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0-10-12 15:26

[達人專欄] 微積分到底在幹嘛?讓我們從微分開始

作者:解凍豬腳

 
  本文算式圖片設計以深色模式為主,閱覽前建議切換為深色模式。由於手機 App 在切換樣式前需要強制重啟 App,若你是日間模式使用者,請在切換前利用「收藏」功能,避免切換完模式以後找不回本文。



  想像一下:你現在駕駛一輛小轎車,行駛在高速公路的 102.4k 處。經過了 54 分鐘,你瞧了瞧路肩上的小綠牌,發現你已經在高速公路的 196.9k 處。

  經由小學生也做得到的加減乘除,你可以藉由 196.9 - 102.4 = 94.5,推算出你在這 54 分鐘期間行駛了 94.5 km。只要做點除法:94.5 ÷ 54 = 1.75,你就會得到這段期間平均每分鐘行駛了 1.75 公里。

  讓我們回歸除法的本質來看這件事。把 94.5 km 除以 54 min.,數字相除、單位相除,你會得到 1.75 km/min.。因為分母的單位是「分鐘」,所以實際上你得出來的 1.75 是指「每分鐘行駛的距離」,而不是「每小時行駛的距離」——既然得到了每分鐘的行駛距離,只要把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 60,就會得到 105 km / 60 min.,我們才能間接得知它等於 105 km/h。

  把除法的單位搞清楚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是瞭解微分的第一步。



。平均速率的意義

  「你爸媽平均每個人有一顆蛋蛋。」

  實際上在這 54 分鐘的期間,汽車的速度有快有慢,也許有時候是 100 km/h、也許有時候是 110 km/h,正常來說不太可能全程都恰恰維持在 105 km/h。

  看一下圖表吧。如果我們以 x 座標表示時間(分鐘)、y 座標表示位置(公里):



  可以注意到,同樣都是「從 102.4k 出發,在第 54 分鐘的時候抵達 196.9k 的位置」,綠色的直線表示了「從頭到尾都維持 105 km/h 的速度」的狀況,紅色的曲線表示了「從靜止狀態開始加速」的狀況,無論是前者的跑法還是後者的跑法,它們的平均速率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一樣?因為我們不看過程,只看總共跑了多遠、花了多少時間:



  回過頭來看,我們當初在計算平均速率的時候,不就是把移動的距離除以所花時間而得到的嗎?所以,在 x 座標上每隔一個單位(分鐘)會往上爬幾個 y 單位(公里),這個比例就代表了速率有多快;在函數圖形上,這個比例被稱為「斜率」。

  多看幾個例子就會明白了。

  起點為 7、斜率為 2 的直線,每往右經過一個單位,就會往上爬 2 個單位:



  起點為 3,斜率為 -0.5 的直線,每往右經過一個單位,就會往下爬 0.5 個單位:



  起點為 5,斜率為 0 的直線,無論爬幾個單位,它始終是橫的:



  簡單來說,只要計算「y 的變化量 ÷ x 的變化量」,得到的結果就是斜率了。一般我們會用 ∆x 來表示 x 的變化量、用 ∆y 來表示 y 的變化量,∆ 讀作「delta」:



  ∆x、∆y 個別只是一個符號而已,不用覺得很可怕。如果我們把 y 的變化量取名叫做 b、把 x 的變化量取名叫做 a,那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只是把 換成用 來表示而已: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親民多了?)



。平均和瞬間

  然而,現實生活就像剛才所說的一樣,我們不可能油門一踩下去就是直接 105 km/h,行駛過程也許有快有慢,要是這時候我們想求其中「一瞬間」的速率(斜率)呢?

  這就是微分在做的事情——恭喜你!總算進入主題了。

  隨便畫個函數圖形。試著找一些點,觀察它那一瞬間的速度,然後把線畫出來:







  可以注意到,如果我們想要求得那瞬間的速度,只要找到「剛好通過那一個點,而且和那個點方向一樣的線」就好了——這條線在數學上我們稱為「切線」。

  這事還真不難。所謂的「瞬間」,其實就代表了「間隔時間非常短」,所以我們只要把這兩個點之間的 ∆x 逐漸縮小,縮小到「幾乎」是 0 的時候,目的就達成了。

  假設我們要取得 A 點的切線斜率,先隨便另取一個 B 點:



  還不夠近,我們把 ∆x 縮小:



  還是不夠近,我們把 ∆x 縮小:



  再讓 ∆x 繼續縮小,直到它小到幾乎是 0:



  成功了!我們達到目的了。剛才我們說斜率就是兩點之間的 的值,所以我們只要把這個 ∆x 縮到極小,那這條割線的 比例就會無限接近切線的 比例,我們也就相當於找到該點的切線斜率。

  我們可以做成動畫來理解這個過程,你會發現割線(藍色)將因為 ∆x 越來越小而無限靠近切線(橘色):





。導函數

  剛才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所謂的微分。把一個函數透過微分所得出來的新的函數,就是它的「導函數」。

  和上次提到的「檢驗極限是否存在」原理很像,我們如果要判斷一個點能不能微分,只要判斷它各自從左右邊微分的結果是否相同即可。如果一個函數從左邊逼近的切線斜率和從右邊逼近的切線斜率一樣,那這個點的切線斜率就存在,同時我們稱為「可微」。

  可微通常都是連續的,但連續不代表一定可微:



  比如上圖的 f(x) = |x|,它任一點都是連續的,但它在 f(0) 的時候,因為它從左邊逼近的時候斜率是 -1、從右邊逼近的時候斜率是 1,兩者顯然不一樣,那這時候去探討切線斜率是沒有意義的,也因此這函數在 f(0) 的時候不可微分了。

  如果打開你的微積分課本,你應該很快就會看到導函數的定義:


  或者是:


  別被嚇著了,它只是把剛才講到的 換個更完整的方式來說而已:



  A 點的 x 座標:x
  A 點的 y 座標:f(x)
  B 點的 x 座標:x+∆x
  B 點的 y 座標:f(x+∆x)

  把 y 座標互減、x 座標互減再相除,當然就是 了。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觀念是,「讓 ∆x 趨近於 0」和「令 ∆x = 0」是不一樣的,畢竟除法是不允許分母為零的,如果直接令 ∆x = 0 的話,會使得 無效。

  這裡同時也會衍生一個新的疑問:「如果我讓 ∆x 趨近於 0,那 的值不就會趨近於無限了嗎?」

  錯了!微分這件事情,只不過是把兩個點的距離靠得非常近。即便是到微觀尺度,∆y 和 ∆x 之間的比例仍然會存在——畢竟 y 的值本來就隨著 x 決定的,不要忘記 的意義在於這條線有多斜。

  拿個更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今天有個函數 f(x) = 3x,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條斜率為 3 的直線。現在在直線上任取兩點,這兩個點之間的距離不管有多近,∆y 和 ∆x 之間的比例始終是 3,顯然不會因為 ∆x 變小而讓它們之間的比例莫名其妙變成無限大,拿到曲線上面,差別只在這個比例會浮動而已。



。實際做做看

  一般來說,第一次做微分通常會是拿 y = f(x) = x² 當作對象。

  我們計算 會得到:


  展開:


  把相減的 x² 抵銷掉:


  把 ∆x 約分——再強調一次,這個 ∆x 可以約分!因為它不是 0,它只是很接近 0:


  化簡過後的式子裡 ∆x 極小可以忽略掉,結論就是如果我們把 x² 圖形兩點間的的 ∆x 縮到極小、幾乎變成一個點的時候,我們會得到這兩點的 趨近於 2x。

  透過微分得出來的函數就叫做導函數,這個把 ∆x 縮到極小而得出導函數的過程,我們可以說是「把 f(x) 對 x 微分」,用來表示導函數的方式有很多種——

  比如,直接加一撇(讀作 f prime of x):f '(x)

  比如,前面加上一個微分運算符:

  這裡的 dx 其實也只是一個符號而已,表示「極小的 ∆x」,概念是一樣的,不要覺得它很可怕。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這個函數的 在微分後當然也可以表示為

  比如,前面加一個大寫 D,這個 D 表示微分:Df(x)

  比如,括號上標 1,表示微分一次:

  第一種和第二種是在基礎的微積分計算裡最常見的寫法,後面兩種以後也許用得到,稍微看看就好。



。我們大費周章解釋了微分,所以得到的 2x 到底有什麼意義?

  剛才在做微分的過程當中,我們始終沒有把 x 的值給寫死,所以這個 f '(x) 自然適用於整個 f(x),簡單來說:

  一、f(5) 的值是 25,所以 (5, 25) 這個點會在 f(x) = x² 上面
  二、f(x) 在 f(5) 的切線斜率為 f '(5),也就是 2×5 = 10

  這就是導函數的用法——它就是這麼好用!只要代入一個點,它就可以得到該點的對應切線斜率了。

  你可以試著把 x³ 微分,沒有意外的話會得到 3x² 的結果,當然你也可以做做看更高次方的函數(只是算式會看起來複雜一點),接著會發現以下的規律:


  試著把常數函數微分,也會發現任何的常數拿去對 x 微分都會得到 0(畢竟常數函數每一點的斜率都是 0):


  常數係數先乘或後乘,也不會影響到微分的結果:


  也就是說,像這樣:


  除此之外,如果令 f(x) = g(x) + h(x),然後把 f(x) 微分,再稍微整理一下,你也會發現以下的規律:


  這就是所謂的微分加(減)法律,「兩個相加再微分」和「先微分後再相加」會得到一樣的結果。不過其實也只是幹話而已,因為這個規律根本沒有什麼好記的(但乘法跟除法就不一樣了)。總之,基於這些規律,遇到多項式函數只要一項一項微分就可以了,範例:


  只要吸收完這篇的內容,恭喜你!你的基礎微積分期中考應該已經可以拿到至少 20 分了。如果教授很佛的話,你這次的期中考應該已經 pass 了。

  快去輾壓你們系上的第一名吧。
 

207

49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LeetCode - 1884. Egg Drop With 2 Eggs and N Floors 解題心得

LeetCode - 1643. Kth Smallest Instructions 解題心得

歌舞紀元 No.18 怪盜住所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