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寫筆記的習慣是,看到老師寫的東西就抄寫下來,還是會在整理過,或是會先準備好一份,在依老師的內容調整與整合。
簡單來說就是
1.課堂上直接抄
2.抄完後,再整理一個自己的版本
3.預習、課抄,再整理
首先我先說我自己是四技+高職上來的(餐飲),我幾乎沒有同才學習,或能效仿的對象,大部份都是自己摸。
主要是背科比較多,難度也不會太深,加上...四技後就沒數學與自然(x),所以到四技的考試我覺得就有點不太像考試,當然還有一些科別比較例外,例如是走管理財會跟經濟基本上還是會死人的 (x)
以前我自己的做法就是,上課前看一輪有些比較難的可能要先看個幾次,然後自己畫重點,上課大部分我會聽老師講,一些我不能理解或需要老師解釋的地方,但很多時候我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因為大部分課本上的重點都不會差得太多。
我基本就是用3,這樣的好處大概是,我能知道我的強弱在哪裡,我哪個時候需要比較專心聽老師說,哪些時候不用,甚至因為老師教的都比較簡單,有些還要下課跟老師問,那我就可以更好的去分配時間。
上大學(四技)課的好處就是現在基本都能用電腦,除了可以方便記錄外(我還是習慣手寫),主要是可以額外去準備其他科目,或是其他事項的利用(當然,前提是,你要做在前幾排,老師認為你是比較認真的那一類學生,這樣在使用電腦上也就比較不會有太多意見,現再好像是不太會管上課用筆電,但以前我們班還是會管
甚至像以前要趕專題或報告的時候,我幾乎都拿這些時間來利用。
當然除了時間的分配外,印象與記憶也會比較好,不會在上課的時候把時間都花在寫筆記跟理解上,在腦袋都還沒有完全吸收下一節課就過了
不過上了四技後才用到這點就覺得有點可惜了,要是早點會這個技巧,就能理解為什麼以前班上幾個考得好的同學每次都很輕鬆的樣子。我認真的認為,他們對於時間的掌控、分配進度上做得太好了>_>
另外一點大概是滿多人都會習慣把事情都擠到最後在處理,反而導致很多時候幾乎都撞再一起就算了,還可能會有臨時更變的意外等
嗯,大致就這樣了
當然如果你問我出社會這些還有沒有用,嗯,某方面來說還非常有用,時間控管、分配進度等,都是一大學問,甚至你在工作之餘,還要額外學習新的東西,或是一些附加技能等。
才不會覺得說每天好像時間都不夠用,永遠都無法追上進度或超前。
雖然每件事情可能都會有變數,但範圍基本是可控跟可預測的,再來就是處理每件事情的順序與優先。
反之若你自己還是學生階段,你不知道學這些對於未來有什麼幫助,你可能要先想好未來要走的行業或方向,並對這些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科目加強,甚至超前準備。這樣就算未來不走這個好了,相關的在銜接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當然,重點是你會比較有目標,甚至是可以切分的小目標與進程,進而你可以依自己的強弱、時間等去配出一個適合的速度。
我覺得這樣的好處是能比較輕鬆,至少面對壓力的點會不太一樣,要做出選擇或取捨時,也比較能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