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評《最後晚餐》01 不推

次要 | 2020-11-28 22:57:59 | 巴幣 6 | 人氣 660

說教味過於明顯,從角色設計、邏輯、情節、文筆等各方面來講相當青澀,由於這層青澀感,年紀稍長、閱讀量大的話會讀得有些尷尬,大概比較適合國中生以下讀者的作品,不推。

以下微雷閒聊。

# 青澀且紊亂的構成

這部作品的主題基本是死刑的存廢問題,也免不了會以冤獄作為主軸去延伸,並且有些懸疑跟查案的內容,不過以奇幻跟戲謔搞笑日常混入之後,這部作品的調性變成半搞笑半沉重的微妙風格。

而搞笑由於相對刻意、以及用搞笑迴避掉部分邏輯問題,加上奇幻要素「吳恕藉由貪食靈看見他人過去的『進食視覺』」在設計邏輯上有點奇怪,以及不需要用很嚴苛的標準來說也頗奇怪的公務體系。

這部作品變得只有非搞笑、非奇幻部分能認真以待,基本上,就是談論關於死刑、以及人際關係的部分。

# 少數的看點但能滿足的年齡層偏低

整本書刻劃得較為鮮明、用力的除了死刑問題之外,另一個主題飲食部分是顯著較能看的,然而也還沒有到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程度,因此,最後只能著眼在死刑問題的探討上面,是比較踏實且具體的部分。

然而關於死刑探討停留在較為粗淺的概念,同時由於作品才前半段變已經提及了冤罪的可能,情節上也沒有意外性(原委本身並沒有太多意外、以及死刑犯曾永光的自白也沒有強烈的衝突感),因此並不是讀起來會有驚豔感或意外感的作品,除非,看不夠多。

最後剩下的懸念,大概只有主角吳恕如何使用特殊能力「進食視覺」來給死刑犯最後一餐這件事。

但設計得十分平淡。

因此,整體而言是個放低年齡標準才會被接受的作品。

以下具體講一下作品比較微妙,處理不夠好的描寫問題。

一、角色過多且主次不分

整部作品的核心角色只有(1)主角吳恕、(2)王洛、(3)曾永光、(4)貪食靈鬼鬼,然而卻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配角並與對方瞎扯淡搞笑,譬如逐個介紹父母、出版社編輯、麵店老闆、打工仔、獄卒、吃案員警、這一集不是重點的角色,包含了應該算是女主角的李可可,都毫無牽涉劇情主軸卻也塞了龐大戲份。

使得作品本身情節只有幾件事:主角日常、探訪死刑犯、到處吃喝(靠著能力進入回憶黑頁)、最後做晚餐給死刑犯,這幾個簡單的情節中有龐大份量是在無關人士的嗑牙中度過,以及大量難以確定是主角吳恕的主觀認知,還是作者偷渡自身觀點的世界觀介紹,填滿了整部作品。

配角多不是一個糟糕作品的指標,這些配角出場卻又沒有實際功能才是。

二、過於嚴重的「主角是世界的中心」

大家的主角都有些心理問題需要克服,這不是奇怪的事。

奇怪的是「所有人都寧可吵架也要對你的行為跟價值觀指指點點」,我會因為走去7-11買個飲料就被打過幾次照面的店員唸嗎?

「又買飲料?你為什麼不更注重自己的健康一點?喝水不好嗎?我老實說了吧,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帶瓶水瓶就喝水就好了。」

……是怎樣,很熟?

這部作品的主角吳恕就是一個走到哪就被照三餐問候人生觀的人,而且這些人也不吝於在明明知道跟你不合,還要瘋狂地講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來跟你碰撞。

如果碰撞本身有意義也就,罷了,但實際上這些都只是單方面的宣洩,並沒有哪一次是有效的討論,主角大多裝啞巴不講話,以及結論全部都是「吳恕哪聽勸」,結束。

因此,這部作品中沒多少實質衝突,如果有,單一方面也會很快軟化屈服,譬如死刑犯曾永光很快便軟化了態度,快要跟相信我之術沒兩樣。

三、情節設計實質平淡

儘管以冤罪為主題,但是作品內容並沒有翻案的情節,合理但不精彩,這部份可視為非戰之罪,但除此之外,情節依舊沒有其他高潮迭起可言,作品中最主要的張力可說來自於人物的情緒、悔悟與痛苦,或主角個人對於執意要進行最後晚餐的掙扎與執著,其劇情主軸整體而言卻只能稱作是「做一個亡羊補牢」的動作。

具體來說,死刑定讞之後,主角吳恕的主要職責便是給予死刑犯最後一餐,然而他為這一餐做得太多、多到他要去了解死刑犯至今走來的人生與罪刑的來龍去脈的過份程度,劇情大多在演繹這個了解的過程,但結果單純且簡單:一頓飯,悔悟,結束。

沒有其他旁生枝節,一個人離世時能如此與世間毫無糾葛嗎?這情節設計上過於單調了。(當然也可能是第一集的緣故就是了,但我無意追蹤後面集數有沒有變化。)

四、角色特質並不鮮明

這點牽涉到上面提過的主角與作者有略為混淆的感覺,關於角色性格,旁白以大量篇幅描述,但實際表現沒有具體符合旁白描述感,本作中的吳恕在性格上固執、情緒化、略顯油條、話最多的時候是吐槽、最理智的部分是內心獨白,最大的優點或許是行動力強,因此單看外在表現還真是個有點幼稚的大學生感。

但是在突然需要他有些過人特質時,他突然又有些特質了。

========================================================
> Ch.6
  在很多人看來,吳恕是個很奇怪的人。
  他不笨,但也實在說不上聰明。大多數情況下,他的神經強大得讓人驚嘆,很少會因為危機感而變得焦躁。
  但這不代表他是個冷靜的人,他擁有的,是異於常人的觀察力。
  這裡所提的異於常人,並不是他的觀察力遠超常人一大截,而是看待問題時,針對問題的角度與別人有所區別。
  假設有人拿著一顆蘋果走過來,正常人看到蘋果的瞬間,想到的會是這顆蘋果的美味,吳恕所想到的則是──他為什麼不切好了再給我?這樣大家還可以分著吃。
  也許這個觀點很多人都會想到,重點是,最先想到這個問題的,必然是吳恕。先後的次序有所區別,就代表了,他的思考方式也和常人不大一樣。
  (中略)
  而吳恕一邊敘說著自己看到的那些來自曾永光的記憶,一邊開始翻找檔案裡寫的資訊,偶爾在嘴裡喃喃自語:「沒有……沒有……還是沒有……」
  「你是說,曾永光的父親想要殺他?」
  「哎?妳是注意這個嗎?」吳恕抬起頭,茫然地看著李可可,眨了眨眼睛,似乎在奇怪李可可注意的方向,「雖然父親要殺我……不對,要殺曾永光,一般先注意的點不是這個吧?總之呢,我覺得問題在於……」
========================================================
當然,在此段落前後,這個特質基本上是不太存在的。

而其他角色裡面,除了有特定TAG的李可可、鬼鬼形象較為鮮明(屬於二次元角色感的鮮明),其他則沒有顯見的性格感。

不夠好的角色塑造讓整體看起來相對尷尬,當然關於這點,我想會是閱讀量相對大的讀者比較能感受出來。

五、說教感

這部作品有頗為明顯的說教感,我想,可能是作者對於「教育讀者」這層意識過重的問題。

說教感的來源,撇開顯見的作者介入開始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一部份我想還是來自於作品中虛構的正反方辯證的論述完全不成比例。

譬如本作中,支持死刑的一律是不可討論的以眼還眼、不要浪費社會資源論調,並不是說這是錯的,而是這也是普世觀點中最無須討論與最弱的支持方論調,一如在各種揶揄其他政黨的Youtuber影片中、最容易發揮的總是那些話都說不好的極端案例。

當作者自己將自身主張的「正方立場」設定得很有智慧、「反方立場」設定得相對固執或笨拙時,這部作品就成為了一面倒的說教大會,而顯而易見的是,好像在看作者說教,絕對是讓小說尷尬到爆的痛點之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