是2014年版《哥吉拉》。《正宗哥吉拉》確實很有意思,在很多層面上也比《哥吉拉:怪獸之王》更有趣,但我和它的調性不合。它對我來說是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對象,但我無法喜歡一部和安倍自民黨唱和的改憲宣傳電影。東寶的哥吉拉電影走向了和1954年完全相反的路線,傳奇怪獸宇宙也拋棄了Gareth Edwards所確立的東西。最近這幾年,或許某方面是「怪獸文化的復興期」沒錯,但某方面來說,這個「復興」或許不包括原初吧。







-相關連接-
當哥吉拉開始高喊「脫離戰後體制」的時候:《正宗哥吉拉》觀後感與批評【上】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背叛被爆者:日本的核廢決選擇 | 政經角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GODZILLA ゴジラ 2014(ネタバレ)/形見の時計 - 雲の上を真夜中が通る
【GODZILLA】芹沢博士の語りが時計シーンに大幅カット!隠された過去とは。【2014】 - NAVER まとめ
日本特攝文化簡史:英雄與怪獸們的軌跡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西洋版Ultra Zone」《柯羅索巨獸》觀後感 - cmpsedu5310的創作 - 巴哈姆特
【web連載】須藤遙子「愛妹通信―自衛隊広報レポート」第20回 - 株式会社 大月書店 憲法と同い年



8

3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睽違四年的東京旅行---我的所見所聞(更新照片)

《魔鬼終結者: 未來犧牲》第十一章

【二創同人小説】假面騎士True Revice【賭上性命的英雄】 - 第六十一章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