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7-29 21:25

輻射使用時機與後續

作者:RSX-0806

我就新發一篇來回覆Lilobeebee的問題好了:

現在很多初生嬰兒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的, 都需要做多次CT斷層掃描甚至是心導管檢查和心導管手術,對於初生嬰兒(少於3個月大), 如曾經做過以上所有提及的掃描和手術(全都牽涉到輻射), 這些嬰兒是否是將來長大很大機會會患上癌症/白血病?」

首先這要先談到所謂的輻射使用「時機

可以使用輻射的時機為:其利益遠大於代價──「正當性」

我直接講好了,n個(天)月後死跟n年後死(甚至還有可能沒有引起任何輻射效應),你選哪一個?

小朋友或小小朋友基本上除非,必要,否則醫師們對於小孩子的檢查處置基本上電腦斷層/心導管/核子醫學等等有放射線的檢查(除了一般x光)都不會是第一個選項。

什麼是「必要」?
換就話說就是:如果不早點/即時發現,有高機率會影響當下的性命或往後的後遺症之急重症

例如:先天性心臟疾病、重大外傷、先天性腦腫瘤、不明原因的高燒不退、腸套疊、闌尾炎、疑似腦出血、脊髓損傷、骨折 等等

這些疾病有許多都可以利用放射線檢查來輕鬆排除的,如果因為恪守「放射線對小朋友不好」這信條而堅持繞遠路檢查,就會讓黃金時間白白地浪費。

所以使用放射線時,其利益要遠大於代價

再者

做這些「放射線」檢查是不是會讓小朋友罹癌的「機率」提高。
就「統計模型」的計算來看是會的!

不過先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要認識輻射傷害前要先知到怎樣的輻射劑量會造成輻射傷害

線性無閾假說(機率效應與確定效應):

「閾」就是門檻意思,意指:「必須給予組織器官『一定量』的吸收劑量才會造成輻射確定效應(如:皮膚紅腫、白內障等等),且其嚴重程度與劑量呈現正相關;『且』當此輻射劑量低於此『一定量』時,僅只會產生隨機效應(如:致癌、畸形等等),其發生『機率』與輻射劑量誠正相關,且機率效應無低限值(只要輻射劑量不是『0』就會發生機率效應)。」

(更詳盡的內容可以參考:http://aeoluswei.blogspot.com/2014/10/28.html

什麼叫輻射劑量不是零?除非你生活在完完全全沒有輻射的地區......至少在地球是找不到的
住在台灣背景輻射大約為 2毫西弗/年
(背景輻射的來源:宇宙射線、建築鋼材、水泥、紅磚、、溫泉、花崗岩、等等簇繁不及備載.......)

來源:http://aeoluswei.blogspot.com/2014/10/28.html


知道輻射的效應之後我們在來談終生風險(risk)

我們先來看各式檢查會對人造成多少輻射劑量好了,以下的是我從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的指南中所擷取的表格(來源:https://www.who.int/ionizing_radiation/pub_meet/radiation-risks-paediatric-imaging/en/



裡面算是詳述了個種放射線檢查對於一般成人、新生兒、小朋友所造成的吸收劑量之值(最右側,單位:毫西弗 mSv

內容我就不贅述了,有興趣在自己點進去看吧。

然後我要講的是「罹癌」風險,其表格一樣是取自於世界衛生組織同一本期刊中。




此表格為「全身每接受到10mSv的吸收劑量所造成的風險增加」
可以看到,的確,小朋友對於輻射所造成的「風險增加」比成人還多,其原因大致上可以歸納成兩派不同的見解
1.因為小朋友身上的器官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對輻射較為敏感
2.因為小朋友來日方長,對於癌症的進程來說,時間(生命的長短)對癌症的發生來說是很大的關鍵

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為什麼現代的癌症這麼多,難道以前都不會產生癌症嗎?
→那是因為以前的人在得到癌症之前就死,死因當然不會是癌症,這就是平均壽命的概念。

看到這你會發現,

「哇!機率增加0.5%耶!!那是不是等於每200個人之中就會有1個小孩子因此而得癌症!?豪可怕啊!」




裡面的LBR(lifetime baseline risk)你可以當成是「人終其一生會得到癌症的機率
           LAR(lifetime attributable risk) :經過這次輻射照射後導致罹癌的風險增加
照上面的表格解釋,意指:「人終其一生會有42%的機率會得到癌症(有一說是大約50%)」

風險增加0.2%的意思是從42%增加到42.2%
(備註:風險的計算有兩種模式,一為「相加模型」二為「相乘模型」....不過這太複雜了,有機會在說吧....)

每500人就有1人會因為照x光得到癌症!?

雖然照統計模型來看會得到這個「駭人聽聞」的結果,但這數據其實不能這麼解釋。

我們照上述的統計模型來打個比方:
1uSv就是億分之五(0.000005%);
0.1uSv就是十億分之五(0.0000005%)
→所以每吃一根香蕉(因為香蕉是富含鉀元素的食物,而鉀在大自然中有一定的比率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鉀-40,所以香蕉其實也是背景輻射的來源,0.078uSv就有近十億分之五的機會罹癌
 全球70億人中會有35人會因為吃一根香蕉罹癌?!.....我看吃香蕉噎到窒息而死的機率都還比較高吧?)→看起來很荒謬,但這就是統計模型的弊病


在回到剛才的線性無閾假說,正因為是「統計模型」,所以即便數值在怎麼低都還會有相對應的統計結果。那明知道這樣的統計會有很大的弊病那為什麼還要這樣假設?

那是因為....就是因為量不到,但沒「證據」說他沒有影響所以只好制定一個「假說」!

事實上要關注的重點在於輻射的「確定效應」,因為有低限值的存在所以才好做量化統計。

學界中普遍認定是,累積劑量如果沒有達到100 mSv,在這以下所受到的「機率效應」在流行病學的統計是沒有意義的。

既然終其一生得到的機率為50%,難道你可以排除那0.2%的人不是因為先天基因缺陷、飲食習慣、居住環境、空氣污染、精神壓力、細菌/病毒感染、等等原因造成的癌症?
                                                                     ↑
就外在因素來說,那些因素比起因輻射照射而罹癌的機率來大的太多太多了,因為在流行病學上無法精確排除那些後天與先天因素,所以單純討論「a的罹癌是不是因為30年前那次ct掃描造成的?」是很沒有意義的。

簡單來說假設以國家人口2000萬人來說,假設有1000萬人有進行放射線檢查且劑量每個都高於10mSv好了,我們用最保守最保守的估算,1000萬*42.2% =422萬
另外一群人假設確定終其一生都沒有接受過放射線檢查  其罹癌人數 1000萬*42%=420萬

其中所差異的2萬人卻無法用流行病學的調查排除除了放射線的一切可能(別忘了還有天然背景輻射喔!) ....

附錄:
以下圖表為各國小孩子接受電腦斷層檢查之年齡曾所佔檢查人數之比例,可以發現小朋友執行放射線檢查的頻率其實不低....


所以結論就是:

  相信台灣的醫療吧!比起往後2、30年的事情,還不如考慮往當下或後2、3個月後的事情。至於小朋友的輻射劑量這點,現在的x光機和電腦斷層等都有相對應的劑量調整,所以這點不用太擔心。

只要醫生能跟你保證這次執行放射線檢查的利益遠大於弊處就行了!

以上圖表均引用自世界衛生組織-COMMUNICATING RADIATIONRKS IN PAEDIATRIC IMAGING

8

2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Princess Hinghoi-崩壞星窮軌道短漫]:跟花火玩個有趣的遊戲吧

别把手放在我身上!||【異塵餘生 FALLOUT漫畫】《作者: @tinagreyyy》

【色色漫畫】|你的好夥伴們|[作者:Smagloosh]【異塵餘生漫畫】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