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誰發動了戰爭?聯合艦隊的十年榮景(1930─1941)

小伽羅 | 2019-10-22 13:49:40 | 巴幣 222 | 人氣 2066

  誰發動了戰爭?聯合艦隊的十年榮景(1930─1941)

  我對軍事史的了解很淺薄,即便有點興趣,多半也是隨意翻翻很少細究,不過歷史本就包羅萬象,有時書寫一段自己生疏的領域,也不失為一種學習。

  二戰後,日本無論在經濟、文化,乃至於政治層面,都進入了長期的重建階段,「日本何以發動戰爭」曾一度是軍事學的顯學,隨著時代推移,越來越多的觀點與視角,為這段動盪歲月增添了新的話題。

  美國人曾在韓戰後,意識到自己對中國的陌生,同理,他們對日本的了解也僅於表面,著名的《菊與刀》藉由人類文化、心理透析大和民族,嘗試理解這個充滿矛盾的族群。

  過去普遍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歸咎於日本陸軍的窮兵黷武,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日本海軍是有能力在1941年前夕,阻止一觸即發的戰爭,而在當時日本全國上下,唯一能阻止戰爭的,也只有在政壇及軍界都握有實權的海軍了。如早期日本軍事史學者伊藤正德,便認為「對戰爭屈從、明知不可為的海軍也須為戰爭負起責任,而非一昧的責怪陸軍」。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接連發動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兩大戰役,日俄戰爭陷入膠著之際,日本傾全國之力,終於贏來一場艱難勝利,從而擠身亞洲強權的地位,然而這些戰勝的榮光背後,是社會的凋敝與民間的反戰聲浪,井口和起在《日俄戰爭的時代:隱藏在勝利背後的戰爭實貌》這本書中,便曾描繪許多日本平民內心的真正心聲,當家人遠赴戰場,而所有訊息都只為勝利潤色,絲毫不見他們所擔憂的「望君早歸」,彷彿這個社會的集體意志都只為勝利而量身打造,沒有個人情感,也不該有個人情感。

  這就是真實的大和民族,毋寧說是缺乏自我,不如說在日本的社會文化中,是不該有自我意志的。

  當個人的意志陷入慣性的自我壓抑,群體的決策,往往在眾人分擔失敗、罪惡與敷衍中,陷入了難以自拔的錯誤。

  日俄戰爭後,日本開始走向攻勢國防,亦即「稱霸亞洲」的計畫,以此為目的,日本軍部的計畫是鞏固中國利益,同時獲得東南亞的資源,而可能阻擋的假想敵,則以美國與俄羅斯為主,此時陸軍與海軍的分歧日漸明顯,陸軍依舊維持日俄戰爭的路線,以俄羅斯為主要對手,意圖持續北進並占有中國。陸軍擔心俄德同盟,將迫使日本失去中國東北的利益,當然事後證明這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日後的納粹德國,便有為數不少的將領主張,即使無法同盟也不該與俄國開戰,但小鬍子就是打了,他打了就算了,還竭盡全力的打,把幾十個裝甲師全梭哈了。

  命運就是如此神奇,日本陸軍在1936年前後的假想敵經常由俄美包辦,但最後他的主要對手,居然是弱到看不上眼的中國國民黨軍,而且這一打就耗了八年,即使他們依舊搶下了東南亞各地豐厚的資源,但大量的有生力量被牽制在中國,導致日本陸軍陷入「撤軍可能崩盤,不撤同樣很慘」的焦慮,整個二戰日本陸軍在東亞戰場,呈現美國海軍扛、蘇聯坐上觀、中國不投降的現象,完全和戰前計畫不同。

  當然以上都是後話了,1930年代的日本軍部基本仍是樂觀的,北進策略由陸軍堅持進行,而南進計畫則由海軍負擔,守勢的國防策略,轉為積極攻略,以達到稱霸亞洲的遠景。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出,日本國防策略的轉型和「海陸分歧的遠因」,此後陸海兩大軍部,將在無數次戰役中,展現合作卻很疏離的戰鬥風格。當然這尖銳的矛盾其來有之,過去「陸主海從」的國防原則,隨著海軍裁軍協商的撕毀,主戰且親海軍的重臣勢起,紛紛掌握了日本國內政治實權,這導致前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強力貫徹的裁軍計畫逐漸破滅,各國醞釀已久的造艦計畫,轉而名正言順,海軍假期正式結束,軍備競賽正式開打。

  「反正也沒人真正遵守,」

  「商人賺起來!鋼鐵造出來!海軍發大財!」

  在這「根本沒人真正遵守」、「實際意義是走後門大賽」的華盛頓會議中,中國北洋政府可給足了面子,一口氣派了一百多人的代表團,但當時中國還有另一個廣州政府,這鬧雙胞的政府,差點派出兩組人赴約。

  反正裁軍計畫與當時的中國無關,畢竟……咱們根本沒東西可以裁。

  至此,日本已走向帝國擴張主義而難以自拔,相較於陷入中國戰場的陸軍,海軍本部對日美開戰的前景仍是較清晰的,戰略方針定調為「維持西太平洋優勢」為要務,雖然年年高喊開戰,但實則只是為了爭取預算,維持海軍能持續擴張。

  明知打了會很慘,但出於各種目的,仍然高喊不惜一戰,這種曖昧態度不只出現在日本,美國方面亦是如此,為了壓制日本的東亞擴張,羅斯福政府一方面持續壓迫日本,諸如財產凍結、商業禁運等手段,一方面卻又未明確制定對日方針,只是「遲早一戰」的想法早已瀰漫於日美軍界。

  日本海軍即便不主戰,但限於持續發展中的武備,只得在高漲的戰爭聲潮中消極應對,呈現上層不想打,基層很想打的局面。陸海軍部皆為了自身發展而鼓吹戰爭,只是陸軍男兒說幹就幹,早早在中國戰場開打,而海軍直到1941年偷襲珍珠港前夕,仍舉足失措,伴隨著這份矛盾心態,直到最後見證帝國的覆滅。

  無論是民族性使然,導致許多人高聲反對,但眾議之際,又人云亦云的無法堅持,或海軍本部出於自身利益,必須維持戰時動員的擴張,以至於當國內參戰情緒高漲,作為國內最強勢力,而競爭對手陸軍又陷入長期消耗,海軍無論如何也只剩開戰的選擇了。

  說完這些往事,再回頭思索這段歷史,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事實上亦是建立在各方條件與時空環境的醞釀,而非窮兵黷武一語畢之。我們探討歷史,梳理它的蛛絲馬跡,為的不只是追逐真相,有時也是為了曾活著的人,或者拼湊更完整的人類與人性的全貌。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另外我個人認為民族性高傲不代表韌性也強,否則日本也不會在戰後接受美國的保護。
2019-11-06 07:14:27
另外巴巴羅薩行動雖然也是建立在閃電戰之下,但對於蘇聯這種國土廣大加上季節影響以及蘇聯自己的焦土戰術來說一點也不適用
2019-11-06 07:18:29
而日本自己的海戰思維也因為高層的影響而並未跟上時代,大艦巨砲主義便是聯合艦隊興亡的關鍵
2019-11-06 07:25:29
說真的,人類的本性就是肉弱搶食,沒有什麼真正的和平,只有勝利的那方才有提出和平的條件。從過去的歷史看來人類就是不斷的在爭奪資源與國土而發動戰爭,而軍事政治只是一種手段。因此我對軍史的看待角度不是去執意是非對錯,而是歷史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以及教訓。
2019-11-06 07:45:17
如果要追究歷史的對錯,那麼必然會牽扯到政治,也就無法客觀的來看待歷史
2019-11-06 08:18:57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