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10-21 17:23

【雜談】關於學音樂這檔事

作者:湛藍琴海

  前言:
 
  諸君好,這裡是一些因緣際會,而心血來潮,想聊聊關於學音樂這回事的湛藍琴海。由於敝人學的是古典鋼琴,因此會從古典鋼琴切入──先別急著走,這邊不會寫太多關於樂理相關的內容,主要是想聊聊學音樂的心路歷程,許多人可能會好奇的問題及相關迷思。不過要先聲明,本人非音樂科班出身,跟一般音樂學習者同樣,是在體系外拜師學琴的,這點還請別誤會(汗

  為何會忽然心血來潮寫這篇呢?主要是近來在寫長篇小說《琴緣三重奏》(古典樂題材)之餘,偶然接觸了古典樂知識相關頻道(主要是笑哈哈LOL檸檬卷 Janet),雖然非初次接觸,但這次卻意外燃起熱情,一頭栽進去,想起很多學音樂的種種,便決定將學音樂的相關心得與小知識分享給大家,會以Q&A的方式進行。覺得自己開音樂專欄壓力太大,只用小說推廣科普古典樂效果有限,那至少寫一篇雜談閒聊也不錯

  那麼,廢話不多說,以下進入Q&A:
 

  正文:
 

  Q1:學音樂要有什麼條件?是不是很看天分跟年紀?

  A:當然有天分、從小學會吃香,不過重點還是看目的。若只是學興趣、自娛娛人,基本上有心都可以學。包括成年人,成年人通常是自願,基於興趣而學,雖然樂器當然起步得早會比較吃香,比方鋼琴很重視雙手的靈活度,從小學比較能練出手指的獨立性、柔軟度等。

  孩童的可塑性高,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力強。聽覺、樂感等能力的培養也相對容易。成人學琴就會容易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手指比較遲鈍,快不起來。神經與肌肉也發展成熟,可塑性低。但成人也有長處,理解力好,獨立思考能力較強;加上很多都是自願,不是被家長逼著學琴(許多孩子不明白為何學琴,對音樂不感興趣、怕吃苦等),勤能補拙,即便在彈奏的能力有所侷限,琢磨技巧、練好曲子更花時間,但靠理解力及熱情,也會大有收穫──尤其學音樂最重要的是毅力,能夠持之以恆,才是關鍵,跟跑馬拉松是同樣的道理。條件再好、再有天分,半途而廢都是枉然。
 

  Q2:學音樂是不是很花錢?學音樂的是不是都是有錢人?

  A:學音樂不一定很有錢,但很花錢是真的──主要是看願不願意砸錢,願意用多少成本學習。當然,不得不承認,學音樂的成本放長遠來看,一定會很驚人(即便是最基本配備,如上團體班、買便宜的低階鋼琴或中古琴等,至於其它樂器另論),且從開始學音樂起,要花的學費、樂器費、調音費等,若沒有一定經濟能力,都會是很大的負擔,家境小康算是基本。

  若家境清貧,就必須三思,要有其它條件配合再來考慮(如有懂音樂的親友、老師不收學費、有人送琴、自學去琴房租琴等),現實的問題必須解決,才能談到「學琴」這回事上。

  參考影片:


  Q3:學音樂的投資報酬率是不是很低?

  A:若是指學音樂的錢,之後從事音樂行業後是否能夠回收來算,因人而異。但以成為專業演奏家的角度而言,基本上除非是國際級的大師,很少能單靠開音樂會來維生的音樂家。許多開音樂會的音樂人,可能平時是以教學、伴奏等為主業(以教學而言,若是坊間的音樂老師,能夠收到多少學生,能否留住學生也各憑本事,留學歸國還收不到學生,也不用大驚小怪)。

  專職演奏家是最頂尖的音樂人才,其餘的必須兼職其它工作才得以維生。主要是音樂會很難賺錢,開一場音樂會成本高昂,販售門票不易,自然難以回收成本。能夠打平就該偷笑,更別說可能虧本,跟做公益差不多了……

  順道一提,古典音樂會最便宜的門票(如學生票),500元內可能有找,比起一般流行音樂演唱會的門票,親民許多,可見古典音樂會有多難賺……

  若真的很在乎投資報酬率,學音樂可能不是很好的選擇(尤其要學到專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心力培養,無法速成;即便是天才也要不斷自我精進),至少古典樂是。學興趣、增加藝術涵養的話,就不用在乎這些問題了。

  參考影片:


  Q4:絕對音感是什麼?有絕對音感很吃香嗎?

  A:絕對音感就是能準確分辨音高,甚至實際模仿(唱)出來。但空有絕對音感,可能會見樹不見林,因為音樂包含的元素甚多,有音程、調性等。絕對音感者可能在聽音樂時,聽到的不是旋律,而是一串音名。要有相對音感、音樂相關訓練的輔助,絕對音感才不會是個負擔。

  此外,絕對音感雖然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但並非無法訓練。過去寫過《刻意練習》的讀書心得,就有提到這點。絕對音感過度被神化了,有絕對音感固然有其優勢,但並非沒有缺點,必須藉由其它訓練,絕對音感才能有妥善的發揮。

  參考影片:


  Q5:學音樂是不是很辛苦?要學好是不是要花很多時間練習?

  A:花時間練習當然很重要,但重點在於是不是有效率的練習。學習任何事物都一樣,重點是學得有效率,沒有效率就是事倍功半,有效率就是事半功倍。重點是學音樂的眉角甚多,以鋼琴為例,並不是單純用到十指,還要動腦背譜、腳踩踏板,在手指功夫上,注意手型(手指站好就算看似容易,開始彈了後又另當別論)、觸鍵(不能因為小聲就彈得飄飄的,不能因為大聲就粗暴地打鍵,這之間的拿捏是一大考驗)、節奏(常要對節拍器,對於節奏感不好的人更是如此,但對節拍器是一大煎熬,不只是滴滴答答的聲音好吵,還會影響到音樂性的表現,為了對準會瞻前顧後)、音樂性(在一心多用的情況下還要投入感情,在不違背原譜的情況下,以自己的方式詮釋音樂)、表情符號(強弱的控制)、術語(順便學習義大利文),最好還要懂樂理,可以幫助找規律來視譜背譜,及配伴奏或即興演奏。「會彈」只是最基本的,要顧及全方位,就必須長期琢磨了。

  一天該花多少時間練習?因人而異,根據時間分配,及自身的需求來決定。若有較高的要求,每天練數小時是常態,課業或工作忙碌者勢必犧牲大量的休閒時間,別人在聊天打電動看動畫追劇逛街看電影,自己只能埋首練琴……乖乖習慣吧
 

  Q6:會樂器感覺好棒,可以演奏美美的音樂。自己在練習的時候也很享受吧?

  A:並!沒!有!一開始練習的時候彈得零零落落的,要慢慢找音一堆錯音,若是鋼琴,一開始往往從分手開始練,聽起來的感覺跟合手天差地別……找音的時候看得眼花撩亂,可能還要顧手顧腳,完全精神錯亂,恍如幾個腦袋都不夠用。更何況,先不說剛開始學琴時,要從最基本的曲子練習,甚至即便是成熟的樂手,練手指練習(如音階、琶音、練習曲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那些狀況聽到的完全不是悅耳的音樂,彈出悅耳音樂的比例,可能遠比想像中少……(更別說,自以為彈出滿意的音樂後,給老師或其它人聽,可能只有被電死的份

  學音樂,就要做好要聽到一堆噪音還討人嫌被人罵的心理準備,好嗎?
 

  Q7:練樂器的過程中,身邊的家人或鄰居不會抓狂嗎?

  A:會啊,怎麼會不會?不過家人一般來說可能久了也聽慣了(學會把那些難聽的噪音開啟靜音模式),鄰居的話,就看遇到什麼鄰居,一般來說不能練到太晚,比方最多只能練到晚上十點,超過的話鄰居可能就會找警察來上門「提醒」了(親身經歷,明明才超過一點),當然,也會有親切的鄰居說彈得真好之類的……但聽得都怕怕的

  雖然直立式鋼琴可以踩靜音踏板,但進入靜音模式會很難練……聽不清旋律變化,觸鍵感覺也會很粗糙,因此寧可早點練琴……

  參考影片:


  Q8:家裡都會有琴房吧?在琴房練就比較不會干擾到人了?

  A:什麼?你──說──什──麼?你說家裡都會有琴房?那也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當琴房,就算有琴房也還不一定大到可以放平台式鋼琴,通常放直立式鋼琴居多(當然平台式鋼琴也會比直立式貴上不少,但最恐怖的可能不是平台鋼琴本身的價格,而是空間根本不容許,或當初規劃不當)。

  鋼琴擺在電視機旁、餐廳旁,不時聽到說話聲、講電話聲、吃飯聲、看電視聲、煮飯聲、吵架聲都是習以為常的──練定力,練定力啊練定力


  Q9:直立式與平台式鋼琴的差別是什麼?

  A:差別可大了,一般音樂學習者家裡是放直立式鋼琴,如下圖:


  除了是價格比較親民外,體積較小,比較容易放得下;平台式鋼琴反之,又稱三角鋼琴或演奏琴,如下圖:


  通常較專業的鋼琴手,或是職業上的需要,加上有條件(有金錢跟空間),就會使用平台式鋼琴。

  一般常用的鋼琴品牌,有YAMAHA(山葉)、KAWAI(河合),居家使用的直立式鋼琴也以這兩家為主,當然他們也有平台鋼琴,但以平台鋼琴論,最知名的是美國品牌的史坦威(Steinway & Sons),這是在音樂會中最常見的鋼琴,音樂廳必備。
 
  註:直立式鋼琴與平台式鋼琴的踏板(踏瓣)功能也略有差異,除了左右踏板分別為:柔(弱)音踏板、制音(延音)踏板外,中踏板前者為消(靜)音(練習)踏板;後者為持(續)音踏板,功能與右踏板類似,但該踏板可以選擇哪些制音器要離開弦,延長特定的音,平常使用機會極少。

  另,直立式鋼琴與平台式鋼琴的左踏板,使用效果其實也有差異,這牽涉到鋼琴構造的不同,姑且不論。

  順道一提,由於鋼琴無法隨身攜帶,所以學會臨時適應各種鋼琴是必要的,可能平常練習使用直立式鋼琴,但演出時使用平台式鋼琴;而同樣是立式或平台鋼琴,每台的琴鍵、踏板重量,及音色都不同(跟個體、品牌攸關),無法適應鋼琴時,勢必影響演奏的表現……
 

  Q10:考音樂檢定很重要嗎?是不是考到一定級數就能當老師?

  A:考音樂檢定主要是給學習者一個目標,除非有野心考到教師級(各家檢定的教師級的級數、考試內容都不同),不然考檢定主要就是督促自己練琴,給予自我肯定。不過若是音樂科系出身,基本上不會考檢定,不需要檢定證明,就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了(但適不適合當老師是一回事,當老師除了音樂技巧外,擅不擅長教學才是關鍵)。

  同樣通過教師級(以山葉為例,教師級還會分教師演奏跟教師指導級,要通過這兩種才有當老師的機會),也不代表一定能當老師,那只是基本門檻,重點是教學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夠熱情等。

  順道一提,音樂檢定系統多樣,最常見的就是山葉、河合跟英國皇家,又以山葉名聲最為響亮。
  

  Q11:學音樂的過程中,最常碰到什麼?

  A:各種鬼打牆跟被電。最常遇到的有:

  看譜看得眼花撩亂、節奏錯亂(有時拍子很難算,尤其合手時)、忘了升降記號、力道很難控制(太輕沒聲音,太重像刺音,或是強弱變化不夠有層次)、觸鍵不平均、指法錯亂、手指打結、背錯譜等……不勝枚舉。

  即便有練琴,自以為能讓老師滿意,但可能還是會聽過:

  為什麼沒改上次不是有講過嗎?

  你怎麼忘了不可以忘記!

  要找指法強弱不夠明顯!音樂性沒做出來!

  你花多少時間練琴?你有練嗎?(聽過沒改等於沒練的)

  你知道問題在哪裡嗎?你覺得這幾種彈法有沒有差別?聽得出來嗎?好告訴我差別在哪?還有呢?

  有對節拍器嗎?為什麼不對節拍器?要對節拍器!

  手腕不要太高!手不要太軟!手指站好!

  不要只彈喜歡的曲子,要平均練!

  要有效率地練習!不要從頭練到尾

  自己查術語!(以前還特地買了音樂字典,不過其實已經可以上網查詢了)

  有什麼要改的,講一遍!自己寫下來!

  這段再彈幾遍來鞏固一下!

 
  (下略
 
  族繁不及備載,可參考下列影片:



  Q12:既然學音樂這麼辛苦,那為什麼還要學?尤其沒有要走音樂路的話是學心酸的?

  A:學音樂就更學習其它事物一樣,重點不在於是否會以它為業,或是對生活有多大的幫助,而是增加自己的視野與涵養。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更多音樂,進而產生興趣,如此一來即便不學了,音樂也變成生活中的一環。古典樂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有點遙遠,但若學過古典樂,無論學到何時,只要保持接觸,哪怕停學成為純粹的古典樂迷,都對眼界與內涵有很大的幫助──懂得可能不只是古典樂,還能學以致用,對於音樂、藝術的敏感度都會更上一層樓。

  若覺得白費,那白費的不是學音樂本身,而是沒有保持接觸,以致過去所學全還老師,對於生活沒有任何影響。不是學音樂浪費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讓學音樂浪費自己的人生。

  當然,走音樂路也極為不易,需要極大的刻苦與毅力,若無法吃苦,勢必無法持之以恆。學音樂其實在修心,對我而言就是如此。學音樂讓我收穫良多,不只是在音樂的涵養上,還有吃苦耐勞的能力(論無數次被打趴卻又努力站起來)

  或許會迷惘、會偷懶、會想放棄,但只要咬牙堅持下去,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之前的辛苦灌溉,終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結語:
 
  其實本文不只是雜談,也有甘苦談的成分(?)這樣看下來雖然對於想學習樂的朋友可能有點勸退(?)但其實並非不鼓勵學音樂,只是希望學音樂就跟做很多事一樣,要三思而後行,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想達到什麼境地,為了達到目的要付出多少代價等。此外,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大概了解古典樂的一些相關小知識(雖然基本上都是鋼琴),破解一些迷思云云。

  最後,讓諸位放鬆一下,來玩個「猜曲子」遊戲吧──看看自己答出幾分吧:

47

3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原創音樂]Approaching

【鋼琴】ユリイカ / ロクデナシ〖鋼琴演奏〗

[原創音樂]The Elegy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