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03-16 10:39

井中的真實--從近期動畫簡談後期昆恩問題

作者:伍德‧瓦懷特

前言:
(1) 新專欄開幕!伍德的談天說數時間用白話解釋,帶你搞清楚數學問題到底怎麼回事。因為是白話,想看更嚴謹解釋的請自行Google。
(2) 如果有不理解的歡迎發問;如果有說錯的請務必提出讓我知道
(3) 提到作品盡量不劇透,放心。

一、「真實」就是「真實」嗎?
  2020冬天對於懸疑推理作品的愛好者可說是豐收的一個季度。難能可貴的是,儘管都以懸疑為基底,日常中帶點腐味的《寶石商人理查的謎鑑定》*1、比較硬派的《Pet》、科幻懸疑的《ID:Invaded》,融合奇幻的《虛構推理》,風格多樣化到幾乎涵蓋所有受眾。
(科幻懸疑味十足的《ID:Invaded》,在近年動畫中獨樹一格。)
(融合妖怪、都市傳說,甚至是網軍輿論戰的《虛構推理》)

  有趣的是,儘管表現手法不同,後兩者都在某種程度上談到了1990年代日式推理文壇中大名鼎鼎的「後期昆恩(奎因)問題」。簡而言之,其所質疑的是推理小說的基礎:推理小說中的真相,是否就是真相?

  《ID:Invaded》(下稱《ID》)中,為了掌握連續殺人犯,主角鳴瓢一次又一次潛入犯人的「井」中,透過解開佳愛琉(小蛙)的死亡之謎獲取線索。本作品中,其實形象化了讀者閱讀推理小說的結構。井中的酒井戶、佳愛琉分別代表了本格推理小說中的偵探和被害者;而在井外,「倉」的諸多工作人員則像是閱讀和觀察偵探破案的各位讀者。

  原作舞城王太郎先生本來就是推理小說大腕,其在《ID》中,透過一個又一個井,對於推理小說的本質進行了反思*2。其中第八集提出的問題,「一個井(推理小說)中,出現兩個名偵探會發生什麼事?」,其本質上是後期昆恩問題的變形。如果這兩位名偵探是相互合作的好搭檔,其實應該將其視為一組偵探;但若兩位偵探給出了兩組不同解答,代表的又是什麼?柯南不是說「真相只有一個」嗎?

  本文會嘗試跟各位用白話聊聊後期昆恩問題究竟是什麼,而在那之前,應該要追溯其前身,數學中的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數學史淵遠流長,其發展當然不是一帆風順。事實上,數學史上曾經發生了「三次數學危機」(Mathematical Crisis)*3。在十九世紀末開始的第三次數學危機中,數學家們開始思索自己在推衍定理時,所使用的公理的本質。它們夠嚴謹嗎?有漏洞嗎?

  定理和公理是不一樣的。數學家透過訂定公理(Axiom),經過邏輯推衍來證明定理(Theorem)。公理是遊戲規則,想在這套規則下繼續證明命題的對錯就要接受公理*4。透過接受公理這套地基,數學家才能建造華麗的證明。
  
  舉例來說,許多讀者都學過所謂皮亞諾公設(Peano Axioms)──慢著慢著,我學過喔?
  用白話敘述,所謂皮亞諾公設包含了兩部分:
  (1) 我們能數數。(自然數系統)
  (2) 我們能使用數學歸納法(Induction):如果起點的骨牌會倒下,而且給定一片骨牌倒下,它後面的那片骨牌也會倒下,那所有的骨牌都會倒下來。

  那麼,好的公理系統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一套好的遊戲規則,不能自相矛盾吧?這樣的特質被稱為「一致性」(Consistency)。另一方面,要是在這套遊戲規則下,所有的事情都能被證明是對或是錯,那數學家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找出證明,這樣就輕鬆(?)了吧?能夠證明所有命題的對錯,這樣的性質被稱為「完備性」(Completeness)。

  就這麼直觀的兩個要求,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告訴你,很多時候是做不到的。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一套公理要是滿足一致性,又放入皮亞諾公設,就存在不能判斷是真還是假的命題。換句話說,它就不完備。」
  
  這個定理看起來很可怕,它好像在宣告我們從國小開始學的數學死刑。實際上不是這樣。
  首先,這不是在說所有的公理都不完備。像是歐氏幾何(國小開始學的幾何)就能在適當的補正後完備。

  再者,碰到無法被證明的東西怎麼辦──打不過?就加入啊。透過加入新的公理、接納新的事實,就又會有可以證明的定理。雖然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提及,再怎麼加入公理都會有無法證明的命題,這反而代表了我們接納了自身的缺陷,永遠都有將其補正,獲得更高層次真實的機會

  不過我相信對於各位讀者最重要的則是:你的日常生活並不會因為數學公理不完備而崩解。請別用數學界發生危機當成不用上班上學的理由(X)。

三、後期昆恩問題
  那麼後期昆恩問題是什麼呢?想想下面的故事:「我的鞋子濕透了。地上有一灘水,還有碎裂的馬克杯。」

  你覺得發生什麼事呢?大概是我不小心把水弄翻了吧?那再告訴你一個故事。

  「下雨又忘記帶傘,我的全身、鞋子都濕透了。地上都是積水。還差點踩到前面路人打破的馬克杯,怎麼這麼倒楣呀?」

  所以你在第一個故事時做出的推論,是錯的,並不是真相。

  你接下來要說的,是「慢著,太賴皮了吧?一開始我哪知道在下雨啊?」吧?
  這就是後期昆恩問題*5的縮影。在推理小說中,偵探最後解謎出的真相難道就是真相嗎?會不會有偵探沒掌握的事實,甚至是被誤導的線索,導致其作出「並非真實」的推理?作為讀者,我怎麼知道偵探說的就是事實?

  (第一)後期昆恩問題:「推理作品中,偵探雖然『解決』了事件,但在作品中無法證明偵探所述是對的、還是錯的。」

  就像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一樣*6,在推理作品這個遊戲系統內,存在著無法被證明的(核心)問題。在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系列中,推理了一個真相後,因為發現新的事實而造成前面的「真相」被打翻的情況屢見不顯(也是其名稱的由來)。就算推了再推、翻了再翻,臉都被打腫了,故事最後的解答也不見得就是事實,充其量就是作者停筆,或著說道「Fine!就是這樣,不要質疑偵探。」

  龍騎士07在《寒蟬鳴泣之時》及《海貓鳴泣之時》都有類似的設計,前面的章節似乎有合理的解答,但又在後期追加新線索後被推翻*7。而本季(2020冬)的《虛構推理》更是直接正面後期昆恩問題,將其反過來寫,創造出新風味的故事。

  《虛構推理》中的女主角岩永琴子具有和妖怪變異溝通的能力,因此能了解兇殺案的「真相」和細節。但在劇情下,她必須說服只有不完全資訊的普羅大眾相信另一個虛構的故事。相較於一般推理小說從謊言翻入真實,本作反其道而行從真相翻入謊言。筆者相信這也是本作能獲得本格推理大獎的理由。

  那麼,後期昆恩問題既然被稱為問題,需要被解決嗎?或著,能被解決嗎?筆者認為與其稱其為問題,不如說它是對推理小說本質的提醒。作者不需要一味地解釋解答是否為真實*8,因為沒辦法辯駁;要相信什麼,是讀者的抉擇

  作為作者,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將自己想傳達的內容傳達給讀者,以及能不能給讀者暢快的閱讀體驗,至於讀者滿不滿意作者的解答,就不是作者能控制的了。

  我是伍德‧瓦懷特(真的是本人,不要質疑),那麼各位,我們下次見!

*1嚴格來說其幾乎沒有推理情節。當成《深夜食堂》一類的心靈雞湯作品或許更適合。
*2關於這部分,寫得比我好的作者大有人在。就不花篇幅跟各位分析了。
*3這真不是我中二病發,大家都這麼稱呼。
*4相對地,要是不接受公理,或是使用不同的公理也可能開創不同學派。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非歐幾何的誕生。
*5這裡嚴格上指的是第一後期昆恩問題。
*6這裡採用法月綸太郎的說法。
*7但筆者認為龍騎士07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處理後期昆恩問題,只是順著劇情鋪排而已。
(更正:龍騎士07應當是有意識到後期昆恩問題,並且在真相揭露的處理上也某種程度探討了真相的必要性。)
*8但作為有責任的作者,請不要挖坑不填。

21

8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創作型歌手 KanoeRana 發佈新單曲「Irodori」 本季電視動畫《夜晚的水母不會游泳》片頭曲

我們認識嗎--簡談拉姆齊(Ramsey)定理

2023年我的動漫排行及回顧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