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07-03 01:06

【寫作相關】 - 關於小說裡的真實感、如何呈現、有哪些不同

作者:羽尚愛

前言

為什麼需要真實感呢?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拉近讀者的距離,並作為許多技巧的基礎或是核心。或許有人會想,作者又看不到讀者,文字要如何拉近距離呢?

其實這就有點像演說,講者與聽眾多數都是第一次見到,也不熟悉彼此,為什麼有些人說的話就能讓人認同、有的能夠洗腦、有的會讓你感動,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們在這裡下了功課

這部分基本就是不要超出你的認知與想像範圍,當然這點除了真實外,還有其他技巧。

在小說文字正式被你閱讀前,其實已經先分類與封面的圖片讓你的腦中有畫面,才更好的能進入到作品之中。你能想像今天書局的書都沒有分類,封面都沒有插畫嗎? 那樣通常會產生一種面對未知的恐懼,如果每本書的價格落差又很大,更會照成一定的門檻

回到作品裡面,很多作者會覺得自己寫得很吃力,也無法達到預期或想要的效果,多半是侷限在他們認知裡創造出來的,越偏向虛構的作品,通常與讀者的距離也就越遠。所以你希望讀者哭、希望他為某個橋段感到熱血,希望他能融進某個氛圍裡面,你不能光下一道指令,就連程式都需要你清楚的告訴他原因,導出過程與結果,人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輕小或其他虛構類型的文章,用的手法比較不偏向真實類,大部分商業作品或娛樂作品都希望你不要想,甚至作者會再不要想這塊下功夫。舉例來說就像是騙局一樣,不能被懷疑,或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它有很多讓你無法停下來想像,等你想到都看完了的。那就跟節奏、流暢,是否給了讀者想要的東西等其他的方向有關。

當然認真要說,真實的課題太難了,它只是一個很大方向性或指標的東西,因為細分到文字後,人、事、物、氛圍等創造真實的手法都不一樣,這還是單一真實的時候,有時是真實混虛構,有時是虛構混真實,還有其他複合性,到後面的抽象、擬真等等

簡化來說 作者-作品-讀者 這三者的重疊性要越高越好,這就有點像是電影的分鏡手法,我在這一幕的時候讓你看到的這個景色,我給你一個氛圍的渲染,我在這段預想80%以上的人都會哭等。

如何做

當一個作品要做到昇華或提升的時候,第一步就要先從架構著手,然後你在寫的時候就可以慢慢把想要的效果與東西放進去,這樣才可能去貼近你想表現出的效果

在作品上做這樣的功課之前,就像上述所言,小說裡面有分類,分類上又有年齡層,所以作者要做的事情就很簡單,它不是一個未知的探索或開發。你需要先把自己的讀者分類,並了解作品要呈現的方向。

這樣不光只是為了滿足讀者喜好,因為我們都知道讀者的喜好事會改變的。就像你不會在一個孩子面前用艱深的詞,你不會把一個大人當成孩子一樣看待,就算你表達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它本身就會存在差異。

這個部份我通常會稱之為預設立場,若你將作品分類再18歲,那麼這個年紀的你會期待作品裡面的什麼呢?它的文字會是怎樣的表現?怎樣的角色會吸引? 諸如此類

許多作品或許並不是真的不好,但嚴格上來說它就只是一個作品,一個文字堆著出來的,它若缺少對內讀者想要呈現的世界觀,對外又卻少想告訴讀者的。這樣的作品通常都是平面的,它好,但就只是這樣了,我覺得這是可惜的地方

當你把讀者分類好,作品的架構也稍微微調後,再著手去寫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方向不對的問題了,而且這個要在後面要改,也只會越改越奇怪而已。這就像是你想畫寫實,但成品是抽象,那就已經不是修改的問題。

當然除了先分類,你也要清楚知道問題點在哪,或問題的方向在哪,你才有辦法去趨近你想要的目標與答案。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累積與嘗試。

你站在哪裡?讀者又在哪裡?

除了這種大方向的分類外,還有一個層面是,你會希望讀者站在哪一個位置看你的作品,這也是在進入到真實感這個議題前你需要明白的。因為通常要討論到有多真實,這就有點抽象了,站在哪一個位置會比較容易切入些。

首先是要有多真實呢? 是看的見的真實,還是感受上的真實,或是聽見的真實,光是這三者的位置就不太一樣了。

看見,也就是我們看著這些事情的發展,我跟這些事情是保持一些距離的,不論故事怎麼變化,對我們心情上的影響都不會很深遠。有些作品是會刻意保持一段距離的,我自己通常會稱之為安全距離,例如篇黑暗、驚悚、恐怖的,我會希望讀者看到的影響都只有當下,而不是很長遠的,甚至變成一種心理陰影,像這種時候,看見的距離與位置就是最好的。

感受上的真實,通常就是我上面所說 作者 - 作品 - 讀者 重疊性高的時候,也就是通常會強調的帶入感,這通常都會希望身在某一個角色的身上,去感受到他的故事或不同角色之間的。

聽得見的真實,因為他是聽見的,在表現上就更為零星碎散,好處是想像的空間很大,壞處是如果沒有處理好,讀者可能會完全不瞭解你想幹嘛,或他們在聽什麼樣的作品。當然聽得見這樣的位置,也不光只侷限在聽,向是看著辦透明窗戶裡的影子,望遠鏡下的宇宙、收音機、信件等。他會是一個滿有意思又好玩的位置,跟上面兩種又不太一樣

通常還有其他位置的選擇,一部作品一個位置,這就跟分類一樣,如果要多加通常只是輔助。

因為位置沒切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想法上的錯亂,例如你可能前一秒還在看角色所見的東西,後一秒你突然就被抽離,在看這個角色在做什麼。

位置也是一種經常會犯的問題,因為在某個階段會把錯位當成一種技巧,但錯位跟實際上亂敘或插敘的手法是不同的,只要一旦走上習慣性錯位,基本就是不歸路了。處理得好是很好,處理的差就很難再改回來

講白了點就是,故事本身的順序能夠自由的更動,但讀者本身的位置不能。不然就有點瞎忙的感覺,這也會使你作品可能本來要帶入高潮的地方瞬間就崩掉了,營造的氛圍太劣質,情感不構等。

結語與其他

我這裡強調的真實,並不一定要真實存在,與純寫實,或是一些主流認為真實>虛構,或反義的虛構就是不存在等是不同的。

在寫作上,不論現實中真實虛構與否,對作者來說都必須是要存在的事物,不然是寫不出來的,至於寫出來後能不能夠得到認同,那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如果這部作品操作性很難,光是文字在描寫前段的這些東西,要把它給穩穩地寫出來就很花功夫了,我就不會太要求後面對於讀者的真實性。

這是什麼意思呢? 假如你是一個探險家,或是一個旅行者,今天你到了一個未知的國度,在那裏發生了事情你都想要原封不動地帶回來告訴你身邊的人,但你只能用口述或文字紀錄的時候。

這段過程就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了,你很難原封不動地講一個對方完全不知道的事情,在你試圖彌補這些認知差距的時候勢必會產生消耗與偏差。

在很多時候會認為只要用謊言,或先騙過自己就能處理掉這些問題,但通常很難。

以我自己來說的話,我會有這麼一句話

「不是用謊言創造故事,而是用真實創造謊言。」

來源於謊言總要有下一個謊言去彌補,而真實製造的謊言通常是很難拆穿的。

若作者都無法自己信以為真,那麼在實際描寫的時候,通常也會卡很久而想不出東西。這就像一些演員在演戲的時候,他想呈現好一個角色,靠的就不光只有劇本,生活上的模仿、行為模式的感變等。而大部分寫作都是用思考去彌補,或現實中的觀察,或近代網路上的觀察等。

大方向就是這樣了,細的也不好談,而且可能也不是幾千字就能說完的 >_>

也由於時代與資訊的進步,大部分讀者都已經看過很多作品,想像與認知也不會差得太遠,但未知的地方還有很多可以開發,已經使用過的也有它便利之處

我自己不認為真實即為真實,很多時候我覺得現代的真實通常都只是偽真實,也就是脫離認知與科學後,就能否定掉很多,但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意即現在沒有的,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未來就是如此。在作品或創作中能展現更多的前提下,盲目的追求這種偽真實,很多時候就會把自己侷限住了。

能見到得比他人還要來得多,不限於當下,已存在或他人認知的事物,並為此還能看見其中的故事與世界,我覺得這便是作者一生中最大的寶藏了。 這就讓我想到另外一句話,講個笑話,他們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在那裡,比我們生活在的現實中渡過還要漫長的歲月與時光。

以上



23

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直播精華】追求人妻好簡單?

電影《非紳士特攻隊》心得

【第16季】魯保羅的變裝皇后秀 (Rupaul's Drag Race)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