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1-10-24 15:32

[達人專欄] 偽滿州國軍

作者: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日本人在1931年9月入侵滿州時,可以說立刻、馬上就建立了滿州國,1932年2月18日正式宣布成立,關東軍一鞏固這個傀儡國,立刻組建起一支軍隊來幫助他們控制此地人民。第一批滿州國軍來自前東北奉系的前士兵。因為張學良想要讓入侵滿州的國際輿論落在日本人身上,所以他命令他的軍隊不要抵抗。縣級的部隊幾乎立刻繳械,投降日本人,意味著大量的部隊被日本人俘虜。按照當時中國軍閥一貫的做法,這些投降的中國士兵被單獨或跟隨他們的指揮官被集體招募進入滿洲國軍。

  第一批被日本集體招募的志願軍是一群馬賊,馬占山在1931年11月加入入侵東北的關東軍,並擔任起它們的偵查兵。其他的志願軍則是由當地日軍指揮官非正式的指揮,通常是由前國民革命軍的逃兵或尋找新雇主的當地土匪組成。舉例來說,一支由前黑龍江省洮南鎮守使兼東北騎兵第32師師長的張海鵬(張大麻子)指揮,他被日本人勸說加入後,還指揮一個邊防公安總隊,並且兼任黑龍江省省長。11月19日,張海鵬收到日本人給的武器與彈藥後,再一次換邊站。另一個例子是原本隸屬於第77步兵團的國軍,在1931年11月26日穿上滿州國的制服,提供日本媒體拍照。

  日本人很快地就頒布《陸海軍條令》,任務為維持國內治安與國境周邊、河川警備。這些部隊大多由"少帥"張學良的前陸軍和海軍組成,根據新政府的組織法,溥儀擔任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大約有60,000名縣級的奉軍向關東軍投降,許多人被吸收到滿洲國軍中。

1934年4月,滿州國皇帝溥儀加冕儀式時,一隊近衛騎兵站崗。他們身穿日本卡其色軍服,頭戴尖頂帽,穿著高領束腰外衣和馬褲,腳上穿高筒靴,他們的長槍上掛著滿州國三色國旗。

  早期滿洲國軍被日本人視為完全不可靠,在攻擊非親日的土匪時表現不佳。1932年5月,一支2,000人的滿洲國軍在長春以北35英里處的"Nungan"和土匪進行作戰。當時在場的目擊者指出,滿洲國軍的士兵被這些土匪像是羊群一般驅趕。建國初期的滿洲國軍大多來自張學良的縣級部隊,素質低下,忠誠度可疑。雖然日本人充分意識到滿州軍隊的不可靠性,但關東軍仍嘗試為他們提供一套有效的訓練以及軍官,來協助他們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這個正在站外哨的滿州國哨兵在當時和他正在警戒的土匪外表上沒有差異。這個國家的軍隊在成立初期裝備簡陋、訓練不佳,很容易成為打著抗日口號游擊隊的獵物。隨著日軍將滿洲國軍中的不穩定分子剃除,表現有顯著改善。這個時期唯一的分辨方式是配戴黃色袖標,而土匪則帶著紅色袖標。

  這些由少帥舊部組成的軍隊,有很大一部分是鴉片的成癮者。而軍隊並沒有汰除掉,難怪沒有很好的作戰表現。這些人的忠誠性不斷被質疑,從兵變的數量就可以看見。如:1932年8月,一支2,000人的部隊在尚志市(Wukimiho)發生兵變,並且轉投游擊隊。同一時間,當時的報紙報導,整個滿州第七騎兵團向當地的抗日集團開小差。滿州國成立最初的幾年間,是和大量的土匪作戰中度過的。滿洲國軍被土匪認為是良好的武器、彈藥補給來源,一名日本軍官說:「不幸的是,滿州軍是敵軍主要的武器彈藥補給來源之一。曾經發生過滿州軍隊表面上是和敵人作戰,但實際上是將武器交給了對手。」

一支由日本和滿州的士兵組成的混和騎兵,從駐地出發前往剿匪。滿州國騎兵通常身穿灰色棉服,頭戴草帽。滿州國騎兵的領章分辨色是綠色。

  滿洲國軍也有獨立騎兵團,為首都提供一個駐軍;1933年2月,作為首都駐軍的一部分,提供了一支特殊的近衛隊,近衛隊均從滿族中招募,並在七個省份中都建立起了"省級近衛軍"。新的軍隊從原先少帥轉投的300,000人中減少到更容易管理的111,000人。由於曾經在少帥軍隊中服役過的人被認為不可靠。1934年7月的新法律中規定,只有通過滿州國政府組織培訓的軍官才能在軍隊中服役。這項法律是為了試圖驅逐許多前奉軍、國民革命軍的前任軍官。1931年日本佔領滿州之後,許多歸依國民革命軍的指揮官在歸順到滿州國後,繼續他們軍閥的角色。日本人期望這項法律能給他們合法的藉口驅逐這些腐敗的軍官,並用他們可靠的人取而代之。

1930年代初期,滿州國陸軍的迫擊炮組員。在193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身著灰色制服。迫擊砲在中國經常用來取代缺乏的野戰火炮,迫擊砲相對來說也容易在當地軍閥的軍火庫中製造。

滿州國軍的士兵在夜間集合,準備在日本人的指揮下入侵熱河省。儘管所有人都戴著滿州國早期國徽的皮帽,但沒有一個人穿著相同的制服。有一個人戴著鐵血十八星的旗子,這和滿州國無關。

  1934年8月,滿州國的軍事機構進行重大改組,成立了五個行政區,每個行政區分成兩或三個小區,每個小區有一個或兩個混合旅,每個旅的騎兵和砲兵的比例比較高。1938年,在郭恩霖中將的指揮下,滿洲國陸軍軍官學校在奉天開辦。1938年11月19日,首批200名軍官從這間學校畢業,1939年1月48名步兵軍官、24名騎兵軍官在這邊畢業。經過三個月試用期之後,這些人成了中尉排長。這個數字在1940年1月開始增加,當時有97名學生畢業,其中90名是滿州國人、7名韓國人(其中一名是朴正熙)。由於願意加入的滿州國人在此之後大量降低,使得2,000名募額中只有174名成功應募。

這支滿州國砲兵正在使用75mm的火炮,很有可能是放在奉天省的炮兵公園裡的火炮。雖然早期滿州國軍隊的數量相當多,但是這種重型裝備通常供不應求。而日本人提供了一些較現代的裝備,不過數量上從未滿足。使滿州軍通常只能執行警衛或反游擊隊的任務。

1930年初期的演習,一排山砲準備開火。當時中國軍隊中的火炮大多是這種輕型且容易操作的火炮。這些火炮也來自少帥張學亮的軍火庫。

1930年代初期,一位滿州士兵在演習中瞄準目標,在掩體後準備開火。我們可以清楚見到盤帽上方正面的五色琺瑯五色星帽徽。他手上的有坂步槍,是日本入侵前曾經供應給奉軍軍閥的。

滿州國皇帝溥儀。他身穿軍官制服,前面也有五色星帽徽。但他從未擔任軍事領袖的角色,即使他打扮成這樣。

作為滿州國軍重建的計畫之一,日本人向他們提供了三年式重機槍。這些機槍雖然在日本已經有次世代的版本.但仍然服役到1945年,滿州國軍非常感激他們得到任何的機槍。這並不奇怪,日本人為他的盟友在軍隊中裝備了他們淘汰的武器。

  滿洲國興安軍官學校1934年7月於四平市設立。只知道他第一次畢業典禮是在1938年7月1日舉行的,當時有34名畢業生昏倒。1939年12月還制定了計畫,將在滿州軍官選定的小學進行軍事訓練。1940年春季開始,日本人在這間學校為偽政府的軍隊提高作戰水平而開課。隨後更名為滿洲國興安陸軍軍官學校,也用來培養滿州國內大量的蒙古族新兵,並組成了滿洲國軍騎兵的主要分子。

滿州國軍的早期蒙古族騎兵部隊,手持粗製長槍。長矛上有新滿州國旗的三角旗,帶有黃、紅、藍、黑和白的垂直條紋。騎兵是滿州國軍十三年歷史中重要的一部份。

  1934年在日軍駐守的Wang Yeh-Miao(按音譯是王家廟,不過東北似乎沒這個鎮)開設蒙古學校。在1934年3月才在該鎮既有的建築物中找到適合的新兵營,為期兩年的課程包含神道教和其他課程,目的是培養對自己種族歷史自豪的"好蒙古人"。由日本預備役軍官擔任教官,並教授學員武士精神。在軍隊改制時,將在軍隊繼續服役的蒙古騎兵也被送到這個學院。第一年課程開始時有100名學生,其中64人在1936年6月畢業。無法得知1937年多少人畢業,但1938年只有34人畢業。

滿州國軍隊相當喜歡利用小馬、驢等等,攜帶電線進行電報架設,這也是日本帝國軍隊喜歡的方式。安裝在馬鞍上的信號旗也是滿州國軍隊之間的短程通信方式。

  滿州國的陸海空三軍都接受了日本的顧問訓練和支援,並且被這些顧問控制這個國家的任何武裝力量。第一批22人被送去陸、海軍幫助滿州國建立現代化的武力。1932年7月,滿州國國防部正式成立軍事顧問部門,訓練的方式和結構更正式。在改組之後,軍事顧問部門在現有體制下的每個軍區和駐屯區都設立了顧問。缺點是早期顧問短缺,以至於少量的顧問要管轄大量的軍人,而且他們的階級也不夠高,沒辦法獲得直接控制滿洲國軍官的權力。

  顧問缺乏權威的問題導致滿洲國軍官在指揮上的缺點,早期這些滿州國指揮官通常是前國民黨軍隊的前軍官,但規模還是比不上滿族軍官和軍隊所需的軍官數目。尤其當日本顧問為軍隊帶來改革影響到這些前軍官的權利和影響時,會造成改革上的障礙。但日本人決心要控制滿洲國的軍隊,特別引入了三階層的系統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希望這個系統創造出足夠多忠於日本的顧問,能夠由上而下的控制所有滿洲國的軍隊。第一梯隊是在滿州國軍司令部服役的廣東軍官。這些廣東高級軍官掌握了軍隊的所有權力,並且擁有唯一通往彈藥庫的權限來限制其他軍官。

  儘管顧問的功能官方意義是提供諮詢的角色,但他們在實際上控制著軍隊。日本最終希望滿州國軍隊從上到下充滿各種不同級別、身段柔軟,特別忠誠的軍官。第二梯隊由日本正式邀請到滿洲國的退休或預備役軍官擔任。但在後期,每個團裡都有一名日本訓練官,營、連、排裡都有一名顧問。最初這些顧問被允許穿著舊日本制服,但指揮層級卻是日本現役軍官。這些到滿洲國的顧問軍銜比他們以前在日本陸軍服役時更高一階。通常都是錯過晉升機會的軍官,這些人來到滿州的意願也比較高。日本政府也視這些軍事顧問為移民滿州的日本先鋒。技術上來說這些顧問是滿洲國軍的一份子,雖然穿著"偽"軍的制服,但他們仍然忠於日本天皇。其他日本人在接受跟滿洲國軍官相同的培訓課程後,會被任命為軍隊裡的排長。有能力的軍官會被送去參加高級軍官班,然後擔任連或營級的軍官。

一排滿族士兵在閱兵式上戴著正面五角星帽徽的皮帽。這些人都裝備了日本武裝,有些是有坂式步槍,其他則是6.5mm訓練用機槍。

  滿洲國的蒙古族人口約111.2萬人,大多居住在興安省,少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蒙古人來自西布特哈、索倫山、扎蘭屯、海拉爾、滿洲里、興安、哲里木、那文木仁、呼倫貝爾等等部落,都以優秀騎兵著稱。蒙古人構成了滿州國重要的軍隊,並提供了絕大多數的騎兵。和他們在中世紀傑出的祖先一樣,騎在小巧的蒙古馬上。早期這些蒙古騎兵裝備著少帥遺留下來的大刀和長槍和各式型號的步槍、卡賓槍。隨著日本人將滿州國軍隊現代化,滿州騎兵也開始使用四四式卡賓槍。根據當時滿州國的出版物,騎兵裡最負盛名的是"興安旅"。日本人運用滿州騎兵的主要任務為偵查和側翼掩護。1939年諾門罕事變期間,滿州國騎兵也是這種角色。

  根據英國情報部門在1947年的報告,蒙古地區在1935年被劃分成兩個防區。1936年成長一倍,變成四個防區。1937年又變回兩個防區,但是被指定為第九和第十區域軍事總部,各有一名蒙古將軍指揮。同一份報告還說,每個防禦區得蒙古族軍隊為3,000人。如果這個數字可信的話,到了1945年,則超過1,200名蒙古軍官和其他60,000名人員接受在滿洲國的軍事訓練,這表示人員流動非常大,但這僅是假設。

事實證明,滿州騎兵載著1930年代後期推出的新型野戰帽,並配戴有摺疊刺刀的四四年式騎兵卡賓槍。這支部隊顯然來自滿州國較好的單位,從他們的裝備中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早期滿州國軍隊的輕武器來自前國民黨和奉系留下來的"戰利品"。滿洲國軍繼承了這些步槍,根據統計,早期共有26種不同型號的步槍和20種手槍在軍隊中使用,這當然導致了後勤的問題。在當地可以看到各種型號的毛瑟(Mauser)步槍和曼利夏(Mannlicher)、斯太爾(Steyr)步槍。

  日本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有計畫的引入三八式步槍、卡賓槍作為滿洲國軍的標準輕兵器。第一批式1935年向滿州騎兵發給的50,000挺三八式卡賓槍。接下來的兩到三年間,步兵逐漸換裝成三八式步槍,在1940年代初幾乎完成換裝。1945年,滿洲國軍的輕兵器基本上和日本扶植的傀儡國大致相同,即使是使用較舊的三十年式步槍。由於滿洲國軍不再需要國民黨和奉軍遺留下來的軍火,這些軍火通常由第二線或鄉土保衛團繼承,例如村田(Murata)1880步槍,甚至是1877後膛槍,類似1861~65年美國內戰中使用的型號。

  1931年以前,奉軍使用的機槍各種型號都有,又以捷克製的ZB30輕機槍最為流行,但和其他槍枝的狀況一樣,各種型號的機槍都在國民黨的軍隊中找的到,並流入滿洲國軍使用。例如7.92mm的MG08或8mm哈開斯基(Hotchkiss) M1914和俄羅斯的7.62mm馬克沁(Maxim)M1910。丹麥M1908和M1916的7.92mm或8mm。1936年,三年式重機槍被引入滿州國服役,並計畫用7.7mm的九二式重機槍取代,但在戰爭結束前從未實現。

  1933年服役的步槍和機槍分別為77,268挺、441挺輕機槍、329挺重機槍。並為了改善滿州國的輕兵器供應,奉天兵工廠被擴建,以便修理和製造步槍、機槍、火炮提供軍隊使用。一些步槍和彈藥是在日本人控制下的私人工廠製造的。奉天兵工廠則生產一種特別的步槍,分別有三八式步槍和德國毛瑟步槍的技術特點。這種步槍是為滿州國軍隊特別生產的,口徑為7.92mm,根據報導這些步槍也被日本軍隊採用。

1940年代初期,滿州軍校第三分隊的士兵在偽滿洲帝國軍營中演習。他們身穿全套日式裝備,並配戴了三八式步槍。這支部隊顯然是一支模範部隊,而並不是所有的滿州國軍都是如此。最靠近前方的士兵是一等兵,可以看到他肩章上面的兩顆金星。

滿州國的新兵在日本的宣傳下展示他們的武裝。佩戴著日本式但頂部更平的野戰帽。

滿州國皇帝溥儀和他的高級官員與參謀,走在皇宮中。照片最右邊和左邊第二位式皇帝的保鑣。溥儀胸前裝了無數的勳章和裝飾,有些是1911年滿清時期留下來的,剩下的是日本或滿州國在1934年後陸續得到的。

這張報紙的標題是"蒙、滿、日軍官在邊境尋找危險地帶"。因為這張照片中身穿的制服非常類似,幾乎無法分辨它們各自的民族。

滿州國軍隊的蒙古騎兵騎著他們強壯的蒙古矮種馬進行反匪活動。蒙古族佔滿州國騎兵的絕大多數,以強壯的頑固的戰士享有盛譽。他們都穿戴毛帽和日本卡其色束腰外衣,而前面的軍官似乎是深色的。

滿州國的地方防禦隊遊行隊伍,手持日本仿製的1877史奈德-恩菲爾德(Snider-Enfield)步槍。這些人穿著簡單的卡其色軍裝,頭戴尖頂帽,束腰外衣和馬褲塞進褲衩裡,同時為了遊行還配戴白色手套。

日本人組織了鄉土防衛隊,從移居到滿州國的賤民中組織,用來保衛滿州國。這支小隊配備了兩種繳獲自國民黨的武裝,毛瑟 98k 和漢陽造。同時這些人也被視為滿州國人,可以被招募進正規得滿州國軍中。

另一張由日本移民組成的防衛部隊照片攝於1940年初。這些新兵將負責保衛他們的囤居點以免受到日益成長的游擊隊騷擾。

  和輕兵器的狀況相同,重型裝備也來自國民黨和奉軍的遺留。但因為國民黨缺乏中型野戰砲,在1932年滿州國使用的大多是輕型步兵砲和山砲。這些火炮為104mm奧匈帝國 M14榴彈砲、7.5cm M12野戰砲以及M14山砲和德國克虜伯(Krupp)7.5cm山砲。1933年統計火炮的數量為281門步兵砲、88門山砲和70門野戰砲。和輕兵器一樣,很快的日本就為滿州國軍隊裝備了兩種主要的日本火砲:三八式(1905)75mm野戰砲和四一式(1908)山砲。並有許多用於反坦克的十一年式37mm平射步兵炮。

  滿洲國軍的高射炮全部都是日本製,主要使用的是八八式75mm高射炮,這是因為日本擔心蘇聯從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就是海參崴)基地起飛的轟炸機,因此格外重視滿洲國的防空系統。也因為如此,有相當數量的防空砲在滿州國服役,但沒有確切的數字。眾所皆知的是在1944年,滿洲國海上警備隊從艦艇上拆除十門12cm高平兩用火炮,用於防禦鞍山鑄鐵廠。但防禦的目標不是蘇聯,而是來自駐紮在中國的B-29轟炸機。

 滿州國軍隊使用的裝甲包含少輛英國製造的沃爾斯利(Wolseley)裝甲車和雷諾FT-17。大約有30輛的九二式重裝甲車和一些在日本製五十鈴卡車底盤上製造的臨時卡車。這些臨時或稱作自製的裝甲車是笨重的車輛,安裝在砲塔上的則是37mm的小型加農砲。大部分的裝甲車由軍校的裝甲分校操作。因為滿州的冬天河川會結冰,滿州江上軍在無法巡邏的時候會使用這些裝甲車。這些裝甲車可以承載15~16人。滿洲國的坦克包含八輛NC-27、二十輛卡登·洛伊德(Carden-Lloyd)超輕坦克和少量的雷諾FT-17-遺留自"少帥"張學良的軍隊。1934年日本軍隊借了十輛九四式輕裝甲車給滿洲國軍,滿洲國軍也用他們組建了一個裝甲連。

  1935年,為了培養滿洲國軍的摩托化部隊駕駛,日本組建了第一奉天獨立機動營。該單位有八輛小客車、二十二輛卡車、八輛裝甲車和五輛摩托車。戰爭結束之前又組建了六個機動營:第一奉天機動營、第二牡丹江機動營、第三齊齊哈爾機動營、第四哈爾濱機動營、第五新京機動營、第六東京城機動營(東京城位於吉林省)、第七承德機動營。根據滿洲國官方發表的消息,這些汽車總隊的反匪、運輸任務中表現良好,曾經在東邊道(廢省設道)和三江反匪行動期間以及1939年熱河戰役和諾門罕事變中用於運輸部隊、補給品和彈藥。該兵團在1930年代後期的照片中拍到運送輕型火砲到前線戰場上。

關東軍所使用的沃爾斯利(Wolseley)裝甲車。

滿州國的裝甲部隊很少,這些自製的裝甲車組成了部隊。他們建造在五十鈴九四式自動貨車上,在選轉砲塔中裝備了輕機槍,而前方裝備了帶盾的小砲。

白俄羅斯哥薩克移民在滿州國的三湖地區練習他們著名的騎馬技巧,他們自1920年逃亡到該地後,組建各式各樣的軍隊參加中國內戰。再加入滿州國軍之前,他們已經將經典的哥薩克服裝換成日式制服,不過保留了自己獨特的徽章。

1945年8月,蘇聯入侵滿州之後,這群看起來沮喪的滿州國士兵被蘇聯關押。這些前"傀儡"士兵被中國共產黨招募,作為訓練有素的士兵來源。

5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星牌鬥爭 23 誰理你

這頭盔品質開戰了怎麼贏大陸

[達人專欄] 二次革命期間的國民黨軍閥裝甲列車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