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08-24 23:28

朵朵劇場-你孩

作者:無印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幾年前在公視撥放的連續劇,在播放之前小說就相當的出名。
 
在過去,在亞洲或華人社會中,親子關係過往都是相當隱晦且政治正確地的,似乎在所有的連續劇中,都隱含充斥著華人的親子之間有個”正確”的關係與情感在,凡是違反這個看法的,往往都會被認為次文化,而往往後輩的角色常常會被認為是”不肖”、”不成熟”、”不懂事”。總之通常有問題的大概都是後輩,除非他老爸是個酒醉的賭鬼,但母親通常在家庭劇中都有個近乎相同到平面的影像,猶如教堂中的神像一般。
 
然而在近幾年漸漸這個聖女雕像的形象開始慢慢地剝落,從幾年前的虎媽、到近幾年的毒母,越來越多過去是子女的人接受了近代講求自我認知的教育,開始對這個雕像的形象感到疑惑:我家的母親,真的是猶如社會上所設定的聖母形象嗎?如果不是的話?那又是什麼?現在的人,漸漸發覺這個神像後合理卻難以接受的現實:那就是這些雕像裡面是人,是跟我們一樣的人,只是被包在名為社會規範中的石膏而已。
 
姑且先不提這個形象石膏是誰打造出來好了,畢竟這牽扯的事情有點太廣泛,大概從歷史、父權、厭女、宗教、性別資源分配、社會權力分配等等,太混亂了。先著重在親子之間的關係好了。
 
這個影片和公視"你孩"的拍攝概念很類似,都是利用"黑鏡"(某種科技的發展)中的手法講述(放大)人際之間的關係,透過假想科技的放大鏡,我們可以把平常違和的感覺增幅到直擊人心的撼動,由於本質都是在探討人之間的關係,而且是大多數人曾經感受過的經歷,因此這類的劇本都會讓人特別感傷。配合朵朵說故事的手法、沁入人心的配音,更是讓觀賞者內心不自覺地發生共鳴,而隨著影片中的哭聲流下眼淚。
 
因為那是我們在兒時都曾經留下過的眼淚:考試考差的時候、調皮的時候、挑食的時候、無法達成要求的時候…眼看著父母將愛收回,換上懲罰的眼神時,肉體上的疼痛,心靈上被拋棄、在世界上被孤立的感覺。
 
破碎、結合、破碎、結合、再破碎、再結合、再破碎、再結合…直到我們成人為止,有時還不只為止。
 
小茶的求學過程就是不斷的進行這個過程,他渴望著父母的愛,但又無法達到父母無理的期待。父母為何一廂情願畫下這些標準,劇中給出了很實際的原因:炫耀,當然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也常會有很合理的藉口:我希望你可以比我更好啊~這都是為了你好…但實際上呢?有多少部分是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值得自己拿出去和其他人比較?有多少是希望自己的子女真的可以更好?但不論動機如何,這種揠苗助長的作法都是錯誤的。
 
是的,我可以確實的說這種作法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訓練方式從一開始就沒有以瞭解為基礎。
 
而這種虎爸虎媽的教育方式,把小茶逼迫到無以為繼的情形,只得求死一途,然而Duesex Machina出現了:博士與機器人。
 
劇中的博士可以說是(子女眼中)理想父母的化身吧,溫柔且循循善誘,透過了解孩子的優點加以培養,並讓他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所長與興趣。
 
而劇中的機器人就是(父母眼中)理想子女的結晶吧,乖巧聽話,不論父母有什麼要求都可以辦到的萬能小孩,走在眾人欣羨的路上。
 
的確,看到這邊會感到這不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嗎?又為何小茶會不惜與博士吵架也要回家確認母親的心意呢?其最深層的原因來自於小茶幼時的兩段小小的經歷,那段曾經感受到母親真誠且深厚慈愛的回憶。小茶必須要、也想要確認那份曾經的回憶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很可惜的是,回憶是真的,但人也是會變的。因為聖母雕像中的會是人,人會變,會受社會價值影響。現在的母親,經歷的完美小茶的日子後,他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還有小茶。
 
認清現實的小茶平淡卻黯然的回去博士的家,而博士也敞開雙手接受小茶的回來,想必博士也看過不少這樣的孩子了吧…。最後朵朵雖然稍微用靜畫的方式讓結局保留了些開放與轉圜的空間,不過那深層的哀傷還是瀰漫每位讀者的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取自於紀伯倫的散文,原文中想表達的是你的孩子是"獨立的生命體",他們不會成為你,他們終究會走自己的路。
 
這句話也可以這麼解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從你而生,但不是你的"所有物",你可以愛他,但卻不該控制他;你可以教養他,但不該操控他。
 
然而在華人社會,也可以這麼解釋: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教養方式、價值評斷不全取決於父母的價值觀而已,父母也同時受到同輩與社會的眼光壓力。
 
孩子考不好,父母親會跟著被責罵;孩子做不好,父母親要受連帶責任,不論到幾歲都是(不然可以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於子女的表現與父母的社會觀感(面子、尊嚴)等等綁得太緊,子女就像是父母身上的配件一般,除非父母的自我可以足夠的堅強面對社會評價,不然就是只能跟著隨波逐流,把孩子變得跟"大家預期"的一樣。
 
這個千古死結,該怎麼解?
 
 
這部訪談影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個難以脫離的輪迴。現今的父母都曾是過去的子女,而重複相同的模式對待他們的子女?為何?明明自己過去那麼不喜歡被這樣對待?現在就喜歡這樣被對待了嗎?會覺得這樣是對的嗎?很明顯的並不是,一旦脫離了父母的角色回到子女的位子時,他們很快的就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並非合適。
 
但社會觀感和隱規則就是這麼難以掙脫,更別說這種"單方面控制"的教養方式已經滲入神經之中,除非我們主動"自我覺察"自己現在在做什麼,在與孩子的互動之中隨時保持自我的原則,不跟隨社會評價與過往經驗,才能好好的與孩子溝通。
 
那豈不是要求父母要保持完美嗎?人豈有隨時完美的時候?不是的,不論是小茶或是問卷的影片中,我們其實都可以發現到,不論子女對他們父母有多少不滿和哀怨,但總是留有著那麼一些"小事",是可以真正讓子女感受到愛的,這些父母都不記得的"小事",其實是可以支撐子女度過他困惑與孤獨的時期。時時的累積這些"小事",有意識的減少"控制",或許是個可以改善的方式。
 
愛是理解且接納,理解始於傾聽。

1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動物森友會,服裝設計分享:美少女夢工場 1,野外探險的小洋裝

3DS 動物之森、走出戶外動物之森、動物之森快樂住家設計師

《動物森友會》2.0版新動物搶先在口袋露營廣場露面啦!中文名稱確定!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