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 心情 日記 ] 孫盛希 / 小心翻閱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不討論劇情 ) / 存在論

翁仙少 | 2021-04-03 02:38:21 | 巴幣 118 | 人氣 565


天橋上的魔術師
   導演 / 楊雅喆

他就是在表述某個年代的人的 [ 共同持有記憶 ]
那一年是台灣經濟最好的年代。那時候
還沒有 I phome, 人們的生活純普、善良,老一輩的
的長者向我講述著「 那個年代的台灣,做甚麼都賺錢
,所以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勤奮,也因為那時候台灣
經濟起飛的宏揚,當下生活的美滿就成為了那個年代
的人們, 一起共同嚮往 與美好定義。

那甚麼是 人類的共同持有記憶呢
如果撇除 曼德拉效應 的說法,今天我們的總統是
蔡總統,那在幾年之後,也許是十年之後,你可能
在跟朋友談論起政治時,會忽然想起台灣曾經有過
這麼一位通過 同性婚姻法 的女性總統。而你的同事
可能還會附和著「對對對! 我記得! 是蔡英文」
而這,將會成為所有台灣人那一年的共同記憶 #
                                 

▃▃▃▃▃▃▃▃▃▃▃▃▃

假如你今天在看一本書,那你會把你
在看書的樣子拍起來,然後上傳到
社群網站上嗎? 就像很多女生吃飯前很
喜歡先拍照,再吃,對吧。

以前我對這樣的行為很嗤之以鼻,
但後來有位哲學系的朋友向我說道
你沒紀錄過, 就代表沒發生過
我聽到這樣的言論,當然與他爭辯許久
▃▃▃▃▃▃▃▃▃▃▃▃▃

就像前面說的 “ 看書拍照、拍照看書
如果今天我沒看這本書,但我拍了一張
新書的封面,然後上傳到社交媒體  --
那只要看到這篇PO文的朋友,就會有種
我看了這本書的 記憶

反之,假如我自己在家看了一本書,但我
沒PO在社交媒體, 那就算我獨自看了上千本,
都不會有人知道你看了幾千本書 的記憶

這就像你跟 別人說, 我去過蔡依林家跟她
吃過飯, 但因為你沒拍下跟她吃飯的合影,
所以就算真的有,也沒有人會相信你說的。.
--   存在論
▃▃▃▃▃▃▃▃▃▃▃▃▃

有人會說,看書是我自己增長知識,我不
需要到處張揚,我自己有吸收書中的知識才
是重點。 而就一般人從小築建的邏輯體系下
,那些以廣義片段普世價值下的中心思想 --
這是真理沒錯。人類造就 社會, 每天辛苦
賺錢的我們,追隨著是實務精神,不貪求虛
有其表的假象。

但以狹義來說,今天假如人類沒發明新聞媒體
今天有一個獨自辛苦撫養六七個孩子的單親
媽媽,因為貧窮而死於家中,或是 白髮滿頭的
阿婆為了幫助窮困小孩,每天用著10塊的價格
擺攤賣麵, 阿婆用盡一生行善, 但沒有任何人
記錄著此事,她的行善 於 我們的平行時空之下
等於 零, 因為我們沒看到,沒聽過,所以對我們
來說 「沒發生過」。
▃▃▃▃▃▃▃▃▃▃▃▃▃

如果你現在正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物,
那快點留下點甚麼吧。不管是你的戀愛,還是你的
成長,或是你的工作、你的旅程,都把它們小心翼翼的
收藏著吧。 因為也許將來的某一天,你會發現那個
你從小非常喜歡的鉛筆盒,它不見了, 因為你曾經
喜歡過,所以你記憶著。

但無論你現在怎麼找,好像都再也找不到了  --
因為長大後的我們有了更喜歡的事物 , 你的新手機,
你的3C產品、你的手遊、你的車.......。

於是,那些曾經是我們最喜歡的 --
都將隨著我們的 青春  漸漸 凋零淡忘。
                 
                       

沒紀錄過 , 所以不存在

時間久了,甚麼都遺忘了,陳舊了,
斑駁了, 慢慢的  .. 消失了。

想到這裡就覺得可怕 , 或許對於一個對我們
有深刻好感的人事物,也許你曾經幫助過一個
流浪漢,那你對於他,他會永遠深刻的記得你。

但他於你,你只是順手把剛才買飲料找的
零錢給了他,所以他在你的記憶中大概一天
就消失了 --

「 不要忘記我好嗎 」 ,也許消失於我們記憶中
的物品/人/寵物/ 一直想吶喊的這麼一句話,只是
我們要記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所以那些沒紀錄過的,
不重要的,便永遠地消失在我們的世界裡 。

想起來就可怕, 「 沒紀錄著,所以不存在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