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06-12 20:35

《勿廢聖賢教育》(分享)補文章來源,以免法律糾紛。

作者:阿霞


放個油圖才會有人看,時代真的不同了。(圖是p網的)
—————————————
回歸正題,我今天才發現我參加比賽所引用的文章,竟然寫錯作者了,我寫成李炳南老居士,因為書上面沒有寫作者的名字, 而書名是李炳南老居士題字的,後來才發現《明倫社刊彙集》是李老居士的學生,徐醒民老居士所編的……這剛好給我一個教訓,引用文章除了看原本的實體書外,還要上網再確認,畢竟是有年代的書了。
  
  下面是徐醒民老居士,所發表的文章,不代表本小屋的立場。
   (文章中的中國,並不是現在的中共,所以政治廚如果覺得不舒服就離開。)
——————————————

勿廢聖賢教育


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國家建設以教育為根本,教育良窳,直接影響國民的品行。良好的教育可培養品行端正的國民。窳劣的教育則使國民品行日益下降。有見識者到一個國家,所見其國民,個個品行端正,則知這個國家必有很深很好的文化,前途必然光明。反之,所見其國民個個品行不端,則知這個國家文化程度太淺,前途自然黯淡。所以,教育良窳,是國家興衰的徵兆。

我國古時教育,以六經為教材,以人倫為基礎,一般讀書人如能博讀六經,當然最好,否則只要研讀任何一經,受其化育,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例如經解所說,受過書經教化的人,便能「疏通知遠」。受過樂經教化的人,便能「廣博易良」。他如:「潔靜精微,易教也。莊儉恭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無論「溫柔敦厚」,以至於「屬辭比事」,都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其基本修持,而以開發自己本有的性德為最大的志趣,然後實現成己成物的崇高理想。以這樣的文化培育出來的讀書人,雖在賢能的程度上不相等,但都會表現一部分優美的中國文化,影響到一般國民,也都會表現中國人的特質。這是聖賢教育,特別注重人格,最為優良。

當前世界各國教育,都以科學知識為教材,以功利為基礎,無論那一門學問都可以視為販賣的商品,其最後的效用是滿足人的物欲。然而物欲無窮,不能滿足,愈不滿足,愈去追求,愈求則人品愈下,終必使人墮為物質的奴隸,然後為物所驅,作姦犯科,不以為恥。這種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可說是一種物化教育,是好是壞,可由每天的犯罪新聞來說明,不必多加解釋。

自古有國家者不能閉關自守,必須有外交。既有外交,則國家典章,民族文化,自然會與國外交流。但交流的意義是:有流入,也有流出,不是只有流出而不流入,更不是只有流入而不流出。尤其在流入時,必須有所選擇,不能盲目的接受。以教育而論,我們現在是否只有流入而不流出,甚至流入之後,反致廢棄自己的文化,頗值得深思。不論如何,我國固有的聖賢教育是否流出,暫且不談,最低限度我們自己必須執持,大學文學院應該設立經學系,國文研究所應該注重研究經學。國外的科學技術應當引入,但是功利主義必須排除,務必使人役物而不役於物。惟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是聖賢教育,而非物化教育,也惟有如此,我們始能看見國家光明的遠景。
http://www.xuxingmin.com/archives/13872
文章來源




17

6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J.L.Westover漫畫翻譯-記著

奇幻戰鎚各種族首領與人物介紹-黃金騎士納里斯卡.萊莎

第一次精選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