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今日點播] 流動的音符和光影 -- 《水之嬉戲》/ 拉威爾

伍德‧瓦懷特 | 2021-11-28 14:57:48 | 巴幣 286 | 人氣 510

  一到了秋冬,我的家鄉彷彿就有下不完的雨。因為出門時總是有雨,也不會忘記帶雨傘。小學時是終日不停的綿綿細雨,隨著成長、氣候似乎有所變化,變成了時停時下的大雨,最後似乎還變成了不停歇的暴雨。儘管總嚷著麻煩,但當現在處於不大下雨的異國,有時倒會期待下場沁涼的小雨了。或許伴隨我成長的雨,讓我對水有了份特殊的感情也說不定。

  今天的今日點播,我們來聊聊印象派作曲家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寫於1901年,這首將水的樣態描寫得活靈活現的作品:《水之嬉戲》(Les jeux d'eau)。能不能從上下靈動的音符中,感受到時而奔湧、時而緩緩流動的水呢?


  我們在古典樂分期(下)時也聊過,所謂「印象派」是來自畫壇的概念。當照相技術被發明後,繪畫的紀錄功能被嚴重削弱,也驅使畫壇思索繪畫何去何從。其中一支由莫內、塞尚、雷諾瓦等人為主,強調捕捉景象瞬間的光影和色彩、構圖寬廣,在技法上也受中國山水畫、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在剛興起時曾被譏諷為「只不過是表達印象而否定真實」,最後這些評語反而被這些畫家們借回來自己用*1,而他們也被後世稱為「印象派」(Impressionist)。

(莫內:印象‧日出)

(梵谷:星夜)

  到了音樂,印象樂派的強項在於使用特殊的和聲、短小的樂句去描摹和暗示作曲家想表達的意象調性刻意地被模糊(體現在全音階被大量使用),白話點說就是找不到「Do」,讓人有種腳踩不到地的迷幻感。印象派主要流行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法國,代表人物為德布西拉威爾。儘管如此,兩者的作品擷取了印象畫派不同的特長。德布西的作品借了印象畫派的「朦朧」,而拉威爾則是借了它的「自由」。這不是指拉威爾秉棄傳統,相對地,他根植於前人作品,透過層層堆疊(像油畫一樣)去刻劃他想描摹的場景或心情。

  這首《水之嬉戲》作於拉威爾26歲時,整體採ABA式的三段結構。透過各式琶音和快慢交替的節奏來描繪水。作曲家自述這首曲子是他創新作曲技巧的濫觴,由水和水聲所啟發。在其手稿上,拉威爾引用了詩人雷尼埃(Henri-François-Joseph de Régnier)的詩句「Dieu fluvial riant de l'eau qui le chatouille...」,意即「河神在水流挑動之際嘻笑著」,也算是拉威爾對這個作品的註解了。

  此外,這首曲子其實也被李斯特的作品,《巡禮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第三年的《愛斯特莊園的水之嬉戲》(Les jeux d'eaux Villa d'Este)所影響。《巡禮之年》這套鋼琴獨奏作品可說是浪漫樂派作曲家李斯特的代表作。前兩年分別記錄他在瑞士及義大利(另外補遺了威尼斯與拿波里)的所見所聞及所感。所謂的第三年則是將他在1867至1877年附近寫的小品集結出版。稍聽李斯特的作品就能感受到那種用快速音群和琶音表現水流的作法影響到了拉威爾,只是拉威爾在和聲上引入了全音階等等印象派常用的技法,描摹出的景象更加迷離。


  那麼這次關於這首《水之嬉戲》我們就聊到這裡,也希望大家喜歡這種聽起來可能和大家記憶中的古典音樂感覺稍稍不同的印象派作品。
  我是伍德。今日點播,我們下次見!

*1. 這不是指印象派畫家不在乎真實,不如說他們希望透過色彩和光影來傳達美和情感,而不像傳統畫作依附在文學作品、神話傳說或肖像中。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迷羊M
建議字不要用這麼多顏色,以版面的設計來說三種顏色已經是極限了
再多就會沒辦法掌握重點
2021-11-28 17:12:09
伍德‧瓦懷特
這樣的話我保留紅色和藍色(和預設的黑色)好了。(有盡量希望人名避開紅色的小小堅持)
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還是因為在國中時碰過老師刁難過筆記顏色太少(當時正好是三色),故意寫得五顏六色給他看,反而受他好評...
2021-11-28 17:19:22
悠閒紅茶
對音樂完全沒有任何概念的紅茶:呃,聽起來很快?
順便回樓上的回覆,那個老師是不是都不看日本的黑白漫畫,比較偏好香港的彩色漫畫啊XDDD
2022-01-22 10:35:27
伍德‧瓦懷特
一開始肯定都是不懂的,多多聽聽不同種類的音樂肯定會慢慢理解古典樂的妙處~
...我至今搞不懂那個老師怎麼會這麼想和這麼做(
2022-01-22 10:46:22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