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05-21 19:51

從「鄭成功如果沒來台灣多好」,反思崇優鄙弱、忽視台灣與東南亞關係的「國際觀」

作者:點子-庫洛米庫洛米

以下文章引用自《換日線》專欄作家番仔火


近日以來,台灣與荷蘭之間的友好關係似乎愈發升溫,從去年表決通過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議案;到今年疫情蔓延之際,台灣捐贈口罩給荷蘭並得到對方善意回應,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更空運鬱金香來台致謝,並期待與台灣合作,共同研發及生產疫苗、藥物、醫療器材。接著,該單位還更名為「荷蘭在台辦事處」,某種程度上象徵雙方關係的深化。

此外,由於兩國面積相去不遠、人口相當,且荷蘭在金融、科技、農業、貿易各方面表現出色,一直以來經常讓好些台灣人自比荷蘭,以其為師法對象,希望不日能並駕齊驅。

凡此種種,加上荷蘭曾經殖民台灣,有些網友如今便盛讚荷蘭是「真祖國」,甚至有人感嘆:「如果當年鄭成功沒有來,台灣現在就還會是荷蘭的海外領地,這該多好!」

歷史沒有如果。但情況若按他們所設想的發展下去,結果真會是如此理想嗎?

又,諸如「荷蘭真祖國」、「鄭成功沒來多好」等看似玩笑話背後的心態與史觀,又反映出什麼樣的「國際觀」?



從歷史脈絡,看「如果鄭成功沒有趕走荷蘭人」

我們不妨先從地緣政治史的角度,假設 1661-1662 年「鄭成功攻臺之役」(Siege of Fort Zeelandia)這個事件不存在,來稍微認真點看看「現在可能會怎樣」吧──筆者合理判斷,若當年鄭成功沒有「驅逐荷人、佔領台灣」,現在台灣其實較有可能是印尼最北方的領土。

荷蘭於 1624 年開始殖民福爾摩沙。但此前的 1603 年,荷蘭已經開始登陸爪哇,1619 年攻佔雅加達,並改名巴達維亞(Batavia)。此處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的總部,而大員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則是巴達維亞下轄的一個據點。因此可以說,台灣當時是「東印度」(East Indies,現代印尼的「雛形」)的一部分,在同一個共時性區域網絡中。

而荷蘭在接下來的 300 多年間,陸續控制了「東印度」或者馬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的許多地方; 1824 年和英國簽訂《英荷條約》後,現代印尼的疆域範圍就大致底定。

換言之,如果台灣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仍被荷蘭統治,中間沒有被其他殖民勢力「攔胡」(例如日本,事實上在荷治時期日本已經覬覦台灣)的話,印尼的建國領袖蘇卡諾(Sukarno)和其他獨立運動先驅,很可能會將台灣視為「大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Raya)的一部分。

雖然台灣不在傳統上馬來群島或「馬來世界」(Alam Melayu/Nusantara)的範圍內(也有人主張台灣和馬達加斯加都應算入其中),中間還被菲律賓隔斷,但以蘇卡諾在爭取獨立建國時,連一些荷蘭並未充分控制的東部島嶼都「志在必得」的強勢態度,台灣這座從荷治開始就和巴達維亞、東印度維持密切往來的島嶼,被視為「新而獨立的大印尼」領土一部分,似乎也是水到渠成。

歷史學者指出:當時熱蘭遮城有不少活躍的唐人並非直接從福建移入,而是與荷蘭人「合作」的東南亞各地唐人(多數也是閩南人)、也有一些台灣居民遷移到東印度,加上彼時大員港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貿易基地和轉運中心,有其利用價值──若不是明鄭、大清、日本隨後接連治台,台灣和東印度的來往關係應該會一直維繫下去。

而假設荷蘭當時繼續治台,協助蘇卡諾推動印尼獨立運動的台獨運動先驅陳智雄就與印尼「親上加親」,也許會讓台灣成為抵抗荷蘭人的重要據點。

退一步來說,若對照同是殖民勢力的英國在馬來亞、香港,以及日本在台灣的基礎建設,荷蘭數百年間在東印度的建設可謂「乏善可陳」。換言之,荷蘭繼續治台,真的會為台灣帶來什麼好處?

所以,若台灣真成了脫離荷蘭殖民獨立的「印尼」一部分,還會是「那就太好了」嗎?

想必很多持「荷蘭真祖國」論調的人,這時候就不會這麼想了──除了許多台灣人對印尼國力的鄙夷外,蘇哈托(Suharto)或許會像對待其他東部島嶼(如蘇拉威西、西巴布亞)一樣,移植「相當數量」的爪哇人來到台灣,並試圖將這裡「爪哇化」及「伊斯蘭化」;或者像移植馬都拉人到婆羅洲加里曼丹那樣。到時上述地方的種族、宗教衝突等,可能也會持續在台灣發生。

屆時陳智雄和「台灣島內勢力」也或許會主張獨立,與印尼對抗,導致如 1969 年以降發生在西巴布亞的種族滅絕屠殺。


「目無東南亞」的國際視野

當然,上述的假設也只是「如果」,而歷史沒有如果。但它卻是「相對可能許多」的如果──因為全球不同國家(區域)的局勢,從數百年前至今,經常都是彼此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然而,那些認為「若鄭成功沒來,荷蘭就會繼續統治台灣」的人,基本上顯然未曾探出頭去,看看當時荷蘭是否還有殖民其他區域?其「遠東」總部位在何處?在這樣的殖民範圍裡,台灣的地位又是什麼?卻只侷限在島內一隅看事情。此外,他們也嚴重忽略二戰以後亞非拉美各國「去殖民」的趨勢:若荷蘭繼續殖民台灣,非但「政治不正確」,勢必也會引起台灣居民的反抗。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在這類人士所謂的「國際視野」裡,根本沒有東南亞的存在,自然不會去意識到歷史上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

在許多「華派人士」的「天下觀」、「天朝史觀」中,本來就已長期漠視、貶抑東南亞;但某些「台派人士」的「脫亞入歐」情結亦十分明顯:他們傾向把台灣和歷史上曾殖民台灣、與台灣通商,甚或只是「設置領事館」的歐洲各國,均放在自己的國族敘事裡,以凸顯這片島嶼的「文明、進步」──在這樣的「史觀」當中,台灣和東南亞的關係同樣不被正視。

此外,我們可能也都「忘了」台灣是南島語族的中心之一;或者即使認知到台灣過去是南島語族為主體的社會時,目光仍僅止於這塊島,而沒有探出頭去看看整個東南亞。

舉例來說:眾所皆知,台灣閩南語裡有不少外來語詞彙,除了絕大多數日語詞彙外,還有一些來自不同語源。而部分「母語運動推行者」,便時常會把這些外來語「刻意認定」為荷蘭語、法語、英語等歐語──背後可能是「附庸風雅」,也可能是島民視野所致。例如不少人指出 sap-bûn(雪文,即肥皂)是來自法語 savon ,或是荷人殖民時留下的詞彙──但這個台語詞彙更直接的語源,其實是來自馬來語 / 印尼語的 sabun ,至今星馬印尼及福建一些地方的閩南話同樣這麼說;另外,有人說 tá-má-ka/tiám-má-ka(打馬膠或點仔膠,即柏油)是英文 Tarmac 的音譯,後由日文ターマック借入台語。但筆者相信,這應是馬來語 / 印尼語 damar 而來──因為這個詞早在十九世紀的廈門已經出現,極不可能是從日語的英文外來語借入台語。誠如翁佳音教授很早就指出:「漳泉系台灣人與中國閩粵、東南亞的漳泉語族裔,有一段與馬來世界交涉的共同歷史經驗」。

因此,有些外來語是從東南亞語言借入,但某些「台派」看到部分看來像外來語或借詞的詞彙時,不是附庸風雅地說「源自歐語」(因為台灣曾被殖民以及與這些國家通商)、就是在找不到歐語甚至日語詞源的情況下,武斷宣稱「來自原住民語」,但其中有不少實為「正宗」福建閩南語。同樣,馬來語 / 印尼語、塔加洛語中,也有不少早年福建唐人移民帶入的閩南語詞彙,可惜這些人自然更「沒有興趣知道」。

凡此種種,也就造成了以下的「島民認知」和「島民視野」:


想像中的「島民認知」,駐外代表亦然

有網友在荷蘭聽到「包子」的發音,就很興奮地說:「這應該是荷蘭領台期間,荷蘭人吸收了台語詞彙!」

更令人傻眼的是,連台灣駐荷蘭代表也聲稱荷蘭的tauge(豆芽)、bapao(肉包)、loempia(潤餅)、mihoen(米粉)及tofu(豆腐,這個詞發音根本不是台語 / 閩南語)等食物發音和意涵,都與「台語」完全相同,足見「台荷之間特殊的雙邊關係」。

但筆者相信,這些詞彙,極有可能是荷蘭「吸收自印尼的閩南語」,至少跟所謂「台荷之間特殊的雙邊關係」無甚關聯:首先,上述詞彙完全存在於馬來語 / 印尼語之中(tauge、bakpao、lumpia、bihun/bee hoon),而荷蘭殖民東印度三百多年,受印尼影響絕對大過僅僅領有 37 年的台灣。其次,在此「東南亞」再次完全被忽視,甚至連東南亞很早就有閩南人存在都沒有意識到,彷彿台語 / 閩南語是台灣獨有的。而這樣無視東南亞區域歷史、文化的「習慣」,也導致許多人去星馬印菲旅遊,在當地聽到若干閩南語詞彙時,還天真地以為「是從台灣傳過去的」。

此外,上述這類「島民認知」,更忽略了在當時的台荷關係中,台灣不過是「巴達維亞」或「東印度」的邊陲:台灣其實是「透過東印度與荷蘭連結」,(無論被殖民面積與時間均遠超台灣的)印尼和荷蘭之間的淵源,絕對比台荷之間更為深遠。台灣人遙想自己的「荷治時期」,卻完全忽略這段殖民關係中,台灣與印尼的共時性連結,這是很奇怪的。

有些馬來西亞朋友不時感嘆,台灣人的「國際觀」沒有東南亞的存在,只有歐美日韓。但為什麼我們「得」認識東南亞呢?因為台灣除了曾是南島語族為主體的社會,也曾因殖民歷史而與東南亞連結,不僅是荷治時期台灣和東印度的關係,還包括西班牙控制北台灣期間,行政上屬「新西班牙菲律賓都督府」管轄而與菲律賓產生的連結。況且,台灣與東南亞的來往從清朝到日治都不曾斷絕,今日更是如此──東南亞各國的移工、新住民、留學生已成台灣社會圖像的一部分。再者,多數台灣人祖先的閩粵原鄉,從宋朝開始就與東南亞諸國建立關係,明清以降更有不少閩粵人「過番」到東南亞生活。

當然,對於比自己進步的國家、文明產生欽羨是人之常情,他們也確是師法的對象,不過我們也需要意識到這個島國的地理和歷史定位,在西方大航海時代的脈絡下,台灣就是藉以與東南亞的往來的樞紐,或把台灣劃入東南亞範圍也不為過。


別讓地理侷限了視野

最後,談到「島民視野」。有時聽到中文世界其他國家的人這麼描述台灣人時,我經常感到不服。可是不知是否因為四面環海未與其他國家接壤之故,我們看事情的眼界,似乎真的十分容易侷限在島內範圍。本文的主題就是一個案例──只看到島內的荷蘭殖民,沒看到島外東印度荷人殖民勢力的更大圖畫。

島民視野,其實也常反映在「如何呈現台灣」的論述裡:是否發現,有些台灣人對自己國家的評價往往很「M型」?不是「台灣難波萬」就是「鬼島台灣」,彷彿不管好的壞的,「只有台灣是如此」。這樣的論述,真的有探出頭看看外面的世界嗎?

例如常有人抱怨(其實是種族歧視):「台灣『外勞』太多了,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像台灣外勞那麼多的?」我真的想帶這些人去吉隆坡 Kota Raya 附近看看,他們可能會大吃一驚。

另外,有位醫師在談論台灣人的「荷蘭基因」(前述人也常以此為榮)時指出:「因歷史的淵源,台灣成為南島語族原住民、高加索白人荷蘭種,以及東亞蒙古種漢人,分別代表大洋洲、歐洲、亞洲三大不同人種的融合之地,這在世界上可說是絕無僅有,台灣人真的很『混』!」我更不曉得這種確信是從何而來。

舉例來說,對我「岳家」馬來西亞略有認識的人就知道,該國血統混融的程度,比起台灣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主體民族馬來人的血統就非常複雜,從他們的外貌更不難發現彼此之間差異頗大:西元一到三世紀,就有來自印度的淡米爾人、巴拉瓦人(Pallavas)到馬來半島,有些印度人和當地居民通婚。而後也有波斯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唐人等血統混入。馬來人本身也不是一個單一民族,他們還有包括爪哇人、米南加保人、武吉斯人等泛馬來民族的血統,半島早期還有和現在的馬來人血緣較有差距的原始馬來人(Proto-Malay)甚至更遠的美拉尼西亞人;而海峽殖民地的土生華人(Peranakan)、印巫混血的仄迪人(Chitty/Chetty)、印華混血的Chindians、葡萄牙佔領馬六甲時期葡巫混血的歐亞人(Eurasians)、吉蘭丹的「福建暹」(Hokkien Siam)均是不同種族的混血族群;在婆羅洲沙巴還有唐人和卡達山人混血的華嘉族(Sino-Kadazan)⋯⋯。

遑論除了大馬以外,世界上還有更多血統更為多元混雜的國家,例如巴西及其他若干南美洲國家。

無論網路或實體生活空間裡,類似這種動輒宣稱「台灣獨有」、「台灣特色」的言論雖非俯拾即是,卻也不算少見。原因正是對島外事物所知甚少,甚至缺乏往外看的積極性,就以島內眼前能見之事下定論。對荷蘭持續治台的想像,背後所反應出的現象,不也是如此嗎?

我們生為島民,但不見得就無法擺脫「島民視野」的宿命。我們期許自己是「海洋民族」,正是脫離島民視野的動力,而這片海洋除了東北亞還包含了鄰近的東南亞。我們可以在荷西的大航海時代尋找自己的定位,但不要忘記更直接、更接近的東南亞地緣關係。

一味崇優鄙弱,並不會更瞭解自己,只會暴露出某種在自卑與自大之間的掙扎。

===============================


這種話其實有時說說笑笑就好,看看現代印尼與印尼華人的狀況,這樣的台灣真的難以想像

63

27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今天我生日&小屋維持周更滿一周年

[達人專欄] [食記] 信義冰館,台灣台北信義,藥膳麻辣豆腐配鹹香滷肉飯

又有誰不會被淹沒?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